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13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國術忠義拳套路 國術忠義拳套路 國術忠義拳套路 國術忠義拳套路 Web3D Web3D Web3D Web3D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 The Study of a Web-Based Computer-Assisted 3D/VR Learning Material – for the Chinese Martial Art of Zhong Yi Quan 指導教授:陳五洲 指導教授:陳五洲 指導教授:陳五洲 指導教授:陳五洲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生:朱峰進 生:朱峰進 生:朱峰進 生:朱峰進 國立體育學院 國立體育學院 國立體育學院 國立體育學院 N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Transcript of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Page 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國術忠義拳套路國術忠義拳套路國術忠義拳套路國術忠義拳套路

Web3DWeb3DWeb3DWeb3D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研究 The Study of a Web-Based

Computer-Assisted 3D/VR Learning Material – for the Chinese Martial Art of Zhong Yi Quan

指導教授:陳五洲指導教授:陳五洲指導教授:陳五洲指導教授:陳五洲 博士博士博士博士

研研研研 究究究究 生:朱峰進生:朱峰進生:朱峰進生:朱峰進 撰撰撰撰

㆗㆗㆗㆗ 華華華華 民民民民 國國國國 九九九九 十十十十 ㆒㆒㆒㆒ 年年年年 六六六六 月月月月

國 立 體 育 學 院國 立 體 育 學 院國 立 體 育 學 院國 立 體 育 學 院 N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Page 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I

國 術 忠 義 拳 套 路國 術 忠 義 拳 套 路國 術 忠 義 拳 套 路國 術 忠 義 拳 套 路 Web3D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研 究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研 究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研 究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研 究

摘摘摘摘 要要要要

近 年 來 強 調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 育 , 因 此 ,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體

育 教 學 ㆗ 也 是 未 來 體 育 教 師 或 從 事 體 育 教 學 研 究 者 應 該 研 究

的 課 題 。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㆒ 直 是 資 訊 科 技 應 用 在 教 育 ㆖ 的

具 體 表 現 , 然 而 在 傳 統 體 育 運 動 技 能 之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影 片 或 動 畫 的 示 範 教 學 大 部 分 是 2 D 形 式 的 表 現,學 習 者

只 能 被 動 的 從 教 材 提 供 之 觀 察 模 式 去 學 習 , 而 不 能 自 由 的 選

擇 觀 察 點 , 因 而 限 制 了 動 作 資 訊 的 獲 得 , 唯 有 透 過 3 D / V R 的

動 畫 教 學 , 才 能 解 決 此 問 題 。

本 研 究 之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以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S y s t e m ) 進 行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動 作 捕 捉 , 與 將 捕

捉 之 資 料 轉 換 成 3 D / V R 動 畫 並 製 作 互 動 性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方 法 。 並 利 用 V R M L 2 . 0 製 作 3 D / V R 示 範 動

畫 , 提 供 自 由 化 之 觀 察 環 境 , 讓 學 習 者 可 以 在 ㆔ 度 空

間 之 任 何 方 位 主 動 觀 察 忠 義 拳 套 路 。 提 供 教 練 或 選 手

透 過 網 路 介 面 學 習 忠 義 拳 , 並 藉 以 充 實 忠 義 拳 教 材 ,

提 供 國 術 與 體 育 資 訊 化 推 展 之 參 考 。

本 教 材 主 要 教 學 活 動 為 忠 義 拳 套 路 學 習 、 自 我 評

量 與 線 ㆖ 討 論 。 在 教 材 之 3 D / V R 示 範 動 畫 之 互 動 控 制 與 介

面 設 計 方 面 , 應 用 了 V R M L 2 . 0 ㆗ 之 S c r i p t N o d e 配 合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的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c o n t r o l

(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控 制 項 ) 提 供 之 A u t o m a t i o n

I n t e r f a c e。 如 此 將 V R M L 2 . 0 與 網 頁 介 面 緊 密 的 結 合 ,

Page 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II

因 而 使 本 教 材 能 順 利 在 線 ㆖ 運 作 。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 國 術 , 忠 義 拳 , 3 D / V R , 網 路 3 D ( We b 3 D ),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 虛 擬 實 境 塑 模 語 言 ( V R M L)

Page 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III

T h e S t u d y o f a We b - B a s e d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3 D / V R L e a r n i n g M a t e r i a l

– f o r t h e C h i n e s e M a r t i a l A r t o f Z h o n g Yi Q u a n

A B S T R A C T

T h e u s e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e d u c a t i o n i s a n

e m p h a s i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I t ’ s a l s o a n i m p o r t a n t i s s u e f o r t h e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o r a n d c o a c h e s t o a c q u i r e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m a s t e r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l e a r n i n g

m a t e r i a l h a s b e e n t h e m a j o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e d u c a t i o n . H o w e v e r , t w o - d i m e n s i o n a l c o n t e n t h a s b e e n u s e d

m o s t l y i n t h e p a s t , w i t h l i m i t e d v i e w p o i n t s r e s t r i c t t h e

l e a r n e r s ’ l e a r n i n g a b i l i t y . T h i s s t u d y u s e d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s y s t e m t o c o l l e c t m o t i o n s o f t h e Z h o n g Y i Q u a n . T h e

l e a r n i n g a c t i v i t y i n c l u d e s t h e s e t p a t t e r n o f Z h o n g Y i Q u a n ,

a s e l f - e v a l u a t i o n u n i t a n d o n - l i n e d i s c u s s i o n . T h e l e a r n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w e r e c r e a t e d b y t h e S c r i p t N o d e i n V R M L 2 . 0

a c c o m p a n i e s w i t h A u t o m a t i o n I n t e r f a c e i n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c o n t r o l p r o v i d e d b y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C o o p e r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 s:C h i n e s e M a r t i a l A r t,Z h o n g Y i Q u a n, 3 D / V R,

We b 3 D,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L e a r n i n g , V R M L

Page 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IV

致致致致 謝謝謝謝

我 相 信 在 這 ㆒ 生 ㆗ 最 值 得 我 驕 傲 與 回 憶 的 時 光 就

在 這 黃 金 般 的 研 究 生 生 涯 ㆗ 。 在 過 去 學 習 的 路 程 ㆗ 我

曾 經 浪 費 了 許 多 寶 貴 的 時 光 與 青 春 , 但 是 在 短 短 的 研

究 生 生 活 裡 , 讓 我 體 認 到 了 追 求 自 己 理 想 與 把 握 時 機

之 可 貴 。 這 ㆒ 切 均 要 感 謝 陳 五 洲 老 師 之 引 導 、 鼓 勵 與

諄 諄 教 誨 , 讓 學 生 ㆒ 路 走 來 獲 益 匪 淺 , 感 觸 深 刻 。

本 論 文 之 完 成 要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教 授 陳 五 洲 博 士 與

方 鄒 昭 聰 老 師 的 指 導 與 建 議 , 也 特 別 感 謝 林 仲 曦 教 練

指 導 學 生 多 年 來 之 國 術 , 讓 學 生 能 以 國 術 為 基 石 進 入

運 動 科 學 研 究 之 殿 堂 , 並 在 我 需 要 經 費 拍 攝 忠 義 拳 動

作 時 適 時 伸 出 援 手 大 方 贊 助 , 並 對 於 忠 義 拳 的 指 導 不

餘 餘 力 , 讓 本 研 究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 同 時 也 要 感 謝 好 友

鍾 幸 記 小 姐 、 郭 碧 絨 學 妹 的 支 援 與 協 助 , 在 最 困 苦 的

時 候 雪 ㆗ 送 炭 , 感 激 不 盡 。

最 後 , 我 要 感 謝 慈 愛 的 雙 親 大 ㆟ , 因 為 您 們 的 期

望 是 我 向 ㆖ 之 動 力 , 有 您 們 的 支 持 我 才 能 無 後 顧 之 憂

的 安 心 求 學 、 專 心 研 究 , 您 們 付 出 的 辛 勞 , 我 相 信 ㆒

切 都 值 得 。

Page 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V

目目目目 錄錄錄錄

㆗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致 謝---------------------------------------------------IV

目 錄----------------------------------------------------V

表 目 錄------------------------------------------------VII

圖 目 錄---------------------------------------------------VIII

第壹章、第壹章、第壹章、第壹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1

第㆒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㆓節、 研究目的---------------------------------------------4

第㆔節、 名詞解釋---------------------------------------------5

第㆕節、 研究限制---------------------------------------------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11

第六節、 研究流程---------------------------------------------13

第貳章、第貳章、第貳章、第貳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14

第㆒節、 媒體與學習-------------------------------------------14

第㆓節、 網路與學習-------------------------------------------30

第㆔節、 電腦輔助學習教材設計---------------------------------34

第參章、第參章、第參章、第參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51

第㆒節、 專家與動作示範者-------------------------------------51

第㆓節、 問題分析---------------------------------------------53

第㆔節、 學習目標---------------------------------------------59

第㆕節、 發展工具調查與研究-----------------------------------59

Page 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VI

第五節、 研究器材與設備---------------------------------------63

第六節、 活動內容設計-----------------------------------------64

第七節、 教材開發步驟-----------------------------------------73

第肆章、第肆章、第肆章、第肆章、 教材發展與製作教材發展與製作教材發展與製作教材發展與製作---------------------------------------83

第㆒節、 教材實作的結果---------------------------------------83

第㆓節、 遭遇之困難與解決之方法-------------------------------107

第伍章、第伍章、第伍章、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111

第㆒節、 結論-------------------------------------------------111

第㆓節、 未來發展之建議---------------------------------------115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18

Page 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VII

表表表表 目目目目 錄錄錄錄

表㆒ 學習的內在學習過程與外在教學事件-----------------------------35

表㆓ 電腦動畫與虛擬實境的比較-------------------------------------42

表㆔ 多媒體與虛擬實境之比較---------------------------------------43

表㆕ ㆟機介面的演進歷程-------------------------------------------46

Page 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VIII

圖圖圖圖 目目目目 錄錄錄錄

圖㆒ 研究流程圖---------------------------------------------------13

圖㆓ 運動學習流程-------------------------------------------------27

圖㆔ 電腦動畫與虛擬實境製作過程比較-------------------------------41

圖㆕ 學習路徑圖----------------------------------------------------65

圖五 忠義拳㆟體模型肢段層級設定-----------------------------------67

圖六 首頁畫面配置--------------------------------------------------69

圖七 教學畫面配置--------------------------------------------------69

圖八 自我評量畫面配置----------------------------------------------70

圖九 教材開發流程圖------------------------------------------------73

圖十 忠義拳動作捕捉------------------------------------------------74

圖十㆒ 動作控制原理-----------------------------------------------78

圖十㆓ 單動作選擇原理---------------------------------------------79

圖十㆔ 視點選擇原理-----------------------------------------------80

圖十㆕ 輔助說明切換運作原理---------------------------------------81

圖十五 教材結構圖-------------------------------------------------82

圖十六 教材需求說明頁---------------------------------------------83

圖十七 Cortona 自動安裝頁-----------------------------------------84

圖十八 教材首頁---------------------------------------------------85

圖十九 忠義拳簡介-------------------------------------------------86

圖㆓十 3D/VR 教學區版面配置--------------------------------------87

圖㆓十㆒ 速度控制器-----------------------------------------------88

圖㆓十㆓ 動作選單-------------------------------------------------88

圖㆓十㆔ 播放控制-------------------------------------------------88

圖㆓十㆕ 追蹤視點組-----------------------------------------------89

Page 1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IX

圖㆓十五 固定視點組-----------------------------------------------90

圖㆓十六 語音說明-------------------------------------------------90

圖㆓十七 演武佈景舞台選擇-----------------------------------------90

圖㆓十八 追蹤視點由東方觀察起式動作-------------------------------91

圖㆓十九 追蹤視點由東北方觀察弓步推掌動作------------------------92

圖㆔十 追蹤視點由北方觀察㆖步劈捶動作--------------------------92

圖㆔十㆒ 追蹤視點由西北方觀察弓步切掌動作------------------------93

圖㆔十㆓ 追蹤視點由西方觀察㆖步撩掌動作--------------------------93

圖㆔十㆔ 追蹤視點由西南方觀察翻身背摔動作------------------------94

圖㆔十㆕ 追蹤視點由南方觀察㆖步架打動作--------------------------94

圖㆔十五 追蹤視點由東南方觀察雙勒蹬腿動作------------------------95

圖㆔十六 追蹤視點由㆖方觀察落步踹腿動作--------------------------95

圖㆔十七 追蹤視點由㆘方觀察馬步雙撞動作--------------------------96

圖㆔十八 動態視點觀察弓步架掌動作--------------------------------96

圖㆔十九 固定視點由東方觀察馬步頂肘動作--------------------------97

圖㆕十 固定視點由東北方觀察弓步削劈動作------------------------97

圖㆕十㆒ 固定視點由北方觀察弓步㆔捶動作--------------------------98

圖㆕十㆓ 固定視點由西北方觀察馬步衝捶動作------------------------98

圖㆕十㆔ 固定視點由西方觀察轉身推掌動作--------------------------99

圖㆕十㆕ 固定視點由西南方觀察收式動作----------------------------99

圖㆕十五 固定視點由南方觀察套路演示-------------------------------100

圖㆕十六 固定視點由東南方觀察套路演示----------------------------100

圖㆕十七 固定視點由㆖方觀察套路演示-------------------------------101

圖㆕十八 固定視點由㆘方觀察套路演示-------------------------------101

圖㆕十九 操作說明頁面之㆒-----------------------------------------102

Page 1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X

圖五十 操作說明頁面之㆓-----------------------------------------103

圖五十㆒ 自我評量區頁面之㆒---------------------------------------104

圖五十㆓ 自我評量區頁面之㆓---------------------------------------105

圖五十㆔ 問題討論區頁面-------------------------------------------106

圖五十㆕ ㆒般 VRML 動畫事件流程----------------------------------110

圖五十五 以程式模擬片段時間動畫事件流程--------------------------110

Page 1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

第 壹 章 、第 壹 章 、第 壹 章 、第 壹 章 、 緒 論緒 論緒 論緒 論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媒 體 教 學 應 用 於 教 育 界 , 已 有 ㆒ 段 悠 久 的 歷 史 且

成 果 獲 得 肯 定 。 在 體 育 教 學 ㆖ , 國 內 很 早 即 有 應 用 媒

體 教 材 之 例 子 , 應 用 媒 體 教 材 之 原 因 是 因 為 運 動 技 術

常 常 是 由 很 多 複 雜 的 動 作 組 合 , 同 時 還 包 含 ㆒ 連 串 ㆓

度 空 間 及 ㆔ 度 空 間 快 速 時 間 變 化 , 因 此 光 憑 體 育 教 師

抽 象 的 說 明 和 瞬 間 的 示 範 , 很 難 留 給 學 生 清 楚 而 深 刻

的 印 象 , 學 生 也 不 易 掌 握 動 作 的 要 領 , 進 而 影 響 學 習

的 效 果 ( 林 正 常 , 民 8 0 )。 要 克 服 此 種 障 礙 , 必 須 利

用 媒 體 教 材 進 行 教 學 , 彌 補 教 師 能 力 所 不 及 處 。

近 年 因 為 資 訊 科 技 的 快 速 發 展 , 在 學 校 教 育 ㆗ 強

調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 學 之 教 材 發 展 與 教 學 活 動 設 計,以 豐 富 教

學 資 源 與 提 昇 教 師 對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的 應 用 能 力 與 教 學 經 驗 分

享 。 目 前 在 電 腦 ㆖ 呈 現 多 媒 體 內 容 已 是 電 腦 的 標 準 能

力 之 ㆒ , 而 因 為 應 用 軟 體 之 進 步 , 開 發 各 種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也 愈 來 愈 容 易 。 利 用 電 腦 進 行 媒 體 教 學 或 進

行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即 是 資 訊 科 技 應 用 在 教 育 ㆖ 的 具 體 表 現,因

此 體 育 教 學 也 應 充 分 利 用 資 訊 科 技 之 優 點 , 充 實 教 學

內 容 與 改 善 學 習 環 境 。

根 據 經 濟 部 技 術 處 委 託 資 策 會 電 子 商 務 應 用 推 廣

㆗ 心 F I N D 進 行 的 「 我 國 網 際 網 路 用 戶 數 調 查 統 計 」,

截 至 2 0 0 2 年 3 月 底 為 止 , 我 國 網 際 網 路 使 用 ㆟ 口 達

7 9 0 萬 ㆟ , 網 際 網 路 普 及 率 為 3 5 %。 由 此 可 知 , 網 際 網

Page 1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

路 已 經 深 入 我 們 的 生 活 , 成 為 我 們 獲 得 資 訊 的 管 道 之

㆒。( 洪 明 洲,1 9 9 9)認 為 網 路 本 身 就 是 ㆒ 個 學 習 平 台 ,

學 習 可 以 有 很 多 老 師 介 入 指 導 , 老 師 能 存 在 於 任 何 時

間 ﹑ 任 何 ㆞ 點 , 換 言 之 , 無 須 教 室 現 場 , 學 生 可 以 在

任 何 時 間 ﹑ 任 何 ㆞ 點 學 習 。 因 此 , 學 習 與 網 路 在 未 來

將 緊 密 的 結 合 在 ㆒ 起 。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是 體 育 教 學 的 主 要 內 容 , 而 運 動 技

能 的 形 成 在 第 ㆒ 階 段 為 動 作 的 認 知 階 段 ( 馬 啟 偉、張 力

為 , 1 9 9 6); 從 另 ㆒ 個 角 度 來 看 , 田 壽 久 、 武 福 全 指 出

運 動 學 習 過 程 第 ㆒ 個 環 節 是 接 受 信 息 形 成 動 作 表 現 ,

建 立 動 作 程 序 ( 引 自 翁 志 成 , 民 8 0 )。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之 初 主 要 是 進 行 觀 察 與 模 仿 , 之 後 不 斷 的 透 過 觀 察 與

修 正 動 作 才 能 達 到 技 能 純 熟 之 ㆞ 步 。 因 此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必 須 提 供 ㆒ 個 適 合 學 習 者 觀 察 模 仿 的 介 面 , 並

利 用 動 畫 讓 學 習 者 觀 察 模 仿 。 目 前 較 常 見 之 媒 體 教 材

為 錄 影 帶 或 V C D, 這 些 媒 體 教 材 均 為 透 過 攝 影 機 拍 攝

並 經 過 數 位 化 剪 輯 製 作 , 雖 然 這 些 媒 體 的 製 作 具 有 簡

便 與 真 ㆟ 示 範 動 作 的 特 點 , 但 是 因 為 運 動 是 在 ㆔ 度 空

間 ㆗ 完 成 , 如 果 事 先 沒 有 規 劃 好 拍 攝 的 視 點 或 觀 察 位

置 , 學 生 無 法 對 動 作 關 鍵 點 作 觀 察 , 教 學 效 果 就 會 大

打 折 扣 以 致 成 果 不 彰 。

在 教 學 者 與 學 習 者 眼 ㆗ , 運 動 技 術 在 ㆔ 度 空 間 ㆗

需 要 注 意 的 關 鍵 點 , 依 時 間 和 空 間 的 不 同 而 有 許 多 值

得 觀 察 的 ㆞ 方 , 因 為 觀 點 的 不 同 , 教 學 者 並 不 能 全 盤

掌 握 學 習 者 需 要 知 道 的 動 作 要 點 , 或 許 教 學 者 認 為 其

所 給 之 資 訊 已 足 夠 , 但 是 因 為 ㆒ 般 這 些 教 材 提 供 之 動

畫 為 2 D 環 境,因 此 學 習 者 被 限 制 在 這 些 觀 察 點 ㆖ 去 觀

Page 1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

察 動 作 , 對 於 真 正 想 要 觀 察 的 重 點 部 位 或 許 教 材 並 未

提 供 , 而 造 成 動 作 學 習 ㆖ 之 困 擾 , 這 是 ㆒ 般 利 用 影 像

式 或 2 D 電 腦 動 畫 教 材 的 缺 點 與 限 制。近 年 虛 擬 實 境 系

統 在 教 育 ㆖ 之 應 用 逐 漸 被 重 視 , 在 虛 擬 實 境 系 統 ㆗ ,

應 用 其 獨 特 之 3 D 即 時 運 算 動 畫 在 運 動 技 能 教 學 ㆗,是

解 決 運 動 技 能 教 學 ㆗ 教 學 動 畫 或 影 片 觀 察 受 限 與 互 動

性 不 足 等 問 題 之 最 佳 方 法 。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目 前 在 網 路

㆖ 正 如 火 如 荼 的 發 展, 通 常 稱 其 為 W e b 3 D 技 術,W e b 3 D

技 術 可 在 網 路 ㆖ 展 現 3 D 內 容 之 網 頁 , 並 具 有 高 互 動

性 、 擬 真 性 與 可 自 由 探 索 之 特 點 。 為 因 應 網 路 學 習 之

趨 勢 , 應 用 W e b 3 D 之 技 術 建 構 ㆒ 個 體 育 學 習 之 網 路 環

境 , 不 僅 可 解 決 ㆖ 述 運 動 學 習 觀 察 受 限 之 問 題 , 也 可

提 供 學 習 者 更 多 的 學 習 資 源 。

國 術 是 ㆗ 國 傳 統 武 術 及 主 要 之 體 育 活 動 , 但 是 因

為 傳 統 國 術 以 口 耳 相 傳 、 口 傳 心 授 的 方 式 教 學 , 教 材

較 為 缺 乏, 因 此 在 推 廣 教 學 ㆗, 有 許 多 之 障 礙 與 困 難 。

現 今 國 術 的 推 廣 應 借 重 電 腦 科 技 的 應 用 , 因 此 本 研 究

以 國 術 忠 義 拳 為 例 , 進 行 W e b 3 D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開 發 與 研 究 。 忠 義 拳 是 ㆒ 套 綜 合 國 內 各 大 師 心 血 結 晶

的 拳 術 , 創 拳 的 目 標 原 本 是 作 為 軍 隊 格 鬥 教 材 , 後 來

㆗ 華 民 國 國 術 會 規 定 忠 義 拳 為 各 級 國 術 教 練 及 裁 判 、

選 手 檢 定 必 備 拳 術 以 及 推 廣 全 民 運 動 之 國 術 教 材 。 因

此 忠 義 拳 是 ㆒ 套 國 術 入 門 優 秀 拳 種 。 雖 然 此 拳 看 似 簡

單 , 但 是 其 基 本 面 和 應 用 面 包 含 甚 廣 , 初 階 至 高 階 均

有 不 同 的 練 法 和 應 用 技 巧 , 從 忠 義 拳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很

多 ㆗ 國 武 術 的 特 色 及 奧 妙 之 處 。

透 過 本 教 材 之 研 究 , 期 望 能 提 供 ㆒ 個 應 用 資 訊 科

Page 1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

技 在 體 育 教 學 與 國 術 推 廣 ㆖ 應 用 之 參 考 , 並 藉 此 提 昇

學 習 之 成 效 。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 研 究 目 的研 究 目 的研 究 目 的研 究 目 的

本 研 究 以 忠 義 拳 教 材 之 資 訊 化 為 主 要 方 針 , 期 望

透 過 網 路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之 手 段 , 充 實 國 術 教 材 , 進 而

提 供 ㆒ 條 利 用 電 腦 資 訊 推 展 國 術 之 管 道 與 方 法 參 考 ,

主 要 之 目 的 有 :

㆒ 、 探 討 以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S y s t e m)

進 行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動 作 捕 捉 , 並 將 捕 捉 之 資 料 轉

換 成 3 D / V R 動 畫 並 製 作 互 動 性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方 法 。

㆓ 、 開 發 忠 義 拳 套 路 W e b 3 D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 並 利

用 V R M L 2 . 0 製 作 3 D / V R 示 範 動 畫 , 讓 學 習 者 可 以

在 ㆔ 度 空 間 之 任 何 方 位 主 動 觀 察 忠 義 拳 套 路 , 提

供 自 由 化 之 觀 察 環 境 。

㆔ 、 提 供 教 練 或 選 手 透 過 網 路 介 面 學 習 忠 義 拳 。

㆕ 、 充 實 忠 義 拳 教 材 , 提 供 國 術 與 體 育 資 訊 化 推 展 之

參 考 。

Page 1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 名 詞 解 釋名 詞 解 釋名 詞 解 釋名 詞 解 釋

㆒ 、 忠 義 拳

忠 義 拳 是 ㆒ 套 綜 合 國 內 各 大 師 心 血 結 晶 的 拳 術,擷 取 各

家 拳 術 之 精 華 , 以 簡 單 之 型 式 編 成 套 路 。 創 拳 的 目 標 原 本 是

作 為 軍 隊 格 鬥 教 材 , 也 是 各 級 國 術 教 練 及 裁 判 、 選 手 檢 定 必

備 拳 術 以 及 推 廣 全 民 運 動 之 國 術 教 材 。 忠 義 拳 的 特 點 有 : 招

式 快 捷 , 制 敵 機 先 ; 講 求 技 巧 、 注 重 變 化 ; 簡 單 適 用 、 易 學

易 練 ; 適 合 團 體 教 練 , 可 表 現 剛 毅 精 神 ; 注 重 拳 理 、 合 乎 生

理 。

㆓ 、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L e a r n i n g)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早 期 稱 為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簡 稱 C A I ), 在

工 商 教 育 訓 練 則 稱 為 電 腦 輔 助 訓 練

(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T r a i n i n g, 簡 稱 C A T)。 為 經 由

電 腦 呈 現 具 有 個 ㆟ 化 (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 互 動 性

( i n t e r a c t i v e )、 引 導 性 ( g u i d e d ) 之 教 學 內 容 ( 黃

美 珠 , 民 8 6), 且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具 有 活 潑 的 教 學 設 計 、

多 元 化 的 呈 現 方 式 及 可 融 入 各 學 科 之 特 性 ( 許 秀 影

等 , 2 0 0 0 年 )。 張 霄 亭 與 朱 則 剛 ( 1 9 9 8 ) 說 明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 C A L) 概 念 的 形 成 , 是 由 於 以 學 習 者 為 ㆗ 心 的

教 育 觀 點 主 導 ,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的 軟 體 設 計 理 念 改 變 ,

因 而 多 轉 而 稱 為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 C A L)。

㆔ 、 網 際 網 路

網 際 網 路 是 ㆒ 個 全 球 性 的 廣 域 網 路,利 用 電 話 線 路 或 專

Page 1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

用 線 路 連 接 全 世 界 的 學 校 機 構 、 政 府 組 織 以 及 各 種 研 究 單

位 , 學 習 者 可 在 任 何 ㆒ 個 連 接 的 網 路 ㆖ 和 他 ㆟ 互 通 訊 息 、 傳

遞 電 子 郵 件 或 檔 案。網 際 網 路 的 另 ㆒ 個 稱 呼 為 c y b e r s p a c e,

這 是 因 為 網 際 網 路 形 成 了 ㆒ 種 ㆟ 工 化 (cyber) 的 空 間 。

㆕ 、 W W W

W o r l d W i d e W e b 簡 稱 W W W 或 是 3 W, 它 是 由 C E R N

歐 洲 量 子 物 理 實 驗 室 ( T h e E u r o p e a n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P a r t i c l e P h y s i c s ) 所 發 展 出 來 , 在 網 路 ㆖ 的 ㆒ 種 多

媒 體 ( m u l t i m e d i a ) 查 詢 系 統 , 主 要 可 以 在 網 路 ㆖ 發

揮 多 媒 體 的 傳 輸 能 力 , 目 前 成 為 在 I n t e r n e t ㆖ 的 ㆒

股 主 流 , 因 為 它 結 合 了 文 字 、 聲 音 、 影 像 等 多 種 傳 播

媒 體 , 所 以 透 過 W W W 伺 服 器 , 學 習 者 可 以 十 分 容 易

的 存 取 各 種 在 不 同 網 路 ㆖ 的 資 訊 , 目 前 已 經 成 為

I n t e r n e t ㆖ 最 熱 門 的 網 路 之 ㆒ , 在 W W W ㆖ 的 畫 面 都

必 須 使 用 支 援 H T T P 及 H T M L 傳 輸 協 定 的 瀏 覽 器 , 學

習 者 才 可 以 瀏 覽 網 頁 內 容 。

五 、 電 腦 多 媒 體 ﹙ M u l t i m e d i a﹚

m u l t i m e d i a 是 英 文 字 m u l t i 與 m e d i a 兩 個 字 合 成

的 新 字 。 m e d i a﹙ 媒 體 ﹚ 的 意 義 是 任 何 形 式 的 資 料 ﹑ 資

源 與 設 備 , 用 之 於 ㆟ 們 的 訊 息 , 也 就 是 我 們 ㆟ 的 感 官

能 感 受 到 的 文 字 ﹑ 聲 音 ﹑ 影 像 等 知 識 的 表 達 工 具 , 所

以 只 要 在 訊 息 傳 遞 過 程 ㆗ 擔 任 傳 輸 管 道 者 皆 可 稱 為 媒

體 , 如 電 視 、 課 本 、 文 字 、 錄 音 帶 … … 等 都 可 稱 為 媒

體 。 m u l t i m e d i a ㆗ 之 m u l t i -字 首 在 英 文 ㆗ 有 「 多 、

複 合 」 的 意 思 , m u l t i m e d i a 就 是 指 多 種 媒 體 的 意 思 。

Page 1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

多 媒 體 ㆒ 詞 在 電 腦 ㆖ 指 的 是 電 腦 能 將 圖 形 、 影 像 、 文

字 、 聲 音 、 動 畫 、 視 訊 … … 等 表 達 工 具 ﹙ 媒 體 ﹚ 合 為

㆒ 體 的 技 術 , 透 過 軟 硬 體 的 配 合 , 這 些 媒 體 能 夠 在 在

電 腦 ㆖ 的 同 ㆒ 工 作 環 境 ㆘ 展 現 。

六 、 虛 擬 實 境 ( 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 3 D / V R)

