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25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1)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鄭信德 * 摘 要 三、產業範疇界定與資料處理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四、實證分析 五、結論與建議 摘 要 生技產業概分為技術及產品兩大範疇,各涵蓋層面相當廣泛,各國分類不盡一致。 文為簡化實證資料之取得,生技產業分為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二大類,以檢視臺灣生 技產業發展之經濟效益。 生技產業 質上屬於研發與技術人力密集的生產型態,且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為 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產業之一。生技產業既以研發掛帥(製造僅為研發成果落實於 商業化過程),許多產品局限於某些特定國家的需要,市場狹小,不易實現規模經濟利 益,發展成為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至為困難。生技產業的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占製造業 附加價值(生產毛額)比率各僅為 0.24%0.02%,生產規模極小,惟該二業附加價值 率(value-added ratio)各為 38.61%27.81%,皆超過製造業平均值(25.1%)。該二業 專業程度相當高,使用原材料亦屬於獨特的專業化,產業關聯效果較其他知識密集的機 電及高科技工業相對偏低。該二產品自給率各為 56.41%41.60%,遠低於產業平均 值,足見對進口依賴度相對偏高。 不論在製藥或醫療儀器工業的發展頗速;近五年來中藥及醫療儀器工業成長尤為顯 著,前者為漢民族傳統既有的優勢,後者在新興「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與機電資訊 結合,可延續電子資訊產業優勢,兩者為臺灣擴大生技產業發展的利基。 生技產業的發展既以研發為主軸,許多產品又面臨市場規模狹小,廠商所冒不確定 性及風險特別高,投資意願相對較低。為促進生技產業健全發展,必須藉助政府力量介 入,行政院開發基金參與生技創業投資,降低廠商風險,應為務實可行的重要策略。 一、前言 人類基因組解碼及相關研發突破,帶動生物科技進步甚速,過去無解的遺傳疾病難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專員

Transcript of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Page 1: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1)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鄭信德*

摘 要 三、 產業範疇界定與資料處理

一、 前言

二、 文獻回顧

四、 實證分析

五、 結論與建議

摘 要

生技產業概分為技術及產品兩大範疇,各涵蓋層面相當廣泛,各國分類不盡一致。

本文為簡化實證資料之取得,生技產業分為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二大類,以檢視臺灣生

技產業發展之經濟效益。 生技產業本質上屬於研發與技術人力密集的生產型態,且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為

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產業之一。生技產業既以研發掛帥(製造僅為研發成果落實於

商業化過程),許多產品局限於某些特定國家的需要,市場狹小,不易實現規模經濟利

益,發展成為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至為困難。生技產業的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占製造業

附加價值(生產毛額)比率各僅為 0.24%及 0.02%,生產規模極小,惟該二業附加價值率(value-added ratio)各為 38.61%及 27.81%,皆超過製造業平均值(25.1%)。該二業專業程度相當高,使用原材料亦屬於獨特的專業化,產業關聯效果較其他知識密集的機

電及高科技工業相對偏低。該二產品自給率各為 56.41%及 41.60%,遠低於產業平均值,足見對進口依賴度相對偏高。

不論在製藥或醫療儀器工業的發展頗速;近五年來中藥及醫療儀器工業成長尤為顯

著,前者為漢民族傳統既有的優勢,後者在新興「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與機電資訊

結合,可延續電子資訊產業優勢,兩者為臺灣擴大生技產業發展的利基。 生技產業的發展既以研發為主軸,許多產品又面臨市場規模狹小,廠商所冒不確定

性及風險特別高,投資意願相對較低。為促進生技產業健全發展,必須藉助政府力量介

入,行政院開發基金參與生技創業投資,降低廠商風險,應為務實可行的重要策略。

一、前言

人類基因組解碼及相關研發突破,帶動生物科技進步甚速,過去無解的遺傳疾病難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專員

Page 2: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7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題,以及未來糧食不足的困境,已能逐步化解;同時,各國將生技衍生之產品視為技術

密集高、經濟效益大、發展空間寬廣及市場潛力雄厚的新興產業。臺灣推動生技產業發

展不遺餘力,更期盼成為「帶動經濟轉型的主力產業」。早在 1982 年,政府即將生物技術列為 8 大重點科技之一;1984 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臺灣第一家生技公司;1995 年推動「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1999 年及 2002 年生物技術產業分別列為 10 大新興工業及兩兆雙星產業之一;2008 年,生技醫藥產業再列為新興產業之一。生技產業發展迄今已逾 26 年,不乏技術開發成功的典範,如訂製女寶寶,挽救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哥哥,創亞洲首例;惟亦遭逢若干危機,如腸病毒疫苗,因市場過小,徒有初步成果,

卻面臨無廠商願意接手賡續研發與營運的窘境,曝露若干生技產品僅適用於部分族群之

瓶頸,亟待突破。為利生技產業發展,有必要透過產業關聯分析,檢視產業發展關鍵

性,並探討相關經濟效果,以為後續發展鋪路。 本研究採用投入產出模式,參酌美國相關研究,歸納產業定義,分析生技產業的產

業關聯程度,以及產出、所得、就業等經濟效果,並歸納相關結論與建議。內容共分 5節。第壹節,前言;第貳節,文獻回顧;第參節,產業範疇界定與資料處理;第肆節,

實證分析;第伍節,結論與建議。

二、文獻回顧

生技產業產業範疇界定與經濟效益的探討,主要以美國相關文獻為主,並特別強調

Ernst & Young公司(2000)及 Joshua L. Rosenbloom等人(2004)之研究成果。

(一)美國生技協會生技產業研究

2000 年 5 月美國生物科技產業協會(BIO)委託 Ernst & Young 顧問公司,推估1999 年美國生技產業對總體經濟之影響。該研究對生技產業的界定,依美國標準產業分類(SIC)僅限於藥品(編碼 283)及商業化自然科學與生物學(編碼 8731),並應用 IMPLAN(註一)投入產出模型推估生技產業經濟效益。推估獲得的重要成果包括創造工作機會 43.74 萬人、收益 470 億美元、研發支出 110 億美元及稅收 100 億美元等。由該研究得知,生技應用雖廣泛,進行全國研究時,產業範疇之認定傾向主觀與謹

慎。

(二)美國密州生技產業研究

2001 年密蘇里州經濟發展局針對密州健康生技產業進行研究,生技產業範疇依SIC 分類為藥品(283)、醫療儀器(384)及眼用商品(3851)。該項研究應用理論包括:區位商數(描述密蘇里州生技部門的專業程度)、IMPLAN 投入產出模型(推估健康生技產業的經濟影響)及 REMi 模型(預測州及區域階層之經濟衝擊)。重要研究成果包括 1999 年密州健康生技產業提供 43,906 工作機會、對密州生產毛額(GSP)貢獻31.5億美元等。

Page 3: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Chamber of Commerce)委託堪薩斯大學Joshua L. Rosenbloom等人(2004)對道格拉斯縣(Douglas County)生技(bioscience)產業進行研究。生技產業範疇界定依循美國堪薩斯州經濟成長法(The Kansas Economic Growth Act)之定義,為北美產業分類系統(NAICS)中之化學製造、藥品製造、醫療及實驗設備與供應品製造、生命科學相關研究發展,以及檢驗、測試、獸醫與醫療服務

5 大類。惟配合實際需要,另將含氮肥料製造、有機化學製造及檢驗、測試與醫療服務等次分類剔除。該研究分 4 種情境分析生技產業的成長,假設工作機會年平均成長1.0%至 8%間,薪資年平均成長 1.8%至 2.5%間,則 10年後,將創造新工作機會 500至6,000 人,產生年度新所得 3,000 萬至 2 億 3,000 萬美元。該研究依 SIC 及 NAICS 分別列表整理美國相關生技研究的產業定義,本研究參酌其 SIC 分類,得以較客觀的歸納、界定生技產業範疇,避免流於過度主觀與謹慎。

