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º - yanlamchurch.org.hk—Ž哪2013_4月號.pdf[1] 聖約教會恩臨堂季刊 2013年4月號 個星期天早上,紀家愷 (阿愷)弟兄被臨時拉伕叫 上台做「司他」,樣

Transcript

[1]

聖約教會恩臨堂季刊2013年4月號

個星期天早上,紀家愷(阿愷)弟兄被臨時拉伕叫上台做「司他」,⼀一樣

淡淡定不⽤用譜架,彈完整個崇拜的詩歌。他說:「事奉就好似做急症室醫⽣生,要ever ready,如果仲要等你搵譜、慢慢諗點夾點彈,個病⼈人可能已經死了。做崇拜的樂⼿手,⾓角⾊色好重要,所以必先要熟練好⼿手上的樂器,才能彈得專注、將敬拜呈獻出來,引導主席⼊入歌、會眾亦更易投⼊入。」

隱⼠士的歲月

阿愷⾃自中四開始在教會學結他,師承達銘、梓桓、楊康,「他們

各⾃自教我少少,我就開始⾃自⼰己練習,愈彈愈有興趣。」事隔多年,時序已經搞不清,起初在⼩小組唱詩時當伴奏,⼀一年左右就⾛走上崇拜台上做「司他」。「回想起⼊入IVE前的暑假,應該是我最瘋癲的時期,⽇日彈⼋八⾄至⼗十⼩小時,除了睡覺、⻝⾷食飯,就是彈結他。讀IVE時我是基督徒團契的團⻑⾧長,Year 2開始決定將來⼯工作是要⽤用⾳音樂事奉神,但因為成績好差,Year 3後要重讀⼀一年,那年是我⼈人⽣生最低潮時期,想逃避重讀和找⼯工作,甚⾄至連團契都不理,只留在家彈結他避世,或拿教會事奉來

嗎哪

阿愷:”必先要熟練好⼿手上的樂器,才能彈得專注、將敬拜呈獻出來“

『我彈結他敬拜神』

敬.拜.者.的.見.證

[2]

逃避現實。」

以⾳音樂事奉為業

「直⾄至有⼀一次去約書亞樂團的佈道會,其中⼀一個分享提及有七個⼭山頭,我們要在各⾃自的領域成為卓越,其中⼀一個領域就是⾳音樂。這次後我突然醒覺,重新認定⾃自⼰己的恩賜,將⾃自⼰己交托給神。」不久之後,阿愷指⾃自⼰己「盲舂舂」⾛走去基督教⾳音樂機構『Music2000』⾒見⼯工,竟順利獲聘請,⼯工作⾄至今五年。

「我是錄⾳音室的Engineer,起初都是做打雜,現在主要負責為唱⽚片錄⾳音、編曲。由2009年開始,公司開始了福⾳音事⼯工,我們的團隧每年都會去新⻄西蘭、⻄西雅圖、加拿⼤大等⼤大城市,因為有感當地華⼈人⽣生活太豐⾜足,漸漸忘記傳福⾳音的⼤大使命,所以我們想去祝福和提醒他們。」阿愷坦⾔言,若不是這份⼯工作,根本未試過搭飛機,⽽而⾄至今已跟團隊去了六、七個城市,擴闊眼界,亦多了在台上演奏的機會。

異地體驗

「最深刻是有⼀一年去加拿⼤大巡迴,在多倫多時寄住在⼀一位弟兄的家,他將⾃自⼰己的主⼈人房讓給我們,那主⼈人房⼤大得⾜足以放⼀一張king size睡床、兩張queen size氣墊床,但他⾃自⼰己則睡在客房⼀一張單薄的氣墊床。這事令我體會到,原來基督徒為⼈人犧牲,可以做到這地步。每晚我們練習回來,他都會為我們預備好雞湯和有機⽣生果,說要讓我們『⻝⾷食飽瞓飽』,才有⼒力氣去服事,真的令我既感動⼜又欣賞。」

