Food Porn - ntpc.edu.t ·...

Post on 04-Aug-2020

15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Food Porn - ntpc.edu.t ·...

美食攝影—配色、擺盤、光影的視覺饗宴

面對美食,大家都養成了「相機先吃」的習慣,甚至「忘記拍照不就等於白吃了」。很

多人可能以為要拍出令人眼睛一亮的照片,非得需要專業的單反相機不可,其實我們利

用每個人的手機就可以拍出超美的照片。

但明明用的都是手機,為什麼拍出來的成品會天差地別?有些人把食物拍得昏暗雜亂引

不起食慾,有些人卻可以拍出令人好生羨慕的 「Food Porn」(目前最流行的美食照片

形容詞,意指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照片好像在色誘你一般)。

其實要拍出令人羨慕的照片一點都不難,只要掌握以下的幾步,你也可以拍出漂亮的照

片!

一、自然光是王道!閃光燈 OUT

充足的自然光可以讓照片看起來明亮自然又溫暖,更能呈現食物最原始的色彩。是拍出

好照片的最佳利器。

如果可以移動你的食物位置,例如是想記錄你自己的手做的甜點,絕對不要在燈光昏暗

的廚房裡照,盡量移到光線明亮的窗戶旁邊,甚至是戶外也可以。

家裡若有黃燈,拍攝時也建議關掉,盡量以白光、自然光為主。

如果是白天時間去餐廳用餐,很多專業的美食部落客也會特別指定窗邊的位置,利用自

然的採光拍出比較好的照片。

閃光燈或任何人工光源很容易製造出不必要的陰影,而且只要有足夠的自然光,根本不

需要任何專業相機,手機也能拍出色澤飽滿又清晰的照片。

雖然自然光是拍到好照片的關鍵之一,但它也不是萬能的。我們還是要注意光線的方

向。

如果光線是直接對著食物照射,那麼畫面會太過明亮,而旁邊有可能會過於黑,而且層

次感會減弱,所以不妨把食物移一下位置,嘗試一下其他光線的方向出來的效果,像是

逆光或者是側光,這兩種所打造出光也能營造出不同的效果。

上邊這張照片就是利用側光時水杯的倒影與桌上的食物交錯,讓家常的食物在光影的陪

襯下變得有趣許多!

如果室內光線比較不夠充足,可以把手機光圈調大(操作方式在接下來的重點有圖示)或

是利用免費修圖軟體後期,但是就是別用閃光燈,別用閃光燈,別用閃光燈!(很重要

所以說三次!)

除非你喜歡慘白的效果…. 在室內就算燈光不夠,在沒有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只要將亮

度提高,照片也可以有明亮跟自然的效果。

最後一點,如果家裡是用黃燈的話,建議拍照的時候把燈關掉,這樣白平衡才會比較接

近原色。

二、食物是照片的主角

焦點要對在主角上。如果你的主角是麵包,那就要確定焦點是對在麵包上,這樣照片才

會清楚。

如果光線不平均或是不夠,也可以把主食放在光線充足的位置,因為我們的視線會第一

個注意到整張照片較亮的部分這樣也可以增加立體感跟層次哦~ 或者是將主角擺在在前

方亮處。

而當焦點是對在前面,其他在後方的背景、道具就會顯得有點模糊,那麼會讓畫面更有

立體感。

怎麼知道主角是否對焦?以 iPhone 為例,在照相模式,手指輕觸熒幕就會有小框框的出

現。而框框在的位子就是焦點的所在,所以只要點你想要對焦的地方,就可以。

如果希望在焦點的地方調整亮度,可以按住圖中太陽的圖案上下移動調整對焦範圍內的

亮度,如右圖的麵條上的框框。

有質感的食器會讓人增加食慾,在照片里也一樣。雖然說食器是配角,可是主角也要有

好的綠葉來襯托出它的美,不是嗎?