(四)美國德州幹細胞研究

2007 年美國德州休斯頓醫療研究聯盟委託 Bernard L. Weinstein 等兩位博士(2007)探討德州幹細胞研究之經濟發展潛力。該項推估應用 IMPLAN 投入產出模型,產業範疇依 NAICS 界定於藥品製造( 3254)及生命科學相關研究發展(5417102)。該項研究分 2種情境:(1)以 2004年德州生技部門產值占全國產值 2.9%的比例,延續維持至 2014 年,預計產值將達 304 億美元,並創造 11 萬 2,000 個就業機會;(2)以前述 2.9%產值比例成長至 2014年的 6%,產值將達 625億美元,並創造 23萬個就業機會。該研究除探討自身幹細胞的發展潛力外,也分析加州、新澤西州、麻薩

諸塞州等幹細胞之發展成效,顯見美國相關研究頗多轉向具潛力領域(如幹細胞等)新

興產業的探討,爭取生技專業領域之發展契機。

三、產業範疇界定與資料處理

生物科技屬跨學門整合性科學,應用範圍廣泛,產業範疇界定不易。本研究參酌

Joshua L. Rosenbloom 等人列表整理相關生技研究的產業定義,嘗試較客觀歸納生技產業範疇,並與「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之定義比較;同時,為探討生技產業之經濟效

益及就業效果,根據生技產業關聯部門分類及產業別就業資料,重組產業部門,並推估

各部門就業資訊。

(一)產業範疇界定

1. 現行產業定義缺失

臺灣生技產業範圍極廣,涵蓋醫療保健、農業、食品、資源環保、材料化工及機電

資訊 6 大層面(參閱圖 1)。技術領域則涵蓋遺傳工程、細胞融合、細胞培養、組織培養、胚胎及細胞核移植等。

Page 4: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7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圖 1 生物科技應用範疇

資料來源:行政院第 22次科技顧問會議

2. 本研究產業範疇歸納

為免涵蓋範圍過大,效益評估失真,本節參酌 Joshua L. Rosenbloom 等人列表整理相關生技研究的產業定義,並衡酌資料來源限制,以行政院主計處出版之民國 90 年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為實證資料來源,以「醫療藥品」、「醫療儀器」作為生技產業之範

疇[分類列表及界定說明請參閱附表 1]。

3. 與「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比較

2007 年公布施行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產業定義指使用於人類及動植物之新藥及高風險醫療器材之產業。新藥指新成分、新療效複方或新使用途徑製劑之藥品;

高風險醫療器材指置入(或植入)人體內屬第 3 等級之醫療器材,發展條例之產業界定較本研究嚴苛,惟仍以藥品、儀器或器材為範疇,方向大致與本研究探討內涵一致。

(二)產業部門重組與就業資訊推估

為探討生技產業之產業關聯效果及相關經濟效果,有必要調整產業部門分類,並推

估關聯表中所欠缺的就業資訊。首先析出生技部門,次為配合就業資訊推估,重新歸類

既有部門為新 47部門,如表 1。

1. 生技產業部門資料析出

(1) 以民國 90年產業關聯表為資料來源,「醫療藥品」由 162部門直接析出。 (2) 「醫療儀器」則從 610 部門處理,惟關聯表僅橫列細緻至 610 部門,縱欄卻仍

Page 5: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5)

維持 162部門,須輔以適當推論,將該部門析出。 (3) 前項推論,本研究說明如下:

A. 「醫療儀器」(610 部門)係屬「精密器械」(162 部門)之分部門,由 610 部門產業關聯表可分別獲致兩者之總需要(橫列),並計算「醫療儀器」總需要

占「精密器械」總需要之比率。 B. 假定「醫療儀器」與「精密器械」投入結構相同,同時令上項比率等於「醫療儀器」部門向每一部門購買之金額(或數量)占「精密器械」部門向每一部門

購買金額(或數量)之比率,進而將「精密器械」部門切割成「醫療儀器」與

「其他精密器械」部門,並計算兩部門之總產值(縱欄)。

2. 就業資訊推估

為正確獲取就業資訊,估算就業效果,須調整產業關聯部門與就業分類之差異。就

業資料採自「中華民國 90 年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以下簡稱人力調查年報)之表 49臺灣地區就業者按中分類行業與從業身份。

(1)配合產業關聯部門,估算就業資料

為改善人力調查年報中分類就業資料細緻不足,並調整產業部門與年報中分類行業

間涵蓋範圍差異,須輔以「中華民國 90 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以下簡稱普查報告)相關小行業別資料,以為合理推估。

A. 改善中分類就業資料細緻不足:以「醫療藥品」部門為例,「醫療藥品」原為「化學製品製造」之次部門,經前述析出獨立,惟人力調查年報僅有「化學製

品製造」(註二)中分類就業人數。為估算「醫療藥品」部門就業人數,藉由

普查報告計算藥品製造業員工數占化學製品製造業員工數比例,並令該比例等

於藥品製造業細分類業就業人數占化學製品製造業就業人數比例,進而推算醫

療藥品部門之就業人數。 B. 調整產業部門與中分類行業間涵蓋範圍差異:以產業關聯表(49 部門)「木材及木製品」部門為例,該部門涵蓋「非金屬家具」次部門,惟相對應人力調查

年報之「木竹製品製造業」資料卻未涵蓋非金屬家具就業人數,須加以調整。

由人力調查年報之「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中,析出「非金屬家具及裝設品製

造業」就業人數,再加回「木竹製品製造業」中。 (2)配合就業資料之行業分類,調整產業關聯部門

依人力調查年報行業中分類進行產業關聯表之部門合併或次部門歸類。 A. 部門合併:依中分類涵蓋範圍,進行相關產業關聯表(49 部門)部門合併,如「農產」、「畜產」部門合併為「農畜產」部門。

B. 次部門歸類:中分類行業與產業部門涵蓋範圍不同,將產業關聯表相關部門之次部門正確歸類,以獲取正確的就業資訊。例如「化學肥料」次部門須由「其

他化學製品」部門中析出,再併入「化工原料」部門。此外,「研究發展服

務」次部門須由「其他工商服務」部門中析出,再併入「社會服務與個人服

務」部門等。

Page 6: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7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表 1 本研究之 47部門與民國 90年產業關聯表 49部門對照表 47部門 49部門 47部門 49部門

編號 部門名稱 編號 部門名稱 編號 部門名稱 編號 部門名稱 1 農產 26 資訊產品 26 資訊產品 1 農畜產 2 畜產 27 通信器材 27 通信器材

2 林產 3 林產 28 電子零組件 28 電子零組件 3 漁產 4 漁產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4 礦產 5 礦產 30 運輸工具 30 運輸工具 5 加工食品 6 加工食品 31 其他製品 6 飲料 7 飲料 32 醫療器材

31 其他製品

7 菸 8 菸 32 房屋工程 8 紡織品 9 紡織品

33 營造 33 公共及其他工程

9 成衣及服飾品 10 成衣及服飾品 34 電力 34 電力 10 皮革及皮製品 11 皮革及皮製品 35 燃氣 35 燃氣 11 木材及其製品 12 木材及其製品 36 自來水 36 自來水 12 紙、紙製品及印刷出版

13 紙、紙製品及

印刷出版 37 運輸倉儲 37 運輸倉儲

13 化工原料 14 化工原料 38 通信服務 38 通信服務 14 人造纖維 15 人造纖維 39 商品買賣 39 商品買賣 15 塑膠 16 塑膠 40 金融保險服務 40 金融保險服務 16 塑、橡膠製品 17 塑、橡膠製品 41 不動產服務 41 不動產服務 17 其他化學製品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18 醫療藥品

18 其他化學製品 43 資訊服務 43 資訊服務

19 石油煉製品 19 石油煉製品 44 其他工商服務 44 其他工商服務 20 非金屬礦物製品

20 非金屬礦物製

品 45 公共行政服務 45 公共行政服務

21 鋼鐵 21 鋼鐵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

服務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服務

22 其他金屬 22 其他金屬 47 教育服務 23 金屬製品 23 金屬製品 48 醫療服務 24 機械 24 機械

47 社會服務與個人

服務 49 其他服務

25 家用電器產品 25 家用電器產品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實證分析

依前述調整及歸類,本研究就新 47 部門產業關聯表,進行產業關聯相關分析與經

Page 7: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7)

