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11
8 2016 Vol.31, No.1 Theses on Urbanization 城市化的观点 尼尔 · 博任纳 Written by Neil Brenner Translated by Qiu Yingzhi, Li Zhigang 文章编号:1673-9493201601-0008-11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一位名叫曼纽尔 · 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年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流亡巴黎开始创作其经典作品城市问 The Urban Question)。 他语出惊人宣称城市问题正在成为政治传媒和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1] 卡斯特的论断来源于正统马 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城市问题实为意识形态问题社会变更的动力源于 工人阶级的行动与反帝国主义运动基于此卡斯特开始解构他所认为 的战后资本主义下盛行的城市意识形态”:他的理论重视城市现象在 学术和政治意义上的社会建构作用认为这种表征最终源于与资本主义 相关的更基础的进程和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角色40 年后21 世纪初的城市问题同样令人吃惊——不是因为城市 问题掩盖了资本主义本身而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主导的元叙事学术圈和公共领域均被用来解释当前的全球化如今重点大学的城市 社会科学规划设计领域的先进的跨学科教育非常兴盛城市问题 也屡屡出现在历史学文学批评和其他人文学科领域物理和计算机 科学家生态学家同样通过基于卫星技术的新数据资源地理相关 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研究探讨城市问题前所未有地 为城市化的地理学geographies of urbanization提供了更多不同的 视角 [2-4] 经典著作如简 ·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和迈克 · 戴维斯的水晶之城City of Quartz持续推动着针对当代城市生活的讨论 [5-6] 近来城市 领域流行的书籍如爱德华 · 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Triumph of the City)、杰布 · 布鲁格曼的城变城市如何改变世界》(Welcome to the Urban Revolution)、理查德 · 佛罗里达的你属于哪座城?》(Who’s Your City?[7-9] 还有纪录片如城市化》(Urbanized)(加里 · 哈斯特维 [Gary Hustwit] 导演 , 2011)、《大都会浮生录》(Megacities)(迈克尔 · 格拉沃格 [Michael Glawogger] 导演 , 1998在公共领域被广泛谈论 摘要:当前,各领域对城市予以热切关注,城市空间趋于 全域化,并且正在突破城乡界线;跨国资本投资和城市发 展迅速;城市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动员的重要场所。在此背 景下,本文对城市理论进行评述与反思,认为当前的城市 认识论具有局限性,对城市的认识应从表象研究转为实质 研究。为了对各地域和各尺度下新兴的城市现状进行解释 以及概念化,本文提出了 9 点理论策略,认为未来城市理 论与研究需要关注城市景观的创造性毁灭、城市化的地理 学以及政治这三个视野。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urrent urban situation draws much attention both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in the public sphere: the geographies of urbanization tend to be planetary, which explodes the erstwhile urban/ rural divide; transnational capital investment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e emerging across major world economic regions;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has become a locus of sociopolitical mobilizatio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rethinks the inherited urban theory, which is in a state of disarray. To provoke debate regarding the contemporary planetary urban condition, the state of intellectual inheritance in the academic fields devoted to its investigation, and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new conceptual strategies for deciphering emergent urban realities and potentialities across places, territories, and sca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theses and suggests several possible future horizons for urban theory and research. 关键词全域城市化;城市理论;城市问题 Keywords: Planetary Urbanization; Urban Theory; Urban Question 本文原载于《公共文化》2013 年(第 25 卷)第 1 Public Culture, 2013, 25[1]: 85-114),杜克大学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授权本刊发表中译文 作者尼尔 · 博任纳,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理论实验室主任 译者:邱婴芝,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关对佛罗里达(Florida, 2008)、布鲁格曼(Brugmann, 2010)、格莱泽(Glaeser, 2011)的批判,详见参考文献 [58]邱婴芝 李志刚

Transcript of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Page 1: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8 2016 Vol.31, No.1

Theses on Urbanization

城市化的观点

尼尔 · 博任纳Written by Neil Brenner Translated by Qiu Yingzhi, Li Zhigang

文章编号:1673-9493(2016)01-0008-11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一位名叫曼纽尔 · 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年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流亡巴黎,开始创作其经典作品《城市问

题》(The Urban Question)。他语出惊人,宣称“城市问题”正在成为政治、

传媒和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1]。卡斯特的论断来源于正统马

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城市问题实为意识形态问题;社会变更的动力源于

工人阶级的行动与反帝国主义运动。基于此,卡斯特开始解构他所认为

的战后资本主义下盛行的“城市意识形态”:他的理论重视城市现象在

学术和政治意义上的社会建构作用,认为这种表征最终源于与资本主义

相关的更基础的进程和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角色。

40 年后,21 世纪初的城市问题同样令人吃惊——不是因为城市

问题掩盖了资本主义本身,而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主导的元叙事,在

学术圈和公共领域均被用来解释当前的全球化。如今重点大学的城市

社会科学、规划、设计领域的先进的跨学科教育非常兴盛,城市问题

也屡屡出现在历史学、文学批评和其他人文学科领域。物理和计算机

科学家、生态学家同样通过基于卫星技术的新数据资源、地理相关

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研究探讨城市问题,前所未有地

为城市化的地理学(geographies of urbanization)提供了更多不同的 视角 [2-4]。经典著作如简 ·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和迈克 · 戴维斯的《水晶之城》

(City of Quartz)持续推动着针对当代城市生活的讨论 [5-6];近来城市

领域流行的书籍如爱德华 · 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Triumph of the City)、杰布 · 布鲁格曼的《城变:城市如何改变世界》(Welcome to the Urban Revolution)、理查德 · 佛罗里达的《你属于哪座城?》(Who’s Your City?)[7-9],还有纪录片如《城市化》(Urbanized)(加里 · 哈斯特维

特 [Gary Hustwit] 导演 , 2011)、《大都会浮生录》(Megacities)(迈克尔 ·格拉沃格 [Michael Glawogger] 导演 , 1998)在公共领域被广泛谈论①。

摘要:当前,各领域对城市予以热切关注,城市空间趋于

全域化,并且正在突破城乡界线;跨国资本投资和城市发

展迅速;城市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动员的重要场所。在此背

景下,本文对城市理论进行评述与反思,认为当前的城市

认识论具有局限性,对城市的认识应从表象研究转为实质

研究。为了对各地域和各尺度下新兴的城市现状进行解释

以及概念化,本文提出了 9 点理论策略,认为未来城市理

论与研究需要关注城市景观的创造性毁灭、城市化的地理

学以及政治这三个视野。

Abstract: With the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urrenturbansituationdrawsmuchattentionbothinacademiccirclesand in thepublic sphere: thegeographies of urbanizationtend to beplanetary,which explodes the erstwhile urban/rural divide; transnational capital investment andurbandevelopment are emerging acrossmajorworld economicregions; the contemporarymetropolis has becomea locusof sociopoliticalmobilization.Under these conditions,this paper reviews and rethinks the inheritedurban theory,which is inastateofdisarray.Toprovokedebateregardingthe contemporaryplanetaryurban condition, the state ofintellectual inheritance in the academic fields devoted toits investigation, and theprospects for developingnewconceptualstrategiesfordecipheringemergenturbanrealitiesandpotentialities across places, territories, and scales, thispaperpresentsaseriesofthesesandsuggestsseveralpossiblefuturehorizonsforurbantheoryandresearch.

