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105

Transcript of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Page 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簡報大綱系所簡介核心目標I定位與目標核心目標II課程與教學核心目標III學生輔導核心目標IV研究與服務核心目標V學習成效與改善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系所簡介

系所簡介(12)

200695年8月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於國際與僑教學院

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位於公館校區

201197年8月遷至林口校區

100年與國際漢學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2015101年8月遷至圖書館校區

104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遷至校本部將政治所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系的政經領域

學制完整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系所簡介(22)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學生數 202 76 22

國際學生數

僑生數 陸生來校

交換生數來校

訪問生數合計

其他學生數

15 30 5 4 1 55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合計

專任教師數 9 7 3 0 19註含1位借調北市府

兼任教師數 1 2 0 1 4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國際事務處製表時間201710

核心目標一定位與目標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系所簡介

系所簡介(12)

200695年8月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於國際與僑教學院

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位於公館校區

201197年8月遷至林口校區

100年與國際漢學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2015101年8月遷至圖書館校區

104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遷至校本部將政治所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系的政經領域

學制完整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系所簡介(22)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學生數 202 76 22

國際學生數

僑生數 陸生來校

交換生數來校

訪問生數合計

其他學生數

15 30 5 4 1 55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合計

專任教師數 9 7 3 0 19註含1位借調北市府

兼任教師數 1 2 0 1 4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國際事務處製表時間201710

核心目標一定位與目標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系所簡介(12)

200695年8月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於國際與僑教學院

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位於公館校區

201197年8月遷至林口校區

100年與國際漢學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2015101年8月遷至圖書館校區

104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遷至校本部將政治所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系的政經領域

學制完整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系所簡介(22)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學生數 202 76 22

國際學生數

僑生數 陸生來校

交換生數來校

訪問生數合計

其他學生數

15 30 5 4 1 55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合計

專任教師數 9 7 3 0 19註含1位借調北市府

兼任教師數 1 2 0 1 4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國際事務處製表時間201710

核心目標一定位與目標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系所簡介(22)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學生數 202 76 22

國際學生數

僑生數 陸生來校

交換生數來校

訪問生數合計

其他學生數

15 30 5 4 1 55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合計

專任教師數 9 7 3 0 19註含1位借調北市府

兼任教師數 1 2 0 1 4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國際事務處製表時間201710

核心目標一定位與目標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核心目標一定位與目標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1系所教育目標(15)設立宗旨以東亞區域的文化與政經為研究核心發展多元學科的基礎能力及應用為教學重點培育跨領域的東亞專業人才

系所發展定位 培育具有跨領域思考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之專業人才貢獻於人文社會科學

通過全球視野及臺灣主體性之理解聚焦東亞區域研究 掌握漢學文化政治經濟等相關課題及發展趨勢探究以東亞為主的國際政治經貿及文明對話

在歷史與當代的辯證關係中認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關注東亞區域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其與臺灣的連結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1系所教育目標(25)本系各階段教育目標之歷史分期脈絡

106~學科強化期

96~100年東亞學系創立期

104~106第二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合併

100~104第一階段學科整併期東亞學系與國際漢學研究所合併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1系所教育目標(3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12)

政治學研究所教育目標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3~1043)

培育我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具有「宏觀思維與批判反省能力」「尊重包容的人文素養」以及「區域產經政學的智能」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目標

培育具國際化和全球化視野之跨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應用人才

本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價值多元的特色大學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國際化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1系所教育目標(45) 本系與校方院方的系所教育目標連結歷程(22)

東亞學系教育目標(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1系所教育目標(55)師生對系所教育目標的認同度檢討每學期舉行2次系務會議開放師生對於課程的任何議題提出討論每學期亦至少召開2次課程委員會其運作機制如下表

僅需進系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經三級課程委員會審議

需加審課程大綱

檢討機制

更改授課年級更改課程所屬

領域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永久停開學分數調整

開新課課程名稱更名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2 系所發展計畫(12)系所沿革簡述

95(2006)年成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隸屬國際與僑教學院學制上只有學士班

100(2011)年與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學制上有學士班與碩士班並且分「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招生

104(2015)年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將師資及課程融入東亞學系的政經領域成為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完整學制的系所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2系所發展計畫(22)系所辦學特色與方向

1 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2 發展成為具有學術多元自由之特色系所3 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系所院國際化4 發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1 多元師資陣容提供豐富教學內容2 教學研究並重聚焦東亞區域研究3 建立跨領域跨地域與跨文化等發展特色4 培養具國際移動力及在地行動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系所教學及研究特色與方向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3 學生核心能力(13)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教育目標培育跨領域能力之科際整合與應用的人才

核心能力指標核心能力指標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知識認知層面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能導向層面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個人特質層面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價值倫理層面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3 學生核心能力(2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學士班碩士班(1043~1056)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基礎內涵與深度素養