除了體驗⼈人情,阿愷亦在旅途中,深刻地感到與神相遇,「有⼀一次,我們團隊在屋內祈禱退修,起初陽光普照,在

禱告中⼤大家為到⾃自⼰己的⼼心靈祈禱,豈料外⾯面突然⾵風雲⼤大作,橫⾵風橫⾬雨、⾏行雷閃電,甚⾄至有隊員以為有⻯⿓龍捲⾵風,不知會不會就此返天家!直⾄至禱告完結,⾵風⾬雨竟突然停⽌止了。禱告期間,由於我在彈結他伴奏,所以⼀一直⺫⽬目睹天氣的變化。那是⼀一次好深刻的禱告,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回到舊約時代,體驗到神令⼈人⼜又敬⼜又畏,輕慢不得。」

「祝福歌」的啟⽰示

阿愷說,最近看了⼀一本書名為《崇拜:認古識今》(作者:⾱韋伯),當中提到崇拜後牧師祝福的意義,令他有所啟發:「就好似崇拜完了我們會唱祝福歌,但我們好多時忽略了祝福的意義,只顧想崇拜後去哪兒吃飯。其實唱祝福歌有點像dismiss的意思(即解散),當中亦包含差遺之意。解散之後,神就要差遺我們出去作光、作⾒見證。如果我們將祝福當例⾏行公事,就好易忘記這重要的涵義。」說得⼀一臉真,再笑著叮囑:「當然,還有別忘了要幫⼿手執凳。」

紀家愷弟兄

撰⽂文: 吳穎湘

⼀一次,阿愷跟團隊去溫哥華,在佈道會開始前努⼒力綵排和練結他。

阿愷經常隨團出隊,到訪不同⼤大城市。這天沒有指定⾏行程,他趁空閒遊覽悉尼⼤大橋。

這是阿愷在溫哥華寄住的屋⼦子,地⽅方很⼤大。

照⽚片攝於溫哥華漁⼈人碼頭。

[3]

敬拜並⾮非事趙崇明博⼠士曾在《港式中

產教會》的節⺫⽬目中分析專業主義的特性。按他的了解,專業⼈人⼠士就是他們的⼯工作不是⼀一般普羅⼤大眾懂得的,他們的職業普遍是會計師、律師、⼯工程師、⽼老師、醫⽣生等,同時專業主義引申出來的就是精英主義,就是⼀一些有學識及專⾨門技能才可以擔任領導,有強烈的排他性。專業主義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信仰⽣生活呢?我們會否不⾃自覺地認為敬拜是專⾨門的事奉?是敬拜隊的「專利」?

⾳音樂⼈人 = 事奉「專家」?

我們要明⽩白擁有專⾨門的知識,並不等於⼀一定具有專家的⼼心態。這是甚麼意思呢?我們要明⽩白⾳音樂⼈人是具有獨特的知識及技術,他們花上很多時間、⼼心⼒力去學習及操練⾳音樂技巧,故此他們擁有特別的知識及技藝,這是客觀的事實。可是若因此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擔任領導的⾓角⾊色,那便落⼊入上⽂文提及的專業主義了。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舊約的⾒見證,了解到以⾊色列曾有⼈人擔任歌唱的職事,故此問題不是應否分⼯工,⽽而是會眾可能以為敬拜過程

中,敬拜隊應負上全部的責任,我們只是⼀一個旁觀者時,若是這樣,我們便深受專業主義的影響了。

會眾不單是「崇拜參與者」

按新舊約的記述(申六5及路⼗十27),⼈人是要全然投⼊入地去敬拜上帝,這包括思想與感情,⾝身體與內⼼心皆要融會在⼀一起來讚美祂,故此我們便不可或缺地參與在敬拜過程中。我們不是作為⼀一個參加者出席崇拜,⽽而是與帶領敬拜者⼀一起成為敬拜的群體,因為上帝不只要敬拜隊獻上他們的努⼒力,同時要會眾獻上我們的⼼心意,因此在上帝的臨在裡,全體會眾連成⼀一體,並把焦點朝向上帝。其實改教先賢⾺馬丁路德便⼗十分強調會眾唱詩,也認為這是信徒⼤大眾的特權。曾有⼈人說我們可以從會眾唱詩的表現了解教會的健康程度,例如唱詩時⼼心不在焉,便代表了與神關係疏遠。論者再以戲劇為⽐比喻:會眾是演員,神是觀眾,領詩者是導演。其實,會眾唱詩才是敬拜的精神所在,在敬拜過程中各⼈人盡⼼心、盡⼒力投⼊入,這樣崇拜便成為⼀一個