由 於 電 腦 科 技 的 進 步 , 許 多 真 實 的 東 西 都 可 利 用

電 腦 繪 圖 、 電 腦 動 畫 的 技 巧 虛 擬 出 來 , 而 電 腦 也 能 將

實 體 影 像 做 某 種 程 度 的 呈 現 , 我 們 稱 這 種 畫 面 為 虛 擬

實 境 。

虛 擬 實 境 ( 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 ) 簡 稱 V R, 它 是 將

真 實 世 界 的 畫 面 帶 入 電 腦 系 統 當 ㆗ , 使 電 腦 系 統 具 有

真 實 畫 面 的 效 果 , 學 習 者 所 看 到 的 畫 面 都 是 由 電 腦 運

算 所 產 生 的 , 目 前 V R 的 技 術 已 經 大 量 的 運 用 於 商 業

產 品 , 例 如 電 視 廣 告 、 M T V、 電 腦 遊 戲 和 電 影 的 製 作 ,

有 許 多 都 是 將 真 實 影 像 和 虛 擬 實 境 結 合 的 結 果 。

虛 擬 實 境 在 電 腦 技 術 提 供 視 覺 和 聽 覺 的 效 果 之

後 , 目 前 某 些 廠 商 已 開 發 出 具 有 觸 覺 效 果 的 設 備 , 最

簡 單 的 輔 助 器 具 是 ㆒ 個 類 似 手 套 的 道 具 和 頭 盔

( H M D ), 提 供 V R 更 真 實 的 視 覺 和 觸 覺 的 享 受 , V R 的

未 來 使 得 電 腦 不 再 只 是 視 覺 (顯 示 器 ) 和 聽 覺 (音 效 )

㆖ 的 感 受 , 在 觸 覺 ㆖ (手 套 , d a t a g l o v e )、 立 體 物 體

㆖ (頭 盔 顯 示 器 , h e a d g e a r ) 都 能 應 用 。

七 、 W e b 3 D( 網 路 3 D / V R)

結 合 網 路 與 3 D / V R 之 技 術 稱 為 網 路 3 D / V R ( W e b

3 D ), 亦 即 在 網 頁 ㆖ 以 3 D / V R 的 技 術 展 示 內 容 。 提 供 在

Page 1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

網 路 ㆖ 進 行 協 同 探 索 (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 視 覺 顯 現 (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 多 ㆟ 遊

戲 ( M u l t i - U s e r V i d e o G a m e s )、 大 型 虛 擬 環 境 互 動

( L a r g e - S c a l e V i r t u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等 活 動 。

八 、 V R M L

V R M L 的 全 名 為 ﹙ 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 M o d e l i n g

L a n g u a g e﹚, ㆗ 文 譯 為 虛 擬 實 境 塑 模 語 言 。 目 前 網 路 ㆖

的 H T M L﹙ H y p e r t e x t M a r k u p L a n g u a g e﹚ 所 能 提 供 的

多 媒 體 種 類 只 有 文 字 、 影 像 與 聲 音 而 已 , V R M L 是 根 據

H T M L 的 超 文 件 觀 念 所 發 展 的。 V R M L 最 主 要 是 定 義 ㆒ 個

㆔ 維 圖 形 的 標 準 , 透 過 此 標 準 使 網 際 網 路 ㆖ 的 學 習 者

能 瀏 覽 ﹙ B r o w s e r﹚ 並 進 而 能 交 談 式 ㆞ 操 作

﹙ M a n i p u l a t e﹚這 些 虛 擬 世 界。目 前 V R M L 版 本 為 2 . 0,

㆒ 改 過 去 1 . 0 版 本 之 靜 態 世 界 , 2 . 0 版 本 使 設 計 者 設

計 動 態 動 性 極 高 的 世 界 , 並 具 備 功 能 擴 充 之 功 能 。

V R M L 的 設 計 主 要 是 遵 循 ㆔ 個 理 念 來 設 計 :

( ㆒ ) 與 平 台 ﹙ P l a t f o r m﹚ 無 關

在 任 何 平 台 ㆖ , 目 前 大 部 分 的 網 路 瀏 覽 器 已 經

支 援 V R M L 的 瀏 覽 功 能 , 因 此 只 要 具 備 網 路 瀏 覽 器

如 I E、 N e t s c a p e 或 P l u g - i n V R M L 的 瀏 覽 器 , 即 可

瀏 覽 V R M L 的 世 界 。

( ㆓ ) 可 擴 充 ﹙ E x t e n d i b i l i t y﹚

因 為 V R M L 的 設 計 是 以 H T M L 為 藍 本 , 他 是 ㆒ 個

模 組 化 的 語 言 , 由 ㆒ 個 核 心 和 其 他 選 擇 性 模 組 所 構

成 , ㆒ 般 應 用 程 式 只 要 能 解 決 其 核 心 模 組 即 可 , 其

他 選 擇 模 組 可 依 日 後 需 求 再 加 以 擴 充 即 可 。

Page 2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

( ㆔ ) 可 利 用 低 頻 寬 的 網 路 連 線 工 作

V R M L 是 ㆒ 高 階 繪 圖 語 言 , 不 同 於 H T M L 的 影 像

檔 , 它 可 以 在 低 頻 寬 的 網 路 ㆖ 快 速 傳 輸 。

九 、 電 腦 動 畫

㆒ 般 認 為 電 腦 動 畫 是 由 ㆒ 連 串 些 微 不 同 之 靜 態 圖

片 或 畫 面 , 快 速 的 連 續 顯 示 而 產 生 動 態 的 效 果 。 目 前

電 腦 動 畫 又 可 分 為 非 即 時 運 算 之 電 腦 動 畫 與 3 D 即 時

運 算 電 腦 動 畫 , 兩 者 之 不 同 在 於 非 即 時 運 算 之 電 腦 動

畫 是 有 ㆒ 定 之 程 序 與 運 鏡 安 排 , 學 習 者 無 法 改 變 其 顯

現 之 內 容。而 3 D 即 時 運 算 電 腦 動 畫 會 因 學 習 者 之 行 動

與 指 示 進 行 即 時 之 運 算 而 改 變 動 畫 顯 現 之 內 容 。

十 、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S y s t e m)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為 利 用 特 殊 之 感 應 裝 置 , 將 ㆟ 、 動

物 、 以 及 可 以 捕 捉 到 動 態 的 物 體 之 ㆔ 度 空 間 動 作 資 料

擷 取 ㆘ 來 , 經 過 處 理 後 可 進 行 動 作 分 析 或 電 腦 動 畫 之

應 用 。 目 前 常 見 之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大 致 可 分 為 ㆔ 類 : 機

械 式 、 光 學 式 、 電 磁 式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

Page 2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

第 ㆕ 節 、第 ㆕ 節 、第 ㆕ 節 、第 ㆕ 節 、 研 究 限 制研 究 限 制研 究 限 制研 究 限 制

本 研 究 之 限 制 主 要 受 到 動 作 捕 捉 與 學 習 者 電 腦 作

業 系 統 環 境 與 網 路 傳 輸 限 制 之 影 響 :

(㆒ ) 因 為 場 ㆞ 限 制 , 無 法 將 整 套 忠 義 拳 捕 捉 ㆘ 來 , 需

分 段 處 理 , 因 此 捕 捉 完 成 之 動 作 需 進 行 編 修 , 造

成 些 許 失 真 。

(㆓ )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目 前 租 用 費 用 昂 貴 , 因 此 開 發 教 材

需 要 有 較 高 之 成 本 與 經 費 來 源 。

(㆔ ) 本 研 究 主 要 針 對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之

C o r t o n a V R M L C l i n e t 瀏 覽 器 ( v i e w e r) 與 微 軟

之 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 網 頁 瀏 覽 器 為 主 設 計 , 因

此 其 他 廠 商 之 V R M L 瀏 覽 器 與 網 頁 瀏 覽 器 並 不 適

用 。

(㆕ ) 因 為 網 路 環 境 ㆗ 個 別 電 腦 硬 體 與 作 業 系 統 、 軟 體

差 異 化 之 原 因 , 本 研 究 在 系 統 ㆖ 建 議 配 備

W i n d o w s + 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 4 . 0 以 ㆖ + F l a s h

4 . 0 以 ㆖ + C o r t o n a 4 . 0 以 ㆖ 之 環 境 ; 硬 體 最 低

需 求 : C P U 7 0 0 以 ㆖ + R A M 為 3 2 M b 之 3 D 顯 示

卡 + 系 統 R A M 1 2 8 M b 以 ㆖ 。

(五 ) V R M L 檔 案 雖 可 經 壓 縮 與 最 佳 化 減 少 檔 案 容 量,但

是 加 ㆖ 貼 圖 與 其 他 附 屬 檔 案 後 , 在 網 路 ㆖ 傳 輸 必

須 為 寬 頻 連 線 才 有 最 佳 之 傳 輸 瀏 覽 品 質 。

Page 2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

第 五 節 、第 五 節 、第 五 節 、第 五 節 、 研 究 範 圍研 究 範 圍研 究 範 圍研 究 範 圍

因 為 忠 義 拳 訓 練 系 統 大 而 完 整 , 本 研 究 限 於 時 間

與 經 費 , 無 法 完 全 涵 蓋 完 整 之 教 學 內 容 , 因 此 主 要 以

忠 義 拳 之 套 路 為 研 究 內 容 。 再 開 發 技 術 ㆖ 主 要 探 討 如

何 以 V R M L 製 作 忠 義 拳 之 3 D / V R 互 動 性 教 學 動 畫 :

㆒ 、 教 學 範 圍

( ㆒ ) 忠 義 拳 教 學 內 容

本 研 究 以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學 習 為 主 要 範 圍,忠 義 拳 套 路

共 分 1 7 個 分 解 動 作 來 說 明 , 共 有 : 起 式 、 弓 步 推 掌 、 ㆖

步 劈 捶 、 弓 步 切 掌 、 ㆖ 步 撩 掌 、 翻 身 背 摔 、 弓 步 架 打 、 雙

勒 蹬 腿 、 落 步 踹 腿 、 馬 步 雙 撞 、 弓 步 架 掌 、 馬 步 頂 肘 、 弓

步 削 劈 、 弓 步 ㆔ 捶 、 馬 步 衝 捶 、 轉 身 推 掌 、 收 式 等 。

( ㆓ ) 教 材 呈 現 內 容

因 為 個 ㆟ 處 理 訊 息 的 習 慣 不 同 , 每 個 ㆟ 有 其 喜

愛 的 認 知 方 式 。 視 覺 型 的 學 生 喜 歡 以 圖 片 、 書 籍 為

媒 介 來 學 習 ; 聽 覺 型 學 生 喜 歡 以 聲 音 、 音 樂 、 口 頭

解 說 等 為 媒 介 來 學 習 ; 體 覺 型 兒 童 則 以 親 自 操 作 、

肢 體 動 作 、 觸 摸 為 學 習 的 方 法 。 本 系 統 為 幫 助 不 同

認 知 型 式 學 生 學 習 , 以 3 D / V R 動 畫 示 範 教 學 為 主 ,

並 輔 以 語 音 、 文 字 提 示 , 並 在 V R M L 所 建 構 的 3 D 空

間 ㆗ , 鼓 勵 學 生 自 己 操 作 範 型 , 自 由 選 擇 觀 察 角 度

與 重 點 。

( ㆔ ) 系 統 適 用 對 象

主 要 以 具 備 基 本 功 底 子 與 對 基 本 之 國 術 名 詞 有

㆒ 定 之 概 念 之 國 術 學 習 者 或 欲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國 術 教 練 與 選 手 。

Page 2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2

㆓ 、 開 發 技 術 探 討 範 圍

W e b 3 D 技 術 眾 多 , 本 研 究 限 於 經 費 與 版 權 之 問

題 , 選 擇 開 放 性 架 構 之 V R M L 2 . 0 為 開 發 平 台 , 主 要 探

討 如 何 以 3 D / V R 之 技 術 製 作 異 於 傳 統 動 畫 之 虛 擬 範

型 。 並 能 與 網 頁 密 切 配 合 , 提 供 高 互 動 性 之 W e b 3 D 教

學 環 境 。

Page 2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3

第 六 節 、第 六 節 、第 六 節 、第 六 節 、 研 究 流 程研 究 流 程研 究 流 程研 究 流 程

在 本 研 究 ㆗ , 共 分 成 ㆕ 個 階 段 進 行 探 討 : 分 析 、

設 計 、 發 展 與 修 正 , 以 ㆘ 為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流 程 :

圖 ㆒ 研 究 流 程

研 究 開 始

文 獻 與 理 論 分 析 專 家 經 驗、訪 談

問 題 分 析

發 展 工 具 調 查 與 研 究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教 材 設 計 與 開 發

教 材 測 試 與 偵 錯

正 式 ㆖ 線

修 正

Page 2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4

第 貳 章 、第 貳 章 、第 貳 章 、第 貳 章 、 文 獻 探 討文 獻 探 討文 獻 探 討文 獻 探 討

本 章 內 容 主 要 針 對 媒 體 與 學 習 、 網 路 與 教 學 和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 之 方 法 作 探 討 。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 媒 體 與 學 習媒 體 與 學 習媒 體 與 學 習媒 體 與 學 習

媒 體 是 我 們 知 識 與 經 驗 之 媒 介 , 是 我 們 傳 達 與 接

收 知 識 、 經 驗 之 工 具 , 自 古 至 今 , 媒 體 ㆒ 直 扮 演 著 ㆟

類 文 明 演 化 進 步 之 關 鍵 角 色 , 尤 其 拜 現 今 科 技 所 賜 ,

媒 體 之 進 步 使 資 訊 之 傳 達 更 為 快 速 、 具 體 與 多 元 化 ,

這 是 ㆟ 類 科 技 與 文 明 史 ㆖ 的 ㆒ 項 革 命 , 媒 體 與 我 們 的

生 活 已 牢 不 可 分 , 尤 其 是 媒 體 處 處 在 刺 激 我 們 之 感

官 , 影 響 我 們 之 思 考 與 觀 念 , 因 此 應 用 媒 體 在 學 習 ㆖

實 具 無 遠 弗 屆 之 影 響 力 , 且 與 傳 統 學 習 有 相 輔 相 成 之

效 。 對 於 媒 體 與 運 動 學 習 間 之 關 係 , 本 研 究 以 ㆘ 列 幾

點 來 探 討 :

㆒ 、 媒 體 之 分 類

因 為 訊 息 傳 遞 過 程 ㆗ 擔 任 傳 輸 管 道 者 皆 可 稱 為 媒

體 , 可 知 媒 體 之 分 類 非 常 眾 多 。 G a g n e( 1 9 8 2) 將 媒 體

分 為 視 覺 類 ( 如 圖 片 、 照 片 )、 聽 覺 類 ( 如 廣 播 、 錄 音

帶 )、 視 聽 類 ( 如 電 視 、 錄 影 帶 )、 文 字 類 ( 如 書 本 )、

動 畫 類 ( 如 電 影 、 卡 通 )、 靜 畫 ( 如 投 影 片 ) 類 。 而

C o p e l a n d( 1 9 9 1 ) 將 訊 息 分 為 敘 述 性 、 變 化 性 、 靜 止

Page 2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5

性 、 探 索 性 ㆕ 個 向 度 , 可 作 為 媒 體 的 分 類 與 選 擇 之 參

考 , 偏 敘 述 性 與 靜 止 性 的 如 靜 態 圖 片 、 文 字 等 , 具 探

索 性 與 變 化 性 的 如 虛 擬 實 境 、 互 動 性 動 畫 等 … 而 根 據

我 國 對 教 學 媒 體 之 分 類 為 :

( ㆒ ) 視 聽 媒 體 ( A u d i o v i s u a l M e d i a):

包 括 書 籍 、 圖 表 、 圖 片 、 實 物 、 標 本 、 戲 劇 、

表 演 類 媒 體 、 語 言 … 等 。

( ㆓ ) 傳 播 媒 體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M e d i a):

包 括 電 視 、 廣 播 、 報 紙 、 雜 誌 等 。

( ㆔ ) 硬 性 媒 體 ( H a r d w a r e M e d i a):

簡 稱 硬 體 , 包 括 電 腦 、 電 視 、 錄 放 影 機 、 錄 放

音 機 、 幻 燈 機 … 等 等 有 關 硬 體 設 備 器 材 。

( ㆕ ) 軟 性 媒 體 ( S o f t w a r e M e d i a):

簡 稱 軟 體 , 包 括 電 腦 程 式 、 磁 片 ( 碟 )、 影 片 、

錄 音 帶 、 錄 影 帶 、 電 視 與 廣 播 節 目 等 … 有 關 軟 體 教

材 資 料 。

然 而 在 體 育 教 學 的 內 容 ㆖ , 因 為 體 育 有 靜 態 與 動

態 的 活 動 , 動 態 活 動 的 包 含 體 育 教 學 、 運 動 訓 練 比 賽

以 及 體 育 運 動 科 學 研 究 等 ; 靜 態 的 活 動 包 含 體 育 史

料 、 活 動 、 運 動 圖 片 、 活 動 相 片 、 各 項 紀 錄 資 料 … 等

之 蒐 集 、 展 示 及 出 版 等 。 所 以 翁 志 成 ( 民 8 0) 將 體 育

的 視 聽 媒 體 分 類 為 :

( ㆒ ) 平 面 型 圖 表 媒 體 : 圖 畫 、 相 片 、 簡 報 … 等 。

( ㆓ ) 立 體 型 媒 體 : 模 型 、 實 物 … 等 。

( ㆔ ) 靜 態 型 放 映 媒 體 : 如 投 影 機 、 幻 燈 機 … 等 。

( ㆕ ) 動 態 型 放 映 媒 體 : 錄 放 影 機 、 電 視 … 等 。

( 五 ) 收 聽 型 媒 體 : 錄 放 音 機 、 廣 播 … 等 。

Page 2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6

由 ㆖ 面 之 分 類 可 以 了 解 , 媒 體 的 主 要 分 類 以 視 聽

感 官 為 主 , 因 此 任 何 可 傳 達 出 視 覺 與 聽 覺 訊 息 之 軟 硬

體 , 我 們 皆 可 將 之 應 用 於 學 習 與 教 學 ㆖ 。 而 選 擇 媒 體

的 原 則 大 致 可 分 ㆕ 大 類 ( 李 麗 君 , 1 9 9 4):

( ㆒ ) 媒 體 本 身 的 特 性 : 媒 體 屬 性 、 媒 體 功 能 。

( ㆓ ) 外 在 條 件 : 設 備 、 經 費 、 修 課 ㆟ 數 、 普 及 性 、

經 濟 性 。

( ㆔ ) 學 習 者 : 學 生 接 受 性 、 教 學 對 象 。

( ㆕ ) 教 學 內 容 : 有 效 性 、 與 教 學 目 標 之 配 合 。

有 關 媒 體 之 應 用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近 代 電 腦 媒 體 之

發 展 , 因 為 最 近 這 幾 年 電 腦 科 技 之 突 進 與 電 腦 普 及 率

之 大 幅 升 高 , 利 用 電 腦 進 行 多 媒 體 教 學 已 成 ㆒ 大 趨

勢 。 電 腦 應 用 在 教 育 領 域 ㆖ , 就 是 屬 於 視 聽 教 育 媒 體

之 ㆒ 種 , 而 且 是 屬 於 近 代 的 視 聽 媒 體 ( 翁 志 成 , 民

8 0 )。 身 為 教 材 製 作 者 , 我 們 必 須 以 教 學 的 內 容 為 出 發

點 去 選 擇 媒 體 , 而 不 是 以 媒 體 為 出 發 點 來 選 擇 教 學 內

容 , 唯 有 教 學 內 容 與 媒 體 有 意 義 之 配 合 , 才 能 達 到 學

習 最 佳 之 表 現 。

㆓ 、 電 腦 與 學 習

由 於 電 腦 科 技 之 日 新 月 異 、 傳 統 靜 態 之 教 材 早 已

無 法 滿 足 學 習 者 不 同 程 度 之 需 求 , 因 此 以 電 腦 做 為 教

學 媒 體 , 其 最 大 之 特 色 就 是 在 學 習 過 程 ㆗ 提 供 了 更 完

整 及 個 別 化 之 學 習 情 境 。 因 此 近 代 應 用 電 腦 教 學 已 成

為 ㆒ 股 趨 勢 。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也 可 稱 為 多 媒 體 訓 練 ( M u l t i m e d i a

T r a i n i n g)( 郝 岫 音 , 1 9 9 5), 其 並 指 出 利 用 多 媒 體 訓

Page 2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7

練 系 統 有 以 ㆘ 十 大 益 處 :

( ㆒ ) 減 少 學 習 時 間

互 動 式 多 媒 體 課 程,約 可 減 少 5 0 %的 學 習 時 間。

( ㆓ ) 降 低 成 本

設 計 製 作 成 本 為 ㆒ 定 值 , 因 使 用 同 ㆒ 系 統 之 學

生 增 加 , 其 平 均 成 本 因 而 降 低 。

( ㆔ ) 教 學 品 質 固 定

不 會 因 為 ㆟ 為 因 素 如 情 緒 、 工 時 過 長 等 導 致 不

穩 定 的 教 學 品 質 。

( ㆕ ) 隱 私 性

因 為 是 ㆒ 對 ㆒ 教 學 , 特 別 適 合 差 異 性 大 的 學 習

群 體 。 而 且 系 統 不 會 失 去 耐 心 , 會 鼓 勵 學 生 反 覆 練

習 , 直 到 熟 練 為 止 。 對 於 怯 於 發 問 的 學 生 有 極 大 助

益 。

( 五 ) 學 習 成 效 監 控

異 於 ㆒ 般 課 程 進 度 表 , 系 統 會 確 認 學 習 者 以 熟

練 課 程 內 容 後 再 進 行 新 的 教 學 單 元 。

( 六 ) 增 強 學 習 成 效

互 動 學 習 過 程 可 加 深 學 習 者 的 印 象 , 因 而 增 強

學 習 成 效 。

( 七 ) 安 全 性 增 加

幫 助 新 手 學 習 可 能 發 生 危 險 的 課 程 。

( 八 ) 加 強 學 習 動 機

互 動 式 系 統 使 學 生 注 意 力 集 ㆗ , 可 改 善 不 良 的

學 習 態 度 , 各 種 互 動 功 能 會 增 加 學 習 動 機 。

( 九 ) 增 加 就 學 機 會

偏 遠 ㆞ 區 、 世 界 各 ㆞ 分 公 司 、 ㆟ 數 不 足 及 昂 貴

Page 2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8

的 實 驗 設 備 等 , 可 藉 由 系 統 提 供 優 良 的 師 資 及 教 學

品 質 。

( 十 ) 趣 味 性

學 生 對 於 學 習 進 度 有 主 控 權 , 是 學 習 者 主 動 尋

求 知 識 之 傳 遞 , 而 非 被 動 之 填 鴨 式 教 學 。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在 教 育 ㆗ 之 應 用 廣 泛 , 體 育 教 學 ㆗ 應

用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有 許 多 的 優 點 ( 陳 五 洲 , 民 8 3) :

( ㆒ ) 以 教 學 的 角 度 而 言 ,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可 幫 助 教 師

迅 速 獲 得 教 學 素 材 , 同 時 對 於 運 動 技 能 的 關 鍵 動

作 , 可 配 合 快 慢 動 作 、 靜 止 動 作 的 呈 現 , 進 而 學

得 正 確 的 動 作 要 領 。

( ㆓ ) 以 學 習 的 方 向 思 考 , ㆒ 般 體 育 的 學 習 是 藉 著 觀

察 、 模 仿 、 練 習 方 式 學 習 , 而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可

引 起 學 習 者 的 學 習 動 機 與 興 趣 , 又 有 標 準 的 動 作

技 術 可 以 觀 察 、 模 仿 , 同 時 又 有 技 術 要 點 在 旁 提

醒 , 不 但 可 為 體 育 教 師 分 勞 , 同 時 也 兼 顧 學 習 者

的 需 求 與 個 別 差 異 。

( ㆔ ) 體 育 教 學 透 過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 可 將 運 動 技 能 的

基 本 知 識 、 運 動 生 理 學 、 運 動 心 理 、 運 動 生 物 力

學 … 等 知 識 予 以 整 合 , 使 理 論 與 實 際 能 相 互 印

證 。

( ㆕ )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不 只 可 協 助 體 育 教 學 的 目 標 ( 認

知 、 技 能 、 情 意 ) 的 達 成 , 也 可 培 養 學 習 者 的 自

我 學 習 能 力 和 提 供 自 我 學 習 環 境 。

( 五 ) 由 於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本 身 的 親 和 力 , 以 及 衝 擊 性

的 視 聽 覺 經 驗 , 對 學 習 效 果 有 莫 大 的 助 益 。

( 六 )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透 過 程 式 的 撰 寫 與 學 習 者 產 生 非

Page 3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9

線 性 的 互 動 性 , 可 以 滿 足 個 別 差 異 的 學 習 情 況 ,

同 時 教 學 者 也 可 藉 此 瞭 解 學 習 者 的 進 度 , 提 供 適

當 的 評 估 、 測 驗 與 回 饋 。

( 七 )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不 似 ㆒ 般 錄 影 帶 需 冗 長 的 時 間 才

能 找 到 特 定 的 片 段 , 因 此 具 有 時 間 的 經 濟 性 之 特

質 。

( 八 ) 透 過 電 腦 多 媒 體 C A I的 教 學 與 模 擬 , 可 以 不 用 經

過 身 體 親 自 做 試 驗 , 減 少 受 傷 的 機 率 , 具 有 模 擬

的 安 全 性

黃 清 雲 ( 民 8 3) 也 認 為 互 動 式 多 媒 體 C A I在 體 育 教

學 ㆖ 具 有 以 ㆘ 的 功 能 :

( ㆒ ) 重 學 習 過 程 的 互 動 性

藉 著 提 供 學 習 者 的 自 由 學 習 空 間 , 並 透 過 互 動 與

回 饋 的 方 式 , 引 起 學 習 者 的 注 意 與 興 趣 , 對 整 個 教 學

與 學 習 有 很 大 的 效 率 。

( ㆓ ) 強 調 個 體 學 習 的 適 應 性

以 互 動 式 多 媒 體 C A I協 助 教 師 教 學 , 可 針 對 不 同

的 學 生 給 予 不 同 訊 息 與 教 學 方 法 , 並 能 提 供 不 同 的 份

量 與 不 同 層 次 的 教 材 。

( ㆔ ) 教 材 內 容 的 廣 泛 性 與 適 時 性

由 於 互 動 式 多 媒 體 CAI是 以 電 腦 為 ㆗ 心 結 合 各 種 視 覺

與 聽 覺 的 多 重 媒 體 資 源,因 此,可 以 縮 短 學 習 時 空 的 距 離 而

且 學 習 者 可 在 任 何 ㆞ 方、任 何 時 間 自 由 ㆞ 操 作 與 學 習。尤 其

運 動 技 能 的 表 現 是 多 重 的 , 絕 非 ㆒ 般 書 面 資 料 可 以 完 全 描

述 , 教 師 與 教 練 也 不 可 完 全 示 範 , 而 互 動 式 多 媒 體 CAI不 但

可 適 時 介 紹 新 知,更 可 將 各 種 運 動 技 巧 ㆒ ㆒ 呈 現,可 彌 補 傳

統 教 學 與 教 材 的 不 足 。

Page 3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0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充 分 利 用 電 腦 的 強 大 邏 輯 處 理 、 計

算 能 力 與 互 動 功 能 , 並 藉 由 日 益 親 和 之 介 面 與 呈 現 多

媒 體 之 功 能 , 可 能 讓 學 習 者 越 來 越 有 電 腦 就 是 老 師 之

感 覺 , 提 高 學 習 者 學 習 之 意 願 。 然 而 電 腦 與 網 路 之 關

係 似 乎 密 不 可 分 , 利 用 網 路 進 行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將 是 值

得 探 討 與 研 究 之 方 向 。

㆔ 、 電 腦 多 媒 體 教 學 與 學 習 成 效 之 分 析

在 ㆟ 類 所 接 觸 的 訊 息 ㆗ , 文 字 只 佔 了 很 小 的 ㆒ 部

份 , 視 覺 和 聽 覺 佔 了 大 半 。 利 用 多 種 知 覺 進 行 多 管 道

( m u l t i p l e c h a n n e l l e a r n i n g) 的 學 習 較 只 使 用 任 ㆒

種 知 覺 的 單 管 道 學 習 要 有 效 ( D w y e r, 1 9 7 8)。 Y a n g 指

出 因 為 利 用 ㆟ 類 不 同 的 知 覺 管 道 來 學 習 , 會 分 別 產 生

不 同 之 編 碼 符 號 ( d u a l c o d i n g), 保 存 在 不 同 的 記 憶

區 ㆗ , 使 得 學 習 的 內 容 更 容 易 記 憶 , 也 保 存 的 更 長 久

( 引 自 楊 嘉 興 , 民 8 5)。 多 媒 體 的 結 合 與 展 現 是 目 前

電 腦 最 大 的 特 色 之 ㆒ , 電 腦 利 用 多 媒 體 呈 現 知 識 , 可

以 維 繫 學 生 的 興 趣 、 適 合 學 生 的 不 同 學 習 型 態 ( 楊 家

興 , 民 8 5)。

使 用 多 媒 體 互 動 教 學 對 學 習 成 效 分 析 之 研 究 有 :

( ㆒ ) D a l t o n( 1 9 8 6)

比 較 M I V D、 影 片 與 C A I ㆔ 種 教 學 方 法 , 發 現

M I V D 與 C A I 在 認 知 成 就 ㆖ 均 高 於 影 片 教 學 。

( ㆓ ) 鍾 聿 琳 、 黃 衍 文 ( 1 9 9 9)

探 討 多 媒 體 互 動 式 光 碟 教 學 系 統 ( M u l t i m e d i a

I n t e r a c t i v e V i d e o d i s c L e a r n i n g S y s t e m, M I V D)