关键词: 全域城市化;城市理论;城市问题

Keywords: Planetary Urbanization; Urban Theory; Urban Question

本文原载于《公共文化》2013 年(第 25 卷)第 1 期

(Public Culture, 2013, 25[1]: 85-114),杜克大学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授权本刊发表中译文

作者: 尼尔 · 博任纳,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理论实验室主任

译者:邱婴芝,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有关对佛罗里达(Florida, 2008)、布鲁格曼(Brugmann, 2010)、格莱泽(Glaeser, 2011)的批判,详见参考文献 [58]。

著 邱婴芝 李志刚 译

Page 2: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9 2016 Vol.31, No.1国际城市规划

尼尔·博任纳 城市化的观点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纽约、

威尼斯到克莱斯特彻奇、香港的主要博物馆、博览馆和双年

会,都对城市文化、设计和发展问题予以广泛关注 [10-12]。联

合国人居署(UN- Habitat, 1996)发表了“城市时代”(Urban Age)到来的著名论断① [13]。以城市为中心的当代地理历史

愿景正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在世界主要城市举

行,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德意志银行联合自发组织并提供

资金支持 [14]。甚至关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圈的争论也直接与城

市化问题相联系,也就是说,全球建成环境,即城市化的社

会物质基础设施,直接作用于大气、生物栖息地、土地利用

表面和大洋环境的长期转变,这些转变对于人类和非人类生

命形式的新陈代谢意义深远 [15,16]。

这些知识和文化的再定位与大规模空间转变、制度重构

和社会动员同步,大大增强了城市环境的重要性。首先,新

的城市化地理学认为,传统上基于高密度人口集聚和建成环

境的认识正在重塑,全新的大规模空间形态正在贯穿、纵横

并最终突破城乡分立(图 1)。正如爱德华 · 苏贾(Edward Soja)和米格尔 ·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 [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边缘’城市,那里原本是郊区边缘、绿地或乡村地区。在一

些地区,城市化甚至扩散到更大的地域尺度,创造着巨型城市

星系,其人口规模和多中心程度远远超过几十年前能够想象

的水平……一些例子中,城市区域整合到甚至更大的聚集体

中,此过程可以被称作‘扩张的区域城市化’(extended regional

urbanization)。”其次,在几乎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区域,跨国、国家

和地方政府努力推动具有空间选择性的政策动议,并以此吸

引跨国资本投资,带动辖域内城市发展 [18-21]。尽管这些国家

策略有时侧重于传统大都市核心,但它们同样强调跨区域的

集聚体及其空间管制,包括跨洲交通廊道,大尺度的基础设

施、电信和能源网络,自由贸易区,跨国增长三角,以及跨

国交界区域。这一扩张的城市化景观已经成为跨国管理战略

的力场所在,用以推动长期、大尺度的建成环境投资的地域

化,进而引导原材料、能源、商品、劳动和资本的跨国流 动(图 2)。

再次,在全球社会空间和管制重组的喧嚣之中,城市社

会斗争的新载体正在趋于明朗化。迈克尔 · 哈尔特(Michael Hardt)和安东尼奥 · 内格里(Antonio Negri)最近指出,当代

大都市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动员的场所,类似于工业时代工厂

的角色。他们认为,大都市已经成为“公众空间”,面对资本

主义全球化、国家新自由主义化和帝国重构,大都市成为集

体行动的地域基础 [22]。在全球众多的城市区域,列斐伏尔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所倡导的“城市权利”已成为社会运动、

联合、改革主流的战斗口号,成为各种全球非政府组织的

战斗口号,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城市论 坛 [23-26]。因此,城市不再只是抗争政治的地点或舞台,而是

已经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城市的重组正变得越

来越重要,它被视为改变整个 21 世纪早期全球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方法。

图 1 正如卫星影像的夜晚灯光密度图所示,城市化已经突破了城市、大都市区和领土的边界,拓展到全球尺度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① 有关联合国“城市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和详细批判,详见参考文献 [59]。

Page 3: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0 2016 Vol.31, No.1

城市研究

这些趋势具有多面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它们累积的

重要性的确值得被不断解读和激烈辩论。然而,它们至少表

明,城市空间已变得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社

会环境条件至关重要。总体而言,社会研究、政治干预和公

共讨论等诸多领域均意识到,城市化建成环境结构和城市制

度结构都对未来资本主义、政治和全球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

响。对于长期关注城市问题的研究者而言,无论其涉及的方

向是理论上的、研究上的或者实践上的,这都是令人振奋的

进步。但是,我们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其中之一是

对城市特征认识上的困惑,无论将城市作为社会理论和研究

对象的一种分析类别还是作为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类别,

这种认识论的困惑都在不断增加①。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家路易斯 ·沃思(Louis Wirth)在 20 世纪 30 年代晚期发表的著名文章中界定了城市生活的

分析轮廓,该分析基于经典的三个社会属性——大规模的人

口数量、高人口密度和高度的人口异质性 [27]。沃思认为,在

城市地区,这些属性的共存区别了城市与其他居住类型,同

时为用于研究城市的特定研究策略提供了依据,即所谓的城

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相反,在 21 世纪早期,城市似乎已经

成为典型的浮动的标示物(floating signifier):缺乏任何清

晰的定义参数、形态一致性或制图的固定性,它被用于指代

当代社会空间条件、过程、转变、轨迹和潜能,其范围似乎

无边界可言。阿什 · 阿明(Ash Amin)和奈杰尔 · 思里夫特

(Nigel Thrift)对此有如下描述 [28]:

“城市无所不在。如果当今城市化的世界是一个大都市区

域的链条,连接着各个地点 / 通道(机场和航线、地铁站和铁路、

停车场和机动车道、传送点和信息高速网络),那么到底什么不

是城市?镇(town)?村庄(village)?还是乡村(countryside)?可能是吧,但也仅限于某种程度。城市的印迹遍布这些地区,

形式上体现在城市通勤、旅游、电子办公、媒体和城市化的生

活方式。乡村和城市传统的分类方法可谓漏洞百出。”

城市化扩张的兴起正在产生多种多样的城市肌理,不是

简单地在节点上中心集聚或者被限定于特定区域,而是不均

匀地、并且极高密度地交织于全球地域中。我们无法以城市

(cityness)、大都市(metropolitanism)或城乡二元(urban/rural)的传统概念充分理解这样的形式,传统的概念预设了

特定居住类型清晰的地域边界。同样的,尽管最近全球城市

和全球化的城市概念强调了资本、劳动力、交通 / 交流基础

设施的跨国网络及其与其他城市的连接,我们仍不能以这些

概念为基础来有效理解这种形式,因为它们同样预设了城市

单元的地域界线的存在②。因此,自相矛盾的是,在城市对

各类机构、组织、研究者、行动者和激进分子呈现出空前的

战略意义的同时,城市定义轮廓的不确定性正变得无法控制。

当代城市环境明显的模糊性似乎令我们无法对城市进行精确

定义。

在此背景下,我们从沃思、卡斯特和其他主要的 20 世纪

城市学家那里继承了城市理论,而这一领域正陷入混乱。如果

城市不能再被理解为一种特定的地方,即作为一个严谨、独特

和有相对边界的居住类型,拥有明确的社会关系类型,那么,

我们如何证明致力于这一既存知识领域的研究的正确性呢?