由於食物是主角,所以餐具越簡單越好(花花綠綠的盤子單看很可愛,可是會搶了主角,食物,的

風頭)。一開始,百搭的全白或全黑的基礎款盤子是最安全的選擇。

另外,任何道具像是醬料、餐具、書本、杯子、或人,都可以幫忙襯托出餐桌上整體不

同的意境。

像是早餐的食物,我常會拿計算機、咖啡杯當成道具的一部份,跟大家一邊看瀏覽網路

新聞一邊吃早餐的生活習慣做連結。

在餐廳用餐拍照時,餐廳的花瓶、MENU、刀叉,甚至是跟我用餐的朋友可能都會是成為

食物的配件,利用不同的元素堆棧出整體的情境。

道具也可以幫忙呈現第二點中提到的「層次」,例如可以把主食放在前方一點,而杯

子、餐具或書本可以放在主食的後方一點,創造出至少兩個層次。

四、找出「對」的角度

食物不可能 360度都是完美的,所以找到對的角度很重要!在拍照前,可以先全方面的

觀察一下盤(碗)里的食物,並找出你覺得最能完整呈現這道菜的重點。

一般來說,選擇食物餡料最豐富的、顏色最好看的、或是最有層次感的一面,能自動把

你的食物照變的更好吃。可以將餡料最豐富或層次最鮮明的那面轉向相機,或者是在擺

盤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到顏色的穿插。

例如,將豆芽菜放在蝦跟豆皮之間,不然蝦子跟豆皮沾滿了咖喱醬料,都是咖啡色,這

樣可以讓每樣食材更加鮮明。

手機美食攝影終極攻略按下快門很簡單,可是要拍出賞心悅目的照片也是有很多小細節

要注意。

如果能掌握以上的要素,好好掌握光線,讓畫面乾淨 (less is more, right?),照片就

會很有質感。以手機做食物攝影的四大基本要素,自然光、主角、食器和擺盤跟角度。

最重要的主角:食物掌握好了,可是也要有稱職的綠葉來襯托出主角的美。雖然說是配

角,可是它們卻是在整體圖片中占最大面積的:背景跟角度。

背景的選擇

大部份的人在拍照時往往相機拿起就直接拍了,而不會去顧慮到桌上是否凌亂不堪或是

顏色很雜。其實一開始,背景越簡單越好,例如白色與黑色。

這就跟上次提到的盤子的道理一樣,越簡單、越乾淨、越能彰顯食物本身的色彩。背景

簡單二分法為淺色和深色,該怎麼選擇是要用白色或黑色呢?

白色背景 / 淺色背景

白色能給人有種明亮、清爽跟有朝氣的信息,而黑色會比較有個性,可是在食物的選擇

上可能就要注意。白色是個百搭的顏色。

基本上,只要不是整個食物本身都是白色(或接近白色),都可以用白色作為背景。它

很容易跟食物的顏色產生強烈的對比,可是如果只是一碗白米飯,它就很容易跟背景融

為一體。

如果白色是百搭,哪時候可以用黑色呢?

黑色背景 / 深色背景

黑色背景大多數會給人一種 moody(憂鬱感)的感覺。可是有時候更能跟食物的顏色形成

更強烈的對比,例如淺綠色的蔬菜 (eg. 蘿美生菜、小黃瓜)、紅色蔬果 (eg. 小蘿蔔

(radish)、石榴、小西紅柿)或黃色蔬果 (eg. 芒果、黃椒)。

可是像容易變黑的食物,如茄子、肉燥、朱古力等,在使用上就要小心,因為很容易糊

在一起。在食器的選擇上限制可能也就比較多。

像上面的圖片,雖然說布朗尼是深色的食物,可是在大理石的桌上配上黑色背景,能使

它的顏色更加明亮跟飽滿。相反的,本來以為白色能夠有強烈的反差,可是顏色卻看起

來沒那麼銳利(sharp)的。

乾淨的桌面是不變的規則

使用白色或黑色都好,可是很重要的一點是桌面絕對不能髒亂或有污漬!只留下對構圖

有幫助的物品,例如餐具、花瓶、書等,而不是揉成一團的衛生紙或是殘留在桌上的水

漬。

拍攝前可以實驗不同的背景 (eg. 大理石、木質),看看哪些顏色和紋理最適合展示你的

料理。

潮人都這樣拍―手持食物拍攝。最後一種方式是最適合外出旅遊時的時候用,也是近兩

年來很流行的一種攝影方式。

那就是找個合適的背景,手持食物拍攝(在好拿的前提下),把食物用手拿著朝向天

空,不同的背景,能創造出不同的氣氛。很適合用來拍攝街邊小吃或者是最近流行的亮

色牆面都可以用來作為背景拍照。

角度

每種食物的形狀都不一樣,有長有短,層次也有高有低。所以不是靠同一個角度走天

下,就想要拍攝出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照。拍攝的角度大多數取決於食物的擺盤方式,