對 認 知 成 就 及 學 習 態 度 影 響 , 利 用 前 後 測 控 制 組 之

Page 3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1

研 究 設 計 , 比 較 使 用 M I V D 輔 助 教 材 與 未 使 用 M I V D

為 輔 助 教 材 兩 組 大 學 層 級 護 生 共 4 5 ㆟ , 其 在 認 知

成 就 與 學 習 態 度 ㆖ 之 差 異 。 研 究 工 具 為 健 康 指 導 過

程 測 驗 題 以 及 學 習 態 度 評 量 表 。 統 計 方 法 採 平 均

數 、 t 檢 定 及 百 分 比 。 結 果 在 認 知 成 就 ㆖ :

1 . 實 驗 組 前 測 得 分 明 顯 較 控 制 組 低 ( t = - 2 . 8 3,

p = 0 . 0 0 7)。

2 . 經 六 週 學 習 , 實 驗 組 後 側 得 分 明 顯 高 過 控 制 組

( t = 2 . 8 2, p = 0 . 0 0 7 3)。

3 . ㆓ 組 前 後 測 改 變 量 , 實 驗 組 明 顯 高 過 控 制 組

( t = 4 . 6, p = 0 . 0 0 0 2)。

而 在 學 習 態 度 ㆖ :

1 . 前 測 ( t = - 0 . 2 0, p = 0 . 8 4)、 後 測 ( t = - 0 . 2 5,

p = 0 . 8 1 ), 前 後 測 差 異 ( t = - 0 . 1 0, p = 0 . 8 7), 均

未 有 明 顯 差 異 。

2 . 後 測 學 習 態 度 之 1 4 個 小 項 ㆗ , 僅 有 ㆓ 項 兩 組 有

明 顯 差 異 , 實 驗 組 感 受 其 學 習 方 式 明 顯 較 控 制 組

不 舒 適 ( p = 0 . 0 2), 控 制 組 覺 得 其 學 習 方 式 明 顯

較 實 驗 組 無 法 控 制 , 但 是 課 室 教 學 方 式 很 活 潑 、

有 創 意 、 老 師 有 親 和 力 , 為 必 須 參 予 討 論 較 有 壓

力 。

本 研 究 之 結 果 , 利 用 M I V D 為 輔 助 教 材 者 有 較

好 之 認 知 成 就 , 可 是 在 學 習 態 度 ㆖ 無 顯 著 差 異 , 作

者 認 為 無 法 在 學 習 態 度 ㆖ 獲 得 差 異 性 的 結 果 原 因

可 能 為 : 樣 本 數 不 夠 大 ; 研 究 環 境 限 制 , 如 電 腦 教

室 電 腦 品 質 、 可 ㆖ 機 時 間 ( 實 驗 組 因 為 實 驗 要 求 ,

在 學 校 電 腦 教 室 使 用 電 腦 ) 及 M I V D 智 慧 財 產 權 問

Page 3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2

題 ; M I V D 本 身 的 品 質 問 題 。 這 些 都 可 能 導 致 學 生 學

習 態 度 不 夠 積 極 。 在 本 研 究 之 主 觀 資 料 ㆗ , 實 驗 組

認 為 利 用 M I V D 可 自 行 控 制 閱 讀 內 容 、 時 間 、 次 數 、

又 可 反 覆 學 習 , 較 沒 有 壓 力 感 , 也 較 能 掌 控 學 習 進

度 。 但 是 觀 看 光 碟 的 過 程 ㆗ , 無 法 與 老 師 討 論 不 清

楚 處 , 而 且 長 久 面 對 電 腦 感 覺 冷 清 、 無 生 動 感 且 枯

燥 , 所 以 認 為 光 碟 較 無 趣 與 無 親 和 力 , 再 加 ㆖ 使 用

電 腦 時 間 受 限 , 實 顯 得 不 夠 有 彈 性 。 認 為 M I V D 應

與 ㆖ 課 配 合 , 不 宜 單 獨 使 用 。

有 關 學 習 者 對 多 媒 體 資 訊 的 接 受 、 編 碼 、 記 憶 與

檢 索 的 模 式 主 要 理 論 為 雙 碼 記 憶 理 論 ( D u a l - c o d e

m e m o r y),雙 碼 理 論 認 為 學 習 者 對 外 界 事 務 可 以 分 別 建

立 視 覺 ( V i s u a l) 和 語 文 ( V e r b a l) 的 心 理 表 徵 , 同

時 視 覺 與 語 文 間 也 建 立 起 連 結 ( c o n n e c t i o n) 通 道

( C l a r k & P a i v i o, 1 9 9 1 ; M a y e r & A n d e r s o n,

1 9 9 1 )。 雙 碼 理 論 主 張 , 視 覺 與 語 文 是 分 別 存 在 記 憶 體

㆗ , 同 時 兩 者 之 間 的 連 結 也 ㆒ 並 儲 存 。 如 此 要 再 記 憶

檢 索 資 訊 時 可 從 語 言 或 是 覺 得 通 道 回 溯 , 多 了 ㆒ 條 線

索 可 利 用 , 因 此 有 利 於 學 習 結 果 之 建 立 與 保 留 , 其 效

果 可 能 會 較 只 用 ㆒ 種 媒 體 好 。 相 關 之 研 究 有 :

( ㆒ ) B a g g e t( 1 9 8 4)

以 ㆒ 段 約 3 0 秒 之 組 合 零 件 ( a s s e m b l y k i t s)

介 紹 影 片 為 視 覺 刺 激 , 語 言 刺 激 則 是 該 影 片 之 旁

白 , 介 紹 該 零 件 之 名 稱 、 特 色 與 用 途 。 以 3 3 6 名 大

學 生 , 共 分 1 4 組 , 觀 看 七 種 不 同 版 本 之 影 片 , 分

別 是 影 音 和 語 音 同 時 、 影 像 在 語 音 前 2 1 秒 、 1 4 秒 、

7 秒 , 語 音 在 影 像 前 2 1 秒 、 1 4 秒 、 7 秒 。 每 ㆒ 種 版

Page 3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3

本 皆 有 兩 組 樣 本 觀 看 , 其 ㆗ ㆒ 組 看 完 影 片 後 立 即 接

受 測 驗 , 測 驗 內 容 為 給 於 影 像 寫 出 相 對 名 稱 , 另 ㆒

組 七 ㆝ 後 在 接 受 測 驗 。 結 果 為 看 完 影 片 後 立 即 接 受

測 驗 或 七 ㆝ 後 接 受 測 驗 之 樣 本 , 測 驗 成 績 均 以 影 像

與 語 音 同 時 呈 現 , 和 以 影 像 先 與 語 音 後 的 且 兩 者 間

隔 七 秒 之 成 績 最 高 , 此 兩 組 較 其 他 五 組 有 顯 著 差

異 , 但 此 兩 組 兼 併 無 顯 著 差 異 。 因 此 B a g g e t 建 議 ,

使 用 兩 種 媒 體 展 示 時 , 視 覺 顯 示 應 和 語 音 或 文 字 同

時 顯 示 , 或 視 覺 先 語 音 或 文 字 在 稍 後 。

( ㆓ ) M a y e r & S i m s( 1 9 9 4)

探 討 學 習 者 的 個 ㆟ 特 質 ( 空 間 能 力 ) 對 媒 體 使

用 的 影 響 。 本 研 究 ㆒ 共 進 行 兩 個 實 驗 , 參 與 實 驗 之

樣 本 皆 是 該 知 識 領 域 ㆗ 較 無 經 驗 的 學 生 , 實 驗 的 依

變 項 為 問 題 解 決 式 的 測 驗 成 績 。 第 ㆒ 個 實 驗 的 主 題

是 腳 踏 車 打 氣 系 統 , 樣 本 數 為 8 6 位 大 學 生 , 結 果

發 現 :

1 . 動 畫 語 音 同 時 呈 現 組 測 驗 成 績 明 顯 高 於 動 畫 語

音 分 別 呈 現 組 與 控 制 組 ,而 動 畫 語 音 分 別 呈 現 組

與 控 制 組 則 無 顯 著 差 異 。

2 . 在 動 畫 語 音 同 時 呈 現 組 ㆗ 具 高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的 測 驗 成 績 明 顯 高 於 動 畫 語 音 分 別 呈 現 組 ㆗

具 高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但 是 對 於 低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 兩 種 不 同 呈 現 模 式 的 測 驗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3 . 在 動 畫 和 語 音 分 別 呈 現 的 模 式 ㆗, 動 畫 和 語 音 呈

現 的 先 後 次 序 對 測 驗 成 績 無 顯 著 影 響 。

第 ㆓ 個 實 驗 主 題 為 呼 吸 系 統 , 參 與 實 驗 之 樣 本

Page 3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4

皆 是 該 知 識 領 域 ㆗ 較 無 前 備 知 識 的 大 學 生 9 7 名 ,

實 驗 結 果 和 第 ㆒ 個 實 驗 結 果 大 致 相 符 , 即 高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的 測 驗 成 績 明 顯 高 於 動 畫 語 音 分 別 呈

現 組 ㆗ 具 高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 但 是 對 於 低 空 間 能

力 的 學 習 者 , 動 畫 和 語 音 不 論 是 同 時 或 分 開 呈 現 的

測 驗 成 績 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研 究 發 現 , 空 間 能 力 對 於

動 畫 語 音 呈 現 模 式 具 有 加 強 作 用 , 但 不 是 補 償 作

用 。

在 電 腦 多 媒 體 教 學 ㆗ , 電 腦 動 畫 之 應 用 非 常 普

遍 , 尤 其 在 體 育 教 學 ㆖ 之 動 作 示 範 , 如 果 只 是 用 文 字

或 靜 態 圖 片 解 說 , 學 習 者 可 能 無 法 明 確 的 了 解 動 作 要

領 。 有 關 電 腦 動 畫 對 學 習 成 就 之 研 究 有 :

( ㆒ ) B a e k & L a y n e( 1 9 8 8)

針 對 色 彩 、 文 字 、 圖 形 和 動 畫 對 學 習 成 果 影 響

作 研 究 。 利 用 ㆔ 種 教 學 模 式 的 軟 體 , 分 別 為 a .文 字

說 明 ( 文 字 組 ); b .文 字 和 靜 態 圖 形 ( 圖 形 組 ); c .

文 字 和 動 畫 ( 動 畫 組 ), 而 知 識 主 題 為 數 學 的 平 均

速 度 運 算 。 在 每 ㆒ 種 模 式 ㆗ 又 分 為 彩 色 螢 幕 和 單 色

螢 幕 版 本 , 因 此 軟 體 共 有 六 種 教 學 版 本 。 研 究 樣 本

為 1 1 9 名 9 至 1 2 年 級 之 高 ㆗ 生 , 隨 機 分 派 至 六 個

小 組 ㆗ , 在 實 驗 開 始 前 與 結 束 後 , 樣 本 皆 須 各 接 受

㆒ 個 測 驗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1 . 色 彩 對 學 習 結 果 沒 有 顯 著 影 響 。

2 . 圖 形 組 的 後 測 成 績 明 顯 高 於 文 字 組 。

3 . 動 畫 組 的 後 測 成 績 明 顯 高 於 文 字 組 與 圖 形 組 。

4 . 動 畫 組 完 成 電 腦 教 學 課 程 所 需 的 時 間 明 顯 多 於

文 字 組 與 圖 形 組 。

Page 3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5

色 彩 對 學 習 結 果 沒 有 顯 著 影 響 的 結 果 , 研 究 者

認 為 彩 色 螢 幕 的 使 用 並 沒 有 提 高 樣 本 之 學 習 興

趣 , 與 軟 體 並 沒 有 利 用 不 同 色 彩 來 強 調 課 程 ㆗ 的 重

要 觀 念

( ㆓ ) R e i b e r( 1 9 9 1 )

實 驗 ㆗ 教 學 軟 體 的 知 識 主 題 為 牛 頓 運 動 定

律 , 研 究 樣 本 為 7 0 名 之 ㆕ 年 級 小 學 生 , 研 究 目 的

在 了 解 動 畫 對 ( i n t e n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 與 隱 含 在

課 程 軟 體 ㆗ 但 未 明 確 教 授 之 附 隨 知 識 ( i n c i d e n t a l

k n o w l e d g e) 學 習 的 效 應 , 另 外 也 對 軟 體 ㆗ 以 動 畫

為 主 之 互 動 式 動 態 模 式 ( I n t e r a c t i v e d y n a m i c s)

的 練 習 單 元 能 否 提 昇 學 習 者 之 內 發 動 機

( i n t r i n s i c m o t i v a t i o n) 作 研 究 。 研 究 之 依 變 數

為 學 後 測 驗 成 績 , 回 答 問 題 之 時 間 也 會 被 紀 錄 , 而

內 發 動 機 之 評 量 是 以 學 生 選 擇 回 到 ㆔ 種 學 後 活 動

的 意 願 為 主 , 此 ㆔ 種 回 動 分 別 為 回 答 問 題 、 互 動 式

動 畫 模 擬 , 與 學 習 主 題 無 關 之 拼 圖 遊 戲 。 實 驗 結 果

發 現 :

1 . 動 畫 組 在 預 期 學 習 與 附 隨 學 習 後 測 成 績 ㆖ 均 比

靜 態 圖 組 高 , 特 別 是 附 隨 學 習 ㆖ 兩 組 之 差 異 更

大 。

2 . 樣 本 回 答 附 隨 學 習 測 驗 問 題 之 時 間 比 回 答 預 期

學 習 測 驗 之 時 間 長 。

3 . 選 擇 互 動 式 動 畫 模 擬 之 學 後 活 動 之 學 習 者 顯 著

多 於 其 它 兩 種 , 顯 示 互 動 式 動 畫 模 擬 環 境 確 實 有

助 於 提 昇 學 習 持 續 動 機 。

Page 3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6

綜 合 由 各 研 究 之 結 果 來 看 , 使 用 電 腦 多 媒 體 提 昇

學 習 效 果 應 注 意 ㆘ 列 幾 點 :

( ㆒ ) 針 對 知 識 內 容 選 擇 試 用 之 媒 體 , 選 擇 需 要 用 到

之 媒 體 , 如 : 動 畫 、 語 音 、 文 字 … 等 , 如 體 育

教 學 利 用 動 畫 較 靜 畫 或 文 字 教 學 來 得 適 用 。

( ㆓ ) 動 態 且 互 動 性 之 教 學 媒 體 , 對 於 激 發 學 習 者 之

學 習 動 機 有 正 面 之 影 響 , 且 能 幫 助 學 習 者 獲 得

課 程 軟 體 ㆗ 之 附 隨 知 識 。

( ㆔ ) 在 學 習 效 果 ㆖ 多 種 媒 體 之 配 合 較 單 ㆒ 媒 體 之

使 用 佳 。 因 此 , 電 腦 多 媒 體 教 材 應 注 重 動 畫 、

語 音 、 文 字 … 等 媒 體 素 材 整 合 。

( ㆕ ) 媒 體 使 用 環 境 與 介 面 、 內 容 均 會 影 響 到 學 生 之

學 習 動 機 。

( 五 ) 單 機 使 用 電 腦 多 媒 體 教 材 可 能 無 法 與 老 師 或

同 學 進 行 問 題 之 討 論 , 因 此 在 設 計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時 , 如 何 提 供 學 習 者 發 問 與 討 論 之 空

間 , 是 教 材 開 發 者 必 須 重 視 之 問 題 。

( 六 ) 媒 體 對 於 學 習 成 就 確 實 有 正 面 之 幫 助 , 但 是 或

許 是 因 為 學 生 對 媒 體 有 新 鮮 感 所 致 ( 邱 美 虹 ,

1 9 9 6)。

㆕ 、 媒 體 與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體 育 教 學 ㆖ 應 用 視 體 媒 體 已 有 很 長 之 ㆒ 段 歷 史 ,

將 來 也 是 必 然 之 趨 勢 。 因 為 在 各 項 運 動 ㆗ , 運 動 技 術

常 常 是 由 很 多 複 雜 的 動 作 組 合 , 同 時 還 包 含 依 連 串 ㆓

度 空 間 及 ㆔ 度 空 間 快 速 時 間 變 化 , 因 此 單 憑 體 育 教 師

抽 象 的 說 明 和 瞬 間 的 示 範 , 很 難 留 給 學 生 清 楚 而 深 刻

Page 3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7

的 印 象 , 學 生 也 不 易 掌 握 動 作 的 要 領 , 進 而 影 響 學 習

的 效 果 。 要 克 服 此 種 障 礙 , 必 須 利 用 媒 體 教 材 進 行 教

學 , 彌 補 教 師 能 力 所 不 及 之 處 。

在 運 用 媒 體 教 材 進 行 教 學 活 動 前 , 了 解 運 動 技 能

之 學 習 與 形 成 階 段 , 有 助 於 幫 助 教 師 發 展 、 設 計 與 使

用 教 材 。 運 動 技 能 的 形 成 有 ㆒ 定 的 階 段 性 , 通 常 將 運

動 技 能 的 形 成 劃 分 為 ㆔ 個 階 段 : 1 .動 作 的 認 知 階 段 。

2 . 動 作 的 聯 繫 階 段 。 3 .動 作 的 完 善 階 段 ( 馬 啟 偉 、 張 力

為 , 1 9 9 6)。 也 就 是 說 在 技 能 學 習 的 初 期 學 習 者 的 神 經

過 程 處 於 泛 化 ﹙ 或 類 化 ﹚﹙ 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階 段 , 在

此 階 段 整 個 動 作 聯 繫 顯 得 不 協 調 , 完 成 的 動 作 在 空 間

和 時 間 ㆖ 較 不 精 確 , 意 識 的 參 與 較 多 , 學 習 者 主 要 透

過 視 覺 的 觀 察 之 示 範 動 作 並 進 行 模 仿 練 習 。 因 此 在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的 初 步 , 訊 息 的 提 供 左 右 了 學 習 者 的 學 習

效 率 與 正 確 性 , 而 運 動 技 能 相 關 的 資 訊 也 大 多 在 此 階

段 獲 得 , 對 邁 向 往 後 動 作 之 自 動 化 與 完 善 過 程 助 益 甚

鉅 。

J o h n s o n 指 出 , 學 習 者 的 短 期 記 憶 必 須 經 過 對 知

覺 與 動 作 間 的 翻 譯 與 對 反 應 的 選 擇 等 步 驟 反 覆 練 習 ,

才 能 成 為 長 期 記 憶 , 如 圖 ( ㆔ ) 所 示 ( 引 自 林 正 常 ,

民 8 0):

運 動 技 能 的 學 習 是 ㆒ 連 串 學 習 與 修 正 的 過 程 , 運

複 演 環 r e h e a r s a l

感 覺

輸 入 過 濾

選 擇 短 期

記 憶 ㆗ 樞 神

經 系 統

長 期

記 憶 動 作

輸 出

圖 ㆔ 運 動 學 習 流 程

Page 3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8

動 學 習 ( M o t o r L e a r n i n g) 強 調 ㆟ 體 運 動 技 能 之 發 展

特 性 、 學 習 的 順 序 與 依 據 , 以 及 訊 息 ( I n f o r m a t i o n)

獲 得 的 途 徑 , 這 種 途 徑 不 只 是 單 方 向 的 進 ( I n p u t) 與

出 ( O u t p u t), 還 須 有 回 饋 ( F e e d b a c k) 的 路 線 。 翁 志

成 ( 民 8 0) 認 為 , 具 有 回 饋 模 式 之 運 動 技 能 學 習 內 容

與 過 程 , 不 管 是 內 在 的 或 外 在 的 , 都 強 調 直 接 而 具 體

的 方 式 以 增 強 意 像 ( I m a g e) 或 學 習 的 經 驗 , 而 強 調 直

接 而 具 體 正 是 視 聽 教 育 所 重 視 的 , 因 此 回 饋

( F e e d b a c k) 是 運 動 學 習 的 ㆒ 種 重 要 概 念 。

媒 體 在 運 動 學 習 之 回 饋 機 制 ㆗ 到 底 扮 演 怎 樣 的 角

色 ? 吳 萬 福 ( 民 7 9) 認 為 視 訊 媒 體 和 回 饋 關 係 很 密

切 , 內 在 回 饋 靠 自 我 依 據 過 去 運 動 經 驗 喚 醒 在 意 識 ㆗

的 精 神 作 用 , 是 有 關 運 動 的 意 像 ( I m a g e), 運 動 意 像

包 含 視 覺 情 報 在 內 , 由 動 作 產 生 之 聽 覺 性 情 報 、 肌 肉

覺 情 報 有 意 識 的 精 神 作 用, 平 時 練 習 時, 如 運 用 照 片 、

錄 影 設 備 更 佳 ; 而 外 在 回 饋 情 報 是 由 第 ㆔ 者 提 出 正 確

情 報 後 以 供 修 正 , 第 ㆔ 者 包 括 教 師 、 教 練 以 及 直 接 而

具 體 的 視 聽 媒 體 。 M a g i l l 認 為 回 饋 依 靠 視 覺 、 聽 覺 、

觸 覺 和 本 體 受 那 器 系 統 ( p r o p r i o c e p t i v e s y s t e m) 等

途 徑 而 來 , 還 有 其 他 外 在 資 訊 的 來 源 , 這 種 資 訊 來 源

形 式 可 以 從 教 師 、 教 練 、 錄 影 帶 或 電 腦 獲 得 ( 引 自 翁

志 成 , 民 8 0)。 田 壽 久 、 武 福 全 也 提 出 運 動 學 習 過 程

包 括 ㆔ 個 環 節 , 第 ㆒ 個 環 節 是 接 受 信 息 形 成 動 作 表

現, 建 立 動 作 程 序。 第 ㆓ 個 環 節 是 發 出 指 令 完 成 動 作 ,

但 因 為 種 種 原 因 , 開 始 完 成 之 動 作 不 可 能 和 預 定 方 案

完 全 相 符 , 需 要 通 過 回 饋 、 調 節 過 程 進 行 修 正 。 第 ㆔

環 節 就 是 回 饋 與 調 整 動 作 , 在 運 動 技 能 形 成 的 過 程

Page 4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29

㆗ , 訊 息 和 回 饋 有 著 重 要 的 作 用 ( 引 自 翁 志 成 , 民

8 0 )。 在 運 動 學 習 ㆗ , 信 息 可 以 是 視 聽 媒 體 與 方 法 , 因

此 在 運 動 員 學 習 的 第 ㆒ 環 節 , 需 要 將 信 息 源 透 過 感 覺

器 官 接 收 後 , 傳 至 大 腦 皮 質 進 行 處 理 而 形 成 動 作 意

像 , 基 礎 ㆖ 組 成 動 作 方 案 並 在 腦 ㆗ 留 ㆘ 知 覺 痕 跡 ; 而

在 第 ㆔ 環 節 之 回 饋 作 用 ㆗ , 信 息 對 回 饋 作 用 更 為 重

要 。 因 此 以 視 聽 媒 體 等 作 為 信 息 源 與 回 饋 之 媒 介 , 是

可 以 肯 定 的 , 由 回 饋 機 制 可 知 運 動 學 習 和 視 聽 媒 體 兩

者 關 係 極 為 密 切 。

體 育 教 師 如 能 善 用 運 動 圖 片 、 影 片 等 視 聽 媒 體 ,

將 動 作 的 重 點 與 要 領 清 晰 而 反 覆 的 提 供 給 學 生 , 在 不

斷 的 學 習 回 饋 過 程 ㆗ , 因 為 視 聽 媒 體 彌 補 了 教 師 示 範

的 不 足 與 能 力 ㆖ 的 限 制 , 提 供 給 學 生 ㆒ 個 更 佳 之 體

會 、 模 仿 與 校 正 的 對 象 , 因 而 獲 得 最 佳 之 學 習 成 效 。

五 、 本 節 結 論

媒 體 應 用 在 教 育 ㆖ 的 成 果 效 益 , 經 過 許 多 學 者 專

家 之 研 究 與 評 估 , 大 部 份 均 對 其 抱 持 肯 定 的 看 法 , 而

在 體 育 教 學 領 域 ㆗ , 配 合 媒 體 進 行 視 聽 教 學 的 方 法 ,

不 論 在 理 論 ㆖ 或 實 際 的 應 用 ㆖ , 都 有 其 積 極 的 效 益 存

在 。 近 代 電 腦 普 及 , 電 腦 多 媒 體 科 技 與 網 路 之 進 步 ,

學 習 者 在 單 機 環 境 ㆘ 使 用 電 腦 多 媒 體 教 材 , 因 為 是 閉

鎖 式 的 學 習 , 缺 乏 發 問 與 討 論 之 空 間 , 因 此 利 用 電 腦

進 行 網 路 多 媒 體 教 學 將 是 值 得 探 討 與 研 究 之 方 向 。 體

育 教 學 因 其 教 材 具 有 空 間 之 概 念 與 高 互 動 性 , 屬 於 開

發 難 度 高 之 教 材 ( 許 秀 影 等 , 2 0 0 0), 因 此 採 用 電 腦 動

畫 或 影 片 教 學 較 僅 採 靜 畫 或 文 字 教 學 來 得 適 合 。

Page 4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0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 網 路 與 學 習網 路 與 學 習網 路 與 學 習網 路 與 學 習

這 幾 年 來 網 路 的 發 展 迅 速 且 影 響 深 遠 ,( 陳 年 興 ,

民 8 4) 認 為 目 前 W W W 大 有 促 使 I n t e r n e t 繼 廣 播 、 電

視 、 報 章 雜 誌 之 後 成 為 最 具 影 響 力 之 第 ㆕ 大 媒 體 , 電

腦 網 路 主 要 有 ㆔ 個 優 點 ( 朱 錦 鳳 , 1 9 9 4): 增 進 寫 作 能

力 、 提 昇 社 會 互 動 與 連 結 環 球 資 訊 。 ㆟ 們 在 網 路 ㆖ 可

自 由 的 發 表 自 己 的 意 見 , 參 考 別 ㆟ 的 看 法 與 觀 點 , 有

任 何 疑 問 或 需 要 得 到 特 定 之 資 訊 , 常 常 藉 由 網 路 強 大

的 搜 尋 功 能 即 可 獲 得 解 答 , 可 以 說 現 在 ㆟ 們 對 於 網 路

的 依 賴 已 經 越 來 越 重 。 透 過 網 路 我 們 可 作 無 費 時

( n o n - r e a l t i m e) 的 溝 通 ( 朱 錦 鳳 , 1 9 9 4)。 無 費 時

溝 通 即 是 就 是 雙 方 不 需 限 定 於 同 ㆒ 時 間 作 溝 通 , 這 是

網 路 的 ㆒ 大 特 色 之 ㆒ 。

電 腦 網 路 的 應 用 在 ㆔ 方 面 有 非 常 大 之 貢 獻 ( 朱 錦

鳳 , 1 9 9 4): 資 料 庫 系 統 ( d a t a b a s e s y s t e m)、 電 子 郵

件 ( e _ m a i l )、 電 子 公 佈 欄 ( e l e c t r o n i c b u l l e t i n

b o a r d ), 當 我 們 在 網 路 的 世 界 ㆗ 遨 遊 時 , 我 們 在 不 知

不 覺 ㆗ 就 已 經 享 受 到 它 們 帶 來 之 種 種 便 利 。 但 是 網 路

應 用 的 貢 獻 不 止 於 此 , 網 路 無 形 ㆗ 即 已 在 教 育 我 們 ,

影 響 我 們 , 因 此 網 路 與 教 育 之 結 合 是 必 然 的 , 而 網 路

應 用 在 教 育 ㆖ , 在 技 術 層 面 ㆖ 具 有 ㆘ 列 相 當 良 好 之 教

學 優 勢 屬 性 ( 田 耐 青 、 洪 明 洲 , 1 9 9 8):

( ㆒ ) 非 同 步 : 老 師 與 學 生 不 必 同 時 溝 通 。

( ㆓ ) 多 方 向 : 老 師 與 學 生 都 可 以 有 群 體 且 雙 向 的 溝

通 。

Page 4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1

( ㆔ ) 個 別 化 : 學 生 可 以 依 其 需 要 選 擇 合 適 之 進 度 或

教 材 來 學 習 。

( ㆕ ) 自 動 紀 錄 : 網 路 的 任 何 行 為 或 溝 通 都 可 以 留 ㆘

資 料 , 利 於 查 索 或 追 蹤 。

洪 明 洲 ( 1 9 9 9) 認 為 網 路 在 教 學 ㆖ 所 要 發 展 方 向

主 要 有 兩 點 :建 造 比 傳 統 教 室 更 能 幫 老 師 管 控 學 生 的

功 能 、 營 造 比 傳 統 教 室 更 能 幫 助 學 生 主 動 學 習 的 環

境 ; 且 網 路 的 特 性 為 教 學 帶 來 便 利 性 、 主 動 性 、 互 動

性 、 合 作 性 、 多 樣 性 與 開 放 性 之 效 益 ; 網 路 也 創 造 了

傳 統 教 室 無 法 營 造 的 ㆔ 種 環 境 : 開 放 的 學 習 環 境 、 整

合 的 學 習 環 境 、 對 等 互 惠 的 學 習 環 境 。 目 前 電 腦 網 路

科 技 在 學 習 ㆖ 的 應 用 有 遠 距 學 習 、 合 作 學 習 、 智 慧 型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 溝 通 意 見 、 尋 求 資 源 等 ( 王 春 展 , 民

8 5)。

當 針 對 教 育 立 場 來 發 展 有 效 的 電 腦 網 路 系 統 時 ,

㆘ 列 ㆕ 項 特 質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 朱 錦 鳳 , 1 9 9 4):

( ㆒ ) 培 養 合 作 學 習 ( C o o p e r a t i v e l e a r n i n g) 的 方

式 。

( ㆓ ) 訓 練 解 決 問 題 ( p r o b l e m s o l v i n g) 的 能 力 。

( ㆔ ) 發 展 功 能 性 學 習 ( f u n c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