目前,全球城市研究的学术界已经成为各种“病态症

状”的主体,这一症状似乎表明了最近的一轮认识论危机。

自城市研究领域诞生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其认识论危机的演

替就周期性地反弹③。就最具专业性的、实证导向的城市研

① 罗杰斯·布鲁贝克(Rogers Brubaker)和弗雷德里克·库珀(Frederick Cooper)对所谓分析分类和实践分类进行了详细评述,详见参考文献 [60]。有关其在城市问题上应用的深入思考,详见参考文献 [40,49]。

② 详见参考文献 [59]。阿明(Amin)和思里夫特(Thrift)采用了不同于本文的方法,同样能够有效批判该概念基础,详见参考文献 [28]。③ 有关早期的危机,详见参考文献 [38, 44]。有关当代的挑战,详见参考文献 [33, 61-63]。

图 2 正如 2011 年南美区域基础设施整合法案的项目组合(IIRSA)图所示,跨国干涉融入城市过程的新跨国地理正在显现

资料来源: Felipe Correa / South America Project

委内瑞拉 - 圭亚那 - 苏里南道路

库库塔 - 圣安东尼奥德尔塔奇拉边境通道

梅塔河适航河道帕斯科 - 莫科阿道路

弗朗西斯科-德奥雷亚纳港口派塔 - 塔拉波托 - 尤里马瓜斯道路、港口、物流中心阿克里河桥梁

利马 - 廷戈玛丽亚 - 普卡尔帕道路、港口、物流中心

德萨瓜德罗边境中心托莱多 - 皮斯卡道路

埃尔比利亚尔道路改扩建 伊基克 - 科尔查内道路改扩建奥鲁罗 - 比亚蒙特斯 - 塔里哈 - 阿巴罗亚道路

伊凡特瑞瓦罗拉 - 奥鲁罗边境通道萨尔瓦多马萨 - 亚奎瓦跨国桥梁

阿根廷东北部输气管道

瓦尔帕莱索 - 洛桑赫莱斯国际航线

圣保罗铁路环线

派隆 - 圣何塞 - 苏亚雷斯港道路

佛朗哥港 - 梅拉港桥梁

帕略萨 - 奥索里乌南方共同市场公路复制

雅瓜朗 - 里奥布朗库跨国桥梁

帕索德洛斯利布雷 - 瓜莱瓜伊丘路线 14 复制

里奥布朗库 - 科洛尼亚 - 新帕尔廊道更新

安第斯山脉中心

圭亚那地区保护中心

秘鲁-

巴西-

玻利维亚中心

巴拉圭-

巴拉那河航道中心

南部中心

跨洋中央枢纽

南方共同市场-

智力中心

摩羯中心

亚马逊中心

图注

主要轴线筹建中在建中已建成主要水上轴线

洛斯安第斯 - 门多萨铁路

南美区域基础设施整合法案项目

伊尼亚帕里-马尔多纳多港-伊南巴里伊南巴里 - 胡利亚卡 / 库斯科道路铺设

塔库图河桥梁

马罗韦讷河跨国桥梁

Page 4: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1 2016 Vol.31, No.1国际城市规划

尼尔·博任纳 城市化的观点

究者而言,有关数据收集、方法论细化和具体调查的研究地

位始终高于解决此领域衰退中的认识论基础这一极具挑战性

的研究。由于学科及其分支的专门化,产生了列斐伏尔所谓

的“盲区”①(blind field)[29]29,53,即对历史悠久的主题的具

体研究的持续累积,导致“城市现象的总体”被视若无物。

同时,对反思这些问题的城市学家而言,他们对本领域的分

析基础和学科存在的意义的困惑日趋严重。甚至,粗略审视

城市理论近期的成果就能够发现,几乎在每个想象得到的

问题上,都存在广泛的认识基础方面的分歧——从城市学家

(应该)试图研究什么,到他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合

理性,以及如何达成目的等各方面②。此种情况已经产生了

一种“学术巴别塔”(academic Babel)[29]54,甚至在有效的

概念创新中,城市日常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现实的碎片化现

象(fragmentation)在城市理论论述中盲目复制着。

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特别成问题的倾向是所谓“背景

转向”(contextualist turn),它在受拉图尔(Latour)的“行

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和新德勒兹的复合体

(assemblage)概念影响的城市学家中风行一时。尤其体现

于其本体论的变体方面,这些变体趋向于地方化叙述或深度

描述,同时拒绝抽象或宏观结构形式,从而以更直接的方式

描绘快速变化的城市景观及其微观结构③。这样的立场在一

定程度上避开了早期元理论的结构主义盲点,有些还开拓了

城市过程研究的视野,特别是在理解地方结构化进程中非人

类主体的角色方面。然而,不幸的是,城市复合体研究并没

有走出前文所提到的城市理论的认识论困境④。同样的,这

里城市概念的指示对象、内涵和条件非常模糊,大多来自日

常实践分类,然后不加反思地转化为分析论断。由此,本领

域的理论不确定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关于“背景的背景”

(context of context)——当代城市化进程和全球资本主义重

构、配置和不均匀的空间发展及其背后的地理政治和地理经

济问题——成了分析上的“黑箱”⑤。

在一个城市化现象日益常态化的世界,城市理论的未来

如何?城市学家只能承认其研究领域的不确定形态吗?仅仅

满足于分析各类地区的社会生活和空间形态吗?或者采用彼

得 · 桑德斯(Peter Saunders)在 20 世纪 80 年代所提出的争

议性的、缺乏空间要素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强调基本的社会

过程(特别是集体消费),而非其空间形式的物质化 [30] ?或

者,更激进的说,是否可能到了讨论已有所谓城市研究领域

本身的时候,其研究工作与资本主义现代性阶段相关,而这

一阶段的社会空间前提条件已经不再存在?杰出的城市社会

学家赫伯特 · 甘斯(Herbert Gans)最近的反思引人关注,他

建议用“住区社会学”(sociology of settlements)来代替城市

研究所继承的问题,这一理论一方面基于对人类空间组织的

新分类,一方面基于对地区间边界的弹性化理解 [31]。不同于

桑德斯,甘斯坚持认为,城市研究必须保持对空间要素的关

注,但他也倾向于抛弃城市社会学长期以来所持的(包括他

自 1960 年代以来所开创的)城市居住空间制图法。

甘斯的引领极具诱惑力,他用近乎空白的概念来直面

新兴的城市化景观,卸下了关于城市、大都市形态和城市

问题等方面认识论的沉重包袱。但这样做就必须重新引入

卡斯特的早期看法,即拒绝将城市论述纯粹视为意识形态。

这样的观点无法解释城市理论在各种研究领域或学科中的

持续影响,同时也无力解释城市在众多机构重组、政治经济

策略和人民斗争中作为一个地点、目标或项目的广泛功能。

当然,如上所述,对城市状况及其潜力的强调,昭示了当

今世界的社会空间转型,也印证了正在构建中的弗雷德里

克 · 詹姆森(Fredric Jameson)所说的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32],通过该认知地图,我们得以在现象学的混乱局面

