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第五代导演集体回归 - VOC · 会打动我的情思,自然就有诗词咏记。...

1
1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迟美桦 版式编辑 陈阳 桦辑 2020年的华语电影片单,从目 前收集的信息来看,题材类型依然 丰富多样,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重磅 作品。如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 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等华语重工 业特效大片,管虎的战争片《八 佰》,陈可辛的体育题材电影《李 娜》,周星驰的《美人鱼 2》等。值得 关注的是,2020年第五代导演有望 集体回归,张艺谋的《一秒钟》《坚 如磐石》《悬崖之上》,陈凯歌的《尘 埃里开花》,田壮壮的《鸟鸣嘤嘤》 基本都已杀青。 《八佰》:导演管虎。该片原定 于 2019 年 7 月 5 日上映,6 月 25 日 官方宣布撤档,之后陆续传出影片 定档的消息,但迟迟没有上映。作 为管虎导演拍摄的一部战争片,该 片自筹备以来就备受观众期待。影 片取材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 称“八百壮士”的第三战区88师 524团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 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一秒钟》:导演张艺谋,主演 张译、刘浩存、范伟。影片讲述物质 匮乏的1970年代,张九声相信在 一盘胶片中有他已经去世的女儿 的“一秒钟”影像。没赶上电影场次 的张九声与流浪儿小吉林因一场 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聚焦一代人 的胶片情怀。故事中融入了张艺谋 早期的一些个人经历,亦是其一贯 对社会历史、文化展开追忆和寻根 的风格。 《尘埃里开花》:导演陈凯歌, 主演刘昊然、陈飞宇、张雪迎等。该 片 是 陈 凯 歌 继 2017 年 执 导 的《妖 猫传》后时隔 3 年的作品,目前影片 曝 光 的 信 息 很 少 ,只 有 一 张 2019 年 7 月的开机照。据悉,该片讲述了 几个少年在成长岁月中奋发自强、 与命运搏斗的故事,故事背景放在 1960-1980 年间,就是陈凯歌导演 的青年时代。 《鸟鸣嘤嘤》:导演田壮壮,主 演周奇、李宛妲。田壮壮从 2009 年 的《狼灾记》后,相隔 10 年执导了 这部新作。这 10 年间,他不仅跨界 当演员,出演《道士下山》《相爱相 亲》《后来的我们》等,还担任监制, 为新导演作品《过春天》等保驾护 航。此次重回导演位置,令人期待。 《鸟鸣嘤嘤》改编自阿城的小说《树 王》,讲述上世纪 60 年代知识青年 在云南种橡胶树,并与当地农民 “肖疙瘩”发生较量的故事。 《李娜》:导演陈可辛,主演胡 歌等。2014 年拍完《亲爱的》之后, 陈可辛主要在忙两部戏,都是体育 题材,一个是《中国女排》,一个是 《李娜》。前者即将于 2020 年大年 初一全国上映,而先杀青的《李娜》 从筹备到上映的过程却十分坎坷。 影片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自传 《独自上场》改编,讲述李娜从 6 岁 少年时期、运动员时期到退役之后 的故事,并通过她的成长,展现时 代大潮中的人生传奇。 《兰心大剧院》:导演娄烨,演 员巩俐、赵又廷等。电影改编自虹 影的小说《上海之死》,故事设定在 1941年的上海,围绕一名女演员展 开,她在出演新舞台剧的同时也在 为同盟国收集秘密情报,在发现了 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后,她 拒绝分享这一信息。2019年9月, 该片曾入围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 影节主竞赛单元。娄烨运用粗粝却 质感十足的黑白影像,“所有色彩 都会在影片的黑白影像中呈现”, 算是在谍战题材类型作品上的新 尝试。 《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 主演黄渤、费翔、李雪健等。该片是 华语电影中首次采取三部连拍模 式进行制作的系列电影,该三部曲 即将在青岛全部杀青。第一部已经 定档2020年暑期上映,后两部将 于 2021、2022 年上映。从 2012 年 乌尔善导演开始创作故事脚本,到 第三部影片上映,整个系列将跨越 10 年时间,总投资 30 亿元,完全按 照好莱坞工业制作流程来进行,乌 尔善是想打造一部中国版《指环 王》。 《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主 演雷佳音、杨幂、董子健等。该片改 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 父亲为寻找失踪女儿,接下刺杀小 说家的任务。