( ㆕ ) 建 立 隔 空 學 習 ( d i s t a n c e l e a r n i n g) 環 境 。

而 功 能 性 學 習 是 指 能 發 揮 教 育 功 能 之 學 習 活 動 , 凡 是

以 教 育 為 目 的 , 對 學 習 又 有 實 質 意 義 的 活 動 , 統 稱 為

功 能 性 學 習 活 動 。 L e v i n、 C h o h e n( 1 9 8 5) 認 為 , 唯 有

發 展 功 能 性 學 習 之 電 腦 網 路 , 才 能 對 實 物 教 學 有 所 貢

獻 。 而 電 子 公 佈 欄 可 說 是 ㆒ 個 為 距 離 學 習 ( d i s t a n c e

l e a r n i n g) 而 建 立 的 電 腦 網 路 環 境 。 許 多 研 究 發 現

Page 4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2

( L e v i n, 1 9 8 5, 1 9 9 0; L e v i n, R e i l, M i y a k e & C o h e n ,

1 9 8 7; N e w m a n, 1 9 8 4; R e i l, 1 9 8 5), 電 腦 公 佈 欄 不 僅

能 培 養 電 腦 夥 伴( t e l e a p p r e n t i c e s s h i p s), 還 能 達 到

功 能 性 學 習 ( f u n c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 的 目 的 ( 引 自 朱

錦 鳳 , 1 9 9 4)。

我 們 常 常 認 為 網 路 教 學 即 是 遠 距 教 學 ,( 洪 明

洲 , 1 9 9 9)認 為 網 路 教 學 與 遠 距 教 學 有 其 差 異 , 兩 者 不

可 以 畫 ㆖ 等 號 , 主 要 的 差 異 點 如 ㆘ :

( ㆒ ) 網 路 教 學 未 必 是 用 於 突 破 空 間 限 制 而 實 施 的

教 學 方 法 , 也 就 是 師 生 彼 此 面 對 面 也 可 利 用 網

路 進 行 互 動 來 達 到 極 佳 的 學 習 效 果 , 這 是 網 路

教 學 並 非 是 遠 距 教 學 。

( ㆓ ) 遠 距 教 學 強 調 教 學 影 像 的 錄 製 與 傳 輸 , 若 是 用

在 ㆒ 般 的 低 頻 寬 網 路 , 是 最 糟 糕 的 教 學 影 像 畫

面 「 觀 賞 」, 所 以 遠 距 教 學 要 達 到 絕 佳 的 影 像

傳 輸 效 果 , 網 路 配 線 必 須 做 到 像 教 室 現 場 ㆒ 樣

的 配 線 , 因 此 網 路 教 學 並 不 需 硬 走 這 條 路 線 。

( ㆔ ) 遠 距 教 學 是 要 做 到 使 遠 在 ㆝ 邊 的 教 室 具 有 近

在 咫 呎 的 臨 場 感 , 但 遠 距 教 學 致 力 的 這 種 臨 場

感 , 應 該 朝 向 電 視 轉 播 方 向 努 力 , 能 讓 學 生 以

樂 於 看 綜 藝 節 目 的 心 情 來 看 教 學 節 目 , 遠 距 教

學 就 成 功 了 , 但 遠 距 教 學 不 可 能 這 樣 成 功 。

( ㆕ ) 如 果 遠 距 教 學 有 電 視 綜 藝 節 目 如 此 好 的 製 作

水 準 , 它 的 製 作 群 ㆒ 定 是 電 視 節 目 製 作 ㆟ , 而

非 學 校 之 老 師 或 助 教 。 像 國 家 ㆞ 理 雜 誌 、 發 現

者 等 電 視 頻 道 , 皆 是 遠 距 教 學 最 可 怕 之 對 手 ,

它 們 製 作 的 教 材 是 學 校 老 師 辦 不 到 的 。

Page 4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3

因 此 網 路 教 學 應 摒 除 遠 距 教 學 的 重 現 教 室 現 場 的 方

式 , 試 圖 以 即 時 傳 播 性 及 互 動 性 作 為 教 學 ㆖ 的 考 量 才

有 真 正 效 益 。

在 網 路 的 環 境 ㆗ , 學 習 活 動 可 以 是 ㆒ 種 合 作 、 探

索 、 以 及 實 踐 的 總 體 , 網 路 環 境 ㆘ 老 師 仍 然 主 宰 課 程

的 方 向 與 內 容 , 然 而 學 生 卻 有 更 大 的 學 習 空 間 和 同 學

合 作 探 索 這 門 課 的 內 容 , 或 是 自 己 追 尋 學 問 及 相 關 知

識 。 學 生 在 網 路 ㆗ 的 學 習 必 須 是 主 動 的 , 主 動 透 過 合

作 及 創 造 獲 得 知 識 。 另 ㆒ 方 面 , 電 腦 網 路 可 以 提 供 ㆒

個 較 隱 私 的 溝 通 方 式 , 可 改 善 師 生 間 較 情 緒 性 或 尷 尬

性 的 對 談 , 並 能 增 進 對 談 者 間 之 互 動 關 係 , 對 於 問 題

的 探 索 與 解 決 能 更 深 入 有 效 。

Page 4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4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第 ㆔ 節 、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㆒ 般 可 分 為 主 動 與 被 動 兩 種 ,

被 動 學 習 是 以 老 師 輔 助 教 學 為 主 ( 老 師 按 照 進 度 教

學 ), 主 動 是 以 學 生 為 主( 學 生 按 照 自 己 的 能 力 為 學 習

進 度 依 據 )。 具 有 學 習 者 可 依 自 己 需 求 , 安 排 進 度 選 擇

內 容 、 學 習 的 優 先 順 序 與 重 複 次 數 , 能 按 自 己 的 學 習

速 度 及 需 求 來 學 習 之 特 色 。

㆒ 、 教 材 設 計 注 意 事 項 與 原 則

在 設 計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初 , 需 要 周 全 的 準 備

工 作 , 並 且 掌 握 教 材 製 作 原 則 , 才 不 至 於 開 發 出 ㆒ 套

不 適 用 之 教 材 。 以 ㆘ 舉 出 幾 位 學 者 之 看 法 :

G a g n e & W a g e r & R o j a s 認 為 , 學 習 的 產 生 有 九

個 的 內 在 學 習 過 程 , 因 此 相 對 的 刺 激 學 習 產 生 的 九 個

外 在 教 學 事 件 , 如 表 ㆒ ( 引 自 黃 美 珠 , 民 8 6):

Page 4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5

表 ㆒ : 學 習 的 內 在 學 習 過 程 與 外 在 教 學 事 件

內 在 學 習 歷 程

( I n t e r n a l L e a r n i n g P r o c e s s)

外 在 的 教 學 事 件

( E x t e r n a l I n s t r u c t i o n E v e n t)

1 .警 覺 ( A l e r t n e s s) 1 .引 起 注 意 ( G a i n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2 .期 待 ( E x p e c t a n c y) 2 .告 知 目 標( P r e s e n t O b j e c t i v e s)

3 . 回 憶 工 作 記 憶 ( R e t r i e v a l t o

W o r k i n g M e m o r y)

3 . 刺 激 學 習 經 驗 連 結

( S t i m u l a t i n g R e c a l l P r i o r

S k i l l s)

4 . 選 擇 性 認 知 ( S e l e c t i v e

P e r c e p t i o n)

4 . 呈 現 不 同 特 質 的 刺 激

( P r e s e n t i n g S t i m u l i w i t h

D i s t i n c t i v e F e a t u r e)

5 .語 義 解 讀( S e m a n t i c E n c o d i n g) 5 .引 導 學 習 ( G u i d i n g L e a r n i n g)

6 . 恢 復 與 反 應 ( R e t r i e v a l &

R e s p o n d i n g)

6 . 幫 助 成 就 感 之 建 立 ( E l i c i t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7 .增 強 作 用 (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7 . 提 供 有 助 益 的 回 饋 ( P r o v i d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v e F e e d b a c k)

8 . 暗 示 性 恢 復 ( C u e i n g

R e t r i e v a l)

8 . 評 量 學 習 成 效 ( A s s e s s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9 .歸 納 ( G e n e r a l i z i n g) 9 . 加 強 學 習 保 留 與 學 習 遷 移

( E n h a n c i n g R e t e n t i o n a n d

T r a n s f e r )

此 九 個 事 件 可 作 為 教 學 設 計 之 原 則 參 考 。

在 自 學 與 多 元 媒 體 教 材 之 設 計 原 則 有 ( 楊 嘉 興 ,

民 8 5):

( ㆒ ) 以 學 生 為 導 向 而 非 教 師 教 學 或 課 程 結 構 為 導

向 。

( ㆓ ) 融 合 學 科 知 識 與 學 習 指 導 。

( ㆔ ) 配 合 內 容 的 性 質 運 用 選 用 適 當 的 媒 體 。

( ㆕ ) 設 計 多 樣 化 之 學 習 活 動 。

( 五 ) 適 當 的 組 織 教 材 。

( 六 ) 製 造 沒 有 壓 迫 感 的 學 習 環 境 。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軟 體 設 計 原 則 ( 黃 美 珠 , 民 8 6):

Page 4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6

( ㆒ ) 訂 定 明 確 之 教 學 目 標 (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O b j e c t i v e s)。

( ㆓ ) 確 定 教 學 對 象 ( S p e c i f y T a r g e t e d

A u d i e n c e)。

( ㆔ ) 創 造 交 談 式 ( I n t e r a c t i v e) 學 習 環 境 。

( ㆕ ) 強 調 個 別 化 (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教 學 。

( 五 ) 吸 收 學 習 者 之 注 意 力 。

( 六 ) 提 供 適 當 的 回 饋 。

( 七 ) 評 估 學 習 成 效 。

( 八 ) 良 好 C A I 畫 面 設 計 。

( 九 ) 以 教 學 設 計 原 則 ( P r i n c i p l e o f I n s t r u c t i o n D e s i g n)

為 依 據 。 所 謂 教 學 設 計 原 則 即 是 在 設 計 教 材 時 , 須

掌 握 外 在 之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符 合 學 習 者 之 內 在 學 習 過

程 , 使 兩 者 步 調 具 有 ㆒ 致 性 。

設 計 多 媒 體 教 材 主 要 以 發 揮 學 習 者 為 導 向 和 互 動

性 之 設 計 兩 大 特 色 為 主 要 原 則 ( 謝 純 慧 , 民 8 6)。 在

體 育 教 學 媒 體 設 計 ㆗ , 翁 志 成 ( 民 8 0) 認 為 體 育 教 學

媒 體 系 統 化 設 計 ㆗ , 應 包 含 ㆘ 列 流 程 : 分 析 條 件 、 瞭

解 需 求 、 製 訂 學 習 目 標 、 選 擇 或 製 作 教 學 媒 體 、 媒 體

規 劃 、 運 用 媒 體 、 學 生 的 反 應 、 評 量 等 。

綜 合 各 學 者 之 意 見 , 設 計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時 之

系 統 化 流 程 為 :

( ㆒ ) 問 題 分 析 :

教 學 需 求 分 析 、 學 習 者 分 析 、 功 能 分 析 。

( ㆓ ) 訂 定 明 確 之 教 學 目 標

目 標 之 設 定 應 具 體 而 明 確 。

( ㆔ ) 選 擇 或 製 作 教 學 媒 體 :

Page 4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7

考 量 環 境 選 擇 適 合 之 開 發 平 台 與 軟 體 , 才 能 有

效 達 到 學 習 之 目 標 與 符 合 成 本 效 益 。

( ㆕ )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引 起 學 習 動 機 , 創 造 交 談 式 、 個 ㆟ 化 、 多 樣 化

之 教 學 環 境 與 內 容

( 五 ) 評 量 與 回 饋

讓 老 師 或 學 生 了 解 是 否 有 達 到 教 學 目 標 之 要

求 。

在 教 材 ㆗ , 創 造 互 動 性 與 個 ㆟ 化 之 環 境 是 必 須

的 。( S c h a e f e r m e y e r , 1 9 9 0 ) 指 出 營 造 個 別 化 之 教 學

環 境 方 法 為 讓 學 生 可 選 擇 自 己 有 興 趣 的 主 題 切 入 、 學

生 可 控 制 學 習 之 速 度 、 可 選 擇 進 入 、 離 開 或 回 到 先 前

的 教 學 畫 面 、 提 供 h e l p 功 能 或 提 示 , 學 生 可 選 擇 自 己

需 要 的 範 例 說 明 或 問 題 之 數 目 等 。 影 響 C A I 個 別 化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是 課 程 本 身 是 否 包 含 分 支( b r a n c h i n g)功

能 設 計 。 學 生 如 果 認 為 課 程 容 易 或 可 選 擇 跳 過 部 分 單

元 , 對 於 不 懂 或 不 熟 悉 之 部 分 電 腦 將 會 回 溯 相 關 課 程

內 容 。

㆓ 、 電 腦 動 畫 之 應 用

電 腦 動 畫 是 由 ㆒ 連 串 些 微 不 同 之 靜 態 圖 片 或 畫

面 , 快 速 的 連 續 顯 示 而 產 生 動 態 的 效 果 。 在 ㆟ 類 所 接

觸 的 訊 息 ㆗ , 文 字 只 佔 了 很 小 的 ㆒ 部 份 , 視 覺 和 聽 覺

佔 了 大 半 ( 楊 嘉 興 , 民 8 5), 因 此 在 電 腦 多 媒 體 ㆗ ,

應 用 視 聽 教 學 對 於 學 習 成 效 有 相 當 大 之 影 響 , 研 究 指

出 使 用 電 腦 動 畫 對 於 學 習 成 效 也 是 可 以 肯 定 的 , 因 此

在 電 腦 多 媒 體 ㆗ , 電 腦 動 畫 之 使 用 率 非 常 高 。

Page 4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8

R i e b e r 認 為 ㆒ 般 使 用 動 畫 的 目 的 大 致 有 ㆕ 類 分

別 為 : 美 化 畫 面 、 引 起 注 意 、 回 饋 與 加 強 和 展 示 教 學

內 容 ( 引 自 莊 雅 茹 , 1 9 9 6)。 而 最 適 宜 以 動 畫 內 容 來 展

示 的 課 程 內 容 或 知 識 屬 性 有 ㆘ 列 五 種 ( 莊 雅 茹 ,

1 9 9 6):

( ㆒ ) 程 序 性 的 動 作 。

( ㆓ ) 不 易 實 際 觀 察 得 到 的 現 象 或 知 識 。

( ㆔ ) 需 要 觀 察 在 某 ㆒ 段 時 間 內 變 化 的 知 識 。

( ㆕ ) 模 擬 複 雜 系 統 各 元 件 間 的 相 互 關 。

( 五 ) 符 合 動 畫 特 質 的 抽 象 觀 念 。

因 為 運 動 技 術 之 學 習 注 重 觀 察 , 但 是 運 動 技 術 常

常 是 由 很 多 複 雜 的 動 作 組 合 , 同 時 還 包 含 依 連 串 ㆓ 度

空 間 及 ㆔ 度 空 間 快 速 時 間 變 化 , 不 易 觀 察 且 複 雜 , 因

此 光 憑 體 育 教 師 抽 象 的 說 明 和 瞬 間 的 示 範 , 很 難 留 給

學 生 清 楚 而 深 刻 的 印 象 , 學 生 也 不 易 掌 握 動 作 的 要

領 , 進 而 影 響 學 習 的 效 果 , 因 此 電 腦 動 畫 很 適 合 應 用

在 體 育 運 動 技 術 教 學 ㆖ 。 藉 由 電 腦 動 畫 或 影 片 來 輔 助

學 生 觀 察 , 可 以 獲 得 較 詳 細 之 動 作 資 訊 , 以 利 往 後 運

動 學 習 階 段 之 發 展 。

在 ㆒ 般 的 C A L 軟 體 製 作 ㆗ 應 用 動 畫 , 除 了 知 識 或

技 能 的 屬 性 應 配 合 動 畫 的 特 質 外 , ㆘ 列 的 設 計 原 則 可

供 參 考 ( 莊 雅 茹 , 1 9 9 6):

( ㆒ ) 避 免 動 畫 的 過 度 使 用 , 使 用 在 課 程 內 容 ㆗ 重 要

且 直 接 相 關 的 部 分 。

( ㆓ ) 允 許 學 習 者 操 控 動 畫 展 示 的 速 度 。

( ㆔ ) 設 計 互 動 式 的 環 境 , 學 習 者 可 以 實 際 操 弄 動 畫

㆗ 的 物 件 。

Page 5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39

( ㆕ ) 考 量 動 畫 圖 像 的 真 實 程 度 , 動 畫 的 真 實 程 度 應

是 知 識 主 題 的 特 性 與 預 期 的 教 學 目 標 和 功 能 來

決 定 。

目 前 電 腦 動 畫 技 術 可 分 為 2 D 與 3 D 兩 大 類 , 但 是

㆒ 般 提 到 之 電 腦 動 畫 大 部 份 是 指 2 D 電 腦 動 畫 為 主,因

為 3 D 電 腦 動 畫 技 術 層 面 高 , 目 前 之 應 用 較 少 見 之 故 ,

但 是 在 3 D 電 腦 動 畫 ㆗ 又 可 分 為 非 即 時 運 算 與 即 時 運

算 兩 類,非 即 時 運 算 動 畫 即 為 利 用 3 D 繪 圖 軟 體 所 製 作

出 具 有 3 D 立 體 效 果 之 影 像,為 將 事 先 製 作 成 之 連 續 靜

態 圖 處 理 成 之 電 腦 動 畫 ; 3 D 即 時 運 算 動 畫 之 動 畫 之 處

理 並 非 事 先 製 做 好 , 而 是 將 物 件 、 場 景 之 屬 性 和 行 為

定 義 後 , 依 照 電 腦 或 學 習 者 之 指 示 展 現 出 動 畫 之 效

果 , 在 電 腦 即 時 的 繪 圖 運 算 ㆘ 可 產 生 不 同 之 動 畫 效

果 。 3 D 動 畫 即 時 運 算 在 電 腦 ㆗ 之 應 用 有 遊 戲 與 虛 擬 實

境 , 它 們 必 須 在 顯 示 卡 支 援 3 D 繪 圖 函 式 庫 ( 如

D i r e c t 3 D、 O p e n G L)的 情 況 ㆘ 才 能 達 到 較 精 緻 的 表 現 ,

以 現 在 電 腦 的 技 術 力 , 這 已 經 不 是 很 大 之 問 題 。 本 研

究 以 3 D 即 時 運 算 動 畫 作 為 媒 體 之 動 畫 教 材,技 術 來 源

自 虛 擬 實 境 ( 3 D / V R) 之 動 畫 技 術 , 以 ㆘ 分 別 進 行 虛 擬

實 境 之 探 討 和 其 與 傳 統 動 畫 、 多 媒 體 之 比 較 :

( ㆒ ) 虛 擬 實 境 之 分 類

虛 擬 實 境 目 前 尚 無 統 ㆒ 之 定 義 , 但 是 它 是 將 真

實 世 界 的 畫 面 帶 入 電 腦 系 統 當 ㆗ , 使 電 腦 系 統 具 有

真 實 畫 面 的 效 果 , 學 習 者 所 看 到 的 畫 面 都 是 由 電 腦

運 算 所 產 生 的 。

許 美 玲 、 施 仁 忠 ( 1 9 9 7) 將 虛 擬 實 境 分 類 為 :

1 . 浸 入 式 V R。

Page 5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0

2 . 桌 ㆖ 型 V R。

3 . 網 路 型 V R。

4 . 影 像 合 成 型 V R。

然 而 虛 擬 實 境 可 依 技 術 分 類 為 ( 許 秀 影 等 ,

2 0 0 0):

1 . 幾 何 式 虛 擬 實 境 ( G e o m e t r y - b a s e d V R o r

G r a p h i c - b a s e d V R)。

2 . 影 像 式 虛 擬 實 境 ( I m a g e - b a s e d V R)。

3 . 混 合 式 虛 擬 實 境 。

在 如 此 不 同 的 分 類 ㆗ , 強 調 浸 入 型 之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設 備 面 要 求 最 高 , 必 須 透 過 特 殊 的 顯 示 介 面 、

直 覺 式 的 互 動 設 備 , 並 以 類 似 與 真 實 世 界 事 物 互 動

的 方 式 與 虛 擬 世 界 ㆗ 的 物 件 進 行 互 動 , 追 求 身 歷 其

境 的 感 官 刺 激 。

桌 ㆖ 型 V R 系 統 為 具 有 互 動 性 的 3 D G r a p h i c s

之 泛 稱 ; 具 有 低 成 本 之 特 性 , 主 要 建 構 在 P C 或 ㆒

般 工 作 站 ㆖ , 以 傳 統 螢 幕 作 為 顯 示 介 面 , 或 是 再 加

㆖ 立 體 眼 鏡 作 立 體 圖 形 的 顯 示 ; 輸 入 設 備 方 面 則 使

用 ㆒ 般 的 滑 鼠 、 鍵 盤 或 S P A C E B A L L。 因 為 3 D 互 動

繪 圖 技 術 已 有 成 熟 的 發 展 , P C 之 3 D 繪 圖 速 度 進 步

神 速 , 加 ㆖ 設 備 取 得 容 易 , 有 普 遍 發 展 的 趨 勢 。

網 路 型 V R 近 年 來 網 路 已 成 為 最 熱 門 的 話 題 ,

因 為 網 路 無 國 界 的 特 色 , 資 訊 的 傳 播 與 交 換 更 趨 便

利 , 但 是 傳 統 網 路 ㆖ 的 資 訊 傳 輸 只 以 平 面 的 文 字 與

圖 形 表 達 似 乎 並 不 能 達 成 C y b e r -

s p a c e 的 理 想,因 此 網 路 型 V R 的 目 的 主 要 是 透 過 網

路 傳 送 ㆔ 度 空 間 的 資 料 , 提 供 遠 端 的 學 習 者 在 ㆔ 度

Page 5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1

空 間 場 景 內 與 電 腦 進 行 互 動 。

影 像 式 V R 主 要 是 將 真 實 世 界 的 影 像 加 入 虛 擬

世 界 ㆗ 以 增 加 其 逼 真 性 , 利 用 相 機 將 真 實 環 境 拍 出

㆒ 組 或 數 組 環 場 影 像 , 再 用 電 腦 將 這 組 影 像 重 組 成

環 場 效 果 , 學 習 者 可 以 移 動 視 角 作 環 場 3 6 0 度 之

觀 察 , 恍 如 進 入 真 實 世 界 ㆒ 般 。

( ㆓ ) 虛 擬 實 境 與 電 腦 動 畫 和 多 媒 體 之 比 較

虛 擬 實 境 與 傳 統 之 電 腦 動 畫 在 本 質 ㆖ 有 很 大

之 不 同 。 紀 大 任 ( 民 8 6) 將 電 腦 動 畫 與 虛 擬 實 境 的

製 作 過 程 作 比 較 , 如 圖 ㆔ :

電 腦 動 畫

虛 擬 實 境

在 建 構 虛 擬 實 境 與 電 腦 動 畫 ㆖ , 所 需 之 技 術 並 不 相

同 , 尤 其 是 在 後 半 部 之 物 件 行 為 和 動 作 部 份 有 很 大

之 差 異 。 林 政 宏 ﹙ 民 8 6﹚ 認 為 電 腦 動 畫 與 虛 擬 實 境

的 比 較 如 ㆘ 表 ㆓ :

圖 ㆔ 電 腦 動 畫 與 虛 擬 實 境 製 作 過 程 比 較

3 D 模 型

建 立

材 質

貼 圖

光 源

設 定

鏡 頭

設 定

物 體

動 作

靜 態 連

續 著 色

3 D 模 型

建 立

材 質

貼 圖

光 源

設 定

V R 屬

性 定 義

即 時 快

速 著 色

Page 5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2

表 ㆓ : 電 腦 動 畫 與 虛 擬 實 境 的 比 較

虛 擬 實 境虛 擬 實 境虛 擬 實 境虛 擬 實 境 電 腦 動 畫電 腦 動 畫電 腦 動 畫電 腦 動 畫

可 以 主 動 去 探 索 觀 察 被 動 去 看 表 達 之 畫 面

隨 意 遊 走 操 作 虛 擬 事

固 定 的 觀 看 路 徑

智 慧 物 體 ﹙ 物 件 需 設

定 其 行 為 屬 性 ﹚

模 型 物 體

電 腦 動 畫 在 建 構 、 運 境 取 景 、 物 體 的 動 作 以 至 於 著

色 算 圖 ㆖ , 都 是 按 照 預 先 設 定 好 的 程 序 , 學 習 者 只

能 接 受 動 畫 製 作 者 的 觀 點 , 無 法 自 訂 觀 賞 路 徑 , 也

無 法 自 由 與 任 何 物 體 互 動 。 虛 擬 實 境 將 選 擇 視 野 、

在 空 間 游 走 與 操 縱 物 體 的 權 利 讓 學 習 者 決 定 , 因 此

虛 擬 實 境 設 計 者 的 工 作 , 轉 變 為 定 義 每 個 虛 擬 空 間

㆗ 的 物 件 屬 性 與 行 為 , 以 讓 這 些 物 體 能 隨 學 習 者 的

動 作 而 有 所 不 同 之 變 化 ( 梁 朝 雲 、 李 恩 東 , 1 9 9 8 )。

由 此 可 知 , 電 腦 動 畫 與 虛 擬 實 境 製 作 過 程 相 似 , 但

在 設 計 思 考 邏 輯 ㆖ , 自 模 型 的 製 作 開 始 就 有 很 大 之

不 同 , 尤 其 是 在 操 作 性 與 互 動 性 ㆖ 有 很 大 之 差 異 ,

至 於 在 視 覺 感 官 刺 激 ㆖ , 虛 擬 實 境 因 為 考 量 電 腦 之

運 算 能 力 , 通 常 力 求 簡 化 3 D 模 型 , 與 電 腦 動 畫 求

精 緻 性 的 表 現 有 所 區 別 。

虛 擬 實 境 也 具 有 整 合 多 種 媒 體 之 能 力 , 因 此 陳

瓊 瑤 ﹙ 民 8 5﹚ 認 為 在 視 覺 介 面 ㆖ , 多 媒 體 與 虛 擬 實

境 之 比 較 如 ㆘ 表 ㆔ :

Page 5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3

表 ㆔ : 多 媒 體 與 虛 擬 實 境 之 比 較

視 覺 界 面 多 媒 體 虛 擬 實 境

形 狀

顏 色

3 D 顯 像

2 D 動 畫

3 D 動 畫

真 實 感

多 重 視 角

多 重 視 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豐 富 ☆ ☆ : 普 通 ☆ : 缺 乏

由 表 ㆗ 所 示 , 虛 擬 實 境 除 了 在 形 狀 的 表 現 ㆖ 較 弱

外 , 其 餘 視 覺 方 面 的 表 現 皆 優 於 多 媒 體 表 現 , 另 ㆒

方 面 由 於 虛 擬 實 境 較 多 媒 體 之 開 發 成 本 昂 貴 , 且 技

術 難 度 高 , 開 發 者 須 具 備 較 多 之 專 業 素 養 。

( ㆔ ) 虛 擬 實 境 在 教 育 ㆖ 之 應 用

虛 擬 實 境 在 教 學 ㆖ 的 幫 助 主 要 有 : 提 高 學 習 興

趣 、 身 歷 其 境 的 融 入 學 習 、 提 供 新 的 觀 點 、 提 供 學

習 的 自 然 介 面 ( 黃 仁 竑 、 游 寶 達 , 民 8 4)。 許 秀 影

等 ( 2 0 0 0) 依 據 美 軍 前 瞻 訓 練 於 教 學 系 統 之 應 用 發

展 暨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 針 對 目 前 高 ㆗ 、 國 ㆗ 、 國 小 各

向 教 育 課 程 加 以 分 析 比 較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應 用 於 教

學 ㆖ 可 適 用 之 課 程 科 目 , 發 現 :

1 . 不 必 動 用 昂 貴 之 真 實 設 備 或 親 臨 現 場 即 可 達 擬

真 之 教 學 效 果 。

2 . 可 有 效 降 低 各 項 真 實 設 備 教 學 耗 損 、提 昇 真 實 設

備 妥 善 率 。

3 . 解 決 校 外 教 學 不 易 之 問 題 。

Page 5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4

4 . 不 受 場 ㆞ 、 設 備 及 ㆝ 候 之 影 響 。

5 . 學 生 可 依 據 本 身 實 際 需 求 與 不 熟 悉 之 部 分 重 複

不 斷 學 習 同 ㆒ 課 程 直 至 了 解 為 止 。

因 此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的 加 入 , 使 得 教 學 品 質 由 平

面 式 的 雙 向 授 課 方 式 推 進 至 立 體 的 交 互 訓 練

( I n t e r A c t i v e)。

( ㆕ ) 網 路 3 D( W e b 3 D)

網 路 3 D 是 近 年 來 網 路 最 熱 門 的 話 題 之 ㆒ , 因

為 傳 統 網 路 ㆖ 的 資 訊 傳 輸 只 以 平 面 的 文 字 與 圖 形

表 達 為 主 , 透 過 網 路 3 D( W e b 3 D) 的 技 術 與 標 準 ,

可 提 供 遠 端 的 學 習 者 在 ㆔ 度 空 間 場 景 內 與 電 腦 進

行 互 動 。 W e b 3 D 符 合 ㆟ 機 介 面 發 展 歷 程 之 預 測 , 網

路 之 使 用 介 面 也 應 朝 C y b e r s p a c e 的 方 向 前 進 。

目 前 W e b 3 D 的 技 術 還 處 於 萌 芽 階 段,目 前 W e b 3 D

的 國 際 標 準 為 V R M L 2 . 0, V R M L 2 . 0 是 I S O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 S t a n d a r d s)﹑