中厘清方向⑥。

不管将城市的意识形态置于哪个维度,也不论它们多么

重要,城市的概念不能被削减为一种实践类别;在 21 世纪早

期资本主义条件下,在任何对现行政治经济的、创造性毁灭

的空间的理论化工作中,城市依然是极为关键的概念工具⑦。

正如列斐伏尔所意识到的,这种创造性毁灭(他的术语是

“内向破裂—外向爆炸”[implosion-explosion])的过程并不

局限于任何特定地方、地域或尺度;它产生了一个问题,一

① “盲区”的概念源自列斐伏尔对城市研究主流过于专门化的抨击。在他看来,此形式造成了分析目标的破碎,进而掩盖了由资本主义城市化所

形成的世界总体性,参见参考文献 [29]。② 对此的概述及批判,详见参考文献 [33,64]。另一个针对此争论的有用文献是“CITY:Analysis of Urban Trends, Culture, Theory, Policy, Action”(城

市:城市趋势、文化、理论、政治、行动分析)这一期刊,该期刊广泛关注理论 / 认识论基础及其政治分歧问题。

③ 关键的研究内容详见参考文献 [65-68]。④ 伊格纳西奥·法里亚斯(Ignacio Farías)的研究是一个重要例外,他明确地直面了这些问题,提出对城市问题彻底的(即使是有争议的)重新思考,

详见参考文献 [69]。对此城市研究方法的较为严谨的评估详见参考文献 [70]。⑤ 有关“背景的背景”的概念,详见参考文献 [71]。此批判的缘由出自参考文献 [72,73]。⑥ 詹姆森的新阿尔都塞(neo-Althusserian)概念建立在、并超越了凯文 · 林奇(Kevin Lynch)在其经典作品《城市意象》中介绍的严格现象学概

念,详见参考文献 [74]。⑦ 有关城市空间的创造性毁灭,详见参考文献 [57]。

Page 5: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2 2016 Vol.31, No.1

城市研究

种正在兴起的状况、进程、转型、项目和斗争的并发症,这

一并发症与全域尺度上城市化的不均衡状况相关 [29]。因此,

必须保持城市理论的连续性,即使是以批判的、彻底改造的

形式,这一形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下“城市现象”的无尽动

力和创造性毁灭,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此基础上解释新兴的全

域城市化形式 [29]。在阿纳尼娅 · 罗伊(Ananya Roy)极具挑

战的构想中,这对于批判性城市研究的创新方法“爆炸性地

开创新的理论地理学”无疑是一个关键时刻 [33]。

后文将展示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并不打算阻碍持续

进行的、开放的理论实验(它们是认识城市概念所必须的),

而是要激起有关当代全域城市状况、城市研究领域学者的知

识继承状况的讨论,以及发展出用于解释在各地方、各地域

和各尺度下浮现的城市现状及其潜力的新概念策略。其中一

些论点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城市研究文献相关;其他论点则

直面一些与城市研究几乎毫不相干,或者传统上并不属于城

市研究的分析领域。

在强调对城市问题进行持续关注的同时,这些理论也建

议在这些问题上重新思考“场所”(site)的视角。正如安德

烈亚 · 卡恩(Andrea Kahn)所大力强调的:城市场所的划分

总是涉及复杂的认识论问题、政治问题、制图的操作策略问

题;城市场所是“用于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叉的多尺度、异质

性环境”,它们并非离散的、预设的或独立的人工空间 [34]。

然而,更抽象地讲,这里所提出的理论导向意味着:任何场

所(从邻里尺度到世界全域)的城市特征,都只能通过其历

史和社会空间过程来进行定义。因此,城市是一种“具体的

抽象”(concrete abstraction),在这个具体的抽象中,资本主

义(商品化、资本循环、资本累积和相关形式的政治管理、

主张)的矛盾的社会空间关系立刻被地域化(因地而异,所

以是碎片化的)和普遍化(在各地点、地域和尺度上扩张,

因此是普遍的)[35-37]。这样,城市的概念可以用来阐明现代

社会空间景观的创造性毁灭进程,这一进程并不局限于城市、

大都市区和其他传统上被视为受城市生活影响的地区,它适

用于全球空间①。

在方法论方面,这些理论观点的灵感(即使并非实质

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列斐伏尔 [29]66 对城市化的元哲学

(meta-philosophy of urbanization)呼吁——一种“提供导

向,……打开路径,显露视野”的探索性方法,而不是对实

现条件或者完整过程的简单阐述。目前看来,在继承的城市

认知地图越发不足(即使不过时的话)的情形之下,测验性

的、试探性的方法似乎更加重要。我们亟需新的认知地图,

但是其核心元素还未以明了的方式实现统一。因此,概述如

下的诸多观点还仅是推测而言,但它们可以为未来的概念化

和调查工作提供路径。它们也表明,全域城市条件的解释

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掘。图 3 为本文所提出的一些

观点提供了图解概要。

(1)城市是一个理论建构体。城市不是一个预先存在的

场所、空间或物体——要将城市边界划分为思想、表现、想

象或行动的区域,只能通过理论抽象来实现 [1,38,39]。这种抽

象决定“我们如何‘划分’所研究的物体,以及我们如何认

定这一特殊物体的某种性质”[40,41]。同样的,它们对建成环

境和空间重构有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概念化

的问题是所有城市研究形式的核心,甚至对最为实证性的、

根植于特定背景的,以及细节导向的城市研究也是如此。它

们不是纯粹的背景条件或框架,它们构成了特有的解释结构,

使得城市学家将元叙述、规范化的政治导向、实证数据分析

和干预策略整合统一起来。

(2)城市研究的场所(site)和对象(object)在本质上

是竞争关系。自 20 世纪早期的城市社会学实现正式的制度化

以来,社会科学领域对城市概念的激烈辩论和争议由来已久。

从那时起,城市研究不仅累积了大量城市化空间信息,也对

城市的社会、空间特性不断予以理论探讨。在过去的一个世

纪里,城市研究领域产生了诸多伟大飞跃,它们从各个角度

探讨城市问题,进而发展出新的理论 [30, 42, 43]。

(3)主流城市研究理论反思(reflexively theoretical terms)方面,未能区分其场所和对象。20 世纪的很多城市研

究理所当然地把城市空间视为在实证上具有一致性、透明性

的研究场所。因此,城市研究简单地聚焦于贴着“城市”标

签的地区。然而,这样主流的、实证主义的立场无法解释其

自身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它们通常是在未经检验的情形下,

预设一些关于城市特性的理论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很大程度

① 全球(global)、全域(planetary)、世界(world)概念的使用在哲学和政治上也存在争论,需要更深入的探讨,详见参考文献 [12,75,76];以及

列斐伏尔的文集,详见参考文献 [77]。在此处所使用的“世界”(world)一词,指代的是行动、想象和潜能的全球性区域,它与城市辩证地共存:

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全球城市化的扩散来“填满”全球,而是通过城市社会空间关系的积极建构及持久重组实现此过程,详见参考文献 [12]。

实践分类:城市的日常意义和意识形态意义

城市作为表象:被视为所有城市现象、条件或景观所共享的、明确的社会性质 / 空间形态

分析分类:通过社会理论和研究发展并反思城市的概念

城市作为本质:产生城市的各种进程(如资本投资、国家管理、集体消费、社会斗争等)——无论是作为现象、条件或景观

集聚城市化:人居空间大量人口、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的聚集体

扩散城市化: 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的转型过程,它们促进并源于不同地点、地域、尺度的城市发展

图 3 全域城市化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

Page 6: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3 2016 Vol.31, No.1国际城市规划