同时,小说家笔下的 少年复仇的奇幻世界,也正影响着 现实世界。特别是小说中的“异世 界”,充满了宏大的场景和瑰丽的 想象。在置景上,城坊、塔楼、房屋 都参考了古老而优美的中式建筑 群。 《749 局》:导演:陆川,主演王 俊凯、苗苗、郑恺。《749 局》又名 《749:异族崛起》,由《九层妖塔 2》 改名而来。陆川早前曾在采访中提 及,749 局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是当 年科工委下属的一个专门研究超 自然现象的保密单位。陆川军校毕 业后在749部队工作过,这段经历 后来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情结。为打 造这部影片,陆川带领制作团队筹 备 一 年 零 八 个 月 ,于 2018 年 10 月 正式开机。陆川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了影片:成长、冒险、动作、少年以 及浪漫。 向彬 早年间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 走进一家文房古店,店内当门的货架 顶上横搁着一支巨大毛笔,笔杆上刻 着“苏东坡之笔”,我踮着脚把毛笔取 下扛在肩上出门疾走,沿着一条路走 了许久,回头看看没人追我,就笑醒 了。偷窃当然不是好事,但只是梦中偷 了东坡的笔,算是一种风雅。觉得这个 梦很有意思,我根据这个梦给自己的 书斋取名“梦苏堂”。恩师还给我题写 了这个斋号,我刻成牌匾挂在书房门 口。 只是由于“梦苏堂”被人抢注成商 标,无奈之下2019年夏就将书斋号改 为“得聿堂”。从“梦苏堂”到“得聿 堂”,不变的是我对书画艺术的那份痴 迷。 对于书画,我是从骨子里痴迷,但 我不想将书画作为一种“纯艺术”去追 求,当然也就不会没日没夜写啊画啊。 更多的时候,我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 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诸多问题。因此,我 自2002年硕士毕业至今,已经出版了 十余部大大小小的著作,发表了100 余篇学术论文。书法教育方面,出版了 《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当代书法 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中小学书法 教育研究》等著作,也发表了 20 余篇 书法教育相关的论文,但书法教育的 无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书法史学方面,我曾出版《吴门书派研 究》《中国书法家全集·文徵明》《历代书 法经典·欧阳询》《从临摹到创作·文徵 明》《从临摹到创作·祝允明》等几部小 著作,发表了50余篇研究书法史的学 术论文,但无论是欧阳询、怀素还是文 徵明等这些我曾经研究过的书法大家, 依然有巨大的学术空间等着我们去探 讨,几辈子也研究不完,而我,当然会在 这些领域默默地研究下去,力争弄清其 中的一些问题,解我心中困惑,明我人 生导航。这些年的学术研究告诉我,只 有研究才能真正明白书画是什么,只有 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古代书画家究竟是 什么样的人,也只有研究才能真正发 现自己的文化缺失与学识短板。如果 真想在这辈子做出点事情,没有真正 的学术研究,恐怕一切都是空谈,至少 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因此,学术研究是 在得聿堂修炼的内容之一。 我一直钟情于古典文学。一缕朝 霞或者一片暮云,一地落叶或者一树 山花,一溪清流或者一处野草……都 会打动我的情思,自然就有诗词咏记。 没有身边的美好和内心的憧憬,我的 诗词之源肯定早已枯寂。于我而言,没 有诗情自然就少了画意,没有诗词当 然就没有书法。至少有 10 年,我的书 法都是书写自作的诗词。书写自己的 诗词,不是有意高标自己,而是我书法 创作时的一种情感体验。每次书写自 己的诗词,心中自然有按捺不住的情 感在笔端汩汩流出,这情感不是简单 的文化自信,而是内心深处的灵魂在 活跃,这灵魂会通过我的笔墨附在我 书法的字里行间。我的书法其实是我 自己鲜活的生命活跃在纸上。 当然,对于书画家,真正面世的还 是作品。很少有人欣赏一个书画作品 时还会惦记作者是否有学术著作和论 文,也没有人会在乎这个作者是不是 诗人。只是我个人认为,学术是我书画 作品中的底气,诗词是我书画作品中 的才气,而笔墨是我书画作品中的灵 气。书画作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技 法;其二是境界。技法是书画创作时的 表现手法,这个方面的功夫要下足,手 头功夫不到,技法就非常拙劣,拙劣的 技法没有表现内心的艺术境界,哪怕 那境界再高,拙劣技法创作出来的书 画作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境界当然 是指人的审美境界和修为,这是书画 作品的气质精神和灵魂所在。