整體,並作為祭品獻給神了。

在崇拜中合⽽而為⼀一

在此我再次指出會眾的⾓角⾊色不是旁觀者,我們是要投⼊入唱歌及以⾏行動活出上帝的話語,那便是說會眾在過程中需體會作品傳達的感情,並投⼊入表達當中的情感,我們唱歌便要擁有情感意識和表達情感的意識。更進⼀一步說,聲⾳音是表達情感的途徑,那麼便會要求聲⾳音有⼀一定的⾳音量及⼒力度變化,因此會眾要根據詩歌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控制聲⾳音。因此投⼊入唱詩,是要理解歌詞,並且體會詩歌要表達的情感,最終我們是與領詩者成為⼀一個整體,在地上藉詩唱敬拜上帝,並在分散時活出上帝的話語。

專題⽂文章

撰⽂文: ⿈黃順成先⽣生

敬拜並非事奉人員的專利

[4]

⾺馬背上的約翰‧衛斯理

你喜歡旅⾏行嗎?

你喜歡到哪裡去?為什麼去?想要經歷什麼?但以理說過:「直到末時,必

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但12:4)。我們不知道現今的情景是否在應驗先知的預⾔言,但現代⼈人愛旅⾏行卻是真事。

萬⾥里之⾏行,始於⾺馬上

先談旅⾏行⼯工具,現代⼈人總是坐飛機、⽕火⾞車或郵輪;⺫⽬目的⽅方⾯面,不少⼈人喜歡在假期與親朋到郊外甚⾄至國外逛,為了購物、觀光、散⼼心也好,也有⼈人出於公務⽽而成⾏行…...無論如何,都不像今期「詩歌背後的故事」的主⾓角那麼特別,在88年⼈人⽣生終結前,已在⾺馬背上花了52年,⾛走了20萬9千⾥里,等於圍繞地球12次之多!這個⼈人為什麼要不停⾏行⾛走,他想要經歷什麼?

事實上,他的旅⾏行不為觀光,也沒有購物,卻為當時因⼯工業⾰革命、城市急速發展⽽而產⽣生的龐⼤大低下階層⼈人⼝口帶來極寶貴的禮物──真正的關懷與祝福!送出禮物的⽅方式,是4萬多次、每次甚⾄至多

達2萬聽眾的講道。他不是冒險家,但會每天寫下⽇日記,記下⼀一切遭遇;在80歲的某天這樣寫道:「感謝神,我的⼀一⽣生並不⾟辛苦。我不覺得現在⽐比

起25歲時有更多的病痛,應歸功於:

以上六點,是⻑⾧長壽秘訣,也是基督徒對神召命應有的回應。

「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麼?」(亞3:2)

在52年的佈道⽣生涯中,他並沒有選擇富饒的⼤大城

詩歌背後的故事

(⼀一)神的能⼒力使我能作他所呼召我作的⼯工 作;(⼆二)每年旅⾏行了四、五千英⾥里的路程;(三)在⽩白天或⿊黑夜我都能隨⼼心所願地安眠 休息;(四)每⽇日定時起床;(五)恆久地講道,特別是在清早的時光;(六)爽朗坦誠的性情,我天性多愁善感,但 因神的恩典,我再也不⽤用憂愁了。」

撰⽂文:鄺梓桓

衛斯理兄弟與<神聖主愛>

[5]

市,⽽而是到礦區、鄉村甚⾄至監獄,尋找沮喪、貧窮的⼈人,亦提拔了不少當地⼈人成為同⼯工,造就各個社區。他說,真正的基督徒乃是⽤用⼼心靈與真理敬拜神,從信仰的⾨門外(原罪),到⾨門檻(因信稱義),再登堂⼊入室(成聖),「緊靠聖靈、實踐信仰」成了他的⼈人⽣生座右銘。回想36歲時,他⾸首次騎⾺馬四出佈道,在英國海港城市布⾥里斯托開展⼾戶外宣教。雖然有違當時的聖公會傳統,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福⾳音真正進⼊入⼈人群。這種信念,來⾃自神的拯救與憐憫。很有可能,這位6歲時曾經歷⽕火災、險些沒命的宣教⼠士,⼀一直沒忘記⺟母親在事後藉先知撤迦利亞的話對他所作的教導:「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