1-2 掌握東亞地區第二外語(如日語韓語)的實務能力

1-3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專業課題研究方法與趨勢脈動

1-4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視野與思維能力

1-5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基礎研究能力

2-2 具有日語韓語等東亞地區之第二外語能力

2-3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應用能力

2-4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能力

2-5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及政府機關相關職務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規劃撰寫編輯與執行能力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兼具傳承與應變的創建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3 學生核心能力(33)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是否符合系所教育目標

博士班(1043~1056)

培育具人文關懷及政經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以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化及區域發展

1-1 瞭解國際漢學與文化思想區域政治與經濟的深刻內涵與素養

1-2 掌握並開創漢學與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歷史發展研究方法趨勢脈動及實踐能力

1-3 擁有東亞區域研究中政經文化專業的獨立研究能力

1-4 具備跨領域跨文化的策略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的科際整合能力

提供跨地域多學科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知識取向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2-1 具備獨立從事漢學文化與東亞文化思想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之高深研究能力

2-2 具有採集調查與學術研究所需之語言文獻與文本之研究能力

2-3 具備評論撰述學術論文及編撰學術專書的專業能力

2-4 從事文教研究單位所需具備漢學文化與政治經濟之專業知識

以漢學文化及政治經濟跨學科之區域研究為發展主軸以臺灣為主體聚焦於東亞區域的國家社會歷史及文化之相關領域研究

3-1 具有宏觀思惟獨立思考專業研究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3-2 具有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觀與人文素養

3-3 具有傳承與創新的專業特質

進行結合東亞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的整合研究提供國家與社會發展公私協力合作之需

4-1 能夠以嚴謹的態度重視學術倫理的精神審慎進行學術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與差異並能遵循群我規範具有使命感

4-3 能夠懷抱開放宏觀前瞻的全球視野並體認東亞文化的特色與價值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16)學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26)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36)碩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46)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56)博士班課程地圖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4 課程地圖(66)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16)東亞學系的課程具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的多元特色故課程設計以能反應東亞多元主題及跨領域交流為原則學生的主修領域區分為「漢學與文化」及「政治與經濟」兩大主題在課程設計上規劃多門不分組修習或可以跨領域修習的課程提供學生適才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授課教師的安排上部分核心課程也盡可能採用2~3位老師聯合開課共同設計授課大綱的整合模式兼顧了跨學科整合的趨勢

下表舉引幾堂課堂操作方式為例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2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現代思潮(102‐2104‐2)

張崑將老師藤井倫明老師

本課程係結合兩位老師的研究專長分別給學生講述「東亞共同體」「東亞佛教思潮」「東亞儒學思潮」三個部分以及討論中國韓國與日本的現代思潮發展提供學生更為深入精闢的研究視野

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專題

張崑將老師邵軒磊老師(103‐2)

張崑將老師江柏煒老師(104‐2)

張崑將老師關弘昌老師(105‐2)

本課程的規劃係由漢學文化組與政治經濟組兩組各一位教師負責開設旨在訓練研究生所需具備的選題能力研究方法及論文寫作能力特別是多學科跨領域方法的運用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36)科目名稱 合開教師 合開模式說明

東亞政治與經濟102‐2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政經組碩一學生入學的基礎選修訓練課程安排擅長政治領域的教師與經濟領域的教師各一名合作開設課程內容著重在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架構及工具之研討以及對於重要相關議題現象與實例之探討

社會科學方法論103‐1

關弘昌老師林昌平老師

本課程為碩一上學期的必修課由兩位老師各自對學生講述與訓練其擅長的研究方法(質性與量化)同學在學習之後應能夠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概念與各項研究方法並且應用於東亞研究的分析上

中國大陸專題研究104‐1

范世平老師邵軒磊老師

本課程為東亞所一年級上學期的必修課程透過范老師與邵老師兩位老師的聯合開設希望能除了提供給學生除了理論與文獻上的理解外輔以實務資訊的探討與充實開拓更多元的學習面向與視野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46) 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與院內大傳所社工所合作規劃「社會與傳播應用學分學程」讓系上學生除了本系專業科目之外另闢一條學習資源蹊徑該學程跨越三門學術領域融合社會工作區域研究(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傳播應用等基礎性課程課程取向結合社會應用及實務以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現今社會發展趨勢培育人文社會跨領域人才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5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5 跨學科整合(66)與國社院合作開設「跨文化素養系列課程」

2017年9月開設以下課程bull 跨文化素養導論(院核心課程)

bull 移民研究(華語碩)bull 東亞研究專題討論(東亞碩)

bull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英文授課國際人資所)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6 國際競爭力(14)本系目前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情形

合計締結17份合約 東亞學系與國外姊妹系所締結合約數

(13)

(13)