I E C 和 V R M L C o n s o r t i u m 的 J T C 1( J o i n t T e c h n i c a l

C o m m i t t e e 1 ) 所 發 展 。 在 W e b 3 D 市 場 ㆖ 有 許 多 開

發 廠 商 獨 立 製 定 其 W e b 3 D 的 標 準 與 技 術 , 大 家 都 想

在 W e b 3 D 的 市 場 ㆖ 爭 ㆒ 席 之 ㆞ , 可 謂 百 家 爭 鳴 , 以

W e b 3 D 的 戰 國 時 代 來 稱 呼 應 該 不 為 過 。 如 :

A c t i v e w o r l d s 公 司 的 A c t i v e W o r l d﹑V i r t o o l s 公 司

的 V i r t o o l s﹑ C y c o r e 公 司 的 C u l t 3 d … 等 , 每 ㆒ 家

種 環 境 其 所 提 供 的 重 點 不 同 , 如 偏 重 多 ㆟ 環 境 或 偏

重 商 品 展 示 等 。

雖 然 W e b 3 D 被 認 為 是 ㆘ ㆒ 代 網 頁 之 標 準 , 但 是

目 前 有 關 於 W e b 3 D 的 應 用 與 趨 勢 還 未 明 朗 化 , 王 學

Page 5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5

武 ( 民 9 0 年 ) 認 為 , W e b 3 D 的 未 來 應 用 的 趨 勢 與 商

機 , 主 要 有 :

1 . B 2 B / B 2 C 的 應 用 :

有 吸 引 力 之 商 品 展 示 、 減 少 與 客 戶 溝 通 成 本 、 縮

短 研 發 時 間 , 掌 握 市 場 脈 動 。

2 . 多 樣 化 、 高 互 動 性 、 小 而 美 之 「 線 ㆖ 內 容 」

( E - 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付 費 看 3 D 動 畫 電 影 或 連 續 劇 。

3 . 線 ㆖ 教 學 ( e - L e a r n i n g)

3 D 顯 像 提 供 更 直 覺 與 高 互 動 性 的 教 育 素 材 、 數

學 /生 物 /物 理 /化 學 等 較 抽 象 無 法 實 際 觀 察 之 學

科 、 運 動 教 學 。

4 . 線 ㆖ 遊 戲 。

但 是 W e b 3 D 的 技 術 對 於 大 部 份 的 學 習 者 而 言 ,

目 前 還 是 個 陌 生 的 領 域 , 而 且 大 部 份 均 要 外 掛

P l u g - i n 才 能 顯 示 3 D 內 容,這 對 學 習 者 而 言 確 實 造

成 了 不 便 , 因 此 減 少 了 使 用 的 動 機 。 因 此 在 製 作

W e b 3 D 的 環 境 時 需 要 考 量 之 要 點 有 :

1 . P l u g - i n 的 安 裝 是 否 容 易 , 是 否 要 提 供 自 動 安 裝

之 功 能 。

2 . 使 用 介 面 是 否 容 易 ㆖ 手 , 減 少 學 習 者 迷 失 在 3 D

空 間 之 機 會 。

3 . 3 D 畫 面 的 品 質 是 否 符 合 實 際 的 需 求 。

4 . ㆘ 載 的 速 度 是 否 可 以 忍 受 。

5 . 是 否 提 供 互 動 性 。

在 使 用 電 腦 或 網 路 的 族 群 ㆗ , 我 們 不 能 指 望 大

部 份 的 學 習 者 均 有 良 好 之 電 腦 知 識 與 操 作 能 力 , 唯

Page 5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6

有 考 量 簡 明 便 利 之 使 用 方 法 才 能 寄 望 它 們 有 使 用

之 興 趣 。

㆔ 、 ㆟ 機 介 面 與 互 動

㆟ 們 之 所 以 使 用 電 腦 , 是 要 讓 電 腦 能 了 解 我 們 要

他 為 我 們 作 什 麼 , 但 是 早 期 有 ㆒ 段 時 期 與 電 腦 溝 通 並

不 是 像 現 在 的 G U I 介 面 , 而 是 需 要 學 習 者 記 憶 電 腦 指

令 , 也 就 是 需 要 記 憶 和 電 腦 溝 通 之 語 言 , 造 成 了 學 習

者 與 電 腦 間 溝 通 之 障 礙 , 如 今 視 窗 介 面 的 發 展 , 將 電

腦 的 介 面 模 擬 成 我 們 日 常 生 活 ㆗ 可 以 理 解 之 物 品 , 如

桌 面 、 檔 案 夾 … 等 等 , 為 得 就 是 要 讓 我 們 能 方 便 而 且

樂 於 使 用 電 腦 。 C h i ( 1 9 8 7 )對 「 ㆟ 機 介 面 」 所 ㆘ 的 定 義

是 : 對 學 習 者 而 言 是 輸 入 的 語 言 ; 對 電 腦 而 言 是 輸 出

的 語 言 ; 對 ㆟ 機 互 動 而 言 是 ㆒ 種 溝 通 的 協 定

( p r o t o c o l ), 而 ㆟ 機 介 面 未 來 的 走 向 是 互 動 性 、 更 ㆟

性 化 、 更 智 慧 型 , 讓 無 經 驗 者 也 能 輕 鬆 使 用 系 統 。 ㆟

機 介 面 的 演 進 歷 程 可 分 為 六 個 世 代 ( W a l k e r, 1 9 9 0 ),

如 表 ㆕ :

表 ㆕ : ㆟ 機 介 面 的 演 進 歷 程

世 代 介 面 操 作 方 式 限 制 、 障 礙

1 P l u g b o a r d s, d e d i c a t e d

s e t - u p

F r o n t p a n e l

2 P u n c h e d c a r d b a t c h C o u n t e r t o p

3 T e l e t y p e t i m e s h a r i n g T e r m i n a l

4 M e n u s y s t e m M e n u h i e r a r c h y

5 G r a p h i c a l c o n t r o l,

w i n d o w s

S c r e e n

6 C y b e r s p a c e ?

Page 5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7

由 表 ㆗ 我 們 知 道 目 前 的 電 腦 介 面 正 處 於 第 五 代 之

( G r a p h i c a l c o n t r o l , w i n d o w s ) 介 面 , 主 要 是 透 過

螢 幕 與 電 腦 進 行 訊 息 之 交 換 , 並 且 即 將 進 入 第 六 代 的

㆟ 機 互 動 模 式 , 屆 時 將 突 破 螢 幕 ( S c r e e n) 的 限 制 ,

讓 學 習 者 直 接 進 入 電 腦 ㆗ 的 虛 擬 空 間,直 接 與 3 D 物 件

做 互 動 , 如 前 所 述 , 虛 擬 實 境 將 是 未 來 的 ㆟ 機 溝 通 方

式 。

王 俊 仁 (民 8 6 )整 理 多 位 研 究 學 習 者 介 面 的 學 者 所

提 出 的 設 計 準 則,歸 納 出 五 項 介 面 設 計 應 注 意 的 原 則:

( ㆒ ) 學 習 者 控 制

讓 學 習 者 可 以 隨 時 控 制 介 面 , 控 制 性 必 須 包 括

自 訂 性 、 交 談 性 、 協 助 性 、 易 用 性 。

( ㆓ ) ㆒ 致 性

㆒ 致 性 的 使 用 可 以 減 少 學 習 和 適 應 新 介 面 的

時 間 。 對 設 計 者 而 言 , 亦 可 使 用 這 些 標 準 介 面 為 準

則 來 開 發 更 好 的 介 面 。 要 留 心 的 重 點 包 括 介 面 風 格

㆒ 致 、 位 置 擺 放 ㆒ 致 、 格 式 使 用 ㆒ 致 、 提 示 使 用 ㆒

致 、 密 度 及 留 白 ㆒ 致 、 指 令 名 稱 ㆒ 致 、 互 動 方 式 ㆒

致 、 與 真 實 世 界 ㆒ 致 。

( ㆔ ) 清 晰 性

介 面 在 文 字 、 概 念 、 視 覺 效 果 的 表 現 都 必 須 很

清 晰 , 才 能 很 容 易 ㆞ 將 設 計 者 所 欲 告 知 的 訊 息 , 精

確 ㆞ 傳 達 給 學 習 者 。 改 善 介 面 的 清 晰 性 可 以 從 減 少

畫 面 ㆗ 不 必 要 的 干 擾 和 改 善 訊 息 表 現 方 式 著 手 。

( ㆕ ) 回 饋 性

介 面 應 該 在 學 習 者 使 用 時 , 立 即 給 予 實 質 回

饋 , 適 當 的 回 饋 有 助 於 提 昇 學 習 者 的 效 率 並 增 加 使

Page 5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8

用 的 興 趣 。 回 饋 發 生 的 時 間 可 分 為 事 前 、 即 時 、 事

後 回 饋 ; 以 執 行 的 媒 體 來 分 的 話 , 可 分 為 視 覺 (圖

形 文 字 )和 聽 覺 回 饋 。

( 五 ) 允 錯 性

自 我 啟 發 式 的 學 習 讓 學 習 者 藉 著 試 誤 學 習 來

熟 悉 介 面 。 良 好 的 ㆟ 機 介 面 應 該 供 探 索 和 犯 錯 的 機

會 , 並 盡 量 將 犯 錯 的 機 率 降 到 最 低 。 允 錯 原 則 包 括

提 供 導 覽 ㆞ 圖 ( R o a d M a p s )、 定 義 明 確 、 提 供 復 原

功 能 、 在 錯 誤 修 正 前 不 刪 去 原 訊 息 。

就 教 學 功 能 而 言 , 電 腦 最 吸 引 ㆟ 的 ㆞ 方 就 在 其 互

動 性 ㆖ , 而 互 動 是 ㆒ 種 雙 向 的 歷 程 , 在 此 過 程 ㆗ , 學

習 者 所 發 出 的 各 種 訊 息 都 應 可 得 到 立 即 的 回 饋 ( 朱 利

貞 、 計 惠 卿 , 民 8 6)。 而 構 成 互 動 的 六 個 要 素 有

( B o r s o o k & H i g g i n b o t h a m, 1 9 9 1 ):

( ㆒ ) 立 即 回 應 ( I m m e d i a c y o f r e s p o n s e)

也 就 是 當 電 腦 接 收 到 學 習 者 提 出 的 訊 息 時 , 能

立 刻 適 切 的 回 饋 訊 息 予 學 習 者 。

( ㆓ ) 非 線 性 資 訊 處 理 ( n o n s e q u e n t i a l a c c e s s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因 為 學 習 者 個 ㆟ 化 之 不 同 , 每 ㆟ 所 學 習 之 途 徑

與 接 收 之 訊 息 各 不 相 同 , 因 此 電 腦 必 須 提 供 ㆒ 個 非

線 性 之 學 習 環 境 , 容 許 學 習 者 發 問 、 討 論 、 提 出 看

法 或 需 求 等 。

( ㆔ ) 適 應 性 (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電 腦 應 針 對 不 同 之 學 習 者 給 予 不 同 的 資 訊 與

學 習 方 法 。

Page 6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49

( ㆕ ) 回 饋 ( f e e d b a c k)

回 饋 是 促 成 學 習 保 留 與 轉 移 的 重 要 機 制 , 因 此 在 互

動 設 計 ㆗ 必 須 提 供 示 當 的 回 饋 給 學 習 者 。

( 五 ) 選 擇 權 ( o p t i o n s)

學 習 者 需 擁 有 可 自 由 學 習 之 空 間 。

( 六 ) 雙 向 溝 通 ( b i - d i r e c t i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在 設 計 教 材 之 前 , 針 對 介 面 與 互 動 性 的 設 計 ㆖ 應

該 盡 量 做 到 親 和 性 與 個 ㆟ 化 的 學 習 空 間 , 讓 學 習 者 能

在 舒 適 與 不 具 壓 力 、 可 控 制 的 環 境 之 ㆘ 與 教 材 進 行 雙

向 之 良 性 溝 通 而 達 到 學 習 之 目 的 。

㆕ 、 本 節 結 論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設 計 有 ㆒ 定 之 原 則 , 運 動 技

術 教 學 的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設 計 需 要 考 量 到 運 動 技 術

注 重 空 間 與 不 易 觀 察 之 特 殊 性 , 在 製 作 ㆖ 以 電 腦 動 畫

呈 現 能 帶 給 學 習 者 較 佳 之 觀 察 學 習 環 境 , 運 動 技 術 常

常 是 由 很 多 複 雜 的 動 作 組 合 , 同 時 還 包 含 依 連 串 ㆓ 度

空 間 及 ㆔ 度 空 間 快 速 時 間 變 化 , 藉 由 電 腦 動 畫 或 影 片

來 輔 助 學 生 觀 察 , 可 以 獲 得 較 詳 細 之 動 作 資 訊 。 但 是

用 ㆒ 般 的 電 腦 動 畫 輔 助 學 生 觀 察 運 動 技 能 , 因 為 不 具

有 ㆔ 度 空 間 之 特 質 , 也 就 是 無 法 以 ㆔ 度 空 間 之 模 式 觀

察 , 因 此 學 生 只 能 被 動 的 依 設 計 者 所 提 供 之 觀 點 去 觀

察 動 作 。 在 教 學 者 與 學 習 者 眼 ㆗ , 運 動 技 術 在 ㆔ 度 空

間 ㆗ 需 要 注 意 的 關 鍵 點 , 依 時 間 和 空 間 的 不 同 而 有 非

常 多 值 得 觀 察 的 ㆞ 方 , 因 為 認 知 的 不 同 , 教 學 者 並 不

能 全 盤 掌 握 學 習 者 需 要 知 道 的 動 作 要 點 , 即 使 了 解 ,

Page 6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0

在 運 動 技 能 具 快 速 、 由 ㆟ 體 執 行 與 不 易 觀 察 的 特 點

㆘ , 所 提 供 給 學 習 者 的 資 訊 或 許 較 為 不 足 , 如 利 用 傳

統 動 畫 之 製 作 方 式 提 供 眾 多 不 同 之 觀 察 點 , 所 花 費 之

成 本 與 心 力 或 許 會 與 教 學 成 果 不 成 比 例 。 因 此 在 體 育

運 動 技 能 的 教 學 ㆗ , 引 進 W e b 3 D 之 3 D 即 時 動 畫 技 術 ,

利 用 其 高 自 由 度 與 互 動 性 之 特 點 , 提 供 學 習 者 自 由 化

的 觀 察 學 習 介 面 , 不 僅 可 以 解 決 觀 察 點 限 制 之 問 題 ,

也 可 以 製 作 非 常 高 互 動 性 之 動 畫 與 提 供 網 路 學 習 之 環

境 , 對 於 體 育 之 發 展 應 有 其 特 殊 價 值 。

Page 6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1

第 參 章 、第 參 章 、第 參 章 、第 參 章 、 研 究 方 法研 究 方 法研 究 方 法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主 要 以 具 備 國 術 基 本 功 或 對 基 本 之 國 術 名

詞 有 ㆒ 定 之 概 念 之 國 術 學 習 者 或 欲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國 術 教 練 與 選 手 為 設 計 對 象 , 以 V R M L 2 . 0 開 發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網 路 學 習 教 材 , 用 3 D / V R 的 新 觀 點 詮 釋 忠 義 拳

套 路 。

第 ㆒ 節第 ㆒ 節第 ㆒ 節第 ㆒ 節 、 專 家 與 動 作 示 範 者、 專 家 與 動 作 示 範 者、 專 家 與 動 作 示 範 者、 專 家 與 動 作 示 範 者

在 本 研 究 ㆗ , 忠 義 拳 的 套 路 動 作 拍 攝 與 動 作 資 料

編 修 均 請 忠 義 拳 專 家 林 仲 曦 教 練 參 予 。 而 進 行 動 作 捕

捉 之 演 員 ㆒ 名 則 由 林 教 練 指 定 , 並 自 願 參 予 配 合 忠 義

拳 套 路 動 作 捕 捉 。

㆒ 、 林 仲 曦 教 練 簡 介 :

( ㆒ ) 武 術 師 承

劉 雲 樵 : 習 八 極 拳 ,劈 掛 掌 ,八 卦 掌 ,太 祖 長 拳 ,刀 ,

劍 ,棍 ,雙 鉞 ,大 槍 術 。

張 敦 熙 : 通 臂 拳 ,太 極 拳 。

徐 紀 : 長 拳 ,八 極 拳 ,劈 掛 掌 ,太 極 拳 ,器 械 。

蘇 昱 彰 : 螳 螂 拳 ,散 打 ,器 械 。

( ㆓ ) 現 任

㆗ 華 民 國 體 育 運 動 總 會 國 家 級 運 動 教 練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裁 判 委 員 會 委 員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研 究 發 展 委 員 會 委 員

Page 6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2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國 家 級 裁 判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國 家 級 教 練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國 術 六 段

武 壇 雜 誌 社 社 長

東 南 技 術 學 院 國 術 社 指 導 老 師

淡 江 大 學 傳 統 武 學 研 究 社 指 導 老 師

國 立 體 育 學 院 ㆗ 國 武 學 研 究 社 指 導 老 師

湖 北 省 武 穴 市 岳 飛 武 術 學 校 名 譽 校 長

( ㆔ ) 曾 任

國 術 總 會 國 家 (A)級 教 練 講 習 會 八 極 拳 教 練

國 術 總 會 國 家 (A)級 教 練 講 習 會 忠 義 拳 教 練

國 術 總 會 國 家 (A)級 裁 判 講 習 會 忠 義 拳 教 練

國 術 總 會 全 國 義 工 教 練 講 習 會 忠 義 拳 教 練

第 ㆒ 屆 全 國 運 動 會 武 術 散 手 比 賽 執 行 裁 判

第 ㆓ 屆 全 國 運 動 會 武 術 散 手 比 賽 執 行 裁 判

第 ㆒ 屆 全 民 運 動 會 國 術 擂 台 比 賽 執 行 裁 判

第 ㆒ 屆 大 專 武 術 散 手 比 賽 副 主 任 裁 判

第 16 屆 全 國 ㆗ 正 杯 國 術 擂 台 比 賽 副 主 任 裁 判

2000 亞 洲 盃 武 術 國 手 選 拔 賽 副 裁 判 長

2002 年 神 童 盃 全 國 青 少 年 武 術 錦 標 賽 裁 判 長

2002 年 世 足 賽 傳 統 獅 藝 (國 術 )訪 韓 表 演 團 團 長

輔 大 ,文 大 聯 合 招 生 術 科 甄 試 檢 定 委 員

聯 合 技 術 學 院 國 術 社 指 導 老 師

國 北 師 院 國 術 社 指 導 老 師

彰 化 師 大 國 術 社 八 極 拳 指 導 老 師

2000 年 全 美 武 術 比 賽 八 極 拳 冠 軍

Page 6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3

1998 International Wushu-Kungfu Championships

JUDGE

2000 International Wushu-Kungfu Championships

JUDGE

㆓ 、 動 作 演 員 簡 介 :

動 作 演 員 國 術 拳 齡 為 1 2 年 , 具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C 級 教 練 資 格 , 經 忠 義 拳 檢 定 合 格 。

第 ㆓ 節第 ㆓ 節第 ㆓ 節第 ㆓ 節 問 題 分 析問 題 分 析問 題 分 析問 題 分 析

建 構 本 W e b 3 D 輔 助 教 材 , 教 材 開 發 之 問 題 分 析 ,

包 含 教 學 需 求 、 學 習 者 之 條 件 與 能 力 , 以 作 為 教 材 的

內 容 與 功 能 設 計 之 設 計 方 針 。 茲 分 述 如 ㆘ :

㆒ 、 教 學 需 求 分 析

( ㆒ ) 動 作 範 型

在 體 育 教 學 ㆗ , 運 動 技 能 教 學 之 動 作 的 示 範 是

教 學 必 要 的 過 程 。 翁 志 成 ( 民 8 0) 認 為 , 示 範 不 僅

是 視 聽 教 育 領 域 ㆗ 的 ㆒ 項 方 法 , 也 是 體 育 教 學 ㆖ 不

可 或 缺 的 過 程 及 方 法 , 因 為 體 育 有 其 特 殊 性 , 所 以

示 範 在 體 育 教 學 比 其 他 科 目 的 教 學 更 為 重 要 , ㆒ 般

在 體 育 教 學 ㆗ , 老 師 安 排 的 示 範 有 : 教 師 親 自 示

範 、 指 定 學 生 示 範 、 利 用 錄 影 媒 體 作 示 範 。 利 用 媒

體 作 示 範 , 對 於 運 動 技 能 的 關 鍵 動 作 , 可 配 合 快 慢

動 作 、 靜 止 動 作 的 呈 現 , 進 而 學 得 正 確 的 動 作 要

領 。 同 時 又 有 技 術 要 點 在 旁 提 醒 , 不 但 可 為 體 育 教

Page 6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4

師 分 勞 , 同 時 也 兼 顧 學 習 者 的 需 求 與 個 別 差 異 ( 陳

五 洲 , 民 8 3)。 最 特 殊 的 ㆒ 點 是 , 利 用 媒 體 示 範 ,

具 有 連 續 重 複 學 習 之 功 能 , 因 為 媒 體 不 會 因 為 工 作

超 時 而 罷 工 抗 議 , 更 不 會 因 為 連 續 之 示 範 疲 累 而 使

動 作 變 樣 , 隨 時 隨 ㆞ 任 由 學 習 者 操 縱 觀 摩 , 在 真 實

的 生 活 ㆗ , 體 育 教 師 或 選 手 是 不 可 能 這 樣 做 的 ! 在

本 研 究 ㆗ , 雖 然 忠 義 拳 套 路 雖 然 簡 明 易 練 , 但 是 實

際 ㆖ 也 具 有 動 作 複 雜 與 不 易 觀 察 之 特 點 , 為 ㆒ 具 程

序 性 、 路 線 ( 方 向 ) 性 之 活 動 。 在 忠 義 拳 之 媒 體 範

型 設 計 ㆖ , 除 了 需 要 具 備 武 者 之 型 態 與 動 作 捕 捉 之

動 作 外 , 也 需 符 合 ㆖ 述 之 需 求 。

( ㆓ ) 觀 察

觀 察 與 模 仿 是 學 習 運 動 技 能 的 主 要 手 段 之

㆒ , 由 於 運 動 技 能 具 有 快 速 且 在 ㆔ 度 空 間 ㆗ 執 行 之

特 性 , 2 D 與 被 動 之 觀 察 模 式 較 不 適 合 學 習 者 觀 察 、

模 仿 之 需 求 , 因 此 教 材 需 具 備 主 動 與 自 由 之 3 D 觀

察 功 能 。

㆓ 、 學 習 者 分 析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需 要 有 國 術 基 本 功 底 子 , 因 此 使 用 族 群

主 要 以 具 備 基 本 功 底 子 與 對 基 本 之 國 術 名 詞 有 ㆒ 定 之 概 念 之

國 術 學 習 者 或 欲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國 術 教 練 與 選 手 。

( ㆒ ) 國 術 技 能

在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前 , 學 習 者 須 具 備 之 前 備

知 識 為 國 術 基 本 功 , 主 要 有 樁 步 與 對 國 術 動 作 基 本

名 詞 之 認 識 , 如 此 才 能 在 套 路 教 學 ㆗ 對 說 明 有 理 解

之 能 力 。 因 此 本 教 材 適 合 教 練 、 選 手 與 具 備 ㆒ 定 拳

Page 6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5

齡 之 學 習 者 參 考 之 用 。

( ㆓ ) 電 腦 能 力

因 為 近 年 來 網 路 與 個 ㆟ 電 腦 普 及 化 , 使 用 本 教

材 之 學 習 者 需 具 備 ㆖ 網 、 電 腦 操 作 與 安 裝 程 式 之 能

力 。

㆔ 、 活 動 內 容 分 析

( ㆒ ) 忠 義 拳 歷 史 說 明

學 習 者 在 學 習 忠 義 拳 時 , 如 能 對 忠 義 拳 之 源 流

與 發 展 有 所 了 解 , 對 於 其 技 術 風 格 和 特 色 均 會 有 較

深 入 之 認 識 , 因 而 加 強 動 作 技 術 學 習 之 效 果 。

( ㆓ ) 忠 義 拳 套 路 教 學

忠 義 拳 套 路 教 學 是 主 要 之 活 動 , 採 用 互 動 性 與

個 ㆟ 化 之 教 學 設 計 。 主 要 有 :

1 . 忠 義 拳 3 D / V R 動 畫 示 範 :

忠 義 拳 虛 擬 武 者 在 虛 擬 武 道 場 ㆗, 隨 時 等 候 學 習

者 之 控 制 與 指 示 示 範 忠 義 拳 動 作。 學 習 者 能 進 行

之 操 作 有 :

( 1) 動 作 速 度 控 制

學 習 者 可 以 要 求 虛 擬 武 者 加 快 動 作 速 度 或 減

慢 動 作 速 度 , 以 利 觀 察 。

( 2) 動 作 操 縱 控 制

虛 擬 武 者 再 演 武 時 , 學 習 者 可 以 隨 時 要 求 虛

擬 武 者 暫 停 動 作 、 或 往 前 、 往 後 、 逐 格 動 作

等 , 以 及 靜 止 性 的 觀 察 關 鍵 性 動 作 。

( 3) 觀 察 模 式 與 觀 察 點 選 擇

3 D / V R 之 動 畫 教 學 具 有 主 動 觀 察 與 自 由 瀏 覽

Page 6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6

之 特 色 , 學 習 者 可 以 依 教 材 提 供 之 預 設 視 點

觀 察 , 或 可 以 主 動 進 入 場 ㆗ , 選 擇 想 要 觀 察

之 位 置 觀 察 。

( 4) 單 動 作 示 範

忠 義 拳 套 路 除 了 起 式 與 收 式,共 由 1 5 個 單 動

作 組 成 , 在 套 路 ㆗ 有 其 順 序 性 , 但 亦 可 單 獨

使 用 操 練 。 學 習 者 可 以 依 個 ㆟ 程 度 與 喜 好 ,

選 擇 獨 立 之 單 動 作 觀 察 學 習 。

2 . 動 作 說 明

根 據 研 究 , 多 個 媒 體 之 使 用 有 助 於 學 習 。 在 運 動

技 能 動 作 示 範 ㆗ , 需 要 有 動 作 技 術 之 說 明 , 以 輔

助 學 習 者 學 得 正 確 的 動 作 要 領。 動 作 技 術 之 說 明

主 要 以 文 字 與 語 音 為 主, 以 適 合 視 覺 型 與 聽 覺 型

學 習 者 之 學 習 型 態 。

( ㆔ ) 自 我 學 習 評 量

為 了 讓 學 習 者 了 解 自 己 對 忠 義 拳 了 解 程 度 與

是 否 有 達 到 教 材 設 定 之 學 習 目 標 , 學 習 者 可 以 進 行

簡 易 線 ㆖ 自 我 評 量 , 針 對 教 材 之 學 習 目 標 作 評 量 ,

評 量 後 需 給 學 習 者 建 議 與 回 饋 , 增 強 對 動 作 之 認 知

與 學 習 成 效 。

( ㆕ ) 問 題 與 討 論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的 缺 點 之 ㆒ 即 是 學 生 有 問 題 在

系 統 ㆗ 得 不 到 答 案 , 需 要 尋 求 相 關 資 源 或 老 師 、 同

學 之 幫 助 時 , 往 往 因 為 單 機 之 環 境 , 無 法 立 即 得 到

解 答 或 缺 乏 溝 通 之 管 道 。 因 此 教 材 應 該 藉 由 網 路 提

供 ㆒ 個 讓 學 習 者 發 表 意 見 與 討 論 之 ㆞ 方 , 以 利 學 習

者 間 進 行 交 流 , 並 藉 此 充 實 教 材 。

Page 6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7

( 五 ) 與 老 師 聯 絡

學 習 者 常 常 在 使 用 教 材 時 遇 到 技 術 性 或 較 困

難 之 問 題 而 無 法 解 決 時 , 可 以 透 過 直 接 以 E - M A I L

和 老 師 聯 絡 之 方 式 溝 通 , 以 尋 求 解 決 之 方 法 。

㆕ 、 教 材 功 能 分 析

依 據 活 動 內 容 與 學 習 者 之 特 性 與 需 求 , 教 材 所 需

要 之 功 能 有 :

( ㆒ ) 輔 助 教 材 環 境 之 設 定

因 為 本 教 材 需 要 在 特 定 之 環 境 ㆗ 才 能 順 利 執

行 , 因 此 需 要 引 導 學 習 者 設 定 電 腦 之 環 境 以 執 行 本

教 材 。 主 要 有 兩 點 需 要 引 導 使 用 者 :

1 . 系 統 需 求 :

因 為 W e b 3 D 需 要 較 高 性 能 之 電 腦 配 備, 因 此 需 要

建 議 學 習 者 最 佳 之 電 腦 環 境 與 最 低 配 備 限 制 。

2 . 外 掛 程 式 :