根柴麼?」神的恩典,要救助⽔水深⽕火熱中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生於英國極貧窮的地區,⼀一⽣生的事跡掀起了英國福⾳音派⼤大復

興,創⽴立了衛理宗與循道會,讓信仰⾛走出⾨門⼝口,到有需要的⼈人群去。⽽而他的弟弟查理‧衛斯理

(Charles Wesley,

1707-1788)與兄⻑⾧長⼀一起,寫了6,500⾸首詩歌,並編輯了多本詩歌集。他們相信,詩歌不單在宏偉的教堂內演奏,更是在任何場景中改變⼈人⼼心的⼯工

具,最聞名的⼀一⾸首是<神聖主愛>,極能體現衛斯理兄弟對信仰的看法:

新房⼦子 @ 布⾥里斯托筆者曾到訪約翰在布⾥里斯托建⽴立的「新房⼦子」(New Room),此處逐漸成為循道會的基址,每次聚會均有近千⼈人湧進這個細⼩小的空間聽道。

<神聖主愛>

“神聖主愛超乎萬愛,天上喜樂降下來,

懇求屈尊居我⼼心中,你的恩慈臨我眾;

耶穌,你有慈悲憐憫,你有純潔無限愛,

求主救恩惠然來臨,進⼊入戰慄悔改⼼心。”

[6]

少年敬拜者的心

「你們可不可以在崇拜時專⼼心⼀一點!」

各位成年⼈人,你們在成⼈人崇拜時可曾望著年⻘青⼈人,⼼心中響起這句說話?

也許年⻘青⼈人在成⼈人崇拜講道時表現不專⼼心,但我們不要被這些固有想法影響,認為年⻘青⼈人對神的愛沒有任何感受。

若我們以宗教⽤用語、概念和他們討論神,他們會以沉悶⽽而了無⽣生氣的標準答案回答。然⽽而,細聽他們的想法後,你會發現他們對神的認識很⽣生活化,也沒有太多名詞修飾。

撰⽂文:盧佩君

[7]

羅溢鴻 (圖⼀一:左) 從幼稚園已經在學校中以詩歌敬拜;他和媽媽、妹妹在家中也會⼀一起唱詩歌作家庭敬拜。得到霍Sir的教導,他在中⼆二的暑假更學習以結他彈奏樂曲、學習敬拜。在不斷的練習、在不同場合的敬拜帶領中,他不只學會帶領敬拜的技巧,更學習細⼼心感受詩歌當中的意思、把⼼心中的感受以詩歌表現出來。在⽣生命中享受神的愛及保守,更學習以⾏行動帶領⾝身邊的同伴⼀一同認識神。

在⻘青少年⼈人的敬拜中,我也看到另⼀一位⼥女孩 – ⼩小孫 - 的成⻑⾧長。(圖⼀一:右)

「《天天歌唱》這⾸首歌給我⼀一個提醒,原來神無時無刻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和我們⼀一起渡過。縱使我們有時候未能發現,但神也差派不同的⼩小天使、同路⼈人在我們⾝身旁,和我們⼀一同⾏行每⼀一段路。縱使當中有困難、有許多我們不會⾯面對的事,但⾝身

旁的⼈人會成為我們的⿎鼓勵、幫助你…我⾏行每⼀一步。就讓我們每天存著感恩的⼼心…」在歌聲中,我們再

次回憶起妳的成⻑⾧長⽚片

段。我們看到那個努⼒力從錯誤、成功中⻑⾧長⼤大的妳;看到妳在學習接受別⼈人的關懷、也學會努⼒力付出;看著妳從喜怒哀樂中經歷神。

深信看著你們成⻑⾧長的李Sir及各位導師也必為著你們的成⻑⾧長⽽而喝采,更感謝神讓⼤大家有機會看到神在你們⾝身上的作為。

你們的敬拜讓我想起敬拜更新⽇日當天牧者對我們的提醒:敬拜不只是活動,敬拜是學習貼近耶穌的⽣生命,並學習活出耶穌的⽣生命。在你們⾝身上,我再次看到在⽣生活上學習貼近神的重要。年⻘青⼈人,讓我們

繼續⼀一起經歷神在我們⾝身上的改變!

他們的回應也提醒了我:我這個成年⼈人在⽣生活是否讓他們看⾒見神也在我當中?