(20)

(7)

(47)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2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校系 國家 締結單位 合作項目 簽約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武漢大學國學院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6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 中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中國 東亞學系 MOU 201305

羅馬大學人文哲學與亞洲研究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教師交換 201108

羅馬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義大利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204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306

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612

日本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學生交換 201612

成均館大學儒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11

漢陽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韓國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MOU 201201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 新加坡 東亞學系 MOU 201611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6 國際競爭力(34)

103學年度20名學生104學年度35名學生105‐113名學生

1北美包含加拿大美國2歐洲包含法國德國荷蘭挪威

3其他包含新加坡澳大利亞

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地區分布情形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6 國際競爭力(44)本系近三年學生赴外交換生人數情形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核心目標二課程與教學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16)學生對課程意見的反饋機制本系所103~105學年度課程意見結果平均與全校平均值相近

教師課程意見調查結果一覽表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3‐1 41 42 44 3 41 44103‐2 34 44 44 1 43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4‐1 38 44 44 2 45 44104‐2 36 44 44 1 45 44

學期東亞學系 政治學研究所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科目數 平均級分 全校平均

105‐1 39 43 44 5 44 44105‐2 40 43 44 6 47 44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26)本系教師近三年課程設計分析圖本系教師依學制課程屬性班級規模大小採取適性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36)本系教師近三年多元教學方法分析圖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專題演講名人就業講座 協同教學合開課程 課堂考察企業參訪 其他(參加研討會)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46)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

時間 考察地參與師生數

1031212‐1031215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

35人

104528‐10462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

20人

105627‐10574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 16人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56)

當代與東亞儒家市民論壇時間 講者 講題1040507

張亞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關係應如何走

1040618

朱浤源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呂榮海律師(蔚理法律事務所)

朱熹呂祖謙合編「近思錄」的古意和新生

1041223

高聖惕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

從中菲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南海主張的挑戰

1050428

陳福裕先生(夏潮聯合會評議長)

一帶一路的大國棋局

本系近三年課堂外之多元教學活動市民論壇東亞沙龍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1課程教學東亞文化沙龍

時間 講者 講題

20140418 江柏煒老師僑鄉研究的路徑從《顯影》僑刊看近代金門的變遷

20140516 林賢參老師 日本安倍內閣對中政策

20140613 潘朝陽老師從《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談我對中國儒家思想的研究心得

20141023 張崑將老師 東亞陽明學與維新革命20141127 林昌平老師 政經版圖與空間分析20141211 田正利老師 泛談台灣研究20150428 關弘昌老師 公民個人在民主和平論中的角色

20150528 潘鳳娟老師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20150628 鄭怡庭老師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福耳摩斯偵探小說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20160930 鄭根埴老師(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冷戰和蘇聯軍紀念碑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3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2師資結構(13)本系生師比結構

生師比 研究生生師比

東亞學系 158 271

政治學研究所

733 283

資料來源本校教務處企畫組採計時間105學年度招生員額總量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2師資結構(23)本系專任教師教學年資分布圖

2

9

7

0 2 4 6 8 10

教學年資20年以上

教學年資10年以上

未滿20年

教學年資未滿10年

(單位位)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2師資結構(33)本系專任教師學術專長之學群領域分布情形

政治學8人次

文化文學漢學9人次

日韓文3人次

國際關係6人次

經濟2人次

區域研究5人次

本系目前(201710)教師結構分布上教授8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後研究員1‐2人不等另每學期聘有兼任教師3‐4人不等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3多元評量(1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東亞學系大學部 東亞學系碩士班 政治所碩士班 政治所博士班

本系教師進行課程學習評量方式之分析圖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3多元評量(22)

4438

18

0總是 經常 偶爾 不會

本系教師使用評量結果調整課程內容情形(百分比)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4教學評鑑與改進本系近三年教師升等評鑑終身免評鑑通過率100

年度教師申請升等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教師接受評鑑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終身免評鑑通過情形

(申請數通過數)

103 66助理教授rarr 副教授

22 22

10422

1助理教授rarr 1副教授

1副教授rarr 1教授

11

105 11副教授rarr 教授

44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核心目標三學生輔導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1學生輔導(14)本系學生學習空間行政空間

第一教室(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人數44人

第二教室可容納人數14人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第三教室可容納人數22人

圖書資料室可容納人數16人

研究生研究室可容納人數25人 系辦公室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師生休息室 系所學會辦公室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4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1學生輔導(24)本系圖書資源(圖書期刊)本系歷年採購圖書約114238冊每年固定訂購學術期刊共54種類收藏於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資料室供師生於開放時間得隨時查閱參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1學生輔導(34)

本系今年添購3大資料庫(詳情可點超連結)以輔助學生撰寫論文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1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解密檔(DNSA)2 《南華早報》(SCMP)3 CEIC資料庫‐中國未來將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專業教室