濟效果分析[分析詳見附錄:理論模型],另由工業生產統計年報相關分類工業生產指數,探討生技產業發展成果,相關說明如下。

(一)綜合分析

1.橫斷面經濟分析

由本研究歸納之 47 部門產業關聯表進行產業關聯綜合分析,由橫斷面的角度探討生技產業之經濟影響。

(1)供需結構

2001年貨品及勞務總供給新台幣 24兆 2,643億元,包含國內生產總值 20兆 1億元(82.4%)及輸入 4 兆 2,642 億元(17.6%) ,其中生技產業之總供給僅為 1,281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 648 億元(50.6%)及輸入 633 億元(49.4%)。生技產業輸入比率約略低於國內生產,卻遠高於全體產業比例,顯示生技產業對進口依賴度甚高,其中又以

醫療藥品輸入最多。 全國總需要(等於總供給),包含中間需要 10 兆 5,516 億元(43.5%)、最終需要

(含輸出)13 兆 7,127 億元(56.5%),其中生技產業總需要之中間需要為 446 億元(34.9%)、最終需要為 835 億元(65.1%)。由需要比例觀察,最終需要比例高於全體產業,反映生技產品以最終需要為主,家計消費為大宗 (參閱附表 2)。

(2)生產結構

醫療藥品、醫療儀器產業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為 0.29%、0.04%,排名分居第 41 及 46。該二產業附加價值占全體產業附加價值比率分別為 0.24%、0.02%,排名則居第 40及 47,顯見該二產業在產業結構所占比例仍偏低(參閱表 2)。

(3)中間投入與原始投入

醫療藥品、醫療儀器產業之中間投入率(即中間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

61.39%、72.19%,產業排名為第 28 名及第 15 名。該二產業之附加價值率(即原始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 38.61%、27.81%,產業排名為第 20 名及第 33 名。比較該二產業,其中醫療儀器產業生產所須耗用的中間產品成本較高,與其他產業部門的依存

關係較為密切;反之,醫療藥品產業則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率,而附加價值之中又以勞

動報酬(23.23%)及營業盈餘(9.75%)所占比率相對較高,產業排名亦較前(參閱表2)。

(4)中間需要與最終需要

醫療藥品、醫療儀器產業之中間需要率(即中間需要占總需要之比率)分別為

39.06%、14.81%,產業排名為第 26 名及第 39 名,反映前者作為其他產業之生產投入相對較多。

在最終需要方面,家計消費結構之中,醫療藥品產業比率為 1.05%,產業排名 18,醫療儀器產業比率為 0.04,排名 38。固定資本形成結構之中,醫療藥品產業比率為 0,醫療儀器產業比率為 0.61,排名 11。醫療藥品為家計單位所消費,而醫療儀器多歸屬於耐久性資本財(參閱表 2)。

Page 8: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7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5)輸出與輸入結構

輸出方面,醫療藥品產業占全體產業總輸出之比率為 0.08%,產業排名 37;醫療儀器產業比率為 0.11,排名 35。輸入方面,醫療藥品產業占全體產業之總輸入之比率為1.13%,產業排名 25;醫療儀器產業比率為 0.35,排名 36。反映醫療藥品、醫療儀器皆非臺灣重要輸出入產品(參閱表 2)。

(6)輸出入係數與自給率

從產品角度分析,醫療藥品、醫療儀器之輸出係數(各產品輸出值占國內生產總值

之比率)分別為 6.29%及 71.03%,產業排名則為第 32 名與第 5 名。醫療藥品大都留於國內自用;反之,醫療儀器出口相對較多,對國外市場的依存度也較高。

兩者之輸入係數(各產品輸入值占國內需要值之比率)分別為 47.14%及 87.95%,產業排名第 12 名及第 1 名,顯示兩者對進口依存度皆高,尤其以醫療儀器之依存度居全體產業之冠。

在國內自給方面,兩者自給率(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國內需要值)分別為 56.41%及41.60%,產業排名為第 42名及第 45名,顯示兩產業產品國內生產不敷國內所需,須仰賴進口(參閱表 2)。

(7)就業分析

2001年臺灣總就業人數為 938萬 3千人,其中醫療藥品就業為 2.2萬人,占總就業人數比率為 0.23%;醫療儀器就業為 0.5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比率為 0.05%,顯示該二產業在全體就業市場所能提供之就業機會偏低(參閱附表 2)。

表 2 綜合分析表

號 部門

產業生產

總值比率

產業附加

價值比率 排

名 中間 投入率

附加 價值率

名勞動報酬

名營業盈餘

名 中間 需要率

名 1 農畜產 1.69% 22 1.54% 15 56.76% 29 43.24% 19 30.96% 14 8.25% 16 64.67% 15 2 林產 0.01% 47 0.02% 46 19.85% 46 80.15% 2 66.11% 2 6.76% 17 77.90% 10 3 漁產 0.46% 37 0.53% 30 45.58% 35 54.42% 13 31.46% 11 20.00% 4 12.82% 40 4 礦產 0.41% 39 0.51% 31 40.24% 37 59.76% 11 37.89% 8 11.65% 8 100.41% 1 5 加工食品 2.13% 17 0.83% 24 81.51% 6 18.49% 42 11.33% 37 2.63% 35 29.12% 31 6 飲料 0.45% 38 0.50% 32 46.63% 34 53.37% 14 12.90% 33 9.80% 12 2.01% 46 7 菸 0.14% 45 0.21% 42 25.79% 44 74.21% 4 9.75% 40 8.47% 15 4.61% 45 8 紡織品 2.08% 18 1.04% 22 76.47% 13 23.53% 35 15.59% 30 1.78% 40 48.83% 24 9 成衣及服飾品 0.75% 31 0.46% 34 70.91% 17 29.09% 31 24.66% 18 1.59% 41 9.14% 43 10 皮革及其製品 0.19% 42 0.09% 44 78.49% 10 21.51% 38 15.21% 32 3.43% 32 24.63% 33 11 木材及其製品 0.34% 40 0.25% 38 64.74% 27 35.26% 21 25.61% 16 5.12% 23 53.01% 22

12 紙、紙製品及印

刷出版 1.52% 23 1.06% 21 67.06% 25 32.94% 23 23.99% 19 2.39% 36 79.91% 9

13 化工原料 1.86% 21 0.59% 29 85.00% 1 15.00% 47 6.81% 44 1.29% 42 87.65% 3 14 人造纖維 0.60% 35 0.23% 41 82.12% 5 17.88% 43 8.05% 42 0.99% 45 69.61% 12 15 塑膠 1.41% 26 0.50% 33 83.33% 4 16.67% 44 6.00% 45 6.38% 18 67.80% 14 16 塑、橡膠製品 2.15% 16 1.33% 19 70.87% 18 29.13% 30 19.63% 24 4.44% 26 60.53% 18 17 其他化學製品 0.71% 33 0.39% 35 74.25% 14 25.75% 34 16.90% 29 4.83% 24 64.33% 16 18 醫療藥品 0.29% 41 0.24% 40 61.39% 28 38.61% 20 23.23% 20 9.75% 13 39.06% 26 19 石油煉製品 2.23% 14 1.41% 18 70.17% 20 29.83% 28 5.36% 46 2.15% 37 77.17% 11

Page 9: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9)