境界不 是锤炼书画技法所能修炼而成的,需 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学习才能养成, 读书、研讨、出行、静思,都是提升人生 境界的方式。 徐秋良 我家不大的客厅里挂着一幅 团扇,是湘潭老书家刘振涛先生的 墨宝“心宽如海”,四个字雄健、秀 雅、酣畅。茶余饭后,伏案闲暇,我 常伫立欣赏,静心品味。练习书法 能陶冶性情,观赏书法精品亦能怡 情悦性。 说起这幅团扇,还有一段故事 可陈。大约是 2017 年 6 月底,刘老先 生的弟子黄宗孝老师的书法作品, 入选全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的 首届书画摄影展,作品展设在北京 中国科技馆。黄老师从北京看完展 览回湘,请客答谢恩师刘振涛老先 生的教诲,同时请几位业内朋友分 享他的喜悦,我亦有幸在被邀之列。 听说刘老先生答应赴宴,存于心底 多年的念头摁不住脱口而出:能否 由黄老师出面讨要刘老先生的墨 宝。老先生勒石于山东孔庙、深圳锦 绣中华、岳麓书院、南岳、常德、韶山 等数十处碑林,我仰慕老先生的书 法日久,碍于老先生朝杖之年,未敢 启齿。黄老师在电话那头说试试。试 试,是否在应付我?几位弟子簇拥着 刘老先生进来了,一进门老先生就 把这幅团扇递给我,说“宗孝提出要 我给你写几个字,这是我临出门时 草就的,你看行不行?” 书家夏湘平对老先生的书法 评价是:湖南书法领军人物,在全 国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文化学者王 鲁湘评价:宗何绍基法,蓄颜真卿 意。面对老先生这样谦逊之问,我 受宠若惊,搜肠刮肚找不到适合的 词令来回复,只能把腰弯成90度鞠 躬道谢。 2019 年 1 月初,中央数字电视 书画频道、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 南省楹联家协会、湖南省文史研究 馆、湘潭市政协联合举办“风虎云 龙饶变化,诗山墨海任纵横—刘 振涛诗词书法艺术展暨《刘振涛书 法集》首发式”,展览在北京书画频 道的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是继老先 生在日本、澳门、台湾、马来西亚、 长沙、湘潭等地举办个人书展之后 的又一次盛大展览。用刘老先生的 话说,去北京举办个人书展是他一 直的梦想。京城书家云集,艺术氛 围浓厚,要有雅量接受书法界艺术 尺码的丈量和评判,从而看出自己 作品的高度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刘 老先生的京城书展,轰动首都书法 界。名家夏湘平、刘洪彪、程宝山、 陈啸宏、王鲁湘、史绍洁、唐辉等对 这次展出的兼具篆、隶、楷、行、草 五种书体的60多幅作品,对刘老先 生的深厚学养、艺术追求、书法特 征、审美趣味给予极高的评价,一 致认为展示的作品是老先生人生 几十年历练的自然表达,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的自然展示,传统文人精 神世界的自然彰显。 行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如同修 行。历代名家用他们毕生的心血和 精神垒筑一座座高峰,楷、行、草、 篆、隶都有其代表人物,横亘在通往 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道上,难以逾越, 高山仰止。行走这条大道,不仅要勇 气,要毅力,要韧性,更要海纳百川 的胸怀,登峰览秀,博采众长,构筑 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地。刘老先生就 是这样的艺术家,“心宽如海”也是 他临池几十年内心情感的实写。 “心宽如海”悬于厅堂,也是我 的座右铭,提醒我,教育我,引导 我。人在天地间站立,看世事沉浮, 观云卷云舒,有起有落,有春风、有 阳光、有鲜花的时候,也有寒风冷 雨、有坎坎坷坷、有磕磕碰碰的时 候,只要有海的容量,有海的胸怀, 人生就淡定,沉稳,处变不惊,宠辱 不搁于心。 心宽如海 吴学安 2019年度电视综艺进入不冷 不热的温吞局势。与此同时,社交 媒体兴起的“演技大赏”蔚然成 风。一时,“演技”成为舆论场的关 键词,粉丝与观众共同参与到这 场自发组织的“演技品赏大赛” 里。“眼神杀”“炸裂式演技”“演技 高光”等等内容片段被截成一个 个视频与动图,成为社交网络又 一股娱乐力量。 “万物皆可综艺”的时代,“演 技类”综艺的霸屏来得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娱乐产业的蓬勃 发展和文娱市场的理性回归,带 动了大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 也使得其对演员“演技”的关注热 情日益水涨船高。去年下半年, 《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演 技派》一连三档演技类综艺节目 扎堆屏幕。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 “演技类综艺是否消费演员”“演 员能否通过综艺证明演技”等质 疑声也不绝于耳。 