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6. 6. 18. ·...

17
学校编码:10384 分类号 密级 号:10220091151956 UDC 盖格尔美学述评 ——从早期现象学到未完成的生存哲学 Review of Geiger’s aesthetic ——from Early Phenomenology to Unfinishe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黄鸣柳 指导教师姓名: 李晓林副教授 专业名称: 文艺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5 月 学位授予日期: 2012 年 答辩委员会主席人: 2012 年 4 月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Transcript of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6. 6. 18. ·...

  • 学校编码:10384 分类号 密级

    学 号:10220091151956 UDC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盖格尔美学述评

    ——从早期现象学到未完成的生存哲学

    Review of Geiger’s aesthetic

    ——from Early Phenomenology to Unfinishe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黄鸣柳

    指导教师姓名: 李晓林副教授

    专业名称: 文艺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5 月

    学位授予日期: 2012 年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2012 年 4 月

    盖格尔美学述评

    ——从早期现象学到未完成的生存哲学

    黄鸣柳

    指导教师

    李晓林

    副教授

    厦门大学

    厦门

    大学

    博硕

    士论

    文摘

    要库

  •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在文

    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术活

    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课题(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学位

    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馆及

    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

    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 )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

    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

    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

    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内容摘要

    I

    内容摘要

    莫里茨·盖格尔的现象学美学主要包括审美价值论、审美经验论和审美意味

    论,价值是贯穿其中的基础。

    鉴于价值论美学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本文主要从早期现象学“慕尼黑学派”

    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价值论美学的趋势来看待盖格尔的现象学美学在审美价

    值上的研究,又从英加登、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成就来对照分析盖格尔的价值

    论的局限。盖格尔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借鉴了本质直观的方法,运用到审美体验和

    美学研究,以期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客观主义与当时心理学研究的主观化,追求

    一种正确鉴赏艺术作品的态度方法。这就是针对作品内在的审美价值研究,因为

    它同时确保了审美现象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科学性。

    由价值引出的中心范畴“审美意味”可以看作是意向性在审美意识中的扩大,

    与审美价值相对应又涵盖了价值,是审美价值在主体的深层内在引起的精神体

    验。审美意味与三种基本的艺术价值成分:形式价值、模仿价值与积极内容价值

    中的第三者相对应,是自我的生存体验,通向超越的人格信仰。这个概念体现出

    盖格尔从现象学到生存论的过渡,同时也带有古典人性论的痕迹。晚期的生存哲

    学和现象学美学并列于盖格尔治学的终端,并且相互渗透。

    盖格尔的审美经验论以区分愉悦与享受、清除非审美的感受主义为特色。他

    以反对心理学美学忽视价值为初衷,对各种错误对待价值的研究方法和审美态度

    进行了分辨纠正,提出了以人格精神为主、经验意识为辅的审美经验论。虽然带

    有未完成的缺憾,但是盖格尔的美学以其深度和启发性在现象学美学和生存主义

    美学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盖格尔、英加登到杜夫海纳的变化发现了现象学美

    学从价值论到作品本体论再到存在论的转变。

    本文试图梳理盖格尔审美价值论、审美经验论和审美意味论之间的脉络,探

    讨盖格尔美学的不变内核与最终的生存论走向,穿插比较了盖格尔审美价值、审

    美经验观点与英加登、杜夫海纳等的异同,用盖格尔所推崇的雅斯贝尔斯等人的

    生存主义去解读他未完成的生存哲学,给盖格尔在 20 世纪初西方美学转变中做

    一个恰当的定位。关于他从现象学过渡到生存主义的美学全貌是本文力图达到的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II

    目标,另外将盖格尔与两位现象学美学大家比较、从现象学美学化的历程来看待

    他,也是本文的新意所在。

    关键词:本质直观 审美价值 审美意味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内容摘要

    III

    Abstract

    Moritz Geiger’s aesthetics of phenomenology covers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valu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meaning, and the value is running through them as the foundation.