號 部門

產業生產

總值比率

名 產業附加

價值比率 排

名 中間 投入率

附加 價值率

名勞動報酬

名營業盈餘

名 中間 需要率

名 20 非金屬礦物製品 0.97% 29 0.66% 27 67.93% 24 32.07% 24 18.40% 26 2.74% 34 83.23% 6 21 鋼鐵 2.66% 10 0.93% 23 83.48% 3 16.52% 45 9.44% 41 1.01% 44 86.45% 4 22 其他金屬 0.55% 36 0.24% 39 79.58% 9 20.42% 39 11.81% 35 4.00% 28 89.43% 2 23 金屬製品 2.18% 15 1.43% 17 68.89% 22 31.11% 26 21.17% 21 4.75% 25 51.04% 23 24 機械 2.38% 12 1.53% 16 69.60% 21 30.40% 27 20.90% 22 5.49% 21 23.04% 35 25 家用電器產品 0.77% 30 0.38% 36 76.72% 11 23.28% 37 15.49% 31 1.02% 43 23.60% 34 26 資訊產品 4.89% 6 1.60% 13 84.56% 2 15.44% 46 7.37% 43 5.64% 20 11.91% 41 27 通信器材 0.72% 32 0.29% 37 80.75% 7 19.25% 41 11.38% 36 5.86% 19 5.50% 44 28 電子零組件 6.12% 4 3.68% 7 71.56% 16 28.44% 32 12.48% 34 -2.36% 47 54.78% 21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1.49% 25 0.74% 26 76.68% 12 23.32% 36 17.41% 28 1.85% 39 61.23% 17 30 運輸工具 2.34% 13 1.55% 14 68.80% 23 31.20% 25 17.96% 27 1.99% 38 32.45% 29 31 其他製品 0.99% 28 0.62% 28 70.65% 19 29.35% 29 20.66% 23 4.36% 27 19.82% 36 32 醫療儀器 0.04% 46 0.02% 47 72.19% 15 27.81% 33 19.42% 25 3.75% 29 14.81% 39 33 營造業 4.75% 8 3.33% 8 66.93% 26 33.07% 22 25.63% 15 5.18% 22 15.01% 38 34 電力 1.92% 19 2.00% 12 50.80% 31 49.20% 17 10.30% 39 17.53% 5 80.30% 8 35 燃 氣 0.16% 44 0.07% 45 80.20% 8 19.80% 40 10.75% 38 3.57% 30 35.53% 27 36 自來水 0.16% 43 0.20% 43 42.53% 36 57.47% 12 31.55% 10 3.56% 31 59.42% 19 37 運輸倉儲 3.89% 9 3.97% 6 51.84% 30 48.16% 18 33.88% 9 2.99% 33 35.52% 28 38 通信服務 1.87% 20 2.65% 10 33.21% 40 66.79% 8 24.99% 17 21.61% 3 55.12% 20 39 商品買賣 9.80% 1 14.54% 1 29.90% 42 70.10% 6 48.33% 5 16.58% 6 26.69% 32 40 金融保險服務 6.39% 3 8.71% 4 35.61% 39 64.39% 9 31.13% 13 27.44% 2 67.83% 13 41 不動產服務 5.97% 5 10.64% 3 15.83% 47 84.17% 1 4.36% 47 72.30% 1 17.14% 37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1.50% 24 2.22% 11 30.07% 41 69.93% 7 51.59% 4 12.44% 7 11.87% 42 43 資訊服務 0.62% 34 0.80% 25 38.92% 38 61.08% 10 45.51% 6 9.34% 14 81.67% 7 44 其他工商服務 2.40% 11 2.71% 9 46.63% 33 53.37% 15 38.06% 7 10.74% 9 85.79% 5 45 公共行政服務 4.82% 7 7.95% 5 22.15% 45 77.85% 3 66.43% 1 0.00% 46 0.00% 47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

服務 1.14% 27 1.21% 20 49.68% 32 50.32% 16 31.42% 12 10.50% 10 40.05% 25

47 社會服務及個人

服務 9.09% 2 13.62% 2 29.24% 43 70.76% 5 57.39% 3 10.02% 11 32.24% 30

表 2 綜合分析表(續)

號 部門

家計消費

結構 排

名 固定資本

形成結構 排

名 輸出結構

名輸入結構

名輸出係數

名輸入係數

名 自給率

名 1 農畜產 2.44% 10 0.23% 14 0.10% 36 1.80% 20 1.36% 39 18.76% 31 82.36% 37 2 林產 0.00% 41 0.09% 16 0.00% 44 0.16% 41 6.13% 33 71.36% 4 30.51% 46 3 漁產 0.81% 21 0.00% 18 0.89% 23 0.24% 38 45.98% 10 17.32% 32 153.06% 4 4 礦產 0.02% 39 0.00% 18 0.02% 41 8.33% 3 1.01% 41 81.58% 2 18.61% 47 5 加工食品 5.94% 5 0.00% 18 0.59% 28 2.23% 17 6.61% 31 19.28% 30 86.43% 34 6 飲料 1.84% 13 0.00% 18 0.06% 39 0.50% 34 2.94% 36 19.61% 29 82.82% 36 7 菸 0.74% 22 0.00% 18 0.01% 43 0.50% 33 1.21% 40 44.29% 14 56.40% 43 8 紡織品 0.09% 35 0.05% 17 4.79% 6 0.66% 31 54.62% 8 12.91% 36 191.92% 2 9 成衣及服飾品 1.64% 14 0.00% 18 1.86% 15 1.20% 24 59.31% 7 45.81% 13 133.16% 6 10 皮革及其製品 0.35% 27 0.00% 18 0.54% 30 0.46% 35 65.74% 6 59.77% 9 117.44% 12 11 木材及其製品 0.31% 29 0.11% 15 0.55% 29 0.72% 30 39.02% 14 42.73% 15 93.92% 27

12 紙、紙製品及印

刷出版 0.82% 20 0.00% 18 0.68% 25 1.83% 19 10.58% 30 22.32% 24 86.87% 33

13 化工原料 0.01% 40 0.00% 18 1.60% 17 5.04% 4 20.37% 23 41.97% 16 72.88% 41

Page 10: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8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號 部門

家計消費

結構 排

固定資本

形成結構 排

名 輸出結構

名輸入結構

名輸出係數

名輸入係數

名 自給率

名 14 人造纖維 0.00% 41 0.00% 18 0.82% 24 0.16% 42 32.21% 19 7.57% 37 136.35% 5 15 塑膠 0.00% 41 0.00% 18 2.27% 12 1.37% 21 38.25% 15 25.10% 23 121.30% 11 16 塑、橡膠製品 0.56% 25 0.00% 18 3.32% 8 1.33% 22 36.61% 17 17.18% 33 130.65% 7 17 其他化學製品 0.60% 24 0.00% 18 1.10% 20 2.41% 16 36.78% 16 53.31% 10 73.86% 40 18 醫療藥品 1.05% 18 0.00% 18 0.08% 37 1.13% 25 6.29% 32 47.14% 12 56.41% 42 19 石油煉製品 1.21% 17 0.00% 18 1.00% 21 2.43% 15 10.59% 29 20.59% 28 88.81% 31 20 非金屬礦物製品 0.17% 33 0.00% 18 0.64% 26 1.10% 26 15.58% 28 22.21% 25 92.15% 28 21 鋼鐵 0.00% 41 0.00% 18 2.20% 13 2.69% 12 19.62% 24 21.14% 27 98.11% 23 22 其他金屬 0.00% 41 0.00% 18 0.63% 27 3.08% 9 27.50% 21 62.39% 7 51.87% 44 23 金屬製品 0.49% 26 0.44% 13 4.13% 7 0.84% 28 45.03% 11 12.99% 35 158.31% 3 24 機械 0.06% 37 20.47% 2 5.30% 5 8.60% 2 52.76% 9 61.93% 8 80.58% 38 25 家用電器產品 1.37% 15 1.13% 10 1.31% 19 1.21% 23 40.38% 12 35.91% 18 107.49% 14 26 資訊產品 1.85% 12 7.32% 3 16.42% 2 4.75% 5 79.70% 1 50.49% 11 243.90% 1 27 通信器材 0.67% 23 3.43% 7 2.28% 11 1.84% 18 74.81% 2 68.33% 5 125.74% 9 28 電子零組件 0.16% 34 0.00% 18 18.68% 1 16.81% 1 72.48% 3 68.05% 6 116.10% 13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0.24% 31 2.81% 8 2.11% 14 2.68% 13 33.50% 18 36.52% 17 95.47% 26 30 運輸工具 2.73% 8 6.73% 5 3.08% 9 3.77% 8 31.24% 20 33.34% 19 96.95% 24 31 其他製品 1.04% 19 5.65% 6 3.02% 10 4.55% 6 72.31% 4 77.98% 3 79.55% 39 32 醫療儀器 0.04% 38 0.61% 11 0.11% 35 0.35% 36 71.03% 5 87.95% 1 41.60% 45 33 營造業 0.00% 41 41.94% 1 0.07% 38 0.19% 40 0.34% 42 0.85% 41 99.48% 20 34 電力 1.28% 16 0.00% 18 0.01% 42 0.02% 43 0.09% 46 0.27% 45 99.82% 18 35 燃 氣 0.34% 28 0.00% 18 0.00% 44 0.00% 44 0.28% 43 0.32% 44 99.96% 17 36 自來水 0.22% 32 0.00% 18 0.00% 44 0.00% 44 0.20% 44 0.59% 43 99.61% 19 37 運輸倉儲 4.59% 7 0.45% 12 6.45% 4 2.97% 10 39.32% 13 21.17% 26 129.91% 8 38 通信服務 2.71% 9 0.00% 18 0.32% 33 0.33% 37 4.01% 35 3.75% 39 100.27% 15 39 商品買賣 15.82% 3 6.82% 4 7.86% 3 0.00% 44 19.03% 26 0.00% 46 123.51% 10 40 金融保險服務 6.81% 4 0.00% 18 0.39% 32 0.62% 32 1.47% 38 2.06% 40 99.40% 22 41 不動產服務 16.35% 2 1.72% 9 0.04% 40 0.20% 39 0.15% 45 0.70% 42 99.45% 21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4.98% 6 0.00% 18 1.42% 18 2.55% 14 22.43% 22 31.90% 20 87.79% 32 43 資訊服務 0.08% 36 0.00% 18 0.51% 31 0.83% 29 19.60% 25 26.19% 22 91.79% 29 44 其他工商服務 0.27% 30 0.00% 18 1.61% 16 3.95% 7 15.87% 27 29.40% 21 83.92% 35 45 公共行政服務 0.00% 41 0.00% 18 0.00% 44 0.00% 44 0.00% 47 0.00% 46 100.00% 16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