尼尔·博任纳 城市化的观点

① 对于将城市问题作为一个尺度问题的讨论,博任纳提出了对此类概括的不同意见,因为它们需要在城市和超城市(supraurban)尺度上的对比(垂

直方向的比较),而不是和外城市(extraurban)尺度的对比(水平方向的比较),详见参考文献 [78]。② 威廉 · 克罗农(William Cronon)在有关芝加哥和美国西部的经典作品《自然的大都市》(Nature’s Metropolis)中对城市 / 非城市的二分有较多

描述,详见参考文献 [79]。艾伦 · 贝尔赫(Alan Berger)所著有关北美“去工业化”背景下废弃的景观和城市化的杰作有力地探索了同样的问

题,详见参考文献 [80]。其中最早明确地强调非城市理论意义的研究是 MONU(Magazine on Urbanism)2012 年的专刊,其标题是《非城市生

活》(Non-urbanism)(no. 16)。③ 有关表象和本质的区别,详见参考文献 [40]。有关基于过程导向的理论化,详见参考文献 [81,82]。这里提出的基于过程导向的方法论长久以来巩

固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方法,但是存在一些主要的异议,城市研究理论基础的所有细节仍未被完整地详述,详见参考文献 [83,84]。尤其当它摆脱了潜在的“方法论”危机,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将会是一个能够推进此方法论的有效分析工具,详见参考文献 [85,86]。

上决定着具体的研究轨迹。要实现城市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就必须对这些假设进行明确、系统的分析,并且在研究问题、

标准化的政治导向和实践方面进行持续改进 [44]。

(4)城市研究通常对城市和假定的非城市空间进行

明确区分。自起源以来,城市研究领域已经将城市视为一

种特定的居住空间类型,它与周围那些非城市空间(从郊

区 [suburb]、镇 [town]、村庄 [village] 到乡村 [rural]、农村

[countryside]、荒野 [wilderness])有着本质的差别 [27,31]。对

于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家、主流土地经济学家、中心地

理论家、城市人口统计学家、新马克思地理学家、全球城市

理论家们来说,他们可能不会完全认同城市性质的这种特殊性,

但他们在分析操作上存在诸多共性,他们多数通过将城市与

“别处”的社会空间直接或间接的对立来界定城市特征①。实

际上,作为一种永恒的“别处”,这些非城市地域长期作为

“有建构作用的外部”(constitutive outside)而存在,正是

在它们的帮助下,城市研究的学科地位才得以稳固下来。非

城市地区在本体论上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同时它在认识论上

提供了认识城市的可能性(图 4, 图 5)②。

(5)必须用社会空间过程(本质)研究取代居住类型

(表象)研究。居住空间(城市和其他地区)类型学的发展

需要对表象进行描绘,由此解析特定社会空间形式及其条件。

此方法论已经长久地统治 20 世纪主流城市理论,并且通过

主流城市研究传统延续。然而,城市学家应该是时候抛弃将

城市(无论是城市、城市区域、大都市区、特大都市或其他)

视为居住类型的表象化的研究了,同时需要抛弃与之相关的、

被假定异于城市的非城市的概念(郊区、乡村、荒野或者其

他)。取而代之的是,为了理解空间差异的生产与转型,城

市理论必须优先关注本质问题——现代资本主义多样化景观

出现的进程③。

(6)我们需要描绘社会空间差异的新词汇。新的资本主

义地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样化:当代城市化过程不断

图 5 在时间序列的展示中,地理学家布赖恩·贝里(Brian J. L. Berry)为了划分变化着的城市 / 乡村表面,采用了一个简单的实证指标——农业功能土地面积的比例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45]

底特律,密歇根州 底特律,密歇根州

底特律,密歇根州

底特律,密歇根州

% 农用地低于 25.025.0~44.945.0~64.965.0~74.975.0~84.985.0 以上

% 农用地低于 25.025.0~44.945.0~64.965.0~74.975.0~84.985.0 以上

% 农用地低于 25.025.0~44.945.0~64.965.0~74.975.0~84.985.0 以上

% 农用地低于 25.025.0~44.945.0~64.965.0~74.975.0~84.985.0 以上

0 10 20

0 10 20

0 10 20

0 10 20

0 10 20

0 10 200 10 20

0 10 20

托莱多 , 俄亥俄州 托莱多 , 俄亥俄州

托莱多 , 俄亥俄州托莱多 , 俄亥俄州

1900 年底特律地区城市化 1920 年底特律地区城市化

1940 年底特律地区城市化 1959 年底特律地区城市化

1960 年底特律城

市的外部通勤半径

贝城,密歇根州

弗林特,密歇根州

英里公里

英里公里

英里公里

英里公里

图 4 特里·麦吉(Terry McGee)介绍了“desakota”区域(印度尼西亚语中,该术语的意思为“村庄—城市”)的概念来展示亚洲城市和非城市空间的不均匀边界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46]

空间系统

(1)主要城市(2)城市边缘地区(3)城乡融合区(4)人口稠密的村庄(5)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区小城镇交流路径

Page 7: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4 2016 Vol.31, No.1

城市研究

呈现着各个地理尺度上的不均匀空间发展和地域不均衡。因

此,我们需要新的词汇来描绘社会空间差异,进而理解全域

城市重构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当前,空间差异不再简单地表

现为城乡二元划分,而是在全世界非均衡分布的城市化的深

化进程中,表现为一系列发展模式及潜能的爆发①。因此,

我们所继承的关于人居空间的本领域或社会科学的词汇可能

仅为认识空间差异提供了一个起点。只有在强调资本主义下

的社会空间永远变动的框架下,这些词汇才是有效的,它们

不适用于预先假定建成环境、管辖权的范围或生态景观稳定

的条件。沿着这一方向,来自巴塞尔 ETH 工作室团队的学

者、建筑家和设计师开创了新的研究方法,进而发展了瑞士

的“城市肖像”(urban portrait)项目(图 6)[47,48]。

至关重要的是,图 6 所描绘的区域不是作为封闭的地域

或明确的居住类型出现的,它们作为指标而存在,指示着现

行工业、劳动、政治管理、环境重组的条件之下,社会空间

重构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它们区分了前一轮城市

重组的地理遗产,同时描绘了产生未来城市路径和潜力的地

域框架。

(7)城市效应续存于越来越多样的社会空间景观中。这

一尝试也须系统参与城市意识形态的生产和重构,包括各种

宣扬的城市观点:例如将城市作为离散的、独特的、有地域

界限的单元,作为乡村或自然的对立面;将城市作为一个独

立的系统;将城市作为一个理想的类型,或者是作为干预的

策略目标 [49,50]。对这些观点的批判和解构则一直是批判城市

理论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在全域城市化条件下变得更加紧

迫,(因为)日常认知地图和全球性的创造性毁灭景观之间

的差距似乎在进一步扩大②。什么样的实践策略会造成城市

社会的不连续性、地域的边界固化或结构一致等效应呢?这

样的实践、策略及其效应如何在当代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中转型?