    In view of the axiological aesthetic as his first goal,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early phenomenology "Munich school" and the axiological aesthetic trend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20 centuries to regard the research of Geiger’s phenomenology aesthetic on aesthetic value, and from phenomenology aesthetic achievement of Ingarden, Dufrenne to contrast the three ones’ theory and analysis Geiger’s limitations. Geiger applied the eidetic intuition method, which was drawn from Husserl's phenomenology, i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esthetics research, in order to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objectivism and the subjective change of psychology at that time, and seek a kind of correct attitude and method of appreciation of art works. That is the research aimed at the aesthetic value inherent in the work, because it ensures the o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of aesthetic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i.e.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enter term "aesthetic meaning", drawn from valu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xpansion of intentionality in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orresponds to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is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caused by the aesthetic value in the deep inner of the subject. The aesthetic meaning corresponds to the third party of the three basic artistic value ingredients: forms value, the imitation value and the positive content value, and is the ego existential experience, leading to transcending belief of personality. This concept reflects Geiger’s transition from phenomenology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y, meanwhile with traces of a classical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e existential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in phenomenology in his late time both lie in the research termination, and penetrate mutually.

    Geig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ory characterizes in distinguishing pleasure with enjoy and removing the unaesthetic feeling of sentimentalism. With opposition to psychology aesthetics ignoring value as his original intention, he distinguished and corrected all sorts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aesthetic attitudes to treat value wrongly, and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mainly on personality spirit, supplemented by Experience consciousness. Although with unfinishment regret, Geiger’s aesthetics has a place in the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and existential aesthetics with its depth and enlightenment. This paper found out the turn from the value theory, the work ontology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enomenology aesthetics from Ingarden, Geiger to Dufrenn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 Geiger’s theory of aesthetic axiology,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meaning , discusses the invariant core of Geiger’s aesthetics and the kernel trend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thrusts to compare Geiger’s theory of aesthetic axiology, aesthetic experience between that of Ingaden, Dufrenne etc., and interprets his unfinishe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in existentialism of Jaspers etc. recommended by Geiger , thus gives a proper position in western aesthetics transi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aesthetic panorama transiting from phenomenology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y i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besides, to compare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IV

    Geiger with other two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 masters and views him from the course of applying phenomenology in aesthetic, also is the new idea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eidetic intuition; aesthetic value; aesthetic meaning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目 录

    V

    目录

    导论 .............................................................................................................................. 1

    第一章 盖格尔对现象学美学的开创 .......................................................... 5

    第一节 现象学美学的哲学基础 ....................................................................... 5

    第二节 现象学美学的开创 ............................................................................. 11

    第二章 审美价值论 ......................................................................................... 23

    第一节 审美价值的特性 ................................................................................. 23

    第二节 审美价值的类型 ................................................................................. 27

    第三章 审美经验论 ........................................................................................ 40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综合性 ............................................................................. 40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过程 ............................................................................... 45

    余论 未完成的生存哲学 ............................................................................. 53

    参考文献 ................................................................................................................... 59

    致谢 ............................................................................................................................ 63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VI

    Contents

    Introduction .............................................................................................................. 1

    Chapter 1: Geiger’s creation of Phenomenology aesthetic ...................... 5 1.1.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Phenomenology aesthetic ...................... 5

    1.2. The creation of Phenomenology aesthetic. ................................................ 11

    Chapter 2: Aesthetic value theory ................................................................... 23 2.1. The character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 23

    2.2. The type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 27

    Chapter 3: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ory ........................................................ 40 3.1.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 40

    3.2. The proces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 45

    Addition: Unfinishe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 53

    Bibliography ........................................................................................................... 59

    Afterword ................................................................................................................. 63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导 论

    1

    导 论

    莫里茨·盖格尔(Moritz Geiger,1880--1937)是德国哲学家,慕尼黑学派主要

    成员,一生的学术路线主要从心理学到现象学再到生存哲学①,一般被定位为现

    象学美学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现象学运用于美学研究,奠定了现象学美学的

    理论基础,开拓了现象学美学领域。

    早在大学期间,他受导师特奥多尔·利普斯(Theodor Lipps)影响,开始关

    注心理学美学,后来接触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与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亚历山大·普凡德尔(Alexander Pfander)组成了一个新的现象学团体“慕尼黑