服務 2.38% 11 0.00% 18 0.24% 34 0.85% 27 4.94% 34 14.40% 34 90.05% 30

47 社會服務及個人

服務 16.96% 1 0.00% 18 0.92% 22 2.71% 11 2.40% 37 6.11% 38 96.19% 25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縱斷面經濟分析

為完備生技產業發展分析,由 2007 年工業生產統計年報相關分類工業生產指數,從縱斷面角度分析生技產業中長期發展成果。相關分類包括:藥品、西藥、中藥、輻射

及電子醫學設備業及其他醫療器材及用品業。 (1)藥品分析

1995 年至 2007 年藥品工業生產指數增加率 37.39%,其中西藥增加率 94.24%、中

Page 11: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81)

藥增加率 51.27%,顯見整體藥品工業呈正向發展 (參閱表 3);若以圖表示(參閱圖2),整體藥品工業呈現逐步增產趨勢,而中藥於近五年來相對大幅攀升。

(2)醫療儀器(設備、器材)分析

1999 年至 2007 年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之工業生產指數增加率達 442.45%,其他醫療器材及用品業工業生產指增加率達 380.48%(1995 年至 2007 年),惟若以 2001 年為分界點,1999 年至 2001 年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增加率僅 91.80%,而 1995 年至2001 年其他醫療器材及用品業僅 20.79%,顯見 2002 年迄 2007 年五年來,在政府政策強化下,不論新興醫療設備或傳統醫療器材及用品皆有長足進步(參閱表 3、圖 3)。

表 3 生技相關產業歷年工業生產指數(以 2006年為基期) 藥品 類別

年 西藥 中藥 輻射及電子醫

學設備業 其他醫療器材

及用品業 1995 78.58 54.52 73.64 - 21.93 1996 84.39 58.20 81.65 - 23.79 1997 87.52 62.64 72.12 - 25.61 1998 90.26 66.60 70.01 - 25.12 1999 93.75 81.38 72.70 18.54 21.33 2000 95.42 87.14 75.33 40.35 28.92 2001 92.20 85.96 71.11 35.56 26.49 2002 88.53 84.87 81.23 36.85 38.36 2003 95.53 96.46 103.63 31.72 56.48 2004 102.11 101.49 98.35 43.55 84.31 2005 100.62 100.79 105.56 102.44 99.45 2006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007 107.96 105.90 111.29 100.57 105.37

資料來源:2007年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圖 2 藥品工業生產指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2007年工業生產統計年報,本研究整理

Page 12: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8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圖 3 醫療儀器(設備、器材)工業生產指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2007年工業生產統計年報,本研究整理

(二)產業關聯影響度、感應度及關聯型態分析

1.影響度

在開放模型之下,醫療藥品產業影響度為 0.967,產業排名第 27;在封閉模型之下,為 1.014,排名第 29。在開放模型之下,醫療儀器產業影響度為 1.176,產業排名第 16;在封閉模型之下,為 1.108,排名第 12,顯見醫療藥品(於封閉模型)、醫療儀器皆大於全體產業影響度平均值,具「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之效果,尤其以醫療儀器產

業於納入「家計部門」考量後,其帶動效果更形顯著(參閱表 4)。

2.感應度

在開放模型之下,醫療藥品產業感應度為 0.579,產業排名第 33,在封閉模型之下,為 0.421,排名第 31。在開放模型之下,醫療儀器產業感應度為 0.407,產業排名第 46;在封閉模型之下,為 0.176,排名亦為第 46,顯見醫療藥品、醫療儀器皆低於全體產業感度平均值,在「支持」其他產業發展上並不顯著,若比較該二產業在「支持」

其他產業發展表現,則以醫療藥品表現較佳(參閱表 4)。

3.產業關聯型態

依影響度及感應度的高低,將各產業規範於 4 個關聯象限內,其中,醫療藥品產業屬於Ⅲ(開放模型)或Ⅳ(封閉模型)象限;而醫療儀器則屬於Ⅳ(開放及封閉模型)

象限。顯示生技產業(醫療儀器及醫療藥品產業)雖可藉由政府選定優先發展,以帶動

其他產業發展,惟該產業仍未達絕對性的關鍵地位(感應度與影響度皆大於 1,產業關聯屬於第Ⅰ象限)。

Page 13: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83)

圖 4 生技產業關聯象限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4 經濟效果與關聯分析表

號 部門

開放產

量乘數 排

封閉產

量乘數

直接所

得乘數

TypeI所得

乘數

TypeII所得 乘數

直接就業

乘數(人/百萬元)

1 農畜產 2.40 28 6.42 23 0.31 14 2.13 33 4.51 33 1.93 1 2 林產 1.32 47 6.21 26 0.66 2 1.21 46 2.57 46 1.73 2 3 漁產 2.07 33 5.54 38 0.31 11 1.81 36 3.84 36 0.57 13 4 礦產 1.89 37 5.61 37 0.38 8 1.61 40 3.41 40 0.12 40 5 加工食品 2.95 15 6.80 6 0.11 37 5.55 7 11.79 7 0.28 29 6 飲料 2.18 30 4.70 42 0.13 33 3.20 19 6.79 19 0.21 34 7 菸 1.58 43 2.96 46 0.10 40 2.33 32 4.94 32 0.07 43 8 紡織品 3.25 7 6.80 5 0.16 30 3.72 14 7.90 14 0.28 27 9 成衣及服飾品 3.04 14 7.08 2 0.25 18 2.68 28 5.69 28 0.90 5

10 皮革及其製品 3.26 6 7.13 1 0.15 32 4.17 12 8.84 12 0.67 11 11 木材及其製品 2.47 26 6.50 21 0.26 16 2.58 31 5.47 31 0.85 7