本系圖書資源(資料庫)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1學生輔導(44)

本系採購之教學用影音光碟紀錄片或其他(63部)連續劇(4套)中外電影(29部)

本系圖書資源(公播版影片)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2多元學習管道(33) 主協辦各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年份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103 東亞學系與日本青山學院大學臺日學生交流活動 10394

103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1031113

104 歷史島嶼的未來2015年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

104103‐104

105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

105624‐625

105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 105718‐719

105 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1051015‐

1016

105 中華文明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1051119‐

1120 105 亞太新局下的日本研究國際研討會 105123‐124103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3篇論文) 103517104 2015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8篇論文) 104523105 2016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收錄19篇論文) 105521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2014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之轉型與分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6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政道與治道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2014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南海仲裁案法律政治與安全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2多元學習管道(23)本系師生與外國姊妹校學生交流活動

105813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台日學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58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31120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104514國際學生與赴外交換生交流活動剪影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2多元學習管道(33)近三年移地研究田野工作坊活動剪影

「東亞文化概論」課堂金門廈門移地研究活動剪影

「海外華人與祖籍地關係田野調查閩南僑鄉研究」活動剪影(金門廈門)

「閩南僑鄉研究田野工作坊(廈門)」活動剪影

「文化理論實務」課程實習(馬祖)活動剪影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12)本系輔導機制

本系專任教師依學校的規定每週至少安排四小時的Office Hour(一天不能超過二小時)本系的導師制度設有主任導師學術導師專責導師指導教授共四重機制執行輔導工作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3學生學習輔導措施(22)本系其他特殊輔導機制

身心障礙生學習輔導(人數5位)

本校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學系輔導人員會同系主任導師助教與該生召開「特殊生支持會議」

特殊生入學時教育部提供該生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3萬元的經費專款協助穩定就學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5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4學生學習與生活輔導措施系所針對學生獎勵制度與補救措施

年度 獎助項目 小計 受獎助人次 平均每人受獎金額

103 研究生獎助學金 456213 106人次 4304

104

工讀助學 138287 14人次 9878論文學習 10200 1人次 10200課程學習 96000 12人次 8000學習活動 40000 8人次 5000碩博獎助 36000 6人次 6000合計 320487

105

工讀助學 183212 16人次 11451論文學習 128409 21人次 6115課程學習 425683 47人次 9057學習活動 105000 17人次 6176碩博獎助 10000 4人次 2500行政學習 112134 15人次 7476合計 964 438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12)企業參訪

學期 參訪日期 參訪機構參訪人數

課堂名稱

帶隊老師

103‐2 1040521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 約32 田正利老師

104‐1 1041030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約20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104‐2 1050520 桃園國際機場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約29

國際企業管理專題研究跨國企業經營策略

田正利老師

105‐1 1051028 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後龍廠) 約20

台灣企業的東亞經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田正利老師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35學生職涯輔導措施(22)職涯講座

演講日期 主講人 講題

1041020 林奎佑(魚夫)作家 建築美食的城市行銷

105315 王樂生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外交生涯

105412 梁崇偉總統府第三局交際柯科長 成功公務員

105412 王榆森基隆市民政處處長 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5419 林子文全聯實業管理部協理文化產業與

大學生職涯發展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核心目標四研究與服務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期刊論文(平均每人每年148篇)

年度 103 104 1058

發表SCISSCIAampHCI刊物論文篇數 1 8 0

發表TSSCITHCI Core刊物論文篇數 8 8 7

發表具審稿制度之刊物論文篇數 17 20 11

總計 26 36 18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專書或專書論文(平均每人每年069本)年度 103 104 1058

專書或專書論文 8 13 16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1058本系教師學術發表著作表現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學位論文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 博士 碩士 博士

發表論文總數 18 5 22 8

國家圖書館尚未公告

已公開電子論文數 9 2 15 0已公開紙本論文數 9 3 0 1被引用數 8 1 0 0點閱數 2865 833 2355 589論文下載數 403 116 322 0書目收藏數 10 2 2 3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105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生篇數 11 9 13

人次 11 9 13

博士生篇數 12 3 3

人次 12 3 3

學生學術研究表現期刊會議論文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學術研究的具體措施及執行成效本系每年舉辦「東亞文化與政經發展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公開對國內外研究生徵稿會前交由本系教師負責審查並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審查通過的論文本系另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出席講評

舉辦年度 審查通過收錄總篇數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

所研究生來稿審核通過篇數

2014年5月17日 13 7

2015年5月23日 18 10

2016年5月21日 19 13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近三年計畫執行成果

103年度 104年度105年度

第一學期

教師研究計畫數 12 11 11

教師研究計畫總金額(元) 5402000 5648000 5416476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資料查詢科技部研究計畫」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件數小計