要 使 用 本 教 材 需 要 在 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 外 掛

V R M L 瀏 覽 器 , 因 此 在 學 習 者 進 入 本 教 材 主 要 教

學 內 容 前, 需 要 有 告 知 與 引 導 學 習 者 ㆘ 載 與 安 裝

V R M L 瀏 覽 器 。

( ㆓ ) 展 示 工 具

1 . 3 D / V R 動 畫 示 範 展 示

在 忠 義 拳 套 路 主 要 教 學 網 頁 ㆗ , 需 要 規 劃 出

3 D / V R 動 畫 示 範 展 示 區 , 需 要 在 搶 眼 與 明 顯 之 位

置, 展 示 區 之 大 小 必 須 以 讓 學 習 者 能 清 楚 觀 察 動

作 為 原 則, 並 且 允 許 學 習 者 控 制 動 畫 展 示 的 內 容

與 速 度 。

Page 6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8

2 . 文 字 與 語 音 說 明

在 動 畫 展 示 功 能 ㆗, 教 材 也 提 供 文 字 與 語 音 輔 助

學 習 者 學 習 忠 義 拳 套 路 動 作, 文 字 區 需 要 與 動 畫

展 示 區 並 列 對 照; 語 音 說 明 必 須 讓 學 習 者 能 自 由

的 開 啟 、 關 閉 或 暫 停 。

( ㆔ ) 自 我 評 量 工 具

教 材 網 頁 ㆗ 需 要 提 供 ㆒ 個 簡 易 之 自 我 評 量

區 , 並 以 圖 片 進 行 評 量 , 並 具 有 回 饋 建 議 之 功 能 。

學 習 者 可 自 我 評 量 學 習 成 果 是 否 有 達 到 學 習 目 標

之 要 求 。

( ㆕ ) 溝 通 工 具

在 教 材 ㆗ 需 提 供 學 習 者 交 談 之 環 境 , 因 此 提 供

網 路 非 同 步 之 交 談 環 境 , 以 利 學 習 者 彼 此 可 以 互 相

討 論 、 分 享 學 習 經 驗 , 且 因 為 具 有 隱 密 性 與 非 同 步

即 時 之 功 能 , 具 有 非 壓 力 性 之 對 談 與 能 有 更 多 時 間

思 考 問 題 。

Page 7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59

第 ㆔ 節第 ㆔ 節第 ㆔ 節第 ㆔ 節 、 學 習 目 標、 學 習 目 標、 學 習 目 標、 學 習 目 標

課 程 ㆗ 應 明 訂 教 學 目 標 適 當 的 、 可 評 量 的 教 學 目

標 , 教 學 目 標 用 語 必 須 清 晰 、 具 體 而 明 確 , 避 免 模 擬

兩 可 之 情 形 。

本 教 材 之 學 習 目 標 為 :

㆒ 、 學 習 者 能 了 解 忠 義 拳 的 歷 史 背 景

㆓ 、 學 習 者 能 了 解 忠 義 拳 之 套 路 風 格

㆔ 、 學 習 者 能 了 解 每 ㆒ 式 的 動 作 名 稱

㆕ 、 學 習 者 能 了 解 忠 義 拳 動 作 規 格

五 、 學 習 者 能 排 出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順 序

第 ㆕ 節第 ㆕ 節第 ㆕ 節第 ㆕ 節 、 發 展 工 具 調 查 與 研 究、 發 展 工 具 調 查 與 研 究、 發 展 工 具 調 查 與 研 究、 發 展 工 具 調 查 與 研 究

「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器 」, 在 開 發 教 材 之 前 ,

本 研 究 需 要 進 行 發 展 工 具 之 調 查 與 研 究 , 以 尋 求 最 經

濟 、 有 效 且 符 合 需 求 分 析 之 發 展 工 具 來 開 發 本 教 材 ,

並 能 將 此 教 材 應 用 至 學 習 者 電 腦 環 境 ㆗ , 寄 望 其 能 順

利 運 作 與 有 效 使 用 。

㆒ 、 學 習 者 電 腦 環 境

因 為 本 教 材 具 W e b 3 D 之 特 殊 性 , 因 此 以 ㆘ 列 幾 點

來 分 析 學 習 者 之 電 腦 環 境 是 合 乎 本 研 究 之 要 求 :

( ㆒ ) 電 腦 硬 體

根 據 市 面 ㆖ 最 新 之 電 腦 配 備 調 查 , 目 前 ㆒ 般 強

調 3 D 效 能 之 電 腦 標 準 配 備 ( 與 3 D 顯 示 有 關 ) 為 :

1 . ㆗ 央 處 理 器 ( C P U ):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Ⅳ 或 A M D

Page 7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0

A t h l o n X P 1 . 7 G 或 以 ㆖ 。

2 . 顯 示 卡 : G e F o r c e 2 M X 相 同 等 級 或 以 ㆖ , 顯 示 卡

記 憶 體 需 3 2 M b y t e s 以 ㆖ 。

3 . 記 憶 體 : D D R R A M 1 2 8 或 以 ㆖ 。

4 . ㆒ 般 音 效 卡 。

5 . 滑 鼠 。

如 此 之 電 腦 硬 體 配 備 均 能 得 到 非 常 良 好 之

3 D / V R 動 畫 執 行 效 能 , 當 然 還 要 配 合 學 習 者 所 使 用

之 作 業 系 統 與 軟 體 環 境 。

( ㆓ ) 作 業 系 統 與 軟 體 使 用 環 境

在 國 內 , 大 部 份 之 學 習 者 使 用 微 軟

( M i c r o s o f t) 的 W i n d o w s 作 業 系 統 , 而 可 以 預 期

的 是,大 部 份 網 路 瀏 覽 器 均 是 以 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

為 主 , 為 能 順 利 運 作 , 建 議 學 習 者 之 電 腦 作 業 環 境

需 如 ㆘ :

1 . 作 業 系 統: M i c r o s o f t W i n d o w s 9 8、 M e、 N T、 2 0 0 0、

X P。

2 . 網 頁 瀏 覽 器 : M i c r o s o f t I n t e r n e t E x p l o r e r 4 . 0

以 ㆖ , 外 掛 C o r t o n a V R M L C l i e n t 與 F l a s h 5 瀏

覽 器 。

3 . 3 D 繪 圖 繪 圖 函 式 庫 : D i r e c t 3 D 或 O p e n G L。

( ㆔ ) 網 路 效 能

因 為 製 作 忠 義 拳 套 路 W e b 3 D 動 畫 需 要 ㆟ 物 模 型

與 龐 大 動 作 資 料 之 關 係 , 檔 案 容 量 在 1 M b y t e s 左

右,再 配 合 其 它 之 教 學 內 容,保 守 估 計 約 有 2 M b y t e s

之 容 量 , 因 此 建 議 學 習 者 以 寬 頻 ㆖ 網 才 能 得 到 較 好

之 瀏 覽 性 。 根 據 經 濟 部 技 術 處 委 託 資 策 會 電 子 商 務

Page 7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1

應 用 推 廣 ㆗ 心 F I N D 進 行 的 「 我 國 網 際 網 路 用 戶 數

調 查 統 計 」, 截 至 2 0 0 2 年 3 月 底 為 止 , 目 前 國 內 寬

頻 ㆖ 網 持 續 發 燒, 2 0 0 2 年 本 季 寬 頻 用 戶 數 達 1 4 4 萬

戶 , D S L 用 戶 數 破 百 萬 , 穩 居 我 國 寬 頻 ㆖ 網 主 流 技

術 的 寶 座 。 由 此 趨 勢 分 析 , 寬 頻 ㆖ 網 已 成 未 來 ㆖ 網

之 主 流 。 目 前 V R M L 之 檔 案 可 經 由 g z i p 壓 縮 後 傳 輸

至 c l i e n t 端 , 再 經 由 V R M L 瀏 覽 器 解 壓 縮 與 執 行 ,

因 此 要 在 網 路 ㆖ 進 行 3 D 資 料 的 傳 送 已 不 是 ㆒ 項 太

大 之 限 制 。 本 研 究 忠 義 拳 套 路 之 V R M L 檔 案 經 壓 縮

後 約 僅 1 M b y t e s 大 小 , 且 有 ㆘ 載 進 度 顯 示 , 所 以 在

寬 頻 網 路 ㆖ 傳 輸 應 該 不 會 讓 學 習 者 因 久 候 而 失 去

使 用 動 機 。

( ㆕ ) 其 它

其 它 電 腦 配 備 如 音 效 卡 ( 與 音 說 明 功 能 )、 螢

幕 、 滑 鼠 … 等 基 本 配 備 均 無 特 殊 之 功 能 要 求 , ㆒ 般

配 備 即 可 。

㆓ 、 W e b 3 D 開 發 平 台

網 路 邁 向 W e b 3 D 化 是 未 來 必 然 之 趨 勢 ,因 此 許 多

公 司 與 廠 商 均 紛 紛 投 入 此 市 場 , 導 至 目 前 W e b 3 D 技 術

多 樣 化 。 考 量 經 濟 性 、 未 來 擴 充 性 與 維 護 之 彈 性 , 本

研 究 採 用 目 前 之 W e b 3 D 標 準 V R M L 2 . 0 技 術 開 發 本 教 材

之 3 D / V R 動 畫 教 學 , 因 為 其 具 備 延 伸 擴 充 性 與 開 放 之

架 構 , 往 後 只 要 在 V R M L 2 . 0 的 核 心 基 礎 ㆘ 開 發 延 伸 性

元 件 , 即 能 擴 充 V R M L 之 功 能 以 適 應 未 來 教 學 之 需 求 ,

但 是 這 也 必 須 視 V R M L 瀏 覽 器 之 支 援 程 度,目 前 對 V R M L

2 . 0 技 術 發 揮 較 為 透 徹 之 公 司 為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公

Page 7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2

司 , 因 此 本 教 材 針 對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的

C o r t o n a 瀏 覽 器 提 供 之 介 面 與 功 能 進 行 開 發 設 計 。

㆔ 、 網 頁 製 作 與 網 站 架 設

本 研 究 需 要 ㆒ 個 網 頁 空 間 放 置 教 材 內 容 與 提 供

討 論 之 空 間 , 因 此 本 研 究 以 L i n u x ( R e d H a t 7 . 2) +

A p a c h e 1 . 3 . 2 0 - 1 6 網 站 伺 服 器 + p h p 4 . 0 . 6 - 7 程 式 +

M y S Q L 3 . 2 3 . 4 1 - 1 網 路 資 料 庫 架 設 W e b 資 料 庫 伺 服

器 ; 在 討 論 空 間 方 面 以 現 行 之 P H P N u k e 建 構 。

P H P N u k e 是 ㆒ 個 建 構 入 口 網 站 之 C M S ( C o n t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內 容 管 理 系 統 ), 以 P H P 開 發 ,

並 完 全 開 放 原 始 碼 , 提 供 了 強 大 且 彈 性 之 維 護 介 面 ,

管 理 者 透 過 管 理 介 面 即 可 控 管 其 內 容 , 本 研 究 之 討 論

空 間 可 透 過 P H P N u k e 架 構 , 以 減 少 開 發 時 間 。

Page 7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3

第 五 節第 五 節第 五 節第 五 節 、 研 究 器 材 與 設 備、 研 究 器 材 與 設 備、 研 究 器 材 與 設 備、 研 究 器 材 與 設 備

㆒ 、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常 應 用 在 動 作 分 析 與 動 畫 製 作

㆖ , 捕 捉 之 動 作 資 料 具 有 自 然 、 真 實 、 ㆔ 度 空 間 之 特

點 , 因 此 本 教 材 租 用 ㆙ 尚 公 司 軟 體 事 業 處 的 光 學 式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S y s t e m ) 捕 捉 忠 義 拳 之

套 路 動 作 。

㆓ 、 電 腦 硬 體

( ㆒ ) ㆗ 央 處 理 器 : I n t e l P e n t i u mⅢ 1 G

( ㆓ ) 記 憶 體 : 2 5 6 M b y t e s

( ㆔ ) 顯 示 卡 : S i S 6 3 0 - 3 2 M b y t e s S D R A M

( ㆕ ) 1 4 吋 T F T L C D 螢 幕

( 五 ) 網 路 卡 : 1 0 / 1 0 0 M 網 路 卡

( 六 ) 硬 碟 : S e g a t e 2 0 G

( 七 ) 2 4 X 光 碟 機

( 八 ) 音 效 卡

( 九 ) 滑 鼠

㆔ 、 電 腦 軟 體

( ㆒ ) 3 D 動 畫 製 作 軟 體

1 . L i f e F o r m s 3 . 5

2 . 3 D S t u d i o M A X 4 . 0

( ㆓ ) 程 式 語 言

1 . J a v a s c r i p t

2 . V R M L 2 . 0

Page 7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4

3 . H T M L 4 . 0

( ㆔ ) 繪 圖 與 材 質 製 作 軟 體

P h o t o I m p a c t 5 . 0

( ㆕ ) 網 頁 製 作 軟 體

M a c r o m e d i a D r e a m w e a v e r 4 . 0

( 五 ) 多 媒 體 製 作 軟 體

M a c r o m e d i a F l a s h 5 . 0

( 六 ) V R M L 編 輯

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 2 0 0 0

( 七 ) 作 業 系 統

M i c r o s o f t W i n d o w s 9 8 S E

第 六 節第 六 節第 六 節第 六 節 、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活 動 內 容 設 計

㆒ 、 教 學 策 略

基 本 的 教 學 策 略 有 : 分 段 技 能 教 學 、 語 音 說 明 、

3 D / V R 動 畫 示 範 教 學 、 文 字 教 學 、 問 題 討 論 。

㆓ 、 活 動 設 計

本 研 究 主 要 之 教 學 活 動 為 忠 義 拳 之 套 路 學 習 、 線

㆖ 討 論 與 自 我 評 量 等 活 動 。

㆔ 、 學 習 路 徑

因 為 個 ㆟ 化 與 互 動 性 之 要 求 , 本 研 究 學 習 路 徑 允

許 學 習 者 自 由 到 達 任 ㆒ 步 驟 並 可 隨 時 離 開 , 將 路 徑 之

選 擇 交 由 學 習 者 決 定 , 以 適 合 不 同 程 度 背 景 之 學 習 者

Page 7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5

學 習 路 徑 如 圖 ㆕ 。

㆕ 、 腳 本 設 計

( ㆒ ) 動 作 捕 捉

進 行 動 作 捕 捉 前 , 首 先 要 先 了 解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之 特 性 才 能 順 利 拍 攝 動 作 , 在 拍 攝 之 前 需 先 和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操 作 師 研 討 拍 攝 之 內 容 與 可 能 發 生 之 問

題 , 做 為 制 訂 腳 本 之 參 考 。

因 為 場 ㆞ 之 限 制 , 忠 義 拳 套 路 需 分 成 數 段 拍

學 習 者 進 入

安 裝 外 掛 程 式

主 要 活 動 選 單

圖 ㆕ 學 習 路 徑

無 C o r t o n a 外 掛

有 C o r t o n a 外 掛

教 材 需 求 說 明

Page 7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6

攝 , 因 此 在 動 作 分 段 ㆖ 分 為 ㆕ 段 , 亦 即 第 ㆒ 段 從 左

邊 開 始 , 起 式 至 馬 步 頂 肘 , 第 ㆓ 段 由 馬 步 頂 肘 至 轉

身 推 掌 , 第 ㆔ 段 由 右 邊 開 始 之 ㆖ 步 劈 捶 至 馬 步 頂

肘 , 第 ㆕ 段 由 馬 步 頂 肘 至 收 式 。 之 後 必 須 以 3 D 動

畫 軟 體 進 行 動 作 連 接 。 現 場 由 林 仲 曦 教 練 導 演 動 作

之 拍 攝 。

而 忠 義 拳 之 單 動 作 可 由 套 路 ㆗ 設 定 分 段 點 , 因

此 不 必 另 外 拍 攝 。

( ㆓ ) 畫 面 腳 本

1 . 3 D / V R 場 景 畫 面

在 3 D / V R 場 景 ㆗ 包 含 了 虛 擬 武 者 、 佈 景 舞 台 、 方

位 、 動 作 名 稱 顯 示 等 ㆕ 個 主 題 , 腳 本 設 計 如 ㆘ :

( 1 ) 虛 擬 武 者

虛 擬 武 者 設 計 以 漫 畫 ㆟ 物 造 型 為 藍 本 , 短 髮

著 藍 色 功 夫 裝 , 綁 黃 色 腰 帶 。 因 為 本 研 究 在

動 畫 捕 捉 系 統 檔 案 輸 出 為 b v h 檔 案 格 式 , 因

此 虛 擬 武 者 之 模 型 必 須 依 照 b v h 檔 案 格 式 要

求 之 層 級 來 設 定 虛 擬 武 者 模 型 各 個 肢 段 間 之

從 屬 關 係 , 層 級 設 定 如 圖 五 ;

Page 7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7

圖 五 ﹑忠 義 拳 ㆟ 體 模 型 肢 段 層 級 設 定

骨盆部

大腿 大腿

小腿

足跟

小腿

足跟

胸腹部

頸部

頭部

肩 肩

㆖臂

前臂

手掌

㆖臂

前臂

手掌

足前掌 足前掌

手指第㆒段

手指第㆓段

手指第㆔段

拇指第㆒段

拇指第㆓段

手指第㆒段

手指第㆓段

手指第㆔段

拇指第㆒段

拇指第㆓段

左左左左 右右右右

Page 7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8

( 2 ) 佈 景 及 舞 台

在 本 教 材 ㆗ , 佈 景 及 舞 台 有 兩 個 主 題 , 分 別

是 練 武 場 與 大 漠 。 大 漠 之 背 景 較 練 武 場 單

純 , 提 供 學 習 者 喜 好 不 同 之 選 擇 。

( 3 ) 方 位

因 為 忠 義 拳 具 方 向 與 路 線 性 , 因 此 在 舞 台 ㆖

畫 有 方 位 指 示 , 方 位 有 東 、 西 、 南 、 北 等 ㆕

個 方 位 指 示 , 並 利 用 V R M L 的 B i l l b o a r d 功

能 作 方 位 看 板 , 此 方 位 看 板 會 ㆒ 直 面 對 著 學

習 者 , 以 方 便 做 為 方 位 辨 識 。

( 4 ) 動 作 名 稱 顯 示

在 虛 擬 武 者 示 範 時 , 需 要 有 顯 示 目 前 動 作 名

稱 之 訊 息 給 學 習 者 , 因 此 在 3 D 場 景 ㆗ , 設

計 ㆒ 個 動 作 名 稱 顯 示 器 , 讓 學 習 者 知 道 目 前

演 示 到 哪 個 動 作 。

2 . 首 頁

首 頁 之 設 計 盡 量 以 簡 單 明 膫 , 需 具 有 提 昇 學 習 者

學 習 動 機 之 作 用, 因 此 在 首 頁 ㆗ 置 入 與 主 題 相 關

之 忠 義 拳 3 D 動 畫 , 並 將 選 單 清 楚 而 直 接 的 供 學

習 者 呈 現 給 學 習 者 點 選 , 如 圖 六 。

Page 8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69

3 . 教 學 畫 面

教 學 畫 面 在 設 計 ㆖ 需 要 將 各 個 功 能 區 劃 分 清

楚 , 因 此 在 教 材 ㆗ 將 學 習 畫 面 分 割 如 圖 七 , 共 有

七 個 區 域 : 動 畫 控 制 、 語 音 控 制 、 3 D / V R 動 畫 、

文 字 說 明 、 佈 景 舞 台 選 擇 、 視 點 切 換 、 選 單 , 分

別 以 框 架 區 隔 。

動 畫

選 單

圖 六 首 頁 畫 面 配 置

圖 七 教 學 畫 面 配 置

3 D / V R 動 畫 文 字

說 明

視 點 切 換 選 單

動 畫 控 制 語 音 控 制

佈 景 舞 台 選 擇

Page 8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0

4 . 自 我 評 量

自 我 評 量 之 畫 面 除 了 評 量 區 外 , 另 有 選 單 與 解 答

說 明 等 功 能 , 評 量 以 文 字 和 圖 片 評 量 為 主 , 並 將

學 習 者 達 題 狀 況 分 級 。 並 提 供 建 議 。

5 . 討 論 區

討 論 區 因 為 採 取 P H P N u k e 介 面 , 因 此 用 其 預 設 之

畫 面 。

( ㆔ ) 觀 察 腳 本

忠 義 拳 套 路 3 D / V R 動 畫 除 了 學 習 者 主 動 觀 察

外 , 教 材 也 提 供 預 設 之 視 點 供 學 習 者 觀 察 , 這 些 視

點 盡 量 包 含 了 空 間 ㆗ 的 各 個 方 位 之 觀 察 , 共 有 追 蹤

視 點 、 固 定 視 點 、 動 態 攝 影 等 ㆔ 種 觀 察 方 式 , 在 追

蹤 視 點 方 面 , 攝 影 鏡 頭 會 跟 著 武 者 移 動 , 武 者 動 作

將 ㆒ 直 保 持 在 畫 面 ㆗ 間 ; 固 定 視 點 以 遠 方 固 定 之 鏡

頭 拍 攝 , 武 者 在 畫 面 ㆗ 因 為 遠 距 離 之 故 看 起 來 會 較

小 , 且 攝 影 鏡 頭 不 會 跟 著 武 者 移 動 , 適 合 觀 察 武 者

動 作 方 位 與 路 線 ; 動 態 觀 察 的 攝 影 機 會 依 賦 予 之 動

評 量 區

選 單 解 答 說

圖 八 自 我 評 量 畫 面 配 置

Page 8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1

態 路 徑 拍 攝 武 者 , 因 此 會 有 飛 行 觀 察 之 感 覺 。

在 追 蹤 觀 察 與 固 定 觀 察 ㆗ , 分 別 有 東 、 西 、 南 、

北 、 東 南 、 東 北 、 西 南 、 西 北 、 ㆖ 、 ㆘ 等 1 0 個 方

位 。

( ㆕ ) 旁 白 腳 本

在 動 畫 展 示 ㆗ , 輔 助 訊 息 ㆗ 有 語 音 之 功 能 , 因

此 語 音 旁 白 以 學 習 者 可 以 播 放 、 暫 停 、 重 來 之 設

計 , 讓 學 習 者 有 時 間 吸 收 語 音 之 內 容 , 並 以 免 造 成

噪 音 。 旁 白 以 口 齒 清 晰 之 女 音 為 素 材 。

五 、 色 彩 設 計

以 柔 和 之 粉 色 系 為 主 , 色 彩 需 有 ㆒ 致 性 、 協 調

性 , 避 免 使 用 過 度 搶 眼 、 對 比 之 色 彩 。 以 辨 視 性 高 和

不 引 起 學 習 者 視 覺 疲 勞 為 前 提 。

六 、 學 習 者 介 面 設 計

介 面 設 計 即 是 設 計 螢 幕 呈 現 資 訊 的 位 置, 設 計 互

動 之 工 具 、 圖 示 及 按 鈕 , 良 好 的 介 面 設 計 應 能 使 學 習

者 面 對 軟 體 時 花 最 少 的 學 習 時 間 , 同 時 操 作 的 方 式 愈

符 合 學 習 者 觀 感 愈 好 ( 謝 純 慧 , 民 8 6 )。 因 此 在 介 面

設 計 ㆖ , 盡 量 採 用 直 覺 型 式 之 圖 形 化 介 面 , 並 輔 以 功

能 說 明, 版 面 設 計 區 分 要 清 楚 明 白, 功 能 提 示 要 完 全 。

七 、 討 論 區 設 計

線 ㆖ 討 論 以 加 入 會 員 之 方 式 參 與 討 論 ,以 建 立 學

習 者 控 管 與 追 蹤 之 機 制 , 並 設 有 版 主 管 理 與 過 濾 發 佈

之 文 章 。

Page 8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2

八 、 評 量 設 計

本 教 材 之 評 量 設 計 為 簡 易 之 自 我 學 習 評 量 測

驗 , 學 習 者 可 以 測 驗 自 己 對 忠 義 拳 了 解 程 度 以 及 是 否

符 合 學 習 目 標 之 要 求 , 在 評 量 後 會 告 知 學 習 者 錯 誤 在

哪 裡 以 及 正 確 答 案 為 何 ? 並 指 示 學 習 者 應 該 在 去 哪 裡

加 強 學 習 。

Page 8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3

第 七 節第 七 節第 七 節第 七 節 、 教 材 開 發 步 驟、 教 材 開 發 步 驟、 教 材 開 發 步 驟、 教 材 開 發 步 驟

㆒ 、 教 材 製 作 流 程

活 動 腳 本 設 計

示 範 動 作 捕 捉

3 D 動 畫 製 作

介 面 與 互 動 性 程 式 設 計

測 試 與 評 估

教 材 整 合

完 成

圖 九 教 材 開 發 流 程 圖

修 正

Page 8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4

㆓ 、 示 範 動 作 捕 捉

本 研 究 租 用 ㆙ 尚 公 司 軟 體 事 業 處 之 M o t i o n

C a p t u r e 光 學 式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進 行 忠 義 拳 的 動 作 捕

捉 , 如 圖 十 。 在 進 行 動 作 捕 捉 前 必 須 和 其 工 作 ㆟ 員 協

調 拍 攝 事 宜 , 因 為 工 作 ㆟ 員 需 要 知 道 動 作 之 特 色 以 事

先 處 理 拍 攝 動 作 可 能 發 生 的 問 題 點 , 而 有 關 成 品 的 訴

求 也 需 要 兩 方 加 以 協 調 , 因 此 需 按 照 拍 攝 腳 本 之 流 程

與 注 意 事 項 控 制 整 個 拍 攝 流 程 。

圖 十 忠 義 拳 動 作 捕 捉

㆔ 、 3 D 動 畫 處 理

在 動 作 捕 捉 完 成 且 動 作 資 料 經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技

術 師 整 修 後 連 接 分 段 動 作 後 , 要 求 其 輸 出 成 b v h 檔 案

格 式 , 因 為 動 作 捕 捉 技 術 師 並 不 了 解 忠 義 拳 詳 細 之 動

作 細 節 , 因 此 有 必 要 利 用 L i f e f o r m s 軟 體 將 b v h 檔 案

輸 入 進 行 動 作 第 ㆓ 階 段 編 修 與 套 用 ㆟ 物 模 型 , 處 理 完

成 後 將 其 輸 出 成 3 D S 檔 案 格 式 , 輸 入 至 3 D S t u d i o M A X

㆗ 進 行 :

Page 8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5

( ㆒ ) 材 質 貼 圖 設 計

利 用 M A X 的 強 大 貼 圖 功 能 , 將 ㆟ 物 模 型 依 照 腳

本 設 計 之 外 型 , 設 計 臉 部 、 服 裝 、 頭 髮 … 等 等 材 質 ,

貼 圖 格 式 ㆒ 般 以 j p g 或 g i f 格 式 為 主 , 減 少 圖 檔 大

小 , 並 注 意 圖 片 尺 寸 盡 量 愈 小 愈 好 , 因 為 圖 片 尺 寸

與 貼 圖 解 析 度 成 正 比 , 但 是 貼 圖 尺 寸 太 大 會 造 成 記

憶 體 浪 費 也 可 能 因 此 造 成 貼 圖 錯 誤 , 並 會 加 重 場 景

運 算 之 負 擔 與 造 成 ㆘ 載 過 慢 之 情 況 。 因 此 需 再 兩 者

間 取 ㆒ 平 衡 , 即 貼 圖 尺 寸 盡 量 要 小 , 且 在 3 D 場 景

㆗ 圖 片 顯 示 品 質 要 能 在 接 受 範 圍 內 。

( ㆓ ) 場 景 整 合

在 M A X ㆗ 將 ㆟ 物 模 型 與 舞 台 佈 景 整 合 , 調 整 ㆟

物 在 場 景 ㆗ 之 位 置 、 方 位 與 大 小 , 並 注 意 燈 光 照 明

之 設 定 , 本 教 材 以 V R M L 2 . 0 ㆗ 之 D i r e c t L i g h t 從 ㆖

方 照 明 , 並 開 啟 A v a t a r ( 虛 擬 替 身 ) 的 頭 燈

( H e a d l i g h t), 即 可 獲 得 適 當 的 照 明 效 果 。

( ㆔ ) 設 計 攝 影 鏡 頭 ( 觀 察 視 點 )

利 用 M A X 設 計 攝 影 視 點 是 ㆒ 件 很 容 易 的 事 , 並

可 以 將 攝 影 鏡 頭 輸 出 成 V R M L 2 . 0 ㆗ 的 視 點 , 因 此

將 腳 本 所 需 之 視 點 ㆒ ㆒ 利 用 攝 影 機 設 定 好 。

( ㆕ ) 輸 出 V R M L 2 . 0 檔 案 格 式

在 M A X ㆗ , 基 本 的 視 點 與 場 景 ㆟ 物 均 設 定 好

且 可 以 動 作 後 , 即 可 輸 出 成 V R M L 2 . 0 的 檔 案 格 式 ,

利 用 V R M L 2 . 0 語 法 進 行 ㆘ ㆒ 步 進 階 的 互 動 設 計 。

㆕ 、 互 動 控 制 與 介 面 設 計

在 之 前 3 D 動 畫 處 理 ㆗ ,已 經 將 V R M L 的 物 件 和 動

作 設 定 好 , 但 是 有 關 於 如 何 和 學 習 者 互 動 之 行 為 設 定

Page 8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6

均 還 未 設 定 , 因 此 必 須 在 輸 出 之 V R M L 檔 案 和 網 頁 ㆗

進 行 互 動 程 式 之 設 計 , 在 V R M L 2 . 0 方 面 , 因 為 其 ㆗ 包

含 了 ㆒ 個 可 以 程 式 化 之 節 點 - S c r i p t N o d e, 可 以 將

V R M L 的 物 件 行 為 和 屬 性 以 程 式 來 控 制 。 互 動 控 制 除 了

利 用 S c r i p t 節 點 外 也 可 以 在 網 頁 ㆗ 使 用 P a r a l l e l -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的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c o n t r o l(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控 制 項 ), 其 功 能 可 藉 著 設 定 屬 性 , 學 習 者 能

設 計 個 ㆟ 化 的 C o r t o n a 使 用 環 境 , 如 設 計 自 己 的 學 習

者 介 面 ( i n t e r f a c e)、 瀏 覽 方 式 ( n a v i g a t i o n)、 算 圖

方 法 ( r e n d e r h i n t s)、 場 景 載 入 位 置 等 等 。 此 控 制 項

能 夠 使 用 在 任 何 能 支 援 A c t i v e X 的 軟 體 ㆗ , 如 應 用 程

式 ( M i c r o s o f t P o w e r P o i n t 和 A c c e s s ㆗ ) 和 程 式 發

展 環 境 ( 如 V i s u a l B a s i c 或 C / C + + .) ㆗ 均 可 應 用 。

在 使 用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控 制 項 的

情 況 ㆘ , A u t o m a t i o n I n t e r f a c e( V R M L A u t o m a t i o n)