12 紙、紙製品及印

刷出版 2.55 24 6.56 19 0.24 19 2.74 27 5.81 27 0.55 15

13 化工原料 3.34 4 6.38 24 0.07 44 7.31 4 15.51 4 0.05 45 14 人造纖維 3.55 2 6.59 18 0.08 42 6.18 5 13.12 5 0.13 38 15 塑膠 3.56 1 6.53 20 0.06 45 8.09 2 17.17 2 0.09 42 16 塑、橡膠製品 3.07 11 6.60 17 0.20 24 2.94 25 6.24 25 0.44 19

Page 14: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8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號 部門

開放產

量乘數

名 封閉產

量乘數 排

名 直接所

得乘數

TypeI所得

乘數

TypeII所得

乘數

直接就業

乘數(人/百萬元)

17 其他化學製品 3.07 12 6.66 15 0.17 29 3.48 17 7.38 17 0.25 32 18 醫療藥品 2.42 27 6.12 29 0.23 20 2.61 29 5.53 29 0.38 22 19 石油煉製品 2.36 29 5.23 41 0.05 46 8.76 1 18.58 1 0.04 46 20 非金屬礦物製品 2.52 25 6.02 32 0.18 26 3.11 22 6.61 22 0.36 23 21 鋼鐵 3.31 5 6.86 4 0.09 41 6.15 6 13.05 6 0.10 41 22 其他金屬 3.08 10 6.77 8 0.12 35 5.12 8 10.87 8 0.17 36 23 金屬製品 2.89 20 6.67 13 0.21 21 2.92 26 6.20 26 0.94 4 24 機械 2.91 19 6.74 9 0.21 22 3.00 24 6.38 24 0.39 21 25 家用電器產品 3.05 13 6.78 7 0.15 31 3.94 13 8.36 13 0.43 20 26 資訊產品 3.36 3 6.66 14 0.07 43 7.32 3 15.54 3 0.16 37 27 通信器材 3.18 8 6.65 16 0.11 36 4.99 10 10.59 10 0.28 28 28 電子零組件 2.91 18 6.13 28 0.12 34 4.23 11 8.97 11 0.27 30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3.11 9 6.99 3 0.17 28 3.65 15 7.74 15 0.34 24 30 運輸工具 2.83 21 6.44 22 0.18 27 3.29 18 6.99 18 0.26 31 31 其他製品 2.91 17 6.71 10 0.21 23 3.01 23 6.39 23 0.48 18 32 醫療儀器 2.94 16 6.68 12 0.19 25 3.15 21 6.69 21 0.70 10 33 營造業 2.67 23 6.71 11 0.26 15 2.58 30 5.48 30 0.78 8 34 電力 2.10 32 4.35 44 0.10 39 3.58 16 7.60 16 0.07 44 35 燃 氣 2.75 22 6.07 30 0.11 38 5.06 9 10.73 9 0.13 39 36 自來水 1.89 36 5.24 40 0.32 10 1.74 39 3.68 39 0.22 33 37 運輸倉儲 2.11 31 5.97 33 0.34 9 1.87 35 3.96 35 0.53 17 38 通信服務 1.67 39 4.34 45 0.25 17 1.75 37 3.71 37 0.21 35 39 商品買賣 1.56 44 5.47 39 0.48 5 1.32 43 2.81 43 0.87 6 40 金融保險服務 1.61 42 4.65 43 0.31 13 1.60 41 3.40 41 0.29 26 41 不動產服務 1.34 46 2.18 47 0.04 47 3.16 20 6.70 20 0.03 47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1.63 40 5.73 36 0.52 4 1.30 44 2.76 44 1.63 3 43 資訊服務 1.78 38 5.84 34 0.46 6 1.46 42 3.10 42 0.56 14 44 其他工商服務 2.01 34 6.06 31 0.38 7 1.74 38 3.70 38 0.61 12 45 公共行政服務 1.44 45 6.33 25 0.66 1 1.21 47 2.56 47 0.34 25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

服務 1.96 35 5.74 35 0.31 12 1.97 34 4.18 34 0.53 16

47 社會服務及個人

服務 1.63 41 6.14 27 0.57 3 1.29 45 2.73 45 0.74 9

Page 15: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85)

表 4 經濟效果與關聯分析表(續)

號 部門

TypeI就業 乘數

TypeII就業 乘數

開放

影響度

(Uj)

開放 感應度

(Ui)

封閉 影響度

(Uj)

封閉 感應度

(Ui)

1 農畜產 1.58 42 2.28 45 0.96 28 1.11 13 1.07 23 1.24 9 2 林產 1.17 46 2.11 46 0.53 47 0.49 38 1.03 26 0.21 45 3 漁產 1.78 38 3.82 37 0.83 33 0.44 41 0.92 38 0.28 39 4 礦產 3.01 20 13.04 7 0.76 37 2.73 2 0.93 37 1.65 5 5 加工食品 7.50 3 12.12 11 1.18 15 0.96 19 1.13 6 1.27 8 6 飲料 3.97 13 7.91 16 0.87 30 0.41 45 0.78 42 0.35 36 7 菸 5.63 8 11.92 13 0.63 43 0.43 42 0.49 46 0.26 41 8 紡織品 3.48 16 7.65 18 1.30 7 0.97 17 1.13 5 0.56 25 9 成衣及服飾品 1.78 37 3.28 42 1.22 14 0.44 40 1.17 2 0.36 35

10 皮革及其製品 2.93 21 4.86 31 1.30 6 0.56 34 1.18 1 0.28 40 11 木材及其製品 1.95 32 3.53 40 0.99 26 0.60 32 1.08 21 0.31 37

12 紙、紙製品及印

刷出版 2.29 29 4.71 32 1.02 24 1.38 12 1.09 19 1.01 15

13 化工原料 9.04 1 27.92 2 1.34 4 3.00 1 1.06 24 1.62 6 14 人造纖維 4.55 11 12.16 10 1.42 2 0.64 28 1.09 18 0.31 38 15 塑膠 6.39 5 17.96 4 1.43 1 1.07 15 1.08 20 0.58 24 16 塑、橡膠製品 2.20 30 4.89 30 1.23 11 1.05 16 1.09 17 0.70 20 17 其他化學製品 3.35 17 8.07 15 1.23 12 0.92 21 1.10 15 0.59 22 18 醫療藥品 2.55 24 5.78 25 0.97 27 0.58 33 1.01 29 0.42 31 19 石油煉製品 8.66 2 33.69 1 0.95 29 2.28 3 0.87 41 1.49 7 20 非金屬礦物製品 2.35 27 5.59 27 1.01 25 0.74 24 1.00 32 0.40 33 21 鋼鐵 7.18 4 19.52 3 1.33 5 1.88 5 1.14 4 1.03 13 22 其他金屬 5.04 9 12.11 12 1.23 10 1.45 10 1.12 8 0.76 18 23 金屬製品 1.68 40 3.01 43 1.16 20 0.95 20 1.11 13 0.58 23 24 機械 2.73 23 5.98 24 1.16 19 0.97 18 1.12 9 0.53 26 25 家用電器產品 2.79 22 5.68 26 1.22 13 0.51 37 1.12 7 0.38 34 26 資訊產品 5.77 7 12.56 9 1.35 3 0.55 35 1.10 14 0.46 28 27 通信器材 3.70 14 7.78 17 1.27 8 0.42 44 1.10 16 0.25 43 28 電子零組件 3.28 18 7.20 20 1.16 18 1.80 7 1.02 28 1.12 12 29 電機及其他電器 3.09 19 6.83 21 1.24 9 0.89 22 1.16 3 0.51 27 30 運輸工具 3.49 15 8.14 14 1.13 21 0.71 26 1.07 22 0.76 17 31 其他製品 2.47 25 5.08 29 1.17 17 0.65 27 1.11 10 0.45 29 32 醫療儀器 2.00 31 3.78 38 1.18 16 0.41 46 1.11 12 0.18 46 33 營造業 1.82 34 3.53 39 1.07 23 0.60 31 1.11 11 0.44 30 34 電力 4.74 10 16.24 5 0.84 32 1.44 11 0.72 44 1.01 14