所谓的演技类综艺,从模式 上看还是有所创新的,像《演员 的诞生》这类表演类的节目,国 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但表演不 像唱歌,不能瞬间打动观众,这 也是为什么节目开播后,虽然请 来国内一线演技派演员,但是收 视效果欠佳的原因。演技类综艺 提供的是行业生态一角的呈现, 它引导观众去认知影视生产链 条,导演如何讲戏,一部作品背 后创作者的审美与偏好在哪里, 演员与导演对话,导演如何掌控 一部戏的制作,等等。抛去流量 话题度,演技类综艺的大众化功 能在于“揭秘”。 如果说《演员的诞生》是将 镁光灯投射到那些没有流量但 本职能力强的演员身上,去年播 出的这三档演技类综艺则更为 广阔,不管形式赛制与嘉宾阵容 如何变化,它们都旨在从更加行 业的角度切入,展现“如何成戏” 的过程。然而,一边是“演员就 位”综艺的火热播出,带出演员 演技、导演水平、舞台表现等热 议话题;一边是影视演员的“星 光暗淡”,据统计,一年能有 5 部 及以上作品播出、在观众面前频 繁露脸的光鲜演员,在全体演员 中 的 占 比 不 过 1% ,65% 的 演 员 这 一年中没有在能够播出的影视 剧里露过脸。 说到底,表演类综艺再火, 也不能完全代表表演艺术的勃 兴。某种意义上来说,演技类综 艺成为热门话题,贴合整个影视 业的行业现状,从中年女演员无 戏可拍到寒冬之下偶像演员就 业困难,它并非轻松娱乐式,演 员的被动性、行业寒冬之下的直 观反映都足够真实。一档接一档 的演技比拼节目,当众拷问部分 青年演员、新生代演员、偶像派 演员,甚至是导演的专业技能, 而面对如今演员行业存在的“只 能在综艺节目里露脸”的情况, 被当众拷问的又何止是演员,恐 怕还有值得反思的影视行业生 态。好演员需要表演的土壤,也 需要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市场 回归演技为王,演技类等综艺节 目任重道远。 演技类综艺“吸睛” 折射出影视生态困境 樊家信 醴陵是“釉下五彩”的发祥地,全国三大瓷都之 一。这里人杰地灵,生于斯长于斯的魏楚斌,36 岁那 年被评为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 省杰出陶瓷艺术家。多年来,魏楚斌在省、国家、国际 级博览会上,有多件瓷艺作品获金奖、银奖,连续 6年 在中国嘉德春秋两季拍卖会上参拍。 魏楚斌出身农村,父亲是木匠,维持着家中不 富裕的生活。魏楚斌从小喜欢画画,多是临摹连环 画上的人物。父亲怕画画影响儿子的功课,曾生气 地没收了他一大叠“作品”。1997 年,一个机缘,让 魏楚斌进了省陶瓷研究所,拜在中国工艺美术大 师熊声贵门下学瓷画。他领悟力强,又苦学苦练瓷 画的基本功—“线描”,深得师父喜爱。几年后, 陶研所解散。为生计,他办过小工厂,离瓷艺渐行 渐远,但最终还是“弃厂归瓷”。他总觉得,自己的 天赋秉性就只适宜作个“弄瓷人”。 漫漫艺术前路,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于醴陵瓷釉下五彩的工艺,他得前辈的真传,有实 践的经验,可谓非常熟悉了,但为了提高中国绘画 的素养,他选择重新回到学校,沉下心来到中国美 术学院花鸟系专业高研班进修了几年。一位美院 教授曾称赞魏楚斌“你对瓷器读得很懂”,但他对 “读懂瓷”有着自己广义的注释:一是熟悉理解“制 瓷”的全流程,这方面自己是懂,然而“读懂瓷”还 应包括理解瓷的特质,如何造型、装饰及画什么、 如何画等问题。这方面还大有学问,还要认真地长 期地研究探求。 魏楚斌主攻瓷画中的花鸟。“以线造型”是花 鸟画的基本功,他咬住“白描”线条下功夫最深。他 笔下的鹰、鸡等禽类的羽毛,虎熊等兽类的皮毛, 根根挺秀,表现对象柔美中透出健雅,厚重中飘出 清逸。他还把自己的感悟写成论文《醴陵釉下五彩 线描技法》,发表在专业刊物《中国陶瓷科学与艺 术》上,受到业界关注与好评。 刘勰《文心雕龙》有云:“望今制奇,参古定 法”,这句话于艺术创新很有意义。魏楚斌在夯实 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大实大虚,以简驭繁、空灵雅 致的风格。他依托醴陵瓷白度高的特征,画面上留 白很多,造成一种空灵的气韵,一种禅意的“虚”。 而“实”的花鸟,他重彩施色,有时还采用“堆塑”, 将厚重的色彩凸出画面,形成一种浅浮雕效果,让 表现对象更加栩栩如生。 这里说说他创作的“大球泥”系列。大自然的 神秘造化,使湘西雪峰山出产一种罕珍的非金属 矿石。它呈球状,白度极高,可制成如薄纸透亮、似 美玉温润的瓷器,人称“泥黄金”,瓷界称它“大球 泥”,现矿源已濒临枯竭。魏楚斌创作的《萌》《清 雅》《雅趣》《墨戏》等“大球泥系列”,绝对是当今瓷 艺中的极品。他充分发挥了大球泥的特质,瓷绘留 白更多,且着笔少:一小束红果与一只螳螂,一只 红蜻蜓,几只小促织凸显其中,大实大虚,高贵典 雅,极富禅韵,已臻化境,观赏之,把玩之,尽得美 的享受。他还与合作者将洒金、釉下五彩、青花有 机地融合于一幅画面中,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 魏楚斌将自己的商品注册为“楚瓷”,“楚”亦 可解为“湘”。人们似可从中体味到其欲领异标新、 独树一帜的气概与意愿。 视风云 墨飘香 路跋涉 林掇英 林杂谈 周刊 ·艺风