    学派”,该学派对于艺术价值问题和艺术美学比较感兴趣。从 1909 年起,他在任

    教的慕尼黑大学开办美学讲座,以生动活泼的表达吸引了许多大学生,“代表了

    当时审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②,也成为当时在美学界和艺术学界推广现象学

    方法的中心人物。1913 年,盖格尔与胡塞尔一起编辑《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

    并发表了《审美享受的现象学》,开了用现象学方法分析审美心理的先河。1923

    年,他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曾去里加大学、斯坦

    福大学发表美学演讲,在国际哲学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此期间,他还公布了《艺

    术的意味》的大纲,这是在写《审美享受的现象学》时就开始准备的,也成为了

    他最终的奋斗目标。1933 年迁居美国,任瓦塞学院哲学系主任,是将现象学引

    进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因此,无论从现象学的传播发展还是当时美学的研究水平来看,盖格尔都是

    研究早期现象学美学不可绕过的关键人物。同时,他的知识背景丰富,在大学里

    学过法律、文学史、心理学和哲学,跟从著名的心理学美学家、与他亦师亦友的

    利普斯学习描述心理学,《艺术的意味》就多次引用和批评利普斯的“移情说”

    等理论;学术涉略广泛,除了以上的学科,还对数学、美学、艺术、基尔凯郭尔

    和雅斯贝尔斯的生存主义哲学感兴趣。这让他的美学具有鲜明的心理学背景、深

    厚的艺术史功底和独特的生存论取向,也使他的现象学美学生发出较多的研究

    ① Hans Rainer Sepp、Lester Embree,ed. Hand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p.129. ② 霍桂桓:《方法比结论更重要》,〔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第 7 页。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2

    点;但是由于他的美学理论未成体系且前后有变化,因而难以作统一评论。

    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有《审美享受的现象学》(1913)、《美学导论》(1928 年)、

    《现象学美学》(1928 年)以及最重要的集大成之作《艺术的意味》等。《艺术

    的意味》集结了前面各部论著的精华,并且结合了后期生存哲学的研究成果,是

    盖格尔对自己美学的深入梳理和全面总结。尽管他没来得及完成这本集大成的

    书,但是已经写完了最重要的部分并核定了详细的大纲,英译者克劳斯·伯尔格

    (Klaus Berger)就是根据这份大纲整理手稿,然后翻译成文。

    限于他的美学理论单薄零散,相关研究罕有专著。国外研究多为分析性的评

    论和综述,较少推论性的比较勾连和深入挖掘:比较全面的要见美学史和现象学

    美学专著,〔美〕斯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第四章 D.“莫里茨·盖格尔:从现象学的美学到形而上学”尽管很短,

    但涵盖了盖格尔的研究领域和思想全貌,对他与胡塞尔的思想关系、从客体论出

    发到以审美享受为重点的经验论的思路变化和研究目的之一“存在的深度”都做

    了说明,可谓研究盖格尔现象学思想的重要资料。Hans Rainer Sepp、Lester Embree

    编《现象学美学手册》(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2010)中 Licia

    Fabiani“莫里茨·盖格尔”一章,指出其学术历程的变化和零散,并集结了他各本

    美学著述的概要,比《现象学运动》更为详细地梳理了他的研究路线。〔英〕李

    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八章“现

    象学论”认为盖格尔是现象学美学的代表,重点阐述了其关于艺术价值和审美的

    独特性思想。〔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9)之“盖格尔的现象学美学”突出了其研究的深度,揭示了盖格尔现象