Page 16: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8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號 部門

TypeI就業

乘數

TypeII就業 乘數

開放

影響度

(Uj)

開放 感應度

(Ui)

封閉 影響度

(Uj)

封閉 感應度

(Ui)

35 燃 氣 4.10 12 12.80 8 1.10 22 0.43 43 1.01 30 0.23 44 36 自來水 2.33 28 7.48 19 0.76 36 0.51 36 0.87 40 0.26 42 37 運輸倉儲 1.73 39 4.17 34 0.84 31 1.10 14 0.99 33 1.16 11 38 通信服務 2.39 26 6.72 22 0.67 39 0.80 23 0.72 45 0.79 16 39 商品買賣 1.25 45 2.74 44 0.62 44 1.85 6 0.91 39 2.71 2 40 金融保險服務 1.79 35 5.27 28 0.64 42 2.07 4 0.77 43 2.46 3 41 不動產服務 6.13 6 14.93 6 0.54 46 0.73 25 0.36 47 2.11 4 42 餐飲及旅館服務 1.14 47 1.98 47 0.65 40 0.49 39 0.95 36 0.73 19 43 資訊服務 1.54 43 3.94 36 0.71 38 0.64 29 0.97 34 0.41 32 44 其他工商服務 1.79 36 4.01 35 0.80 34 1.52 9 1.01 31 1.20 10 45 公共行政服務 1.62 41 6.43 23 0.57 45 0.40 47 1.05 25 0.17 47

46 傳播及娛樂文化

服務 1.85 33 4.22 33 0.79 35 0.63 30 0.95 35 0.62 21

47 社會服務及個人

服務 1.33 44 3.35 41 0.65 41 1.79 8 1.02 27 2.88 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經濟效果分析

依產出、所得與就業乘數效果探討生技產業(醫療儀器及醫療藥品產業)對整體經

濟的影響,以產量乘數較優,相關分析分別說明如下:

1.產量效果

在開放模型下,醫療藥品產業產量乘數為 2.418,低於平均 2.50,排名第 27;在封閉模型下,產量乘數為 6.116,稍高於平均 6.029,排名卻落至 29,顯示計入家計部門後,藥品產業對整經濟體系產出影響雖有上升,但增幅不如其他產業。

在開放模型下,醫療儀器產業產量乘數為 2.941,高於所有產業產出乘數平均2.50,排名第 16;在封閉模型下,產量乘數為 6.682,亦高於平均 6.029,排名再上升至12,顯示醫療儀器業對整經濟體系之產出影響顯著,計入家計部門後,影響程度更形加強(參閱表 4)。

2.所得效果

醫療藥品產業所得直接效果(所得係數)0.232,相當於產業平均 0.236,排名 20,但Ⅰ、Ⅱ型所得乘數(分別為 2.606 及 5.532)不僅低於產業平均(3.375 及 7.162),且排名大幅滑落(皆為第 29 名),顯示其間接與誘發效果,遠不及其他產業增幅,亦影響

Page 17: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87)

對整體國民所得貢獻。 醫療儀器產業所得直接效果(所得係數)0.194 小於產業平均 0.236,排名 25,惟

Ⅰ、Ⅱ型所得乘數(分別為 3.154 及 6.695)雖仍低於產業平均(3.375 及 7.162),但排名提升(皆為第 21名),顯示間接與誘發效果,較其他產業更具成效(參閱表 4)。

3.就業效果

醫療藥品產業就業直接效果(就業係數)0.38 低於產業平均 0.5,排名 22,Ⅰ、Ⅱ型就業乘數分別為 2.55及 5.778,低於產業平均之 3. 296及 8.272,排名滑落為 24及 25名,顯示考量直接、間接及誘發效果後,發展該產業對整體就業市場貢獻有限。

醫療儀器產業就業直接效果(就業係數)0.7 高於產業平均 0.5,排名高居第 10,惟Ⅰ、Ⅱ型就業乘數(分別為 2.003 及 3.782)遠低於產業平均(3.296 及 8.272) ,排名更大幅滑落至 31及 38名,顯示該產業對就業的提升具直接效果,但考量間接及誘發效果後,反而對整體就業市場之貢獻轉趨微弱(參閱表 4)。

五、結論與建議

隨生物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對經社環境影響日深,各國政府盡力將科技落實於商業

化利益,以扶植生技產業成長與茁壯。本研究探討 2001 年,或因政府與民間尚未大量投資,或因激勵、投入效果尚未於產業關聯表中彰顯,生技產業的發展並不顯著,惟從

中長期觀察,生技產業頗具潛力,尤其在政府積極介入之近五年來,中藥及醫療器材、

設備發展迅速,值得政府更加重視。本文就前述分析,歸納若干結論與建議,提供生技

產業發展之參酌。

(一)結論

1. 臺灣生技產業在產業結構所占比率相對偏低,其中醫療儀器之附加價值占全體產業比率僅 0.02%,產業排名居末。

2. 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自給率分別僅為 56.41%及 41.60%,遠低於全體產品平均自給率之 102.5%,顯見國內生產不敷國內需求,亟須仰賴進口。其中,以醫療儀器輸入係數達 87.95%,進口依存度居產業之冠。

3. 醫療藥品及醫療儀器最終需要占總需要之比率皆超過 6 成以上,其中醫療藥品大都為家計單位所消費,而醫療儀器生產或進口後,大多歸屬於耐久性資本財。

4. 透過經濟效果分析,醫療儀器產業產量效果表現較為突出;所得效果則以醫療藥品產業之直接所得效果較佳,約與全產業平均相當;就業效果以醫療儀器產業之

直接就業效果較強,惟該二產業所計算的第 I、II 型乘數,皆低於全產業平均,表現並不顯著。

5. 從產業關聯效果分析,醫療儀器與醫療藥品產業皆未達到絕對性的關鍵地位(產業關聯圖之第 I象限),惟可藉由政府選定優先推動,以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6. 製藥方面,1995年至 2007年間整體藥品工業生產指數增加率 37.39%,其中又以

Page 18: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8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中藥近五年來攀升幅度較高;醫療儀器、設備部分之傳統「其他醫療器材及用品

業」工業生產指數增加率達 380.48%,新興「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增加率自1999 年來達 442.45%,惟兩者迄 2001 年之增加率僅分別僅為 20.79%及91.80%,快速飆升則為近五年來之發展,顯見生物技術產業於 1999 年及 2002年分別列為 10 大新興工業及兩兆雙星產業之一,加強重點推動確有助於生技產業發展。

(二)建議

1.從國民福祉觀點,推動生技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醫療藥品大都用於滿足民眾所需,而醫療儀器可納入個人、醫院或其他相關醫療體

系作為耐久性資本財歸類或處理,惟仍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卻大部分依賴進口,自給

率偏低,值得政府關注。

2.政府積極介入,繁榮生技產業,以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生技產業雖未達到絕對性的關鍵地位,惟具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之功能。生技產業發

展之初,廠商須承擔極大的成本與風險,亟須政府之資助,以降低廠商所冒風險。

3.加速推動商業化生技研發服務

生技產業的發展,係以研發為主軸,而非以製造為核心,是以美國對生技產業的研

究,大多將「商業化自然科學與生物學的研究」(8731)列為產業範疇,顯示商業化研發服務對該產業的重要性。臺灣推動生技產業發展,雖強調新藥與醫療器材,亦應加強

商業化生技研發服務,並建構相關統計資訊,促進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真正達到「成為帶

動經濟轉型的主力產業」。

4.加強醫療設備及器材發展

醫療儀器產業產量乘數效果較優,直接就業效果較大,同時與機電資訊結合,可延

續電子資訊產業優勢。政府強化醫療儀器產業發展,有助於滿足國人老化醫療、檢測的

需求,並創造就業機會。近五年來,新興之「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業」與傳統之「其他

醫療器材及用品業」快速發展,除提升國民福祉外,並可為產業轉型奠基。

5.擴大生技產業之認定範疇

2007 年 7 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公布施行,不僅為我國首次以個別產業提出的投資獎勵法案,亦為 2009 年「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後,唯一享有租稅優惠的產業。惟產業範疇僅限於「人類及動植物用之新藥及高風險醫療器材」,界定似嫌嚴