Transcript of 华语第五代导演集体回归 - VOC · 会打动我的情思,自然就有诗词咏记。...

  • 1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责任编辑 迟美桦 版式编辑 陈阳

    桦辑

    2020 年的华语电影片单,从目前收集的信息来看,题材类型依然丰富多样,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重磅作品。如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等华语重工业 特 效 大 片 ,管 虎 的 战 争 片《八佰》,陈可辛的体育题材电影《李娜》,周星驰的《美人鱼 2》等。值得关注的是,2020 年第五代导演有望集体回归,张艺谋的《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陈凯歌的《尘埃里开花》,田壮壮的《鸟鸣嘤嘤》基本都已杀青。

    《八佰》:导演管虎。该片原定于 2019 年 7 月 5 日上映,6 月 25 日官方宣布撤档,之后陆续传出影片定档的消息,但迟迟没有上映。作为管虎导演拍摄的一部战争片,该片自筹备以来就备受观众期待。影片取材自 1937 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 八 百 壮 士 ”的 第 三 战 区 88 师524 团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一秒钟》:导演张艺谋,主演张译、刘浩存、范伟。影片讲述物质匮乏的 1970 年代,张九声相信在一盘胶片中有他已经去世的女儿的“一秒钟”影像。没赶上电影场次的张九声与流浪儿小吉林因一场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聚焦一代人的胶片情怀。故事中融入了张艺谋早期的一些个人经历,亦是其一贯对社会历史、文化展开追忆和寻根的风格。

    《尘埃里开花》:导演陈凯歌,主演刘昊然、陈飞宇、张雪迎等。该片是陈凯歌继 2017 年执导的《妖猫传》后时隔 3 年的作品,目前影片曝光的信息很少,只有一张 2019年 7 月的开机照。据悉,该片讲述了几个少年在成长岁月中奋发自强、与命运搏斗的故事,故事背景放在1960-1980 年间,就是陈凯歌导演的青年时代。

    《鸟鸣嘤嘤》:导演田壮壮,主演周奇、李宛妲。田壮壮从 2009 年的《狼灾记》后,相隔 10 年执导了这部新作。这 10 年间,他不仅跨界当演员,出演《道士下山》《相爱相亲》《后来的我们》等,还担任监制,为新导演作品《过春天》等保驾护航。此次重回导演位置,令人期待。

    《鸟鸣嘤嘤》改编自阿城的小说《树王》,讲述上世纪 60 年代知识青年在云南种橡胶树,并与当地农民

    “肖疙瘩”发生较量的故事。《李娜》:导演陈可辛,主演胡

    歌等。2014 年拍完《亲爱的》之后,陈可辛主要在忙两部戏,都是体育

    题材,一个是《中国女排》,一个是《李娜》。前者即将于 2020 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而先杀青的《李娜》从筹备到上映的过程却十分坎坷。影片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自传

    《独自上场》改编,讲述李娜从 6 岁少年时期、运动员时期到退役之后的故事,并通过她的成长,展现时代大潮中的人生传奇。

    《兰心大剧院》:导演娄烨,演员巩俐、赵又廷等。电影改编自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故事设定在1941 年的上海,围绕一名女演员展开,她在出演新舞台剧的同时也在为同盟国收集秘密情报,在发现了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后,她拒绝分享这一信息。2019 年 9 月,该片曾入围第 76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娄烨运用粗粝却质感十足的黑白影像,“所有色彩都会在影片的黑白影像中呈现”,算是在谍战题材类型作品上的新尝试。

    《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主演黄渤、费翔、李雪健等。该片是华语电影中首次采取三部连拍模式进行制作的系列电影,该三部曲即将在青岛全部杀青。第一部已经定档 2020 年暑期上映,后两部将于 2021、2022 年上映。从 2012 年乌尔善导演开始创作故事脚本,到第三部影片上映,整个系列将跨越10 年时间,总投资 30 亿元,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制作流程来进行,乌尔善是想打造一部中国版《指环王》。