科技部專題計畫 12 11 11 34

產官學合作 6 8 3 17

校內補助案 2 1 1 4

教育部頂大計劃 4 4 4 12

總計 24 24 19 67

資料來源本校研發處研究推動組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6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本系教師成立的研究中心【院級中心】1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張崑將教授2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系級中心】1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范世平教授2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請點超連結)

中心主任江柏煒教授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 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潘鳳娟范世平

104 潘鳳娟范世平

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3 范世平陳文政

104 陳文政

105 陳文政許禎元徐筱琦

本校資深優良教師

獲獎年度 獲獎人名單

104 許禎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

年度 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3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A Study of CEO Power Pay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103 田正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ownsizing to the Wrong Size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ownsizing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103 張碧君 地理學報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

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

103 陳文政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全球憲政主義之興起‐典範競逐觀點的初步考察

103 陳文政

哲學與文化月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

104 張碧君 都市與計畫城市遺產與城市發展之衝突

以新加坡咖啡山為例

104 林昌平 東吳政治學報空間訊息與鄰近效果

台灣總統選舉的配適與預測分析

104 田正利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Web Site Quality and Online Trading Influences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Securities Brokers

104 關弘昌 遠景基金會季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的因素分析(2000‐

2011)意識形態或選區利益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年度獲獎人 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105 潘鳳娟 編譯論叢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

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

105 潘鳳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Logos amp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啟與跨文化對話

105 林昌平 地理學報空間推論與政治行為

最大熵方法於調查研究的應用TEDS2012105 邵軒磊 問題與研究 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

105 田正利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s the Magic of the Diaspora Fact or Fiction A Study of Taiwanrsquos Trade Performance in the

Bamboo Network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Management amp

Organization

Should the Smiling Curve Frown Du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to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105 田正利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Power of Momentum on Firm Performance a Myth or a Reality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石妤(大學生)周群(大學生)鍾蓉(大學生)

吳芩(大學生)黃惠(大學生)劉宜(大學生)

李碩(碩士生)林余(碩士生)林廷(碩士生)

104闕萱(大學生)徐堯(大學生)孫柔(大學生)

林諼(大學生)沈瑾(碩士生)

105鄒如(碩士生)徐翰(碩士生)鄒婷(碩士生)

韓瑄(大學生)李嬛(大學生)

僑委會華僑事務研究碩博士論文獎

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4 張雯(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恩美)

105 林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江柏煒)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斐陶斐榮譽會員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李倫(碩士生)林谷(博士生)

104 鄭允(大學生)黃德(博士生)

105 黃(大學生)郭穎(碩士生)高澤(碩士生)呂玲(博士生)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二屆「日本研究青年論壇」日本社會與文化領域優秀論文獎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郭穎(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藤井倫明)

本校社科院學發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勵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5 朱妮(博士生)

本校社科院第五屆學發會「研究生出國發表論文」獎勵金

受獎年度 獲獎學生名單

103 許慈(碩士生)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1師生學術與專業表現師生研究質量檢討改善機制自104學年度起本校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考試時須將學位論文初稿上傳至「Turnitin學術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亦須繳交經指導教授與研究生本人簽名的原創性報告結果始可辦理學位口試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另也規範105學年度後入學之研究生須於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研習」(httpethicsnctuedutw)並通過研習檢定測驗始能正式撰寫學位論文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2師生服務表現(1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服務學習課程

104‐2

服務機構名稱 義光育幼院附設世美家園 開課教師 關弘昌

修課人數 47人 受服務人數 16人

課程活動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手勢語氣聲響帶領育幼院孩童帶動跳摺紙說演故事一起製作薑餅屋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4‐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05‐2服務機構名稱 青少年學習班mdash東湖教室 開課教師 江柏煒張崑將

修課人數 15人 受服務人數 20人

課程活動內容

1民間書院讀經班志道書院桃園龍潭分院方式一個天次一次一天協助書院帶領讀經班時段(1)週二上午930至週三上午930

(2)週四上午930至週五上午9302青少年學習班以台北市為主(依需求表而定)方式耐心陪讀解決功課問題(數學英文)

或陪伴心性成長時段服務固定時間為週三晚週六晚週日早

每次3小時總共4次(12小時)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105‐2服務學習(二)」活動剪影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7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2師生服務表現(23)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韓國視讀講座本系王恩美老師於104年與財團法人知韓文化協會合「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提供第一線中學地理與社會科教師學習成長了解韓國的機會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2015年「韓國識讀」系列講座研習活動剪影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師生參與社會服務情形產官學界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王冠雄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法規委員會 委員 10511‐10612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國際法諮詢小組 委員 ‐1049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究委員會 委員 10371‐104630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 委員 ‐105831

私立東吳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田正利台北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 監事 102517‐迄今