苛。政府應擴大生技產業之認定範疇,以加速民間投資意願,擴大產業發展。

Page 19: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89)

6.釐清政策方向,加強生技產業發展

生技產業與國民福祉密切相關,政府政策究以提升生活品質為優先,或以促進經濟

發展為主軸,攸關產業發展方向。以腸病毒為例,雖為國人所需,但其市場僅侷限亞洲

若干國家,發展更須政府大幅補貼,遠不及資通訊產業以全球市場為腹地,政策目的

不同,對資源分配的影響深遠,有必要釐清政策方向,加速推動生技產業發展。

註 釋

註一:1979 年由美國農業部林務署與聯邦緊急事務總署、內政部土地管理局共同合作發展,IMPLAN 程式

(program)最初須使用大型電腦,惟現在已經發展到標準的微型電腦即可操作;1996 年

IMPLANPro軟體發展完成,由明尼蘇達州 IMPLAN集團公司維護、更新。

註二:相當於產業關聯表「其他化學製品」部門。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王塗發(1986):「投入產出分析及其應用-台灣地區實證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 37卷第 1期。

2.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九十年產業關聯表編製報告。

3.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4.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九十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

5. 經濟部(2008),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6. 生技產業範疇,http://www.biopharm.org.tw/2t2s/category.html。

7.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2007)

英文部分

1. Bernard L. Weinstein and Terry L. Clow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tntial of Stem Cell Research in Texas,

prepared for Alliance for Medical Research, 2007.

2. Ernst & Young Economics Consult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s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o the U.S. Economy, prepared for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 2000.

3. Joshua L. Rosenbloom, David Burress and Patricia Oslund, The Bioscience Industry in Douglas County:An

Analysis of Economic Impact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epared for The Lawrence Chamber of Commerce,

2004.

4. Missour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001), Health Science Biotechnology in Missouri.

5. Miller, R. E. and P. D. Blair(1985), 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Prentice-Hall,

End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6. SIC查詢, http://www.osha.gov/pls/imis/sic_manual.html

Page 20: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9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Page 21: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91)

Page 22: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9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附錄:理論模型

一、投入產出分析模型

在經濟體系中,產業關聯表反映編表年次的產業結構及產業部門間之相互依存關

係,以分析整體國民經濟之結構。產業關聯表的一般化模型即為「投入產出模型」

(Miller,1985)。

(一)基本假設

Leontief的投入產出模型,包含著三個基本假設: 1.單一產品:一產業生產一種產品。 2.固定係數:投入與產出的技術關係(投入產出比例)維持不變,即規模報酬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的特性。

3.固定比例:生產一單位產品所需生產要素之間的比例維持不變,各項要素間相互替代性不存在。

(二)基本模型:總產出=中間需求+最終需求

即 X1=Z11+Z12+⋯+Z1n+Y1

X2=Z21+Z22+⋯+Z2n+Y2 (1)

⋯⋯⋯⋯⋯⋯⋯⋯⋯⋯⋯⋯

Xn=Zn1+Zn2+⋯+Znn+Yn

Xj 表第 j 個產業產量;Zij 表第 j 產業生產 Xj必需使用第 i 產業產品作為投入的數量;Yi 表最終需要包含家計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及淨出口。

(三)投入係數

投入係數( input-coefficient)又稱直接係數( direct coefficient)或技術係數(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表示生產一單位 j產品所需 i產品的投入數量。投入係數 aij

等於

aij=Zij/Xj (i、j=1,2,3…,n) (2)

(四)產業關聯程度矩陣

由上式(2)得 Zij=aij Xj (i、j=1,2,3…,n) 代入(1)式得 X1=a11X1+a12X2+⋯+a1nXn+Y1

Page 23: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93)

X2=a21X1+a22X2+⋯+a2nXn+Y2 .........................

Xn=an1X1+an2X2+⋯+annXn+Yn 移項整理

(1-a11 )X1-a12X2 -⋯-a1nXn=Y1 -a21X1+(1-a22)X2-⋯-a2nXn=Y2 ............................

-an1X1-an2X2-⋯+(1-ann)Xn=Yn 以矩陣表示

(I-A)X=Y 若(I-A)為非奇異矩陣,即|(I-A)|≠0,得解

X= (I-A)-1 Y (I-A)-1 為產業關聯程度矩陣或稱李昂提夫逆矩陣(Leontief Inverse Matrix)。令

b=(I-A)-1,bij表示第 j 產業為生產一單位 j 產品的最終需求,必須向 i 產業直接加間接購買 i產品的數量。

(五)開放模型與封閉模型

1.開放模型:將家計消費、固定投資、政府消費及淨出口最終需求都視為外生(exogenous)部門。

2.封閉模型:最終需求之任一項目視為內生(endogenous)部門來處理,稱為封閉模型,將家計部門計入最常見。家計部門的「產品」為勞務,「投入」則是對各

產業產品的消費。

二、乘數

常用乘數有產量乘數(output multiplier)、所得乘數(income multiplier)及就業乘數(employment multiplier)。分別說明如下:

(一)產量乘數:為滿足對 j 產業產品 1 單位最終需求,整個經濟體系所有產業必須生產的總產量。

開放模型 (bij表開放模型之李昂提夫逆矩陣中元素)

封閉模型 ( 表封閉模型之李昂提夫逆矩陣中元素)

(二)所得乘數:j產業最終需求變動 1元,對全體產業所造成的總所得效果除以 j產業為了生產 1元的產品所須支付給家計部門的報酬。

第 I型 ( 表 j產業的家計所得係數)

Page 24: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9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三期

第 I型=(直接效果+間接效果)/直接效果

第 II型

第 II型=(直接效果+間接效果+誘發效果)/直接效果 (三)就業乘數:滿足對 j 產業產品 1 單位最終需求,整個經濟體所造成的總就業

效果除以 j產業每單位產品勞動投入。

第 I型 (lj表 j產業的就業係數)

第 II型

三、關聯效果

產業的生產有雙重效果,一為如 j 產業產品增產時,將對其原料的需求增加,即對生產這些原料之產業購買增加,稱為向後關聯;二為如 j 產業之產品生產增加,有助於利用 j 產業產品作為投入原料之其他產業擴大生產,稱為向前關聯。關聯效果分析係運用產業關聯程度矩陣(I-A)-1進行分析,探討產業間相互關聯程度,並以圖示展現。

(一)感應度

1.定義:當每一產業部門之最終需求皆變動一單位時,對特定產業產品需求之總變動量,即特定產業受感應(sensibility)程度,稱為「向前關聯效果」,標準化後為「感應度」(ui)。

2.公式 ui=產業關聯程度矩陣某一列元素之和/產業關聯程度矩陣各列元素和之平均

(i,j=1,2,…,n;n表逆矩陣維數)

3.涵意:ui>1,表示 i 產業受到感應程度大於全體產業受感應程度的平均值,即 i產業感應度高;反之,ui<1,表 i產業的感應度低。

(二)影響度

1.定義:當對某一產業部門之最終需求變動一單位時,各產業必須增(減)產之數量和,即該特定產業對所有產業的影響(dispersion)程度,稱為「向後關聯效果」,標準化後為「影響度」(uj) 。

2.公式 uj=產業關聯程度矩陣某一行元素之和/產業關聯程度矩陣各列元素和之平均

Page 25: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 bot.com.t ·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73) (三)美國堪州道格拉斯縣生技產業研究 2004 年堪薩斯州勞倫斯商會(Lawrence

臺灣生技產業效益之分析 (95)

(i,j=1,2,…,n;n表逆矩陣維數)

3.涵意:uj>1,表示 j 產業影響度大於全體產業影響度的平均值,即 j 產業的影響度高;反之,uj<1,表 j產業的影響度低。

(三)產業關聯圖

依影響度及感應度的高低,將全體產業以座標圖之四個象限歸類,每個象限意涵說

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