    《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主演雷佳音、杨幂、董子健等。该片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父亲为寻找失踪女儿,接下刺杀小说家的任务。同时,小说家笔下的少年复仇的奇幻世界,也正影响着现实世界。特别是小说中的“异世界”,充满了宏大的场景和瑰丽的想象。在置景上,城坊、塔楼、房屋都参考了古老而优美的中式建筑群。

    《749 局》:导演:陆川,主演王俊 凯 、苗 苗 、郑 恺 。《749 局》又 名

    《749:异族崛起》,由《九层妖塔 2》改名而来。陆川早前曾在采访中提及,749 局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是当年科工委下属的一个专门研究超自然现象的保密单位。陆川军校毕业后在 749 部队工作过,这段经历后来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情结。为打造这部影片,陆川带领制作团队筹备一年零八个月,于 2018 年 10 月正式开机。陆川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影片:成长、冒险、动作、少年以及浪漫。

    华语第五代导演集体回归

    二〇二〇年电影值得期待

    向彬

    早年间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走进一家文房古店,店内当门的货架顶上横搁着一支巨大毛笔,笔杆上刻着“苏东坡之笔”,我踮着脚把毛笔取下扛在肩上出门疾走,沿着一条路走了许久,回头看看没人追我,就笑醒了。偷窃当然不是好事,但只是梦中偷了东坡的笔,算是一种风雅。觉得这个梦很有意思,我根据这个梦给自己的书斋取名“梦苏堂”。恩师还给我题写了这个斋号,我刻成牌匾挂在书房门口。

    只是由于“梦苏堂”被人抢注成商标,无奈之下 2019 年夏就将书斋号改为“ 得 聿 堂 ”。从“ 梦 苏 堂 ”到“ 得 聿堂”,不变的是我对书画艺术的那份痴迷。

    对于书画,我是从骨子里痴迷,但我不想将书画作为一种“纯艺术”去追求,当然也就不会没日没夜写啊画啊。更多的时候,我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诸多问题。因此,我自 2002 年硕士毕业至今,已经出版了十余部大大小小的著作,发表了 100余篇学术论文。书法教育方面,出版了

    《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当代书法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等著作,也发表了 20 余篇书法教育相关的论文,但书法教育的无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书法史学方面,我曾出版《吴门书派研究》《中国书法家全集·文徵明》《历代书法经典·欧阳询》《从临摹到创作·文徵明》《从临摹到创作·祝允明》等几部小著作,发表了 50 余篇研究书法史的学术论文,但无论是欧阳询、怀素还是文徵明等这些我曾经研究过的书法大家,依然有巨大的学术空间等着我们去探讨,几辈子也研究不完,而我,当然会在这些领域默默地研究下去,力争弄清其中的一些问题,解我心中困惑,明我人生导航。这些年的学术研究告诉我,只有研究才能真正明白书画是什么,只有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古代书画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也只有研究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文化缺失与学识短板。如果真想在这辈子做出点事情,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恐怕一切都是空谈,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因此,学术研究是在得聿堂修炼的内容之一。

    我一直钟情于古典文学。一缕朝霞或者一片暮云,一地落叶或者一树山花,一溪清流或者一处野草……都会打动我的情思,自然就有诗词咏记。没有身边的美好和内心的憧憬,我的诗词之源肯定早已枯寂。于我而言,没有诗情自然就少了画意,没有诗词当然就没有书法。至少有 10 年,我的书法都是书写自作的诗词。书写自己的诗词,不是有意高标自己,而是我书法创作时的一种情感体验。每次书写自己的诗词,心中自然有按捺不住的情感在笔端汩汩流出,这情感不是简单的文化自信,而是内心深处的灵魂在活跃,这灵魂会通过我的笔墨附在我书法的字里行间。我的书法其实是我自己鲜活的生命活跃在纸上。

    当然,对于书画家,真正面世的还是作品。很少有人欣赏一个书画作品时还会惦记作者是否有学术著作和论文,也没有人会在乎这个作者是不是诗人。只是我个人认为,学术是我书画作品中的底气,诗词是我书画作品中的才气,而笔墨是我书画作品中的灵气。书画作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法;其二是境界。技法是书画创作时的表现手法,这个方面的功夫要下足,手头功夫不到,技法就非常拙劣,拙劣的技法没有表现内心的艺术境界,哪怕那境界再高,拙劣技法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境界当然是指人的审美境界和修为,这是书画作品的气质精神和灵魂所在。境界不是锤炼书画技法所能修炼而成的,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学习才能养成,读书、研讨、出行、静思,都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方式。

    永远都在路上

    徐秋良

    我家不大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团扇,是湘潭老书家刘振涛先生的墨宝“心宽如海”,四个字雄健、秀雅、酣畅。茶余饭后,伏案闲暇,我常伫立欣赏,静心品味。练习书法能陶冶性情,观赏书法精品亦能怡情悦性。