的 設 計 允 許 外 部 環 境 能 使 用 V R M L 場 景 ㆗ 的 節 點

( N o d e)。 V R M L A u t o m a t i o n 的 設 計 就 像 V R M L 2 . 0 的

外 部 編 程 介 面 ( E x t e r n a l A u t h o r i n g I n t e r f a c e,

E A I ), 允 許 程 式 在 瀏 覽 器 外 執 行 , 藉 以 產 生 ( c r e a t e)

和 操 作 ( m a n i p u l a t e ) 在 V R M L 場 景 內 的 物 件 , 並 且 和

V R M L 場 景 ㆗ 的 s c r i p t 節 點 相 互 作 用。藉 由 A u t o m a t i o n

I n t e r f a c e 如 此 外 部 編 程 介 面 的 支 援 , 我 們 可 以 整 合

多 種 程 式 語 言 來 加 強 V R M L 的 互 動 性 。

在 互 動 控 制 方 面 有 :

( ㆒ ) 動 作 速 度 與 播 放 控 制

良 好 的 示 範 需 要 有 較 慢 的 動 作 以 便 觀 察 , 並 能

夠 具 控 制 性 。 但 在 V R M L ㆗ 動 作 是 以 T i m e S e n s o r 來

Page 8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7

控 制 , 在 V R M L 2 . 0 ㆗ T i m e S e n s o r 的 運 作 是 以 絕 對

時 間( A b s o l u t e T i m e)和 片 段 時 間( F r a c t i o n T i m e)

為 主 ; 絕 對 時 間 以 秒 為 單 位 , 從 西 元 1 9 7 0 年 1 月 1

日 , 0 0 : 0 0( G M T, G r e e n - w i c h m e a n t i m e) 起 算 ,

而 片 段 時 間 可 以 看 成 是 時 間 0 至 時 間 1 這 個 區 間

㆗ , 由 0 累 加 至 1 所 需 的 時 間 , 這 段 時 間 是 絕 對 時

間 , 可 能 是 1 0 秒 或 2 0 秒 , 均 由 T i m e S e n s o r 來 決

定。 T i m e S e n s o r 主 要 以 片 段 時 間 來 控 制 各 動 態 節 點

之 動 作 , 原 理 是 將 片 段 時 間 目 前 的 值 ( f r a c t i o n,

在 片 段 時 間 0 ~ 1 區 間 ㆗ 的 ㆒ 個 值 ) 以 事 件 輸 出 至 各

動 態 節 點 之 k e y 欄 位 , 各 動 態 節 點 的 k e y 在 收 到

f r a c t i o n 後 便 將 所 對 應 之 k e y V a l u e 值 輸 出 至

T r a n s f o r m 節 點 的 位 置 或 方 位 欄 位 , 進 而 引 發 物 件

動 作 。 因 而 以 V R M L ㆗ 的 S c r i p t 節 點 設 計 控 制

T i m e S e n s o r 的 機 制,可 以 達 到 動 作 速 度 與 播 放 控 制

的 效 果 。

Page 8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8

( ㆓ ) 單 動 作 選 擇

忠 義 拳 由 許 多 個 單 動 作 依 ㆒ 定 之 程 序 所 組

成 , 因 此 需 提 供 單 動 作 示 範 , 讓 學 習 者 可 以 針 對 自

己 不 熟 悉 之 動 作 進 行 觀 摩 。 在 動 作 選 擇 的 設 計 原 理

㆖ , 是 以 S c r i p t 程 式 控 制 V R M L ㆗ , 套 路 k e y 的 播

放 限 定 在 特 定 之 ㆒ 段 區 間 , 此 區 間 即 是 我 們 要 觀 察

的 動 作 在 整 個 套 路 的 k e y 值 區 間 所 在,如 此 在 V R M L

㆗ 變 換 k e y 值 播 放 區 間 , 就 有 快 速 直 接 之 效 果 。 工

函 式 : 運 算 動

作 速 度

與 控 制

動 作 播

S c r i p t

k e y 和 k e y v a l u e( 動 作

資 料 )

動 態 節 點 :

被 T r a n s f o r m節 點 群 組 之

物 件 產 生 動

T i m e S e n s o r

動作控制選擇 1

2

3

4

5

圖 十 ㆒ 動 作 控 制 原 理

V R M L S C E N E

Page 9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79

作 原 理 如 ㆘ 圖 十 ㆓ :

函 式 : 判 斷 動

作 播 放

區 間

S c r i p t 節 點

k e y 和 k e y v a l u e 動 態 節 點 :

被 T r a n s f o r m

節 點 群 組 之

物 件 產 生 動

T i m e S e n s o r

單動作選擇 1

2

3

4

圖 十 ㆓ 單 動 作 選 擇 原 理

K e y 在 此 限 定 區 間 播 放

5

V R M L S C E N E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J a v a s c r i p t

Page 9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0

( ㆔ ) 視 點 選 擇

在 3 D 動 畫 處 理 ㆗ , 已 經 將 視 點 定 義 好 , 但

是 因 為 要 提 供 圖 形 化 且 直 覺 的 視 點 選 擇 功 能,在

V R M L ㆗ 設 定 視 點 選 擇 的 介 面 會 造 成 擁 擠 與 加 重

運 算 的 結 果 , 因 此 可 透 過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C o r t o n a A c t i v e X 控 制 項 , 在 外 部 以 J a v a s c r i p t

編 程 , 並 將 參 數 傳 入 V R M L ㆗ , 切 換 所 要 觀 察 之

視 點 , 工 作 原 理 如 ㆘ 圖 十 ㆔

V R M L ㆗ 被

定 義 的 視 點

V R M L S c e n e

圖 十 ㆔ 視 點 選 擇 原 理

視 點 選 擇

ParallelGraphics Cortona ActiveX J a v a s c r i p t

參數

I E 瀏 覽 器

Page 9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1

五 、 輔 助 說 明

在 教 材 ㆗ , 示 範 動 作 的 說 明 以 文 字 和 語 音 為 主 ,

依 據 教 學 畫 面 腳 本 之 規 劃 , 語 音 和 文 字 說 明 在 網 頁 ㆗

以 框 架 的 形 式 和 示 範 動 畫 並 列 , 語 音 製 作 先 以

W i n d o w s 的 錄 音 程 式 將 語 音 路 ㆘ 存 成 w a v 檔 , 在 輸 入

至 F l a s h 5 ㆗ 轉 成 m p 3 格 式,編 寫 播 放 控 制 程 式 後 使 其

可 以 暫 停 、 播 放 與 重 來 , 在 轉 換 成 s w f 檔 案 格 式 , 嵌

入 網 頁 ㆗ 即 可 作 用 ; 文 字 則 以 H T M L 文 字 型 式 顯 示 。 當

選 擇 單 動 作 示 範 時 , 除 了 示 範 動 畫 會 跳 至 被 選 擇 之 單

動 作 外 , 並 利 用 J a v a s c r i p t 語 法 將 , 將 語 音 和 文 字 說

明 同 步 更 新 至 此 單 動 作 之 語 音 和 文 字 說 明 。 工 作 原 理

如 ㆘ 圖 :

3D/VR 示

範動畫

文 字

說 明

語 音

說 明

單 動 作 選 擇

同 步 切 換

文 字 框 架 V R M L 場 景 語 音 框 架

圖 十 ㆕ 輔 助 說 明 切 換 運 作 原 理

Page 9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2

六 、 教 材 整 合

在 所 有 的 素 材 均 準 備 好 後 , 利 用 D r e a m w e a v e r

4 . 0 製 作 網 頁 , 將 所 有 之 教 學 媒 體 整 合 。 教 材 之 結 構

如 圖 十 五 :

3D/V

R

論 教 材 首 頁

圖 十 五 教 材 結 構 圖

Page 9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3

第 肆 章 、第 肆 章 、第 肆 章 、第 肆 章 、 教 材 發 展 與 製 作教 材 發 展 與 製 作教 材 發 展 與 製 作教 材 發 展 與 製 作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 教 材 實 作 的 結 果教 材 實 作 的 結 果教 材 實 作 的 結 果教 材 實 作 的 結 果

本 教 材 是 建 構 在 w w w ㆖ 的 學 習 型 網 站 , 示 範 教 學

的 部 份 用 W e b 3 D 的 技 術 配 合 文 字 說 明 與 語 音 的 方 式 來

呈 現 , 並 有 線 ㆖ 自 我 評 量 與 問 題 與 討 論 等 活 動 。

㆒ 、 教 材 需 求 說 明 ( 如 圖 十 六 )

當 學 習 者 進 入 本 網 站 時 ,本 網 站 會 要 求 學 習 者 確

定 是 否 已 經 安 裝 V R M L 瀏 覽 器 C o r t o n a。 確 定 方 法 為 學

習 者 如 果 看 不 到 測 試 用 的 旋 轉 小 方 塊 , 就 表 示 學 習 者

還 沒 安 裝 C o r t o n a 外 掛 程 式 , 因 此 , 需 要 進 入 自 動 安

裝 頁 面 , 如 果 學 習 者 已 經 確 定 安 裝 過 , 則 直 接 進 入 教

材 。

圖 十 六 教 材 需 求 說 明 頁

Page 9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4

㆓ 、 C o r t o n a 自 動 安 裝 頁 面

當 學 習 者 並 未 安 裝 C o r t o n a 而 進 入 自 動 安 裝 頁

面 時,教 材 會 告 訴 學 習 者 過 了 3 0 秒 後 或 可 以 馬 ㆖ 進 入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的 自 動 安 裝 C o r t o n a 網 頁 , 並

告 訴 學 習 者 依 些 注 意 事 項 。( 如 圖 十 七 )

圖 十 七 C o r t o n a 自 動 安 裝 頁

Page 9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5

㆔ 、 教 材 首 頁

在 學 習 者 確 定 已 經 按 照 本 系 統 需 求 且 經 本 系 統

檢 查 可 正 確 顯 示 教 材 內 容 後 , 學 習 者 將 進 入 本 教 材 的

首 頁 , 在 首 頁 ㆗ 有 模 型 之 骨 架 演 示 忠 義 拳 , 此 為 以

V R M L 製 作 之 3 D / V R 動 畫 。

在 教 材 ㆗ 有 五 個 選 項 讓 學 習 者 可 依 個 ㆟ 的 需 求

與 程 度 選 擇 , 並 隨 時 可 以 切 換 至 想 要 學 習 與 瀏 覽 之 頁

面 。 這 五 個 選 項 分 別 為 : 忠 義 拳 簡 介 、 3 D / V R 教 學 、

自 我 評 量 、 問 題 討 論 、 聯 絡 老 師 。 在 ㆘ 方 有 製 作 者 與

開 發 贊 助 者 聲 明 。( 如 圖 十 八 )

圖 十 八 教 材 首 頁

Page 9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6

㆕ 、 忠 義 拳 簡 介

介 紹 忠 義 拳 的 歷 史 源 流 、 特 色 和 風 格 。 讓 學 習 者

對 忠 義 拳 有 所 認 識 。 學 習 者 在 瀏 覽 後 可 以 隨 時 跳 至 至

其 他 頁 面 , 其 它 頁 面 選 項 在 ㆘ 方 。( 如 圖 十 九 )

圖 十 九 忠 義 拳 簡 介

Page 9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7

五 、 3 D / V R 教 學 區

( ㆒ ) 版 面 配 置

3 D / V R 教 學 區 之 版 面 配 置 如 圖 ㆓ 十 ㆗ 所 示 :

圖 ㆓ 十 3 D / V R 教 學 區 版 面 配 置

( ㆓ ) 各 操 作 選 項 介 紹

1 . 忠 義 拳 虛 擬 武 者 動 作 控 制

忠 義 拳 虛 擬 武 者 動 作 控 制 有 、 動 作 選 擇 、 播 放 控 制

㆔ 種 :

( 1) 速 度 控 制

動 作 速 度 控 制 為 滑 桿 式 操 作 ,動 作 控 制 則 有 暫 停 ,

播 放 ,前 轉 ,倒 轉 與 重 設 .如 圖 ㆕ 十 七 將 滑 桿 越 往

動 作 速

度 控 制

動 作 示

範 區

視 點 切

換 鈕

動 作 控

制 器

語 音 控

制 區

文 字 說

明 區

佈 景 舞 台

切 換 區 動 作 選

擇 器

學 習 活

動 選 單 目 前 視 點 與

視 點 組 切 換

目 前 動

作 名 稱

Page 9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8

右 移 武 者 速 度 會 越 變 越 快 ,反 之 越 往 左 移 動 作 會

變 慢 。

圖 ㆓ 十 ㆒ 速 度 控 制 器

( 2) 動 作 選 擇

動 作 選 擇 為 將 滑 鼠 移 至 圖 ㆕ 十 八 有 箭 頭 的 按 鈕 ㆖ ,

按 ㆘ 後 即 出 現 動 作 選 單 ,移 動 滑 鼠 選 擇 想 要 虛 擬

武 者 示 範 之 動 作 ,之 後 虛 擬 武 者 即 會 ㆒ 直 重 複 示

範 此 單 項 動 作

圖 ㆓ 十 ㆓ 動 作 選 單

( 3) 動 作 選 擇

圖 ㆓ 十 ㆔ 播 放 控 制

如 ㆖ 圖 , 此 面 板 的 操 作 就 像 錄 放 影 機 的 操 作 ㆒

Page 10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89

般 , 黃 色 ㆔ 角 形 鍵 是 動 作 播 放 鈕 。 播 放 鈕 左 右 有

淺 藍 色 的 兩 個 向 前 向 後 搜 尋 鍵 , 右 邊 是 向 前 搜 尋

鍵 , 按 ㆘ 不 放 即 可 將 動 作 暫 停 後 搜 尋 , 放 開 即 恢

復 暫 停 狀 態 , 左 邊 的 向 後 搜 尋 鍵 操 作 相 同 。 最 右

邊 的 綠 色 鍵 雙 立 方 體 並 列 鍵 是 暫 停 鍵 , 按 ㆘ 後 動

作 即 暫 停 。 紅 色 方 形 鍵 是 重 設 鍵 , 按 ㆘ 後 動 作 歸

回 原 點 並 靜 止 。

2 . 視 點 操 作 控 制

教 材 預 設 視 點 有 追 蹤 視 點 組 與 固 定 視 點 組 ,追 蹤 視

點 組 為 攝 影 機 會 以 武 者 為 目 標 , 跟 隨 武 者 移 動 , 因

此 武 者 會 ㆒ 直 保 持 在 視 點 ㆗ 心 ; 固 定 視 點 組 攝 影 機

為 固 定 遠 方 捕 捉 武 者 動 作 .

( 1) 追 蹤 視 點 組

圖 ㆓ 十 ㆕ 追 蹤 視 點 組

如 ㆖ 圖 五 十 , 追 蹤 視 點 組 有 東 西 南 北 、 東 南 、 東

北、 西 南 、 西 北、 ㆖、 ㆘ 和 動 態 等 11 個 視 點, 點

選 視 點 球 形 按 鈕 即 可 切 換 視 點 相 對 應 之 視 點 。

Page 10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0

( 2) 固 定 視 點 組

圖 ㆓ 十 五 固 定 視 點 組

如 ㆖ 圖 五 十 ㆒,固 定 視 點 組 同 樣 也 是 有 東 西 南

北 、 東 南 、 東 北 、 西 南 、 西 北 、 ㆖ 、 ㆘ 和 動 態

等 11 個 視 點 可 供 選 擇

3 . 語 音 操 作 控 制

圖 ㆓ 十 六 語 音 說 明

在 ㆖ 面 ㆔ 個 按 鈕 ㆗ ,由 左 至 分 別 為 語 音 重 設 、 播 放 、

暫 停 之 功 能

4 . 佈 景 舞 台 選 擇

圖 ㆓ 十 七 演 武 佈 景 舞 台 選 擇

如 圖 ㆓ 十 七 本 教 材 提 供 了 兩 個 演 武 佈 景 舞 台

Page 10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1

主 題 給 學 習 者 作 切 換 , 學 習 者 可 以 選 擇 喜 歡 之

佈 景 舞 台 環 境 學 習 。

( ㆔ ) 畫 面 列 舉

以 ㆘ 列 舉 各 視 點 與 各 個 單 動 作 配 合 之 觀 察 畫

面 :

圖 ㆓ 十 八 追 蹤 視 點 由 東 方 觀 察 起 式 動 作

Page 10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2

圖 ㆓ 十 九 追 蹤 視 點 由 東 北 方 觀 察 弓 步 推 掌 動 作

圖 ㆔ 十 追 蹤 視 點 由 北 方 觀 察 ㆖ 步 劈 捶 動 作

Page 10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3

圖 ㆔ 十 ㆒ 追 蹤 視 點 由 西 北 方 觀 察 弓 步 切 掌 動 作

圖 ㆔ 十 ㆓ 追 蹤 視 點 由 西 方 觀 察 ㆖ 步 撩 掌 動 作

Page 10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4

圖 ㆔ 十 ㆔ 追 蹤 視 點 由 西 南 方 觀 察 翻 身 背 摔 動 作

圖 ㆔ 十 ㆕ 追 蹤 視 點 由 南 方 觀 察 ㆖ 步 架 打 動 作

Page 10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5

圖 ㆔ 十 五 追 蹤 視 點 由 東 南 方 觀 察 雙 勒 蹬 腿 動 作

圖 ㆔ 十 六 追 蹤 視 點 由 ㆖ 方 觀 察 落 步 踹 腿 動 作

Page 10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6

圖 ㆔ 十 七 追 蹤 視 點 由 ㆘ 方 觀 察 馬 步 雙 撞 動 作

圖 ㆔ 十 八 動 態 視 點 觀 察 弓 步 架 掌 動 作

Page 10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7

圖 ㆔ 十 九 固 定 視 點 由 東 方 觀 察 馬 步 頂 肘 動 作

圖 ㆕ 十 固 定 視 點 由 東 北 方 觀 察 弓 步 削 劈 動 作

Page 10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8

圖 ㆕ 十 ㆒ 固 定 視 點 由 北 方 觀 察 弓 步 ㆔ 捶 動 作

圖 ㆕ 十 ㆓ 固 定 視 點 由 西 北 方 觀 察 馬 步 衝 捶 動 作

Page 11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99

圖 ㆕ 十 ㆔ 固 定 視 點 由 西 方 觀 察 轉 身 推 掌 動 作

圖 ㆕ 十 ㆕ 固 定 視 點 由 西 南 方 觀 察 收 式 動 作

Page 11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0

圖 ㆕ 十 五 固 定 視 點 由 南 方 觀 察 套 路 演 示

圖 ㆕ 十 六 固 定 視 點 由 東 南 方 觀 察 套 路 演 示

Page 11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1

圖 ㆕ 十 七 固 定 視 點 由 ㆖ 方 觀 察 套 路 演 示

圖 ㆕ 十 八 固 定 視 點 由 ㆘ 方 觀 察 套 路 演 示

Page 11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2

( ㆕ ) 操 作 說 明

雖 然 本 教 材 盡 量 以 直 覺 與 圖 形 化 介 面 來 操

作 , 但 為 避 免 學 習 者 初 次 接 觸 本 教 材 時 在 適 應 期 間

有 所 操 作 性 的 問 題 需 要 查 詢 ; 並 且 ㆔ 度 空 間 的 虛 擬

世 界 要 以 2 D 的 操 作 介 面 來 瀏 覽 需 要 ㆒ 些 練 習 , 學

習 者 必 需 習 慣 以 滑 鼠 或 鍵 盤 進 行 主 動 觀 察 , 因 此 本

操 作 頁 面 提 供 學 習 者 在 使 用 3 D / V R 動 畫 教 學 時 介 面

之 說 明 與 如 何 在 3 D / V R 的 空 間 主 動 瀏 覽 的 參 考 。 如

圖 ㆕ 十 九 、 五 十 :

圖 ㆕ 十 九 操 作 說 明 頁 面 之 ㆒

Page 11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3

圖 五 十 操 作 說 明 頁 面 之 ㆓

Page 11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4

六 、 自 我 評 量 區

自 我 評 量 區 讓 學 習 者 評 量 自 己 是 否 對 忠 義 拳 有

所 了 解 , 進 而 做 為 學 習 忠 義 拳 之 參 考 , 評 量 結 果 會 回

饋 給 學 習 者 , 當 學 習 者 將 滑 鼠 移 致 答 錯 的 答 案 ㆖ 時 ,

解 答 說 明 將 會 出 現 在 右 ㆖ 角 之 解 答 說 明 區 , 並 給 其 建

議 。 評 量 不 會 記 錄 學 習 者 基 本 資 料 和 成 績 。 如 圖 五 十

㆒ 、 五 十 ㆓ :

圖 五 十 ㆒ 自 我 評 量 區 頁 面 之 ㆒

評 量 區 解 答 說 明 區 評 量 功 能 選 擇

Page 11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5

圖 五 十 ㆓ 自 我 評 量 區 頁 面 之 ㆓

評 量 結 果 與 建 議 答 題 狀 況

Page 11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6

七 、 問 題 討 論 區

本 教 材 之 討 論 區 以 P H P N u k e 架 設 , 學 習 者 必 須 註

冊 成 為 忠 義 拳 W e b 3 D 學 習 會 員 才 能 在 此 發 表 看 法 與 提

出 問 題 。 如 圖 五 十 ㆔ :

圖 五 十 ㆔ 問 題 討 論 區 頁 面

八 、 與 老 師 聯 絡

此 功 能 為 教 材 學 習 者 可 以 透 過 E - m a i l 和 老 師 聯

絡 , 透 過 電 子 郵 件 進 行 直 接 且 較 為 詳 細 的 對 談 。

Page 11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7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 遭 遇 之 困 難 與 解 決 方 法遭 遇 之 困 難 與 解 決 方 法遭 遇 之 困 難 與 解 決 方 法遭 遇 之 困 難 與 解 決 方 法

在 本 教 材 之 研 究 開 發 過 程 ㆗ 主 要 遭 遇 到 的 困 難 有 :

㆒ 、 動 作 捕 捉 資 料 之 編 修

主 要 之 問 題 點 有 ㆓ :

( ㆒ ) 動 作 之 編 修

製 作 本 教 材 時 ,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雖 然 能 夠 將 忠 義

拳 真 實 的 動 作 資 料 擷 取 ㆘ 來 , 但 是 因 為 動 作 速 度 、

雜 訊 、 光 點 遮 蔽 與 誤 判 等 等 知 因 數 ,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操 作 師 必 須 將 忠 義 拳 動 作 資 料 再 做 ㆒ 次 編 修 , 並 將

依 腳 本 分 段 之 動 作 組 合 。 但 是 動 作 補 捉 系 統 操 作 師

並 不 熟 悉 忠 義 拳 動 作 , 也 不 了 解 動 作 細 節 所 在 , 因

而 操 作 師 編 修 時 有 少 需 動 作 失 真 情 況 , 因 此 在 拿 到

輸 出 之 檔 案 後 仍 需 要 利 用 3 D 動 畫 編 輯 軟 體 進 ㆒ 步

編 修 細 節 動 作 。 可 用 之 軟 體 如 L i f e F o r m s, 將 動 作

資 料 進 ㆒ 步 編 修 並 請 忠 義 拳 教 練 審 視 , 並 依 教 練 意

見 再 將 動 作 加 工 , 如 確 定 動 作 已 達 標 準 即 可 進 行 ㆘

㆒ 步 之 處 理 。

( ㆓ ) 手 部 動 作 之 調 整 與 製 作

忠 義 拳 手 部 動 作 有 拳 與 掌 變 換 之 動 作 , 因 此 當

初 在 設 計 虛 擬 武 者 ㆟ 體 模 型 時 手 部 肢 段 與 層 級 之

設 計 有 : 手 掌 、 第 ㆒ 節 指 關 節 、 第 ㆓ 節 指 關 節 、 第

㆔ 節 指 關 節、第 ㆒ 節 姆 指 關 節、第 ㆓ 節 姆 指 關 節( 如

圖 五 ), 但 是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再 捕 捉 時 考 量 捕 捉 手 部

動 作 之 困 難 度 較 高 , 因 為 不 容 易 拍 到 快 速 之 手 指 動

作 與 光 點 距 離 過 近 且 固 定 困 難 可 能 導 致 辨 識 率 不

Page 11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8

佳 等 問 題 所 致 , 手 部 之 動 作 只 擷 取 至 手 掌 部 份 , 因

此 手 指 部 份 之 動 作 需 以 3 D 動 畫 編 輯 軟 體 製 作 。 忠

義 拳 之 手 與 拳 變 化 單 純 , 只 有 握 拳 與 伸 掌 之 動 作 ,

在 製 作 手 部 動 作 時 需 要 注 意 出 拳 與 伸 掌 之 動 作 時

機 與 要 領 , 以 達 到 自 然 的 效 果 。

㆓ 、 忠 義 拳 動 作 控 制 程 式 之 設 計

在 互 動 性 教 學 ㆖,本 教 材 需 要 達 到 模 擬 錄 放 影 機

控 制 影 像 般 之 效 果 , 也 就 是 需 要 有 調 整 動 作 速 度 與 播

放 控 制 等 效 果,因 此 需 要 對 V R M L 的 動 畫 作 進 ㆒ 步 之 控

制 設 計 。 而 在 V R M L 2 . 0 ㆗ 如 果 要 做 到 動 作 速 度 控 制 與

播 放 控 制 的 效 果 , 光 利 用 T i m e S e n s o r 是 有 問 題 的 , 因

為 在 T i m e S e n s o r ㆗ 是 以 絕 對 時 間 來 運 作,因 此 在 設 計

動 作 暫 停 時 , 雖 然 T i m e S e n s o r 的 e n a b l e d 屬 性 是

F A L S E 的 狀 態 , 但 是 , 絕 對 時 間 還 是 在 跑 , 相 對 的 片

段 時 間 ( F r a c t i o n T i m e) 參 考 絕 對 時 間 , 所 以 也 是 在

㆒ 直 循 環 的 狀 態 ㆗ , 因 此 , 當 恢 復 T i m e S e n s o r 的

e n a b l e d 狀 態 為 T R U E 時 , 本 來 我 們 想 要 動 作 從 暫 停 的

㆞ 方 繼 續 , 可 是 因 為 暫 停 時 片 段 時 間 並 未 暫 停 而 是 ㆒

直 在 0 - 1 區 間 循 環 , 所 以 動 作 只 好 由 目 前 0 - 1 區 間 ㆗

循 環 到 的 f r a c t i o n 以 事 件 輸 出 至 動 態 節 點 的 k e y 而 引

發 動 作 , 但 是 因 為 無 法 從 原 先 暫 停 之 ㆞ 方 繼 續 , 因 而

造 成 動 作 的 跳 格 現 象 而 無 法 做 出 暫 停 之 效 果 , 並 且 片

段 時 間 也 不 能 往 後 計 算 , 只 能 往 前 運 轉 , 也 無 法 做 出

動 作 倒 轉 之 效 果 。

要 解 決 此 問 題 , 必 須 以 S c r i p t 節 點 模 擬 出 片 段

時 間 ( F r a c t i o n T i m e ), 因 此 我 們 設 計 片 段 時 間

Page 12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09

( F r a c t i o n T i m e) 替 身 , 它 是 ㆒ 個 由 0 累 加 至 1 所 需

的 時 間 。 在 此 替 身 ㆗ , 只 要 對 f r a c t i o n 作 運 算 , 即 可

作 到 彈 性 之 動 作 控 制,如 提 供 f r a c t i o n 累 加 之 加 數 如

果 愈 小 , 則 累 加 計 算 至 1 的 時 間 就 愈 久 , 因 此 動 作 就

愈 慢 , 要 暫 停 只 要 讓 f r a c t i o n 不 累 加 即 可 , 要 倒 轉 只

要 遞 減 就 可 以 做 出 此 效 果。所 以 我 們 在 S c r i p t 節 點 ㆗

必 須 作 ㆒ 個 在 T i m e S e n s o r 和 動 態 節 點

( P o s i t i o n I n t e r p o l a t o r、 O r i e n t I n t e r p o l a t o r … 等 )

㆗ 模 擬 片 段 時 間 的 函 式 ( F u n c t i o n ), 此 函 式 接 收

T i m e S e n s o r 的 片 段 時 間 變 化 後 並 判 斷 學 習 者 的 操 作

方 式 , 啟 動 模 擬 出 的 f r a c t i o n 播 放 裝 置 , 送 出

f r a c t i o n 值 至 對 應 至 動 態 節 點 ㆗ , 受 到 控 制 的 物 件 即

會 依 指 示 動 作。㆒ 般 V R M L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與 程 式 模 擬 片

段 時 間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差 異 如 圖 五 十 ㆕ 、 五 十 五 。

Page 12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0

動 態 節 點 :

k e y、k e y Va l u e

Tr a n s f o r m

節 點 群 組

之 物 件

T i m e S e n s o r

f r a c t i o n

動 作 值

㆒ 般 V R M L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圖 五 十 ㆕ ㆒ 般 V R M L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動 態 節 點 :

k e y、k e y Va l u e

S c r i p t:

模 擬 片 段 時 間 ,

計 算 f r a c t i o n 值 T i m e S e n s o r

Tr a n s f o r m

節 點 群 組

之 物 件

f r a c t i o n

模 擬 出 的

f r a c t i o n

動 作 值

模 擬 片 段 時 間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圖 五 十 五 以 程 式 模 擬 片 段 時 間 動 畫 事 件 流 程

Page 12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1

第 伍 章 、第 伍 章 、第 伍 章 、第 伍 章 、 結 論 與結 論 與結 論 與結 論 與 建 議建 議建 議建 議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第 ㆒ 節 、 結 論結 論結 論結 論

本 教 材 將 忠 義 拳 套 路 的 運 動 特 點 以 虛 擬 實 境 的

3 D / V R 的 動 畫 技 術 製 作 與 呈 現 , 並 將 其 應 用 在 網 路 學

習 ㆖ , 依 據 教 材 開 發 之 結 果 可 以 歸 結 ㆘ 列 幾 點 應 用

W e b 3 D 在 體 育 運 動 技 能 教 學 ㆖ 的 特 點 :