(8)城市化的概念需要系统的改造。由于问题出现在实

质层面,城市化的概念是研究全域城市进程的核心工具。为

此,必须改造这一概念,即对至今仍然处于垄断地位的、以

城市为中心的、地方主义的方法论和人口统计传统进行重新

改造。传统方法将城市化等同于特定居住类型(城市、城市

区域、大都市区)的增长,并被视为分散的、边界化的、独

立的、处于广阔的非城市或乡村景观包围之中的空间单元。

另外,这样的方法通常优先考虑纯粹的人口统计标准,例如

人口门槛或密度梯度,将之作为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分类

基础。城市化被简化为人口的相对或绝对扩散的过程,认为

这一进程通常发生在国家边界之内。这一模式自 20 世纪 70年代早期出现世界城市化水平数据以来,就被联合国所广泛

使用,它支撑着所谓“城市时代”正在到来的论断,即当今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全球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③。

尽管这种理解确实体现了人居发展过程中人口颇具意义

的变化,但它在实证(各国城市居住类型的标准千差万别)和

理论(缺少在城市特征方面一致的、反思性的、历史的、动态

的概念界定)两方面都有很大局限性。相反,一些在 20 世纪

处于边缘化的、次一级的城市理论的传统却可能为复兴城市化

理论提供有用的概念元素或制图导向 [29,51-53]。当时对于城市化

的地理可能超越城市、大都市和区域边界的判读只是偶有涉猎,

但在当代全域条件之下,其意义可能是深远的(图 7)。(9)城市化包含了两个辩证统一的时刻——集聚和扩散④。

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化主要以集聚的方式出现——表现为人

口、基础设施、投资等在广阔的、低密度的平面上的集聚。

尽管这种集聚的尺度和形态随时间而改变,但城市化总是被

界定为这种社会空间集聚(图 8, 图 9)。相反,学界对这种

集聚过程对全球其他地区社会空间组织和生态 / 环境条件的

① 此核心观点来源于参考文献 [87]。② 对资本产生的经验和总体性的差距的关注推动了詹姆森(Jameson)经典的认知地图理论,详见参考文献 [32]。③ 对此声明的详细批判,详见参考文献 [59]。④ 这里提出的观点,尤其在集聚城市化和扩散城市化的区别方面,是同克里斯蒂安·施密德(Christian Schmid)合作发展的,详见参考文献 [88];

我很感激他允许我将此观点以高度简略的形式呈现于此。这个概念最终发表于参考文献 [48] 以及书稿《全域城市化》(Planetary Urbanization)中。

扩散城市化的概念最初源自对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开创性研究,详见参考文献 [89,90]。

图 6 ETH Studio Basel 创作的瑞士城市景观地图通过 5 个类别代替了传统的城市 / 乡村二分,其分别为:大都市区域(metropolitan regions)、城市网络(city networks)、静区(quiet zones)、阿尔卑斯度假区(alpine resorts)、阿尔卑斯休耕地区(alpine fallow lands)

资料来源:ETH Studio Basel, 2005

瑞士的城市潜力

大都市区域城市网络静区高山度假区高山休耕地区

Page 8: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5 2016 Vol.31, No.1国际城市规划

尼尔·博任纳 城市化的观点

影响方面的关注则相当少。尽管这种转变被城市理论家大量

地忽略或降为分析背景,但这样的转变随着城市化而发生:

劳动、商品、文化形式、能源、原材料和营养成分等各方面,

它们从集聚区域放射出去,同时又收缩回来。在这一扩展的、

世界性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集聚形成、扩张、收缩、改变,但

它总是与其他地方、地域、尺度紧密联系,乃至包括那些传

统上并非城市的地区。后者包括在边缘地区、工农业区的中

小尺度的镇和村庄、大陆间的交通廊道、越洋航线、大规模

能量循环、通讯基础设施、提取原料的地下构筑、人造卫星

轨道、甚至生物圈本身。因此,城市化同时包含集聚和扩散:

它们辩证统一,互为条件并相互抵消。

这就表明,对于集聚体(城市、城市地域等)的理解必

须同更大尺度的、乃至最终包含全域空间尺度的地域重组、(劳

动、商品、原材料、养分、能源)循环和原料获取过程相联

系(图 10)。同时,这一观点也表明,传统上被认为与城市通

常没有联系的地区(从农业综合企业 [agribusiness]、石油、煤

炭、天然气的开采到越洋基础设施网络、地下管网、人造卫

星轨道)的重要社会、环境转型,事实上已经与城市聚集体

的发展节奏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了。因此,在全球资本

主义系统下,无论这些地区处于何种行政划分、社会空间形态、

人口密度或地位,这样的空间必须被视为一个扩散中的、全

球城市结构整体的组成部分(图 11, 图 12)。内向破裂(集中、

集聚)和外向爆炸(各地方、地域、尺度上城市组织的扩散、

空间联系的增强)辩证统一,这是 21 世纪早期任何城市化批

判理论分析的、实证的、政治的关键视野。

让我们回到卡斯特 40 年前在《城市问题》中所提出的经

典问题:“这些是明确的城市单元吗?”[1]。当城市化在全域尺

度发展时,这个问题势必需要重新定义为“存在城市过程吗?”

正如激进的国家主义评论家所述,城市形式很像国家,

它是资本主义之下、历史地理的特殊实践的意识形态效应,

在社会空间快速转型的广阔的、全域的大漩涡下,创造出具

有地域特殊性、一致性和有界性的结构外观① [56]。城市研究

长久地假定城市的“单元化”(unit-like)特性,或者总是表

面化地将其视为居住空间组织,乃至将城市效应视为理所当

然,而非将其作为理论和分析上的难点。正是因为城市学家

总是自然而然地忽视这些问题,城市领域的认识论一直饱

图 7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康斯坦丁诺斯·佐克西亚季斯(Constantinos Doxiadis)大胆构建全球城市化视野:假定将会出现一个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住区形式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53] 图 9 内聚的城市化过程包括围绕大规模集聚体的人员流动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55]

通勤到中心城市的居民比例

50% 及以上5% 及以上一些

0 500 km

图 8 正如图中伦敦长期的空间演变所示——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演变中,集聚城市化的尺度已经显著扩散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54]

网格 20×20 km

1820

1840

1860

1880

1914

1939

1962

① 此声明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于瓦克斯穆特(Wachsmuth)的城市意识形态观点,详见参考文献 [49];戴维 · 哈维(David Harvey)的结构一致性

概念与其有类似的含义,详见参考文献 [57]。

Page 9: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6 2016 Vol.31, No.1

城市研究

受约束,这就有点类似于 30 年前的国家主义研究:在诸如

尼科斯 · 布朗扎(Nicos Poulantzas)、贝内迪克特 · 安德松

(Benedict Anderson)、艾蒂安 · 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等重视过程研究的学者出现之前,国家主义研究也备受约束

之苦。解释城市化和不均衡空间发展模式的相互影响的任务

十分紧迫,但(强调地域边界划分的)地域主义理念之下的

市、城、都市观点只能说是南辕北辙。

基于此,未来城市理论与研究的可能视野包括以下几点。

(1)城市景观的创造性毁灭。资本主义的城市化形式长

久以来具有创造性毁灭之效,在这一进程中,为了资本循环

而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国家管理、社会政治斗争和社会环

境景观,均面临着系统性的危机,并被彻底重组。在资本主

义发展的历史地理进程中,创造性毁灭出现在众多具战略意

义的社会空间场所,城市集聚体仅是其中之一。那么,在各

个地方、地域和尺度上,创造性毁灭的当代形式的特征是什

么,它们是如何改变传统的全球 / 城市地理、社会环境景观

以及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模式的?什么样的政治项目能与之竞

争并改造它们,是新自由主义项目抑或其他?