    说起这幅团扇,还有一段故事可陈。大约是2017年6月底,刘老先生的弟子黄宗孝老师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的首届书画摄影展,作品展设在北京中国科技馆。黄老师从北京看完展览回湘,请客答谢恩师刘振涛老先生的教诲,同时请几位业内朋友分享他的喜悦,我亦有幸在被邀之列。听说刘老先生答应赴宴,存于心底多年的念头摁不住脱口而出:能否由黄老师出面讨要刘老先生的墨宝。老先生勒石于山东孔庙、深圳锦绣中华、岳麓书院、南岳、常德、韶山等数十处碑林,我仰慕老先生的书法日久,碍于老先生朝杖之年,未敢启齿。黄老师在电话那头说试试。试试,是否在应付我?几位弟子簇拥着刘老先生进来了,一进门老先生就把这幅团扇递给我,说“宗孝提出要我给你写几个字,这是我临出门时草就的,你看行不行?”

    书家夏湘平对老先生的书法评价是:湖南书法领军人物,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文化学者王鲁湘评价:宗何绍基法,蓄颜真卿意。面对老先生这样谦逊之问,我受宠若惊,搜肠刮肚找不到适合的

    词令来回复,只能把腰弯成90度鞠躬道谢。

    2019 年 1月初,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湘潭市政协联合举办“风虎云龙饶变化,诗山墨海任纵横——刘振涛诗词书法艺术展暨《刘振涛书法集》首发式”,展览在北京书画频道的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是继老先生在日本、澳门、台湾、马来西亚、长沙、湘潭等地举办个人书展之后的又一次盛大展览。用刘老先生的话说,去北京举办个人书展是他一直的梦想。京城书家云集,艺术氛围浓厚,要有雅量接受书法界艺术尺码的丈量和评判,从而看出自己作品的高度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刘老先生的京城书展,轰动首都书法界。名家夏湘平、刘洪彪、程宝山、陈啸宏、王鲁湘、史绍洁、唐辉等对这次展出的兼具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60多幅作品,对刘老先生的深厚学养、艺术追求、书法特征、审美趣味给予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展示的作品是老先生人生几十年历练的自然表达,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自然展示,传统文人精神世界的自然彰显。

    行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如同修行。历代名家用他们毕生的心血和精神垒筑一座座高峰,楷、行、草、篆、隶都有其代表人物,横亘在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道上,难以逾越,高山仰止。行走这条大道,不仅要勇气,要毅力,要韧性,更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登峰览秀,博采众长,构筑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地。刘老先生就是这样的艺术家,“心宽如海”也是他临池几十年内心情感的实写。

    “心宽如海”悬于厅堂,也是我的座右铭,提醒我,教育我,引导我。人在天地间站立,看世事沉浮,观云卷云舒,有起有落,有春风、有阳光、有鲜花的时候,也有寒风冷雨、有坎坎坷坷、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只要有海的容量,有海的胸怀,人生就淡定,沉稳,处变不惊,宠辱不搁于心。

    心宽如海

    吴学安

    2019年度电视综艺进入不冷不热的温吞局势。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兴起的“演技大赏”蔚然成风。一时,“演技”成为舆论场的关键词,粉丝与观众共同参与到这场自发组织的“演技品赏大赛”里。“眼神杀”“炸裂式演技”“演技高光”等等内容片段被截成一个个视频与动图,成为社交网络又一股娱乐力量。

    “万物皆可综艺”的时代,“演技类”综艺的霸屏来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娱市场的理性回归,带动了大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也使得其对演员“演技”的关注热情日益水涨船高。去年下半年,

    《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演技派》一连三档演技类综艺节目扎堆屏幕。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

    “演技类综艺是否消费演员”“演员能否通过综艺证明演技”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所谓的演技类综艺,从模式

    上看还是有所创新的,像《演员的诞生》这类表演类的节目,国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但表演不像唱歌,不能瞬间打动观众,这也是为什么节目开播后,虽然请来国内一线演技派演员,但是收视效果欠佳的原因。演技类综艺提供的是行业生态一角的呈现,它引导观众去认知影视生产链条,导演如何讲戏,一部作品背后创作者的审美与偏好在哪里,演员与导演对话,导演如何掌控一部戏的制作,等等。抛去流量话题度,演技类综艺的大众化功能在于“揭秘”。

    如果说《演员的诞生》是将镁光灯投射到那些没有流量但本职能力强的演员身上,去年播出的这三档演技类综艺则更为广阔,不管形式赛制与嘉宾阵容如何变化,它们都旨在从更加行业的角度切入,展现“如何成戏”的过程。然而,一边是“演员就位”综艺的火热播出,带出演员演技、导演水平、舞台表现等热议话题;一边是影视演员的“星