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 副秘書長 102517‐

江柏煒

文化部世界遺產委員會 委員 10511‐迄今

行政院 政務顧問 103128‐104630

金門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 委員 10311‐1061231

42師生服務表現(3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林賢參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日語版《問題與研究》

編輯委員 10011‐迄今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編輯

諮詢委員10511‐061231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105124‐107123

台灣戰略評估協會海洋安全研究委員會 召集人 ‐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10511‐1071231

林昌平政治大學東亞所《東亞研究》 審稿委員 不定時

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范世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諮詢委員 ‐

桃園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諮詢委員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理事長 ‐

兩岸政策協會 理事 ‐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理事 ‐

國防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陳文政 中道學校財團法人 董事 105814‐109813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教師姓名 校外服務機構 擔任職位 擔任時間

胡元玲

《鵝湖月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哲學與文化》(期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臺大佛學研究》(學報) 審稿委員 不定時

中研院文哲所獎助計畫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張崑將

國立台灣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主編 105年迄今

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 秘書長 97‐103

謙德文教公司 理事 104迄今

張碧君

文化研究學會 秘書長 104‐105

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論叢》 審稿委員 不定時

遠景基金會《遠景基金會季刊》 審稿委員 不定時

徐筱琦 政大國關中心英文版《問題與研究》 審稿委員 105

潘鳳娟 私立輔仁大學 兼課教師 105學年度第1學期

藤井倫明政治大學《東亞觀念史集刊》 執行編輯 1016121026

朱子學會《朱子學年鑑》 特約編輯 2011‐2014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

本系於104‐1所開設「文化理論實務」課程(每兩年開一次)其課程設計係與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進行合作期望能培育文化產業實務的中高階人才前半學期(1~8週)為課堂理論學習後半學期(9~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相關實務的知識與技術

43實務學習經驗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431系所因應培養學生專業實務規劃104學年度第1學期的「文化理論實務」課程規劃於第9週至第13週讓修課同學分組至馬祖南竿鄉實務學習主要的活動據點為南竿牛角村聚落實務操作內容分為三大部分1咖啡書店民宿經營2戰地文化資源解說3與當地國小合作舉辦團康社課同時結合課堂主題對連江縣南竿鄉以及附近的聚落分六大主題為此次實務學習之要點各小組擇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訪

43實務學習經驗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核心目標五學習成效與改善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本系對學生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一直接式評量如課堂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期末報告外語門檻檢定期刊論文或會議發表論文計畫發表資格考考試與學位考試等二間接式評量如量表填答問卷調查期中預警系統等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分數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畢業學分

須修畢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專業必修30學分系選修45學分及自由選修25學分一共 128學分

畢業應修學分為30學分(含必修 12學分選修18學分)

畢業學分數為27學分(必修6學分選修21學分)其中選修學分數必須包含主修領域12學分副修領域6學分自由選修3學分

博士生須在第2個修業學期結束前擇定並提交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由系主任召開博士生指導小組確認並決議學生是否補修課程事宜補修之碩士班或大學部專業課程6學分由指導小組指定但不計入畢業學分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外語能力

下列五種語種則一通過(外籍生僑生陸生除外)各語種規範不同1英語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或中高級初試通過TOEIC 750 分以上

通過TOEFL(IBT) 71 分以上通過雅思 55 以上通過本校英語能力大會考 121 分(含)以上

2日語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新制四級通過3韓語TOPIK(韓語)檢定考試初級 2級通過4歐語類參加歐語(法德義西)官方檢定考試並取得

A2級以上之證書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筆試(含聽力用法字彙與閱讀)105~149分外語能力測驗 FLPT(法德義西)之初級(說寫)通過

5東南亞語類越南語能力檢定(VLT)A級(初級)泰語官方檢定考試達初級(含)或 A2級(含)以上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外語門檻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8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碩士班 博士班

學術發表

在有審查機制之學術會議論

文集或學術性刊物至少發

表一篇學術論文

須完成2篇經審查通過之期

刊論文專書論文的學術發

表或1本專書且須均為

單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第一

作者其中發表在SCI SSCI SCIE EI AampHCITSSCI THCICore期刊者1篇可折抵2篇

學位論文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資格考考試通過

完成計畫口試

教育部校園學術倫理教育

線上修課完成並通過測驗

(105學年度入學者適用)

系所訂定畢業門檻等設計學術研究51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系所對畢業生流向掌控程度

為瞭解畢業生在離校後的就業狀況做為系上未來教學改進及就業輔導之參考本系配合學校系統每年7‐9月間會針對畢業後一年與畢業後三年的學生進行流向調查作為系友服務課程規劃改進以及系務規劃的參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 東亞學系友會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執行情形