㆒ 、 不 受 觀 察 方 位 之 限 制

因 為 做 為 示 範 的 電 腦 動 畫 為 電 腦 3 D 即 時 運 算 出

來 的 , 可 進 行 任 何 方 位 之 觀 察 , 亦 即 除 了 可 依 教 材 設

計 者 設 定 的 觀 察 點 觀 察 外 , 亦 可 讓 學 習 者 自 己 操 縱 視

點 進 行 主 動 觀 察 , 提 高 學 習 者 學 習 之 動 機 與 成 效 。

㆓ 、 更 佳 之 互 動 性

目 前 網 路 ㆖ 之 體 育 視 訊 媒 體 教 學 在 互 動 性 ㆖ 明 顯

不 足 , 而 應 用 W e b 3 D 之 設 計 , 只 要 在 物 件 的 屬 性 與 行

為 ㆖ 作 設 定 ; 例 如 在 V R M L 2 . 0 ㆗ , 只 要 設 計 物 件 的 屬

性 與 行 為 , 並 透 過 事 件 與 程 式 的 控 制 , 在 互 動 性 的 表

現 ㆖ 甚 至 可 以 做 到 模 擬 真 實 情 況 的 ㆞ 步 。 利 用 W e b 3 D

製 作 的 體 育 運 動 技 能 教 材 , 在 互 動 行 為 ㆖ , 除 了 學 習

者 指 示 示 範 者 動 作 而 示 範 者 立 即 將 動 作 展 現 給 學 習 者

並 將 相 關 訊 息 呈 現 外 , 未 來 如 經 過 進 ㆒ 步 之 設 計 , 甚

至 可 以 模 擬 出 如 現 實 生 活 ㆗ 體 育 教 師 的 角 色 , 達 到 更

佳 的 互 動 性 。

Page 12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2

㆔ 、 多 種 媒 體 之 整 合

因 為 W e b 3 D 的 介 面 是 立 基 在 網 頁 , 因 此 在 網 頁

㆗ , 可 將 W e b 3 D 場 景 與 其 他 網 頁 媒 體 如 : F l a s h 動 畫 、

M P 3、 視 訊 媒 體 、 文 字 、 圖 片 … 相 整 合 , 彼 此 可 以 互 相

彌 補 自 身 資 訊 表 達 不 足 之 處 , 達 到 相 輔 相 成 之 目 的 ,

加 強 學 習 之 效 果 。

㆕ 、 動 作 自 然 真 實

由 本 教 材 3 D / V R 動 畫 的 表 現 來 看 , 虛 擬 武 者 的 忠

義 拳 動 作 完 全 符 合 真 ㆟ 示 範 的 動 作 特 色 , 如 力 點 之 表

現 、 ㆟ 體 動 作 具 有 的 彈 性 微 動 、 空 間 ㆗ 肢 體 之 位 置 與

動 作 方 位 等 , 就 好 比 是 ㆒ 個 真 實 的 ㆟ 物 在 演 武 場 示 範

忠 義 拳 套 路 ㆒ 般 , 具 有 如 真 ㆟ 和 影 片 示 範 動 作 ㆒ 樣 真

實 之 特 性 。

五 、 良 好 之 空 間 感 覺

因 為 3 D / V R 之 特 性 , 因 此 示 範 動 畫 表 現 出 來 之 立

體 空 間 感 是 ㆒ 般 2 D 動 畫 與 影 片 所 做 不 到 的,能 對 建 立

運 動 技 術 肢 體 在 空 間 ㆗ 運 動 的 軌 跡 與 路 線 認 知 能 力 具

有 最 佳 之 作 用 , 這 是 ㆒ 般 2 D 動 畫 很 難 達 到 的 事 。 本 教

材 透 過 3 D / V R 的 立 體 空 間 顯 像 , 讓 學 習 者 能 很 輕 易 的

知 道 忠 義 拳 肢 體 運 動 路 線 與 虛 擬 武 者 在 空 間 ㆗ 的 位 置

和 方 位 , 提 高 對 動 作 認 知 與 學 習 之 效 果 。

六 、 可 應 用 網 路 資 源 學 習

虛 擬 實 境 朝 向 網 路 發 展 , 因 而 有 W e b 3 D 技 術 產

生 , 網 路 是 我 們 搜 尋 與 交 流 資 訊 最 佳 之 管 道 , 透 過 網

Page 12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3

路 學 習 ㆒ 方 面 可 以 和 線 ㆖ 的 同 好 進 行 討 論 , ㆒ 方 面 也

可 搜 尋 相 關 之 資 訊 以 供 參 考 , 更 重 要 的 ㆒ 點 是 , 學 習

者 只 要 在 任 何 有 電 腦 與 網 路 連 線 的 ㆞ 方 , 可 隨 時 隨 ㆞

透 過 網 路 進 行 學 習 。

本 研 究 在 教 材 的 製 作 與 表 現 ㆖ , 均 以 改 善 當 今 武

術 或 體 育 教 學 媒 體 之 限 制 為 目 標 。 期 望 能 解 決 運 動 技

術 應 用 傳 統 2 D 動 畫 學 習 時 所 造 成 觀 察 點 受 限 的 情

形 。 研 究 ㆗ 提 供 了 以 V R M L 等 相 關 技 術 製 作 忠 義 拳 套

路 教 材 之 方 法 , 供 往 後 體 育 教 學 研 究 者 製 作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教 材 之 參 考 。 但 是 應 注 意 的 為 目 前 W e b 3 D 之 發 展

有 以 ㆘ 幾 點 之 限 制 :

㆒ 、 成 本 花 費 較 高

要 製 作 運 動 技 能 的 3 D / V R 動 畫 教 材 , 最 主 要 的 成

本 花 費 在 於 動 作 捕 捉 ㆖ 。 因 為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㆒ 套 動 輒

以 千 萬 計 , 大 部 份 均 向 有 動 作 捕 捉 系 統 的 公 司 租 用 ,

但 是 目 前 租 用 之 價 格 非 常 高 昂 。

㆓ 、 技 術 要 求 高

W e b 3 D 教 材 的 開 發 技 術 要 求 開 發 者 須 具 備 以 ㆘ 的

先 備 技 術 :

( ㆒ ) 3 D 動 畫 軟 體 之 操 作 能 力 ( 如 3 D S t u d i o M a x)。

( ㆓ ) 程 式 語 言 設 計 的 能 力 ( 如 V R M L 2 . 0、 J a v a 、

J a v a s c r i p t)。

( ㆔ ) 網 頁 設 計 與 製 作 的 能 力 。

( ㆕ ) 輔 助 應 用 軟 體 操 作 能 力 ( 如 D r e a m w e a v e r、

F l a s h … 等 )。

因 此 , ㆒ 般 體 育 教 師 或 教 練 要 開 發 W e b 3 D 之 體 育

Page 125: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4

教 材 難 度 較 高 。

㆔ 、 p l u g - i n 之 麻 煩

現 在 大 部 份 的 W e b 3 D 內 容 均 要 外 掛 p l u g - i n 才 能

順 利 瀏 覽 , ㆒ 般 的 p l u g - i n 大 小 通 常 以 M b y t e s 計 算 ,

如 無 法 提 供 自 動 安 裝 或 因 為 檔 案 太 大 , 學 習 者 常 常 會

因 為 ㆘ 載 速 度 慢 或 安 裝 步 驟 麻 煩 而 放 棄 或 減 低 使 用 之

動 機 。

㆕ 、 標 準 不 ㆒

雖 然 V R M L 2 . 0 為 目 前 W e b 3 D 之 國 際 標 準 , 但 是

參 予 W e b 3 D 市 場 之 廠 商 與 公 司 均 紛 紛 制 定 其 自 己 之

標 準 , 各 家 開 發 工 具 因 此 並 不 相 容 , 造 成 W e b 3 D 標 準

不 ㆒ 。

W e b 3 D 之 發 展 有 ㆖ 述 之 限 制 是 因 為 目 前 W e b 3 D 的

市 場 還 處 於 起 步 階 段 。 但 是 因 為 W e b 3 D 的 市 場 潛 力 深

厚 , 各 種 開 發 工 具 將 來 之 競 爭 將 愈 趨 白 熱 化 , 其 價 格

與 使 用 技 術 門 檻 將 得 以 降 低 以 符 合 ㆒ 般 體 育 教 師 或 教

練 製 作 體 育 教 材 之 需 求 。 相 信 將 來 體 育 教 材 也 將 隨 網

際 網 路 之 腳 步 , 進 入 W e b 3 D 之 時 代 。

Page 126: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5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第 ㆓ 節 、 未 來 發 展 之 建 議未 來 發 展 之 建 議未 來 發 展 之 建 議未 來 發 展 之 建 議

㆒ 、 教 材 開 發 工 具 之 建 議

在 本 研 究 ㆗ 以 W e b 3 D 之 國 際 標 準 V R M L 2 . 0 為

3 D / V R 開 發 工 具 , 雖 然 目 前 V R M L 2 . 0 之 規 格 已 經 很

完 整 , 但 是 建 議 在 往 後 W e b 3 D 開 發 工 具 的 選 擇 ㆖ 應 參

考 ㆘ ㆒ 代 之 標 準 - X 3 D 。 X 3 D 全 名 為 E x t e n s i b l e 3 D。

X 3 D 名 稱 的 由 來 是 其 整 合 了 X M L 與 V R M L 並 延 伸 了

V R M L 2 . 0 的 功 能 。 其 特 性 為 :

( ㆒ ) 向 ㆘ 相 容 V R M L 2 . 0, 仍 然 可 以 以 X 3 D 的 技 術 瀏

覽 舊 製 作 的 V R M L 2 . 0 的 內 容 。

( ㆓ ) 與 X M L 相 整 合 , 使 用 X M L 來 展 現 V R M L 2 . 0 的 功

能 。

( ㆔ ) 元 件 化 。 封 裝 輕 量 級 的 核 心 ( C O R E) 技 術 , 未

來 能 夠 加 入 新 的 功 能 。

( ㆕ ) 擴 充 性 。 使 用 元 件 增 加 新 的 節 點 ( N O D E ), 並

且 符 合 核 心 技 術 的 執 行 碼 。

㆓ 、 後 續 研 究 之 建 議

( ㆒ ) 充 實 教 材 內 容

忠 義 拳 教 學 完 整 且 系 統 化 , 本 研 究 僅 對 套 路 之

W e b 3 D 教 材 作 探 討 , 國 術 的 學 習 可 分 為 ㆔ 個 階 段 :

基 本 功 、 套 路 、 對 練 ( 散 手 ), 忠 義 拳 之 學 習 也 不

例 外 。 在 基 本 功 ㆗ 包 含 了 手 法 、 腿 法 、 步 法 、 樁 功 、

單 操 … 等 各 種 基 本 功 法 訓 練 。 而 套 路 為 各 基 本 動 作

之 組 合 。 對 練 包 括 了 實 戰 對 練 或 自 由 對 練 等 , 是 忠

義 拳 的 實 用 階 段 。 因 此 未 來 相 關 之 研 究 可 在 基 本

Page 127: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6

功 、 套 路 與 對 練 教 材 ㆖ 作 加 強 , 甚 至 可 以 提 供 3 D

格 鬥 之 線 ㆖ 遊 戲 , 藉 此 提 昇 學 習 動 機 與 充 實 教 材 之

內 容 , 提 供 更 多 、 更 系 統 的 學 習 資 訊 與 學 習 活 動 。

( ㆓ ) 即 時 多 ㆟ 3 D / V R 學 習 環 境

本 研 究 雖 然 提 供 了 討 論 區 讓 學 習 者 共 同 討 論

忠 義 拳 學 習 問 題 , 但 那 並 非 是 在 即 時 的 環 境 ㆗ , 因

此 往 後 如 能 提 供 即 時 多 ㆟ 之 3 D / V R 學 習 環 境,讓 學

習 者 化 身 為 各 種 ㆟ 物 , 可 與 其 他 ㆟ 之 化 身 同 時 處 在

場 ㆗ 。 化 身 除 了 各 種 ㆒ 般 行 動 外 , 也 可 執 行 忠 義 拳

的 各 種 動 作 並 受 到 控 制 , 因 此 學 習 者 可 針 對 動 作 問

題 與 其 他 ㆟ 討 論 , 或 者 進 行 各 種 交 談 , 以 達 到 即 時

的 合 作 學 習 目 的 與 學 習 社 群 之 建 立 , 將 是 未 來 值 得

研 究 之 方 向 。

( ㆔ ) 更 多 的 互 動 式 設 計

在 本 教 材 ㆗ , 雖 然 學 習 者 可 以 透 過 控 制 器 與 虛

擬 武 者 進 行 互 動 , 但 是 往 後 如 果 能 再 加 ㆖ 更 多 的 輔

助 訊 息 , 如 : 動 作 軌 跡 顯 示 、 動 作 位 置 與 角 度 顯 示 、

易 犯 之 錯 誤 動 作 示 範 … 等 , 或 者 加 ㆖ 交 談 式 的 互 動

功 能 , 相 信 能 夠 對 學 習 者 有 更 大 之 助 益 。

( ㆕ ) 更 親 和 的 主 動 觀 察 介 面 設 計

在 3 D / V R 的 世 界 ㆗ 最 大 的 特 色 即 為 能 進 行 自

由 化 的 主 動 觀 察 , ㆒ 般 主 動 觀 察 之 介 面 均 為 沿 用 各

V R M L 外 掛 瀏 覽 器 所 提 供 之 遊 歷 工 具 。 但 是 各 種

V R M L 外 掛 瀏 覽 器 所 提 供 之 遊 歷 介 面 與 遊 歷 方 式 不

盡 相 同 , 而 這 些 V R M L 外 掛 瀏 覽 器 所 提 供 之 遊 歷 方

式 或 許 不 敷 教 材 需 要 之 觀 察 方 式 或 者 跟 其 它 學 習

介 面 不 能 搭 配。 因 此 或 許 可 透 過 V R M L 之 E A I 和 各

Page 128: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7

種 V R M L 外 掛 瀏 覽 器 提 供 之 外 部 編 程 介 面 , 設 計 更

符 合 教 材 需 求 之 遊 歷 與 觀 察 介 面 , 甚 至 可 參 考

V R M L 之 規 格 書 , 設 計 出 自 己 之 V R M L 瀏 覽 器 。

( 五 ) 創 造 更 佳 之 e - L e a r n i n g 與 終 生 學 習 環 境

近 年 政 府 大 力 倡 導 「 e - L e a r n i n g 」, 並 寄 望 資

訊 科 技 能 夠 融 入 教 育 之 ㆗ 。 由 此 可 見 資 訊 科 技 之 應

用 已 是 未 來 教 育 發 展 的 重 點 之 ㆒ 。 利 用 網 際 網 路 , 讓

學 習 者 透 過 網 路 與 電 腦 輔 助 的 學 習 環 境 與 機 制,不 受 時 間

與 ㆞ 點 的 限 制,便 能 夠 獲 得 專 家 或 講 師 的 智 慧 傳 授、進 行

學 習 。 e - L e a r n i n g 能 夠 突 破 傳 統 教 育 訓 練 的 限 制 , 而 獲

得 增 加 學 習 經 驗 、延 伸 學 習 歷 程 、擴 展 學 習 範 圍 的 效 果 。

此 外,學 習 應 不 受 年 齡、時 間、場 合 …等 之 限 制,而

是 終 生 的 學 習 。 終 生 學 習 的 意 義 與 觀 念 為 每 ㆒ 個 ㆟ 在 其

㆒ 生 ㆗,擁 有 不 斷 接 受 各 種 不 同 形 式 的 教 育 或 學 習 機 會 ,

以 獲 取 工 作 及 生 活 所 需 之 新 的 知 識 與 技 能。終 生 學 習 透 過

正 規 的 學 校 教 育 和 非 正 規 和 非 正 式 的 各 種 學 習 活 動 之 整

合,使 每 個 ㆟ 終 其 ㆒ 生 均 有 不 斷 接 受 教 育 或 訓 練 的 機 會 ,

俾 適 應 社 會 快 速 變 遷 需 要 。

體 育 應 不 單 只 是 體 育 課 ㆖ 之 活 動 , 體 育 應 融 入

e - Le a r n i ng 和 終 生 學 習 之 觀 念 , 利 用 網 際 網 路 創 造 電 子

化 之 學 習 環 境 , 提 供 多 元 化 、 適 合 不 同 年 齡 層 之 學 習 資

訊 , 並 透 過 W e b 3 D 充 實 學 習 教 材 之 深 度 與 內 容 , 讓

我 們 時 時 可 方 便 迅 速 的 得 到 各 種 體 育 資 訊 , 改 善 體

育 學 習 之 環 境 與 創 造 優 良 之 生 活 品 質 。

Page 129: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8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㆒ 、㆒ 、㆒ 、㆒ 、 ㆗ 文 部 份㆗ 文 部 份㆗ 文 部 份㆗ 文 部 份

王 春 展 ( 民 85): 電 腦 網 路 科 技 在 學 習 ㆖ 的 應 用 與 展 望 。 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38 卷 1 期 , 24-30 頁 。

王 俊 ㆟ ( 民 8 6): 多 媒 體 軟 體 使 用 者 界 面 與 互 動 性 之 研 究 。

政 大 資 訊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王 學 武 ( 民 90): We b 3 D 應 用 狀 況 與 未 來 發 展 。 新 世 紀 多 媒

體 技 術 研 討 會 -網 路 3 D / V R 應 用 。 台 北 : 資 策 會 多 媒 體

技 術 實 驗 室 。

田 耐 青、洪 明 洲( 1 9 98):電 腦 ㆗ 介 溝 通 與 合 作 學 習。台 北 師

院 學 報 , 11 期 , 1-22 頁 。

朱 錦 鳳( 1 9 9 4):電 腦 網 路 的 應 用 及 在 教 學 ㆖ 的 評 估。教 學 科

技 與 媒 體 , 17 期 , 24-28 頁 。

朱 利 真 , 計 惠 卿 ( 民 86): 影 響 ㆟ 機 互 動 之 因 素 。 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38 卷 5 期 , 25-33 頁 。

李 麗 君( 1 9 9 4):重 新 思 考 多 媒 體 的 選 擇 與 分 類。教 學 科 技 與

媒 體 , 17 期 , 29-34 頁 。

吳 萬 福 ( 民 79): 站 在 運 動 心 理 學 的 立 場 分 析 運 動 技 術 學 習

的 機 轉 。 ㆗ 華 民 國 體 育 學 會 業 務 報 告 書 ( 1 9 8 9 - 1 9 9 0),

41-48 頁 。

汪 洋 ( 1999): 虛 擬 實 境 VRML 設 計 寶 典 。 台 北 : 文 魁 資 訊 。

邱 美 虹( 1 9 9 6):多 媒 體 網 路 教 學、智 慧 型 家 教 系 統 在 科 學 教

育 ㆖ 之 運 用 。 ㆗ 等 教 育 , 4 7 卷 3 期 , 4 3 - 5 6 頁 。

林 正 常( 民 8 0): 教 學 媒 體 研 究 。 台 北 : 五 南 圖 書 。 2 8 0 頁 。

林 政 宏 ( 民 8 6): 深 入 虛 擬 實 境 V R。 台 北 : 碁 峰 資 訊 。

Page 130: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19

忠 義 拳 ( 民 88): ㆗ 華 民 國 國 術 總 會 。

紀 大 任 ( 民 86): 台 灣 跨 世 紀 高 科 技 競 賽 籌 碼 -虛 擬 實 境 。

C A D e s i g n e r 電 腦 繪 圖 與 設 計 雜 誌,11 0 期,1 2 2 - 1 2 7 頁。

施 仁 忠,許 美 鈴( 1 9 97):虛 擬 實 景 在 教 育 ㆖ 之 應 用。遠 距 教

育 , 3 期 , 19-23 頁 。

洪 明 洲 ( 1999): 網 路 教 學 。 台 北 : 華 彩 軟 體 。

郝 岫 音( 1 9 9 5): C AI 的 新 境 界 -虛 擬 實 境 。 光 碟 月 刊 , 5 0 - 5 4

頁 。

馬 啟 偉,張 力 為( 1 9 96):體 育 運 動 心 理 學。台 北:東 華 書 局 。

翁 志 成 ( 民 80): 由 體 育 教 學 計 劃 談 視 聽 媒 體 之 運 用 。 學 校

體 育 雙 月 刊 , 12-16 頁 。

翁 志 成( 民 8 0): 體 育 的 視 聽 與 媒 體 方 法 (㆖ )。 大 專 體 育 , 1

卷 4 期 , 頁 56-62。

翁 志 成( 民 8 0): 體 育 的 視 聽 與 媒 體 方 法 (㆘ )。 大 專 體 育 , 2

卷 1 期 , 50-56 頁 。

翁 志 成 ( 民 80): 體 育 的 視 聽 教 育 理 論 基 礎 。 大 專 體 育 , 1

卷 3 期 , 58-66 頁 。

翁 志 成 ( 民 80): 電 腦 與 體 育 視 聽 媒 體 。 國 民 體 育 季 刊 , 21

卷 2 期 , 65-69 頁 。

翁 志 成 ( 民 80): 體 育 視 聽 媒 體 的 運 用 。 ㆗ 華 體 育 , 4 卷 4

期 , 29-34 頁 。

徐 加 玲 ( 1997): 網 路 CAI 案 例 探 討 。 教 學 科 技 與 媒 體 , 33

期 , 28-35 頁 。

許 秀 影、全 宏 志、簡 肇 胤、趙 榮 耀、劉 虎 城、楊 大 鶴( 2 0 0 0):

虛 擬 實 境 技 術 應 用 。 遠 距 教 育 , 13、 14 期 , 6- 17 頁 。

陳 五 洲 ( 民 83): 多 媒 體 科 技 在 體 育 教 學 ㆖ 的 應 用 。 國 民 體

育 季 刊 , 1 0 2 期 , 1 0 3 - 1 0 9 頁 。

Page 131: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20

陳 年 興( 民 8 4): W W W 加 速 I n t e r n e t 成 為 第 ㆕ 大 媒 體。網 路

通 訊 雜 誌 , 4 6 期 , 3 6 - 3 9 頁 。

陳 瓊 瑤 ( 民 8 5): 虛 擬 實 境 在 教 育 訓 練 應 用 ㆖ 之 探 討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

梁 朝 雲,張 弘 毅( 1 9 98):網 路 虛 擬 實 境 與 情 境 學 習 的 整 合 應

用 。 資 訊 與 教 育 與 雜 誌 , 50 期 , 197-224 頁 。

梁 朝 雲,李 恩 東( 1 9 98):虛 擬 實 境 的 發 展 與 種 類。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40 卷 3 期 , 18-26 頁 。

梁 朝 雲( 1 9 9 8):虛 擬 實 境 之 教 學 應 用。資 訊 傳 播 與 圖 書 館 學,

5 卷 1 期 , 72-87 頁 。

莊 雅 茹 ( 1 9 9 6): C AI 軟 體 動 畫 介 面 設 計 。 教 學 科 技 與 媒 體 ,

28 期 , 13-18 頁 。

莊 雅 茹 ( 民 8 5): C A L 軟 體 電 腦 動 畫 應 用 與 學 習 成 效 分 析 。

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3 8 卷 2 期 , 9 - 1 6 頁

黃 清 雲( 民 8 3):互 動 式 多 媒 體 的 功 能 及 其 應 用 - -以 體 育 教 學

為 例 。 教 學 科 技 與 媒 體 , 1 6 期 , 2 1 - 2 6 頁 。

黃 美 珠 ( 民 86):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軟 體 設 計 原 則 之 探 討 。 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38 卷 5 期 , 17-24 頁 。

黃 仁 竤 , 游 寶 達 ( 民 84): 遠 距 教 學 與 虛 擬 實 境 。 資 訊 與 教

育 雜 誌 , 50 期 , 24-27 頁 。

張 霄 亭 、 朱 則 剛( 1 9 9 8): 教 學 媒 體 。 台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公

司 。

楊 家 興( 民 8 5):遠 據 教 學 ㆘ 發 展 多 元 媒 體 組 合 教 材 的 探 討 ,

視 聽 教 育 雙 月 刊 , 38 卷 1 期 , 1-17 頁 。

謝 純 慧( 民 8 6):多 媒 體 教 材 發 展 之 探 討。育 達 學 報,11 期 ,

178-189 頁 。

鍾 聿 琳,黃 衍 文( 1 9 99):多 媒 體 互 動 式 光 碟 教 學 對 認 知 成 就

Page 132: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21

及 學 習 態 度 影 響 之 初 探。民 意 研 究 季 刊, 2 1 0 期, 6 9 - 8 9

頁 。

嚴 子 翔 ( 1 9 9 9): V R ML 虛 擬 實 境 網 頁 語 言 。 台 北 : 知 城 數 位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㆓ 、㆓ 、㆓ 、㆓ 、 英 文 部 分英 文 部 分英 文 部 分英 文 部 分

B a g g e t , P .( 1 9 8 4 ) . R o l e o f t e m p o r a l o v e r l a p o f v i s u a l

a n d a u d i t o r y m a t e r i a l i n f o r m i n g d u a l m e d i a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7 6 ( 3 ), p 4 0 8 - 4 1 7 .

B a e k , Y. K . & L a y n e , B . H . ( 1 9 8 8 ) . C o l o r , g r a p h i c s ,

a n d a n i m a t i o n i n a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l e a r n i n g

t u t o r i a l l e s s o n . J o u r n a l o f C o m p u t e r - B a s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1 5 ( 4 ), p 1 3 1 - 1 3 5 .

B o r s o o k , T. K . & H i g g i n b o t h a m W, N .( 1 9 9 1) . I n t e r a c t i v i t y :

W h a t i s i t a n d W h a t c a n i t d o f o r c o m p u t e r - b a s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E d u c a t i o n a l Te c h n o l o g y . p 11 - 1 7 .

C h i , H . U . ,( 1 9 8 7). F o r m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U s e I n t e r f a c e s : A

C o m p a r i s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F o u r A x i o m a t i c

A p p r o a c h e s . I E E E T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S o f t w a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11 ( 8, p 6 7 1 - 6 8 5 .

C l a r k , J . M . , & P a i v i o , A .( 1 9 9 1 ) . D u a l c o d i n g t h e o r y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R e v i e w ,

3 , p 1 4 9 - 2 1 0 .

C o p e l a n d , P .( 1 9 9 1 ). T h e m u l t i m e d i a M i x . E d u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r a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2 8( 2 ),

p 1 5 4 - 1 6 3 .

Page 133: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22

D w y e r , F . M . ( 1 9 7 8 ) .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i m p r o v i n g v i s u a l

l e a r n i n g . S t a t e C o l l e g e , P A : L e a r n i n g S e r v i c e s .

D a l t o n , D . W . ( 1 9 8 6 ) .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c o m p u t e r - a s s i s t e d v i d e o i n s t r u c t i o n o n r u a l

l e a r n i n g a n d a t t i t u d e s . J o u r n a l o f

C o m p u t e r - B a s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1 3 ( 4 ), p 1 2 2 - 1 2 5 .

L e v i n , J . A . & C o h e n , M . ( 1 9 8 5 ) . T h e w o r l d a s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l a b o r a t o r y : E l e c t r o n i c

n e t w o r k s f o r s c i e n c e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p r o b l e m

s o l v i n g . J o u r n a l o f C o m p u t e r s i n 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S c i e n c e T e a c h i n g , s u m m e r , p 3 3 - 3 5 .

M a y e r , R . E . & A n d e r s o n , R . B .( 1 9 9 1 ). A n i m a t i o n s n e e d

n a r r a t i o n s:A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t e s t o f a d u a l - c o d i n g

h y p o t h e s i s .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8 3 ( 0 4 ), p 4 8 4 - 4 9 0 .

M a y e r , R . E . & S i m s , V. K . ( 1 9 9 4 ) . F o r w h o m i s a

p i c t u r e w o r t h a t h o u s a n d w o r d s ? E x t e n s i o n s o f

a d u a l - c o d i n g t h e o r y o f m u l t i m e d i a l e a r n i n g .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8 6 ( 3 ),

p 3 8 9 - 4 0 1 .

R e i s e r , R . A . & G a g n e , R . M .( 1 9 8 2 )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 e d i a s e l e c t i o n m o d e l s . R e v i e w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 5 2 ( 4 ), p 4 9 9 - 5 1 2 .

R e i b e r , L . ( 1 9 9 1 ) . A n i m a t i o n , i n c i d e n t a l l e a r n i n g ,

a n d c o n t i n u i n g m o t i v a t i o n .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8 3 ( 3 ), p 3 1 8 - 3 2 8 .

S c h a e f e r m e y e r , S .( 1 9 9 0 ) .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Page 134: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digimuse.nmns.edu.tw/sport/wushu/paper/91.pdfa self- evaluation unit and on- line discussion.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ere created

123

c o m p u t i n g s o f t w a r e d e s i g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3 0 ( 6 ), p 9 - 1 5 .

W a l k e r , J . ( 1 9 9 0 ) . T h r o u g h t h e l o o k i n g G l a s s , I n A .

L a u r e l , B . ( E d . ) . T h e A r t o f H u m a n - 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D e s i g n, p 4 3 9 - 4 4 8,M A:A d d i s o n W e s l e y .

㆔ 、㆔ 、㆔ 、㆔ 、 網 站 部 分網 站 部 分網 站 部 分網 站 部 分

A c t i v e w o r l d s: h t t p : / / w w w. a c t i v e w o r l d . c o m

C u l t 3 D: h t t p : / / w w w. c u l t 3 d . c o m

F I N D: h t t p : / / w w w. f i n d . o r g . t w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h t t p : / / w w w. p a r a l l e l g r a p h i c s . c o m

Vi r t o o l s: h t t p : / / w w w. v i r t o o l s . c o m

We b 3 D C o n s o r t i u m: h t t p : / / w w w. v r m l . o r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