(2)城市化的地理学。在资本主义历史中,集聚城市化

和扩散城市化的关系是如何演进的?自 19 世纪第一次工业

革命以来,大的集聚体和大都市中心一直都是资本主义创造

性毁灭的主要舞台——它们作为战略“前线”来生产、循环、

吸收资本和劳动剩余,进而服务于全球资本累积 [57]。城市化

扩散的景观(包含基于资本、营养、能量流循环和资源获取

的日渐增加的全域基础设施)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当今资本主

义创造性毁灭的关键领域而存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工业化逻辑业已改变了全球生活系统,是否存在进一步动摇

扩散城市化节奏的危机倾向或社会生态障碍(如食物供应瓦

解、资源耗尽、水资源短缺、新形势生态脆弱、全球气候变

化在特定地区多方面的表现)?这样的过程对于集聚城市化

的未来形式、路径以及人类建成环境的寓意为何?

图 10 城市集聚体的发展建立在稠密的、全球范围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它们是扩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资料来源:Images and text copyright © 2012 Photo Researchers, Inc.

图 12 通过轨道卫星和太空垃圾所构筑的厚网,扩散城市化已经拓展到地球大气层

资料来源:NASA

图 11 全球海洋的广阔地域已经成为扩散城市化的战略地域,体现在海底电缆设施(如图所示)、越洋航线以及海底资源提取系统资料来源: TeleGeography, www.telegeography.com

2012 年海底电缆图

Page 10: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7 2016 Vol.31, No.1国际城市规划

尼尔·博任纳 城市化的观点

(3)政治视野。在集聚城市化进程下的全球巨型城市和

高密度人口集聚区,当前对于城市权利的讨论吸引着人们对

空间政治学和草根斗争的关注。然而,前述的分析表明,这

些斗争必须与绚烂的扩散城市化景观之下全球民众的更具普

适性的政治学相联系,这些民众包括农民、小地主、农场工

人、土著和他们的拥护者。同样,基于剥夺和圈地积累的集

聚机制已经对日常生活、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环境条件造成了

创造性毁灭,并且这些机制通过各地方、地域和尺度上的社

会运动而被政治化。这种与资本循环相联系的建成环境扩张

越发同历史如出一辙①。这里所提出的方法为批判城市理论

拓展了视角,它为全域社会空间景观中出现的各种剥夺之间

建立了(分析上和策略上的)联系。

一旦“单元化”的城市被重新理解为社会实践和政治策

略的结构性产物,而不再是它们的前提,我们就有可能将城

市化研究(即资本主义下政治经济空间的创造性毁灭)置于

城市理论分析的中心。所以,支撑全域城市化当代命题的,

不是国际城市的世界网络或者是一个单一的、包含全球人口

稠密带,而是资本主义创造性毁灭进程的不均衡扩散已经达

到了世界全域尺度。

参考文献

[1] Castells M. 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M].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7 (1972).

[2] Potere D, Schneider A. A Critical Look at Representations of Urban Areas in Global Maps[J]. GeoJournal , 2007, 69(1-2): 55-80.

[3] Gamba P, Herold M. Global Mapping of Human Settlement[M].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2009.

[4] Angel S. Making Room for a Planet of Cities[M]. Cambridge, Mass.: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2011.

[5]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65.

[6] Davis M. City of Quartz[M]. New York: Vintage, 1991.[7] Glaeser E.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M]. New York: Penguin, 2011.[8] Brugmann J. Welcome to the Urban Revolution[M]. New York: Bloomsbury, 2010.[9] Florida R. Who’s Your City?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8.[10] Seijdel J. Editorial[M] // Hardt M, Groys B, Hlavajova M, et al. Open 16:

The Art Biennial as a Global Phenomenon: Strategies in Neo-political Times. Rot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9: 4-5.

[11] Kroeber G. Experience Economies: Event in the Cultural Economies of Capital[D].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2012.

[12] Madden D. City Becoming World: Nancy, Lefebvre, and the Global-urban Imagination[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12, 30(5): 772-787.

[13] UN-Habitat: 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An Urbanizing World: Global Report on Human Settlements[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UN-Habitat, 1996.

[14] Burdett R, Sudjic D. The Endless City: The Urban Age Project by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Deutsche Bank’s Alfred Herrhausen Society[M]. London: Phaidon, 2006.

[15] Luke T. At the End of Nature: Cyborgs, “Humachines,” and Environments in Postmodernit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1997, 29(8): 1367-1380.

[16] Sayre N. Climate Change, Scale, and Devaluation: The Challenge of Our Built Environment[J]. Washington and Lee Journal of Energy,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2010, 1(1): 93-105.

[17] Soja E, Kanai M.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World[M] // Burdett R, Sudjic D. The Endless City: The Urban Age Project by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Deutsche Bank’s Alfred Herrhausen Society. London: Phaidon, 2006: 54-68.

[18] Ong A. Graduated Sovereignty in South-east Asia[J].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000, 17(4): 55-75.

[19] Brenner N. New State Spaces: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 Correa F A. Projective Space for the South American Hinterland: Resource-extraction Urbanism[J].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2011, 34: 174 -185.

[21] Park B, Hill R, Saito A. Locating Neoliberalism in East Asia: Neoliberalizing Spaces in Developmental States[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1.

[22] Hardt M, Negri A. Commonwealth[M].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3] Harvey D. 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M]. London: Verso, 2012.

[24] Mayer M.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Urban Social Movements[M] // Brenner N, Marcuse P, Mayer M. Cities for People, Not for Profit: Critical Urban Theory and the Right to the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63-85.

[25] Merrifield A. The Politics of the Encounter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World[J]. City, 2012, 16(2): 265-279.

[26] Schmid C. Henri Lefebvre, the Right to the City, and the New Metropolitan Mainstream[M] // Brenner N, Marcuse P, Mayer M. Cities for People, Not for Profit: Critical Urban Theory and the Right to the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42-62.

[27] Wirth L.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M] // Sennett R. 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9 (1937): 143-164.

[28] Amin A, Thrift N. Cities: Reimagining the Urban[M]. Cambridge, UK: Polity, 2002.

[29] Lefebvre H. The Urban Revolution[M].Translated by Bononno 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1970).

[30] Saunders P. 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M].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986 (1981).

[31] Gans H. Some Problems of and Futures for Urban Sociology: Toward a Sociology of Settlements[J]. City and Community, 2009, 8(3): 211-219.

[32] Jameson F. Cognitive mapping[M] // Nelson C, Grossberg L.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347-357.

[33] Roy A. The Twenty-first-century Metropolis: New Geographies of Theory[J]. Regional Studies, 2009, 43(6): 819-830.

[34] Kahn A. Defining Urban Sites[M] // Burns C, Kahn A. Site Matters: Design Concepts, Histories, and Strateg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281-296.

[35] Brenner N. Between Fixity and Motion: Accumulation, 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patial Scal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998, 16(4): 459-481.

[36] Schmid C. Stadt, Raum, und Gesellschaft: Henri Lefebvre und die Theorieder Produktion des Raumes (City, Region, and Society: Henri Lefebvre and the Theory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2005.

[37] Stanek Ł. Henri Lefebvre on Space: Architecture, Urban Research,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ory[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1.