東亞學系系友會現任系友會理事長為徐于婷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友會理事長為潘維剛秘書長張世賢系友會組織章程規定中得邀請一位系上專任老師擔任其顧問

東亞學系系友會FB粉專頁面示意圖政治學研究所所友會友會部落格頁面httpblogsinacomtwntnu_politics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2畢業生流向追蹤調查系友追蹤與交流機制

原則上系所友會每年舉辦一次系友回娘家活動系友會幹部成員亦會利用每年畢業季時返回母校參加系上辦理的「撥穗小畢典暨感恩茶會」祝賀學弟妹畢業同時招募社會新鮮人加入系友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104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103級畢業班撥穗畢業感恩茶會活動剪影

時間 講者 講題

104614梁崇偉科長

(總統府交際科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

元首身旁窺天下一個國家禮賓

官的職涯心得分享

105412王榆森處長

(基隆市民政處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生)基隆城市再造與願景

106424張馨空服員

(國航東亞學系學士班畢業生)東亞學系邁向空服員

校友職場經驗分享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3學校互動關係人意見追蹤改善雇主滿意度調查本系每年皆會收到本校就輔組提供的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作為系所評量參考

去年度在雇主對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上東亞學系校友的表現評價達中等偏上在各項工作表現之評比方面平均數皆為400標準差為000

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整體工作表現評價也是中等偏上(平均數=423標準差=0528)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5: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

系主任

江柏煒教授

總務博士班教務

鄭琇方

學士班碩士班教務

謝侑蓁

人事學生獎勵金

伍明莉

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行政團隊

本系系主任任期是3年一任

連選得連任一次

系上聘有3位專任行政人員

除了各自業務分工外並

襄助系上師生解決教學與

研究等問題執行系務會

議各項決議

本系行政人員每年年中

年底需接受系主任考核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6: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4行政運作自我改善系所因應發展目標規劃行政制度

系所務聯席會議

教師評審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除召集人外委員由本系兩領域之專任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其中兩領域之委員人數應相等

課程委員會

成員7-9人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委員由兩組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組成學生代表由各學制推派一名代表出席另聘請校友產業界或校外專家學者代表至少1人

招生委員會

成員5-7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兩組各領域各推派2-3位專任教師

預算空間規劃委員會

成員至多5人由本系專任教師產生之召集人由委員會委員公推之

負責編列審議年度預算規畫系所空間運用維護事宜訂定研究室使用分配相關事宜

學術發展委員會

成員5-7人由兩組教師各推舉若干人組成召集人由本委員會全體委員公推之

規畫學術交流協議本系學術刊物會議論文集等之編輯及出版工作以及其他有關學術發展與交流工作

任務編組

導師會議

成員為學術導師專責導師與系主任討論獎助學金的分配比例受理獎助學金的申請表現傑出學生的選拔與推薦特殊學生的輔導情形交流及其他學生輔導事項

任務編組

博士生指導小組

由主任以及兩領域各一位老師共同籌組確認博士生的主修領域與研究主題以及是否需補修專業課程課程事宜為尚未選擇指導教授的博士生籌組資格考考試委員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7: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55上週期已受評系所改善情形 依據上週期評鑑結果建議的調整與追蹤考核情形本系上週期評鑑參與時間為101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受評班制為學士班碩士班依據訪評委員建議事項自我改善情形如下表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一目標核

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針對「東亞」區域研究的範圍與所

開設課程做適當之對應與調整以符合東亞區域研究的定位

2 宜將學生列為該系課程委員會當然代

表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系務反映意見且建議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課程委員會議

3 宜增加外語課程時數並協調語言教室配合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配合校務發展計畫兩單位於103學年度整合整合過程亦將上週期評鑑訪

評委員的建議事項一併納入整合規劃的考量其中1 本系與政治學研究所整合後的的課程架構已做

出對應調整(詳見前述課程地圖)且於每一次課程會議系所務聯席會議均有各學制學生代表出席

(可參見架上陳列之各會議紀錄)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

103學年度起中級外語課程均調整為3學分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8: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二教師教學

與學習評量

1 宜加強借重其他系所相關之教學資源與人才以補強己身資源使課程開設能兼顧

全面性和深入性

2 基礎外語課程宜另聘語言教師擔任使系內專業教師不必有教授語言課程之負擔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

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另外在課程規劃上亦鼓勵學生針對自己興趣或研究需要跨組修習系上另一領域之科