恩臨堂的年⻘青⼈人對敬拜絕不陌⽣生。他們⼤大部分在⼩小學、幼稚園,甚⾄至更年輕時已經在不同場合中唱詩歌、學習敬拜。

星期⽇日崇拜時你們也許曾遇⾒見這兩位年⻘青⼈人。

《天天歌唱》專輯:⾓角聲使團敬拜讚美專輯06

⽣生命陶匠曲:黎雅詩 詞:甄燕鳴

天天歌唱頌讚神慈恩,讚嘆宇宙萬千的奧祕,多⾼高深星宿運⾏行原理,神造物無限細膩。

天天歌唱未怕迎狂⾵風,有你結伴每刻恩典夠⽤用,邁步浪裡衝,何妨澎湃洶湧祢護送。神呀!我感激恩⼿手永不曾離開,讚歎再造厚恩不可替代。萬事盡放開,前程由你主宰,永沒變改(祢是愛)。

後⾴頁關於宣教

圖⼀一

[8]

憶.四川之旅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至⼆二⼗十⼋八⽇日,⼆二⼗十

多位主要來⾃自恩臨堂的弟兄姊妹⼀一起前往四川進⾏行了為期⼀一週的短宣體驗。雖然⾯面對著嚴寒的天氣,但眾⼈人⽕火熱服事的⼼心,卻為綿陽市⾓角聲華恩兒童村帶來了⼀一陣溫暖。在短宣分享⽂文集⾯面世前,讓我們先看看這個短宣隊伍在兒童村的服事吧!

與孩⼦子們拍⼤大合照

孩⼦子們表演到達後的晚上-與孩⼦子們⼀一起晚膳

綿陽市⾓角聲華恩兒童村

[9]

與孩⼦子們⼀一起做⼿手⼯工|燙膠珠

⼆二⼈人三⾜足

這⼀一組是跑著來玩的

恩臨堂的孩⼦子們也落⼒力參演聖誕劇,看他們的造型多神似!

我們的聖誕⾳音樂劇

[10]

⼀一起做⼿手⼯工-環保袋畫

請看得勝隊伍的成績

傳球遊戲 晚飯後與孩⼦子們⼀一起唱遊

兒童村的建築物

廚房的碗筷是要⾃自⼰己清洗的

[11]

四川之旅⾏行程表

22/12

孩⼦子們⼀一起晚膳

晚會(孩⼦子們表演、聖誕劇)

23/12

與孩⼦子們⼀一起進早餐

短宣體驗團於兒童村崇拜

参觀孩⼦子宿舍

玩遊戲:「世界之最」

與孩⼦子們⼀一起午膳

⼾戶外團體競技遊戲及繪製環保袋

與孩⼦子們⼀一起晚膳

晚會(唱歌、踏氣球…)

24/12

接孩⼦子放學

與孩⼦子們⼀一起午膳

**然⽽而,我們最要把握的是眾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與孩⼦子們傾談!

20 13年 短宣服事

主辦機構:⾓角聲佈道團

⺫⽬目的地:中國成都、梓潼縣綿陽市⾓角聲華恩兒童村

⽇日 期:2013年8月11-18⽇日 (共8天)

費 ⽤用:港幣$6,500元正(已包括國際及國內來回機票、國內⾞車費、⻝⾷食宿、旅遊保險及⼩小費)(按教會原則,16歲或以上每位津貼港幣1,000元正 **須填寫⾒見證及體驗感想)

內 容:兒童村⽣生活體驗、暑期活動(教授英⽂文、主領多元化智能活動—遊戲、常識⽐比賽、⾃自由創作)、參觀北川地震遺址、夜遊城都春煦路步⾏行街。

報名者:請向司事/區牧索取報名表格,填妥後交回辦公室,並繳交報名費:港幣$1,000元正,餘額於出發前⼀一個月內繳交(機票已出,不作發還。)

備註:*參加者務必參與短宣訓練及祈禱出發禮**申請每年只可申請津貼⼀一次(包括本會或外間機構舉辦之短宣體驗)

即⽇日起接受報名⾄至4月28⽇日(額滿即⽌止)

《嗎哪》編輯室

顧問:⿈黃順成先⽣生統籌、編輯:吳穎芝撰⽂文:吳穎湘、鄺梓桓、盧佩君

恩臨繪本圖: 鄺家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