    光暗淡”,据统计,一年能有 5 部及以上作品播出、在观众面前频繁露脸的光鲜演员,在全体演员中的占比不过 1%,65%的演员这一年中没有在能够播出的影视剧里露过脸。

    说到底,表演类综艺再火,也不能完全代表表演艺术的勃兴。某种意义上来说,演技类综艺成为热门话题,贴合整个影视业的行业现状,从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到寒冬之下偶像演员就业困难,它并非轻松娱乐式,演员的被动性、行业寒冬之下的直观反映都足够真实。一档接一档的演技比拼节目,当众拷问部分青年演员、新生代演员、偶像派演员,甚至是导演的专业技能,而面对如今演员行业存在的“只能在综艺节目里露脸”的情况,被当众拷问的又何止是演员,恐怕还有值得反思的影视行业生态。好演员需要表演的土壤,也需要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市场回归演技为王,演技类等综艺节目任重道远。

    演技类综艺“吸睛”折射出影视生态困境

    樊家信

    醴陵是“釉下五彩”的发祥地,全国三大瓷都之一。这里人杰地灵,生于斯长于斯的魏楚斌,36岁那年被评为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多年来,魏楚斌在省、国家、国际级博览会上,有多件瓷艺作品获金奖、银奖,连续6年在中国嘉德春秋两季拍卖会上参拍。

    魏楚斌出身农村,父亲是木匠,维持着家中不富裕的生活。魏楚斌从小喜欢画画,多是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父亲怕画画影响儿子的功课,曾生气地没收了他一大叠“作品”。1997年,一个机缘,让魏楚斌进了省陶瓷研究所,拜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声贵门下学瓷画。他领悟力强,又苦学苦练瓷画的基本功——“线描”,深得师父喜爱。几年后,陶研所解散。为生计,他办过小工厂,离瓷艺渐行渐远,但最终还是“弃厂归瓷”。他总觉得,自己的天赋秉性就只适宜作个“弄瓷人”。

    漫漫艺术前路,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于醴陵瓷釉下五彩的工艺,他得前辈的真传,有实践的经验,可谓非常熟悉了,但为了提高中国绘画的素养,他选择重新回到学校,沉下心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系专业高研班进修了几年。一位美院教授曾称赞魏楚斌“你对瓷器读得很懂”,但他对

    “读懂瓷”有着自己广义的注释:一是熟悉理解“制瓷”的全流程,这方面自己是懂,然而“读懂瓷”还应包括理解瓷的特质,如何造型、装饰及画什么、如何画等问题。这方面还大有学问,还要认真地长期地研究探求。

    魏楚斌主攻瓷画中的花鸟。“以线造型”是花鸟画的基本功,他咬住“白描”线条下功夫最深。他笔下的鹰、鸡等禽类的羽毛,虎熊等兽类的皮毛,根根挺秀,表现对象柔美中透出健雅,厚重中飘出清逸。他还把自己的感悟写成论文《醴陵釉下五彩线描技法》,发表在专业刊物《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上,受到业界关注与好评。

    刘勰《文心雕龙》有云:“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句话于艺术创新很有意义。魏楚斌在夯实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大实大虚,以简驭繁、空灵雅致的风格。他依托醴陵瓷白度高的特征,画面上留白很多,造成一种空灵的气韵,一种禅意的“虚”。而“实”的花鸟,他重彩施色,有时还采用“堆塑”,将厚重的色彩凸出画面,形成一种浅浮雕效果,让表现对象更加栩栩如生。

    这里说说他创作的“大球泥”系列。大自然的神秘造化,使湘西雪峰山出产一种罕珍的非金属矿石。它呈球状,白度极高,可制成如薄纸透亮、似美玉温润的瓷器,人称“泥黄金”,瓷界称它“大球泥”,现矿源已濒临枯竭。魏楚斌创作的《萌》《清雅》《雅趣》《墨戏》等“大球泥系列”,绝对是当今瓷艺中的极品。他充分发挥了大球泥的特质,瓷绘留白更多,且着笔少:一小束红果与一只螳螂,一只红蜻蜓,几只小促织凸显其中,大实大虚,高贵典雅,极富禅韵,已臻化境,观赏之,把玩之,尽得美的享受。他还与合作者将洒金、釉下五彩、青花有机地融合于一幅画面中,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

    魏楚斌将自己的商品注册为“楚瓷”,“楚”亦可解为“湘”。人们似可从中体味到其欲领异标新、独树一帜的气概与意愿。

    魏楚斌的﹃楚瓷﹄

    影视风云

    翰墨飘香 艺路跋涉

    艺林掇英

    艺林杂谈

    周刊·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