[38] Abu-Lughod J. The City is Dead—Long Live the City: Some Thoughts on Urbanity[M]. Monograph 12. Berkeley: Center for Planning and

① 有关“新圈地”(new enclosures)的文献体现了沿此思路的争论,特别是参考文献 [91]。有关全球民众斗争的新形式(包括有关土地、水、空气、

食物占有问题)的讨论,详见参考文献 [92-94]。

Page 11: 城市化的观点 - upi-planning.org · Soja)和米格尔· 金井(Miguel Kanai)所说[17]: “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 市,现在正在向外扩散,创造着城市密度和新的‘外围’和

18 2016 Vol.31, No.1

城市研究

Development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9.[39] Martindale D. Prefatory Remarks: The Theory of the City[M] // Max W.

The City.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tindale D, Neuwirth G. Glencoe, Ill.: Free Press,1958: 9-64.

[40] Sayer A. Defining the Urban[J]. GeoJournal, 1984, 9(3): 279-285.[41] Sayer A. Abstraction: A Realist Interpretation[J]. Radical Philosophy, 1981,

28: 6-15.[42] Gottdiener M.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M]. 2nd ed.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5.[43] Merrifield A. Metromarxism: 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44] Castells M. Is There an Urban Sociology? [M] // Burdett R, Sudjic D.

Urban Sociology: Critical Essays. London: Tavistock, 1976: 33-59.[45] Berry B J L. 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Urbanization: Divergent Paths

in the Urban Experienc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 New York: St. Martin’s, 1973.

[46] McGee T.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M] // Ginsburg N, Koppel B, McGee T.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47] Schmid C. Theory [M] // Diener R, Herzog J, Meili M, et al. Switzerland —An Urban Portrait. Vol.1.Zurich: Birkhäuser, 2001: 163-224.

[48] Brenner N, Schmid C. The Urban Age in Question[J]. Cambridge, Mass.: Urban Theory Lab,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Zurich: ETH Zurich, 2012.

[49] Wachsmuth D. City as Ideolog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14, 32(1): 75-90.

[50] Goonewardena K. The Urban Sensorium: Space, Ideology,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Politics[J]. Antipode, 2005, 37(1): 46-71.

[51] Gottmann J. Megalopolis[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1.[52] Friedmann J, Miller J. The Urban Field[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65, 31(4): 312-320. [53] Doxiadis C, Papaioannou J. Ecumenopolis: The Inevitable City of the

Future[M]. New York: Norton, 1974.[54] Doxiadis C. 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55] Berry B J L. Geographic Perspectives on Urban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Reading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0. [56] Goswami M. Rethinking the Modular Nation Form: Toward a Socio-

historical Conception of Nationalism[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002, 44(4): 770-799.

[57] Harvey D. The Urban Experience[M].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58] Gleeson B. The Urban Age: Paradox and Prospect[J]. Urban Studies, 2012, 49(5): 931-943.

[59] Brenner N, Schmid C. Planetary Urbanization[M] // Gandy M. Urban Constellations. Berlin: Jovis, 2012: 10-13.

[60] Brubaker R, Cooper F. Beyond Identity[J]. Theory and Society, 2000, 29(1): 1-47.

[61] Roy A, Ong A. Worlding Cities: 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1.

[62] Zukin S. Is There an Urban Sociology? Questions on a Field and a Vision[J]. Sociologica, 2011, (3): 1-18.

[63] Schmid C. Patterns and Pathways of Global Urbanisation: Towar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Unpublished manuscript. Zurich: Urban Theory Lab ETH Zurich, n.d.

[64] Soja E.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M]. Oxford: Blackwell, 2000.

[65] Latour B, Hermant E. Paris: Invisible City[M]. Translated by Carey-Libbrecht L. Virtual book. 2006 (1998). www.bruno-latour.fr/sites/default/files/downloads/viii_paris-city-gb.pdf.

[66] Farías I, Bender T. Urban Assemblages: How Actornetwork Theory Changes Urban Research[M].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67] McFarlane C. Assemblage and Critical Urbanism[J]. City, 2011, 15(2): 204-224. [68] McFarlane C. The City as Assemblage: Dwelling and Urban Spac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11, 29(4): 649-671.[69] Farías I. Introduction: Decentering the Object of Urban Studies[M] //

Farías I, Bender T. Urban Assemblages: How Actor-network Theory Changes Urban Research.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1-24.

[70] Bender T. Reassembling the City: Networks and Urban Imaginaries[M] // Farías I, Bender T. Urban Assemblages: How Actor-network Theory Changes Urban Research.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303-323.

[71] Brenner N, Peck J, Theodore N. Variegated Neoliberalization: Geographies, Pathways, Modalities[J]. Global Networks, 2010, 10(2): 182-222.

[72] Brenner N, Madden D, Wachsmuth D. Assemblage Urbanism and the Challenges of Critical Urban Theory[J]. City, 2010, 15(2): 225-240.

[73] Wachsmuth D, Madden D, Brenner N. Between Abstraction and Complexity: Meta-theoret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Assemblage Debate[J]. City, 2011, 15(6): 740-750.

[74]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0.[75] Elden S. The Space of the World[J]. New Geographies, 2011, 4: 26-31.[76] Sarkis H. The World According to Architecture: Beyond Cosmopolis[J].

New Geographies, 2011, 4: 104-108.[77] Lefebvre H. State, Space, World: Selected Essays[M]. Brenner N, Elden S,

eds. Translated by Moore G, Brenner N, Elden 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78] Brenner N. Restructuring, Rescaling, and the Urban Question[J]. Critical Planning, 2009, 16: 60-79.

[79] Cronon W. Nature’s Metropolis: Chicago and the Great West [M]. New York: Norton, 1991.

[80] Berger A. Drosscape: Wasting Land in Urban America[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

[81] Harvey D. The Limits to Capital[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82] Ollman B. Dialectical Investigations[M]. London: Routledge, 1993. [83] Heynen N, Kaika M, Swyngedouw E. In the Nature of Cities: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Urban Metabolism[M]. New York: Routledge, 2006.[84] Swyngedouw E. Metabolic Urbanization: The Making of Cyborg Cities[M] //

Heynen N, Kaika M, Swyngedouw E. In the Nature of Cities: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Urban Metabol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1-62.

[85] Angelo H, Wachsmuth D.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Urbaniz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New York: Urban Theory Lab / NYC, n.d.

[86] Wachsmuth D. Three Ecologies: Urban Metabolism and the Society/Nature Opposition[J].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12, 53(4): 506-523.

[87] Diener R, Herzog J, Meili M, et al. Switzerland—An Urban Portrait[M]. Zurich: ETH Studio Basel/Birkhäuser, 2001.

[88] Brenner N, Schmid C. Towards a Theory of Extended Urbaniz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ambridge, Mass.: Urban Theory Lab,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Zurich: ETH Zurich, n.d.

[89] Monte-Mór R. Modernities in the Jungle: Extended Urbaniz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

[90] Monte-Mór R. What is the Urba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J]. Cadernos de Saúde Pública (Reports on Public Health), 2005, 21(3): 942-948.

[91] De Angelis M.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 Value Struggles and Global Capital[M]. London: Pluto, 2007.

[92] Heynen N, McCarthy J, Prudham S, et al. Neoliberal Environments: False Promises and Unnatural Consequences[M]. NewYork: Routledge, 2007.

[93] Magdoff F, Tokar B. Agriculture and Food in Crisis: Conflict, Resistance, and Renewal[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1.

[94] Peet R, Robbins P, Watts M. Global Politicalecolog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本文校译:秦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