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概論 -...

43
攝影概論

Transcript of 攝影概論 -...

攝影概論

攝影概論

什麼叫攝影?

將影像透過攝影器材存入記憶體的過程

攝影初學者入門之道?

初學者應先瞭解攝影的基本常識(相機功能與操作、鏡頭、光圈、快門、閃光燈),熟悉相機的應用,自能得心應手拍出好的照片

基礎篇

照相機

傳統相機:以底片成相。

數位相機:以CCD 或 CMOS成相。

單眼相機:透過鏡頭去觀景構圖以及測光照相

雙眼相機:觀景與照相的鏡頭是分開的, 不取下鏡頭蓋也可觀景及測光。

認識數位相機

基礎:相機構造

照相機的基本構造:

基礎:相機構造

照相機的基本構造:

成像區:感光元件、光圈、快門、鏡頭組、觀景窗

設定區:開關、設定鈕、近拍設定鈕、變焦鈕、白平衡、閃光燈、自動對焦感應、觀景區變換、EV鈕、AE鎖定鈕

音效區:錄音孔

配件區:儲存卡座、電池座

輸出區:USB插座、AV插座

基礎:相機構造

ISO (感光度)

感光度: 底片的瞬間記錄光線的敏感程度

數字越大者感光效果越靈敏,相對地「像素顆粒」也就越大

ISO 50 -> 風景

ISO 100 -> 標準

ISO 200/400 -> 動態、體育或光線不足

ISO 800 -> 室內表演節目、光線較暗

光學和數位變焦

光學變焦:由光學鏡片的折射,把相機的焦距有廣角和望遠的變換

數位變焦:是將畫面以軟體模擬的方式去放大

光學畫質較佳而數位較差,非必要的話是不推薦考慮(及使用)數位變焦的

光圈(值)

光圈: 一組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

一般 f值的標示如: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 16 、 f 22 等等

光圈數值越小,光圈越大!

f5.6 f16

光圈 - 圖例

當光圈愈大 時,也就是光圈值的數值愈小 ,則景深愈短小。相反地,當光圈愈小 時,也就是光圈值的數值愈大 ,則景深愈深大

光圈與景深

50mm F/1.8 50mm F/4

50mm F/5.6 50mm F/8

快門(速度)

快門(SHUTTER): 用來控制光量進入底片的感光時間的長短,並且會影響畫面的動感

快門速度S分為:1 、 2 、 4 、 8 、 15 、 30 、 60 、

125 、 250 、 500 、 1000,其中1代表1秒,2為1/2

秒……1000為1/1000秒

快門速度 – 圖例

1/250 1/30

數位相機的 – 情境模式

SCN( SCENE SELECTION)

人像模式(PORTRAIT)

風景模式(LANDSCAPE)

日落模式(Twilight)

夜景人像 逆光人像 夜景模式 運動模式

近拍模式 2~10 公分或 短於50公分

攝影技巧教學

1. 操作相機姿勢

善用吊帶或背帶

倚靠堅固物體

拿穩,托住像機的手軸盡量靠近身體

鏡頭前的淨空

若需用較長的曝光時間,可用柱子、物體或三腳架

(如果來得及)固定

按快門時要輕柔、穩定,必要時請屏氣!

2. 小心對焦

自動對焦:對焦點模式的選用

二段式對焦:先對焦,再移動相機

3. 正確曝光

注意光源:順光、半順光、側光

避免逆光、半逆光、頂光拍照

注意所使用閃光燈的有效距離

選擇適當的光圈及快門速度

室內光源變化不大時,可用調EV(EXPOSURE VALUE)

強光下拍照建議戴帽以帽簷遮光

4. 認識景深

景深:當焦距對準某一點,其前後都仍然清晰的範圍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 !

光圈:光圈愈大景深愈小,光圈愈小景深愈大。

鏡頭焦距:鏡頭焦距愈短景深愈大,鏡頭焦距長景深愈小。

(長短距鏡頭)

攝距:攝距愈近景深愈淺,攝距愈遠景深愈深。

5. 舒適的構圖

構圖以清爽、看起來舒服為準

注意畫面的平衡

要有主題或主角

補捉最美的一面(觀察力的培養)

6. 進階構圖

抓住重點、突顯主題

關鍵:主題

原則:簡潔、乾淨

技巧:善用構圖法與對比 (色彩、大小、方向、明暗)

構圖法

井字構圖:黃金分割定律井字點即主題焦點,就是將照片的四邊三等分,用直線連接,使成一「井」字形。照片的

主題中心應放在四線的交叉點上。

三分構圖:前景、中景、背景

線條構圖:斜線、S線

對角構圖

井字構圖

井字構圖

井字構圖

三分構圖

三分構圖

天空約佔三分之二,

地面約佔三分之一。

三分構圖

天空佔三分之一,

地面佔三分之二

前景、中景、背景的基本安排 先找出主題(主體),也就是找出最

想要表現的東西,主題設定後再搭配

前景或背景

線條構圖

斜線

斜線

斜線

線條構圖

曲線

曲線

畫面曲線、S形構圖

中,其轉折點大約在

井字線附近

對角構圖

對角構圖

如何拍出好照片

靈活運用構圖原則

多看多拍多檢討

模仿好的作品

用心觀察場景

7.人物構圖

眼神

直視:人物位置 (左or右)

非直視:眼神方向與空間

背景:人物照片的成敗關鍵

7.人物構圖

比例:

特寫:胸部以上稱為特寫、只拍攝臉部可稱為大特寫

眼睛為焦點、注重臉部表情與情感、表情神韻

半身:腰部上下之構圖

注重模特兒情感的表現,七分照頭部與手部之姿態配合

七分身:膝蓋上下之構圖

注重模特兒的肢體語言與身段

全身:人像頭部頂端及腳底各留約20公分左右空間

注重整體的平衡整個身體頭,手及腳部姿態整體互相配合.

帶景:超過全身構圖方式稱為帶景人像 (注重意境)背景與被攝者姿態之配合.

人物構圖

通常採用較大光圈值F

8或F

5.6

來拍攝

7.人物構圖

姿態:立姿、坐姿、跪、蹲、躺、趴

身形:斜線、L形、ㄣ形、ㄅ形構圖

色調:高調、低調、冷調、暖調

角度:標準角度、高角度、低角度

光線:順光、半順光、側光、逆光、半逆光、頂光

採光的方法

建議使用:

正面光(順光) :主體有較明亮鮮艷的色彩,光量易於把

握.缺點:不易呈現立體感;容易瞇眼而表情不自然

斜光(45度光) : 色彩鮮艷,層次豐富,反差較強,較有立

體感. 缺點:斜光是最好採光光源,但太平凡較難拍出

與眾不同的作品.

側面光(平行光):這種光源所造成的明暗摻半,富有情

感個性的光線. 缺點:畫面層次較少,暗部過多時須補

光.

採光的方法

不建議使用:

半逆光:可形成主體外圍強光線性造成"鑲金邊"逆光的美感..

逆光(背光):強烈光影效果,可形成主體輪廓,造成剪影.

頂光:主體上方投射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