以下這幾個是基本常用的角度:鳥瞰、水平、側面,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嘍~

A. 鳥瞰角度

鳥瞰角度也就是我們近年來常看到的由上往下拍攝的方式。這樣的攝影手法常用於拍攝

整個餐桌的樣貌,不只局限於食物本身,連周圍的布置也一起入鏡。滿桌的美食,加上

餐桌上的石器、擺設,甚至用餐人士的手都可以讓畫面加分、更有意境。

如果是單一道菜,鳥瞰角度適合用於平鋪的擺盤方式,也就是說這道菜本身並沒有高

度,就好像上圖。兩張照片是同一道菜,可是因為廚師的擺盤方式是平面的,所以如果

從側面拍會有凌亂的感覺,沒辦法看出這道菜的重點。

B. 水平角度

水平角度非常適合用來拍攝多層次或是有高度的食物,例如千層蛋糕或是有夾心的美

食。這種有高度/層次的食物如果用鳥瞰角度拍攝,多半都會太平,並且無法顯現出可口

的內餡。

就像上方的圖片,如果單以鳥瞰角度拍攝,只能拍得到太陽蛋跟露出一點點的骨頭。然

而,從水平角度來看,竟然這麼多層次!展現了這道菜的特色跟誘人。

C. 側面角度

側面角度就是俗稱的 45度角,也就是剛好我們坐在餐桌前看著食物的角度,所以利用這

個角度拍攝很容易讓人覺得食慾大增~這個角度也可以把食物拍的有立體感,因為食物

的頂端跟側面都可以呈現出來,算是初學者最安全的攝影角度。

再進階到開始豐富背景的擺設。如果不知道要從何開始,可以將要拍攝的主角放置在畫面的正中央,然

後以它為正中心往畫面的四周慢慢加入要擺設的道具。

除了主角跟擺設道具之間的平衡,食材之間的色彩搭配也要好。想象衣服穿搭概念,但食物的顏色搭配

可以比衣服來的跳 tone一點和鮮艷一點!

衣服除了聖誕節可以接受紅配綠,可是套用在食物搭配上就非常吸睛。例如色拉擺盤,一定要顏色

豐富,綠色的生菜配上紅色的西紅柿、黃色的玉米、紫色的高麗菜和白色的蛋白質(eg.雞肉、雞

蛋)等才會讓人有食慾(衣服千萬別這樣穿呀….),如果你喜歡大地色系的穿搭,千萬止於衣服就

好,在食材配色上可以大膽一點。

b. 近距離: 單一的食物拍出氣勢感 & 也適合料理的過程照

在美食攝影界有句玩笑話說:如果你感覺照片不夠美,表示你拍得不夠近!之前談及整個餐桌或是

整體的拍攝,可是有時候近距離拍攝食物的細節或局部特寫是可以很誘人的。

尤其是拍攝單一食材,或是搭配簡單的食物,這樣的拍攝主題時可以將畫面塞得滿滿的,讓觀眾聯

想自己手中捧著滿滿的食材的回憶。例如圖片中的義大利面。

拍攝食物的局部還有個好處,因為只有看到部分畫面,基本上沒有擺盤考量,滿適合拍攝料理的過

程中(work in progress),食物還沒辦法擺盤,或著是桌面太凌亂不適合入鏡的時機點。

C. 裁切:去蕪存菁!讓主題更突出

一開始會覺得說,如果構圖一次搞定,為什麼還要裁切呢?其實有時候適當的去掉一些背景,或是

多出的空間,可以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更和諧。

裁切可成為構圖的助力。有時候構圖本身不差,可是去除多餘的部分可以讓主題更突出、照片更完

美。

裁切的時候也要注意切除點。不要太過於專註在中心點而忽略了周圍,好比裁切后的餐盤在中心

點,手卻被切掉一半,讓整個畫面有點不對勁,或是拿著叉子的手被裁掉,像叉子浮在半空中一

般。

故事性

如果覺得單純拍攝食物太單調無聊或是整個畫面沒有活力,又想要在自然情境下生活化照片,最簡

單的方法是使用完全免費的道具――雙手。

當然,手在照片裡面還是配角,它在畫面里是要有意義的(拿著三明治、刀叉、酒杯、MENU等

等),而不是隨便加入來搗亂。

手擺放的位子也要注意,例如不能占整個畫面的比例太大。如果整張照片里,手就佔了一半,那到

底誰是主角呢?可不能讓手搶了食物的風頭,而且手的比例太大也容易讓看得分心。

就好比圖中,如果手不出現,就像剛剛在裁切提到的,手上的湯匙就變成漂浮在半空中的漂浮物體

(紅框內 )。

如果拍攝的主體比較單一或體積比較小(如:水果、果乾、堅果),可以采雙手捧住或集中在碗里來

拍攝。這樣不僅可以幫忙看的人聚焦,也可以展現出食物的實際比例。而且也有人家把食物端在你

面前邀請你試吃的氛圍。

然而,不是每次拍攝的時候擺盤或是食物本身是在最好的狀態。最後一種(也是我最近蠻愛拍的)

的拍攝手法就是營造出「正在吃」或是「即將開動」的感覺,讓看照片的人有種期待的氣氛。

例如湯匙已經挖了一口或是刀叉呈現正在切的情況。(例如圖中手正要把食物包起來故意營造中一種

「即將要發生」的實時感)

要注意的是,被享用過的食物要注意它的切面。大部份的情況都可以接受,除了不太好看的齒痕或

是完全毀了食物的完整性。營造隨便感之餘,還是很多細節是要特別注意的。

在最後,替各位總結幾個每次拍攝之前需要注意的四個大重點 (thumb of rules):自然光、新鮮的

食材、整潔的擺盤和乾淨的桌子!所謂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一切從簡開始!

資料來源: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kqFV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