    学美学的方法和关于艺术的愉悦功能的观点。

    专门针对他的美学概念及美学主题的研究,〔美〕门罗·比厄斯利《莫里茨·盖

    格尔美学中的经验和价值》(Lars Aagaard-Mogensen 编《文本、文学和美学:纪

    念门罗·比厄斯利》,Editions Rodopi B.V.,1986)从盖格尔美学的两个主题-审美

    经验和审美价值,细致深入地综述和评析了他的审美享受现象学,推出现象学美

    学的一般特点,并引出对于当代美国美学的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日〕吉冈健

    二郎《美的价值问题》(曲翰章摘译,《世界哲学》,1986 年 5 月)把盖格尔的美

    学定位为美的价值学并精要概况了特点。斯皮尔伯格给盖格尔《生存哲学导论》

    做的序则评述了他后期对于生存主义的专注,是笔者唯一可见的专门介绍他后期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导 论

    3

    生存哲学的英文资料。有的研究是在围绕某个美学问题时一笔带过,比如现象学

    美学大家英加登,在《现象学美学:其范围的界定》(收入单正平《现象学与审

    美现象:文艺美学译文、文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年)就美的主客观问题

    做了简短批评。

    这些研究的主题集中于盖格尔对现象学美学的开创、包括他对胡塞尔现象学

    早期的认同和以此为基础对美学的构建,他引以为美学标志的审美价值论,强调

    独特性和纯正性的审美经验论,持生存主义取向的生存哲学。其中,对于生存哲

    学涉及最少。从研究路径看,最主要的是以现象学原理和胡塞尔对盖格尔的影响

    为依据,结合他的著述,推论盖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和思路,这在上述研究中都

    有体现;也有少数把他与其他现象学美学家相比较的,如《美的价值问题》指出

    他在审美价值问题上较之英加登的超前性。

    由于盖格尔的著作只有一本中文版,其他德文著作都没有引进,德文研究也

    很少转译成英文,所以更加大了国内研究的难度。国内主要是对《艺术的意味》

    做文本解析,比较详实的综述有霍桂桓给《艺术的意味》中文版做的《序》和论

    文《盖格尔现象学美学思想述要》(《南方论坛》,2006 年 12 月第 4 期),将《艺

    术的意味》的中心思想和特点得失基本概括出来;汤拥华的博士论文《先验论美

    学批判——以现象学美学为核心》第七章“盖格尔:审美价值的现象学”(2005

    年经修改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题为《西方现象学美学局限研究》),重在

    确立研究对象是体验与反思统一的“审美鉴赏”,对盖格尔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的

    关系认识不准;邵君秋的硕士论文《现象学美学的创构——中的盖

    格尔美学思想评析》(苏州大学 2005 届文艺学硕士论文)可以看作是对《艺术的

    意味》的同步综述;其他都是盖格尔美学各主题的分论,有些存在明显错误,在

    此不必赘述。

    在研究路径上,国内都从现象学美学的整体发展来评价盖格尔,一致把他推

    举为实质上的开山鼻祖(这跟国内把现象学美学当作一个统一的流派来看待有

    关,但是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认为现象学作为一个流派的共性不强);还

    有对盖格尔“存在”的形而上学性加以引申的,如刘华《论莫里茨·盖格尔的现

    象学美学思想及其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7 年第 3 期)、刘志华《莫里茨·盖

    格尔的美学思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 4 月),但对盖

    格尔的“存在”理解有误;更有甚者将现象学粗浅归类为先验论形而上学、又将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4