2 本系已於前次自我改善結果報告書中回覆自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初級外語課

程已另聘兼任教師專責授課

三學 生 輔

導 與 學習資源

【共同部分】

1宜結合該校教學資源中心所提供之資源

落實預警學生之課業輔導工作

2宜強化現階段的導師與指導教授功能以完善對於學生生活學習輔導以及職涯輔導

並儘速制定與就業輔導機制有關的規範例如東亞學系學生就業輔導辦法等加以推動

【碩士班部分】

對報考人數逐年下降之情況宜儘速規劃策略加以因應

1 定期召開導師會議並援引教學資源中心特教中心等資源強化學術專責導師的

輔導品質本系過去三年亦推動不少職涯輔導講座與參訪(詳見前述)積極與業界產生連結以提升本系知名度

2碩士班於107學年度採用學籍不分組招生在篩選優秀學生及考試公平的前提下簡化招生程序及考試科目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99: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四學術與

專業表現

【共同部分‐東亞學系】1 宜增聘東南亞政治經濟的專兼任教師

以符合該系自訂的研究範疇2 教師宜調整教學與研究方向均衡涵蓋

東北亞東南亞及海峽兩岸地區以符

合該系鎖定之方向3 該系國際化及國際合作的層次及範疇

宜再加強及擴大以達成系發展計劃中

之國際化目標4 宜藉由校內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的學

術研究

1 東亞學系與政治學研究所兩單位整合後已補足兩系所各自領域匱乏的師資也利

用整合的機會將兩單位教師授課課程進行調整盡量與教師研究成果相呼應

2 如「國際競爭力」之前述本系所近幾年

簽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程等17份國外姊妹院系合約目前正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洽談學術合作意

向中3 本系所教師103‐105年度獲得校內外學術

研究獎勵名單可詳見核心目標IV「413師生研究獲獎榮譽及具體回饋教學情形」當中列舉了本系所教師獲得「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本校社科院學術研究

傑出暨優良教師獎勵」「本校資深優良教師」「本校研發處學術論文暨專書獎助獲獎名單」情形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0: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評鑑項目 建議事項 執行情形

畢 業 生

表 現 與

整 體 自

我 改 善

機制

1 宜制度化針對學士班及碩士班新生進行

職涯性向測驗據以分析強化對於學生

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此外系網「求職

資訊專區」資訊內容宜再強化充實

2 宜儘速成立系友會寬籌經費並由專

人負責制定系友會相關辦法與組織

以持續強化對畢業系友之聯繫

3 對於畢業生就業及雇主滿意度調查宜

同步採取輔助示作為例如邀集系友聚

會以掌握職場動態與企業主對系友之

評價鼓勵系友不定期向系網填寫問卷

與反應問題發行系電子報與系友互通

訊息以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職輔訊息

1 系網「求職資訊專區」及東亞學系系友會

已成立組織章程於102年11月16日東亞

學系系友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該組織

亦設有經費專戶負責會務運作

2 系友會每年均利用畢業典禮的時刻與應屆

畢業班學弟妹及系上師長聚會系學會

與系辦亦不定時邀請系友回母校為學弟妹

進行第一手的職場經驗分享

3 有關近三年職涯輔導與系友回饋情形請

詳見評鑑報告書 核心目標52「畢業生流

向追蹤調查」)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1: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標竿指標標竿伙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2: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一提升研究產能

學術獎項

三年內專任研教人員獲得校內外獎項數量

9 8 10 9 9 15

研究能量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件數

3218=178

4018=222

2618=144

4716=294

5116=319

1916=119

三年內平均教師發表之專書件數

118=006

118=006

118=006

516=031

716=044

216=013

二提升教育環境與品質

生師比 生師比 1365 1562 158 25 25 25

學生學習資源

三年內學生獲得獎補助件數

12 8 12 4 4 4

三年內平均每年辦理活動件數

9 10 25 10 15 10

學生學習環境

學生專用活動與學習空間之相關資料

6間4台電腦4台印表機4台投影機

6間4台電腦1台影印機

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6間9台電腦

(含2台專業用筆電)4台大螢幕顯示器

2台投影機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2間27台電腦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3: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標竿指標目標 指標 次指標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數據 南大中文系數據

三促進國際化發

國際教研人員

國際教研人員數比例

221 220 322 1416 1416 1416

國際語言課程

國際語言課程數比例

20122 20122 20122 96313 103290 104325

師生國際化表現

三年內師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次數

31 48 28 1 14 2

單位辦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件數

11 13 15 3 1 8

四提升產學價值(對社會貢

獻度)

產學合作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學術單位合作案件數

343=1133 1133 1133 233

=767 767 767

三年內平均每年來自企業政府合作案件數

143=467 467 467 173

=567 567 567

師生社會貢獻情形

三年內教師參與社會服務數

10 12 20 13 13 13

自訂跨領域教研

指標

研究中心設立數 2 4 4 3 3 3

跨國跨區域研究課程數比例

11122 11122 11122 10313 12290 13325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

Page 104: 簡報大綱 - NTNU › files › news › 1631_a01afbaa.pdf · 度、重視學術倫理的 精神,審慎進行學術 研究。 4-2 能夠檢視、理解、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

報告結束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