    盖格尔纳入其中,实属不当,如《先验论美学批判——以现象学美学为核心》。

    鉴于国内研究参考的国外资料比较局限,本文查缺补漏,广收国外英文资料,

    采众家之精华,夯实研究基础,拓宽研究路径,以期尽可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把握

    盖格尔的思想原貌和西方学术界对他的评价。这些新的资料包括盖格尔的一篇英

    文著述《生存哲学导论》,Licia Fabiani《莫里茨·盖格尔》,〔美〕门罗·比厄斯

    利《莫里茨·盖格尔美学中的经验和价值》,〔日〕吉冈健二郎《美的价值问题》

    等。这些发现使本文的探索有了更多更为充实丰富的依据和开阔的视野,不致隔

    靴搔痒、盲人摸象。此外,本文将一一列举和分析对盖格尔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来

    源,揭示它们与盖格尔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从比较的方法探究现象学美学

    从先驱盖格尔到英加登、杜夫海纳的发展线索,这也是国内其他相关研究所忽略

    之处。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第二章 审美价值论

    5

    第一章 盖格尔对现象学美学的开创

    早在攻读心理学时期,盖格尔就对美学产生了兴趣,不过凭借现象学才使他

    的美学研究初具规模。现象学成为他研究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路径,美学领域

    让他实践着对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兴趣和构想,他的美学著述表现出在美学、现象

    学和心理学上的爱好与才能的结合。

    他的全部美学思想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建立与心理学的联系,并从作为现象的

    艺术价值和欣赏者心理“深度”出发过渡到生存哲学,俨然成了早期现象学的实

    验场。因此,即便盖格尔对于现象学立场并不始终坚持,对于胡塞尔的先验论转

    向也不赞同,但是纵观他的美学研究,还是能发现价值论和本质直观的方法是贯

    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所以现象学美学也就成了他对现象学、心理学和美学探索的

    结晶。这也是他的美学被认定为属于现象学美学的理由。

    在早期现象学家中,他是继瓦尔德玛尔·康拉德(Waldemar Konrad)和理查

    德·哈曼(Richard Hamann)①之后将胡塞尔的现象学用于艺术作品研究的先驱之

    一,他提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论和审美享受论,奠定了现象学美学发展的“方法

    论基础”②,“为一种非心理学的新美学开辟了道路。”③

    从现象学研究审美,盖格尔意在清除美学理论的积病时弊,而他的研究也确

    实批判了以往的两个误区:理性主义和心理主义,确立了美学研究的科学性,这

    也是他对美学的贡献、对现象学的推广和对现象学美学的奠基。特别是他对导师

    立普斯的(Lipps)心理主义的反戈,更表现出对于新的普遍本质的严格坚持和

    彻底探求。

    第一节 现象学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接受

    盖格尔美学体现出的现象学特色主要是早期的本质直观方法和对象现象学

    ① 程孟辉:《现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年,第 432 页。 ② 霍桂桓:《方法比结论更重要》,〔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 4 页。 ③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452 页。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盖格尔美学述评

    6

    的倾向,这也是以慕尼黑学派为代表的早期现象学家对于现象学的运用①。从哲

    学的一般分类来看,现象学是盖格尔美学的认识论基础,而且也是他哲学思想的

    认识论部分。

    盖格尔对现象学的认同仅限于胡塞尔《逻辑研究》所代表的早期现象学②,

    也就是与胡塞尔的先验论转向相对的“本质现象学”。曾任国际现象学会主席的

    安娜—特丽莎·提敏尼加指出盖格尔与胡塞尔“不约而同地提出四个所谓‘现象

    学的’基本假定,作为一切知识的新基础,即莱布尼兹所说的‘普遍数学(mathesis

    universalis)’。”这四个原则是:现象学研究“事物本身”要排除一切理论前提,

    这需要通过一种“直接的本质直观”方法,这种直观确保了“确实可靠的和无可

    怀疑的”(笛卡尔所说)认识的合理性并“为认识与存在之间的统一提供基础”。

    ③可见,两人在现象学的面向事物本身、直观、在认识论上的严格科学性上不谋

    而合。

    盖格尔也认同早期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他在《A.普凡德尔的方法态

    度》(1930)中特别强调“在个体现象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并直观到的普遍本质”④,

    这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观念直观”的解释基本符合,“于是我们便直

    接把握了红本身的特殊统一。这种把握是建立在一个对某个红的事物的个别直观

    的基础上的。”⑤都认为原则上可以通过一次性的直观把握本质。胡塞尔认为这种

    对本质的直观建立在对个别现象的直观、即“个体直观”或感性直观的基础上,

    本质直观和个体直观是不同而有联系的,也不像后来他把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完

    全对立,分别定位于只能触及事实领域、获得经验认识与达到本质领域、获得绝

    对认识。盖格尔在美学中,强调本质直观的感性性质,对个别对象的本质直观始

    于感性直观并包含感性直观。

    从根本立场来看,胡塞尔本来也把现象学视作一种方法,这门学问既是建立

    第一哲学从而获得真理的研究方法,也是第一哲学本身。盖格尔对胡塞尔的现象

    学的贯彻也是方法论的。 ① Hans Rainer Sepp、Lester Embree,ed. Hand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p.127. ② Hans Rainer Sepp、Lester Embree,ed. Hand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p.127;〔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127 页。“盖格对现象学方法试图做出的比较详细的系统表述也许只见于他那篇论述普凡德尔的方法的文章(1930)。”(《现象学运动》第 297-298 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美学译文(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2 页。 ④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298 页。 ⑤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第 76②引胡塞尔《逻辑研究》A221/B223。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第二章 审美价值论

    7

    在《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对当时哲学主流心理主义进行批判并提出一种

    特殊的范畴直观方法,他自己称这种现象学为“描述心理学”,加上《逻辑研究》

    第二卷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意识活动的因素和结构并重复了《算术哲学》所做的

    研究,因此许多人认为他并没有摆脱心理主义,他的现象学仍然是一门心理学。

    因此,在 1913 年《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胡塞尔用“纯粹现象学”

    来替代之前的“描述现象学”,力图强调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人类的心理现象,

    而是纯粹的意识,人类意识只是它的一个实例。但是,这种先验论的转向引起了

    第一阶段现象学运动大多数成员的异议,他们认为这是向康德回落,哥廷根学派

    与慕尼黑学派并没有继续追随他,这也引起了胡塞尔的失望,将两者的区别称为

    “现象学的心理学”与“现象学的哲学”。

    奇怪的是,熟悉描述心理学和本质直观的盖格尔,一方面跟着胡塞尔用现象

    学的方法分析意识活动,另一方面却并没有将本质直观方法径直用于分析主体心

    理,而是更多地瞄准意识对象,探求对象意义上的现象本质。慕尼黑学派对于胡

    塞尔《逻辑研究》提出的“观念直观”方法、涉及的分析和描述心理学感兴趣①,

    在意识行为与客观相关物中偏重后者,一般认为该派整体都是关注对象的②,这

    与胡塞尔刚开始建立现象学时的客观主义一致。虽然盖格尔也反对心理主义,他

    的审美经验论体现出他只是在分析方法上借鉴心理学,但是从胡塞尔后来的超越

    论本质现象学来看,“《逻辑研究》中的本质直观方法,即本质还原方法,只能产

    生出本质心理学”③。这使盖格尔的现象学在现象与本质上都存在对象化和客体

    化的偏向,还停留在胡塞尔《逻辑研究》时期不彻底的现象学上,不能如胡塞尔

    用先验还原人类意识、彻底战胜心理主义。

    不过在美学运用上,心理学分析和描述的功底倒是使盖格尔对审美经验着墨

    甚多,甚至超过对审美价值,“尽管他们强烈地辩解说,他们对美学的贡献是客

    观的,而不是心理学的,但事实仍然是,他们最有意义、最有创造性的东西是对

    观照的欣赏中的审美态度的细致的心理学上的分析。”④难以掩盖对于胡塞尔心理

    ①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252 页。 ② Hans Rainer Sepp、Lester Embree,ed. Hand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p.127;〔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168、297 页。 ③ 倪梁康:《意识的向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9 页。 ④ 〔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第 165 页。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 Degree papers are in the “Xiamen University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Database”. Fulltexts are available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If your library is a CALIS member libraries, please log on http://etd.calis.edu.cn/ and submitrequests online, or consult the interlibrary loan department in your library. 2. For users of non-CALIS member libraries,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 for delivery details.

    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

    http://etd.xmu.edu.cn/http://etd.calis.edu.cn/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