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6
2008年2月 雙月刊 您的同工 沈志超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 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 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賽三十18) 這是2008年初始、同工們連續用了四個早 上重複默想的經文。18節中的“等候”是相對 於16節的“奔走”,兩者形成對比。文字的趣 味在於它們所指涉的現象和現象背後的喻意。 “等候”與“奔走”好比人的動作,一個靜 止,一個動作不斷。作者借用了這個對比,寫 盡基督徒對現實生活的取態:“等候”是不貿 然行動,等待從神而來的指示,表示當事人對 神有一種深度的信靠;“奔走”指的是當事人 以為自己必須馬上有所行動,才能達成目標, 至於尋求神的指示顯然不在當下的考慮之列。 由去年的九月開始,一週五天的早上,同 工開始用《聖經‧生命陶造版》的指引作為早 會的運作模式,學習其中的教導。一個重要 的改變是選讀經文的量,從一天一章的流水作 業,到一週內用同一段經文重複思想。讀的量 是少了,反省的量反而增加,專注度也加强 了。(不是說量不好,只是解決量的問題要在 別的時段處理。) 如果這個方式是“等候”的一種,我們可 以肯定的說,我們已得到其中的福氣。“等 候”之後的腳步多了一份紮實,少了一份浮躁 不安;多了一點目標導向,懂得用“放下”作 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少了一點爭競心態;多了 一點專注,也多認識一點手上要處理問題的嚴 肅性;多了一點對神旨意的敏感度,確實定準 腳步,事情反而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複雜性。 帶着這些福氣,我們進入了2008年的工 作。進行多時的項目今年內可以完成了,一些 事工的重點也得到釐清。每一天做好分內的 事,等於向目標再走近一步。儘管面前的挑戰 沒有減少的跡象,不過應付挑戰的向心力卻增 加不少,內心也多了一份肯定:我們是走在祂 的旨意中。

Transcript of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Page 1: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2 0 0 8年2月   雙月刊

您的同工沈志超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

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

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賽三十18)

    這是2008年初始、同工們連續用了四個早

上重複默想的經文。18節中的“等候”是相對

於16節的“奔走”,兩者形成對比。文字的趣

味在於它們所指涉的現象和現象背後的喻意。

“等候”與“奔走”好比人的動作,一個靜

止,一個動作不斷。作者借用了這個對比,寫

盡基督徒對現實生活的取態:“等候”是不貿

然行動,等待從神而來的指示,表示當事人對

神有一種深度的信靠;“奔走”指的是當事人

以為自己必須馬上有所行動,才能達成目標,

至於尋求神的指示顯然不在當下的考慮之列。

    由去年的九月開始,一週五天的早上,同

工開始用《聖經‧生命陶造版》的指引作為早

會的運作模式,學習其中的教導。一個重要

的改變是選讀經文的量,從一天一章的流水作

業,到一週內用同一段經文重複思想。讀的量

是少了,反省的量反而增加,專注度也加强

了。(不是說量不好,只是解決量的問題要在

別的時段處理。)

    如果這個方式是“等候”的一種,我們可

以肯定的說,我們已得到其中的福氣。“等

候”之後的腳步多了一份紮實,少了一份浮躁

不安;多了一點目標導向,懂得用“放下”作

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少了一點爭競心態;多了

一點專注,也多認識一點手上要處理問題的嚴

肅性;多了一點對神旨意的敏感度,確實定準

腳步,事情反而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複雜性。

    帶着這些福氣,我們進入了2008年的工

作。進行多時的項目今年內可以完成了,一些

事工的重點也得到釐清。每一天做好分內的

事,等於向目標再走近一步。儘管面前的挑戰

沒有減少的跡象,不過應付挑戰的向心力卻增

加不少,內心也多了一份肯定:我們是走在祂

的旨意中。

多與少

Page 2: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2

譯經部同工

希臘文版本RUBS4

ti,j  o`  katakrinw/nÈ  Cristo.j  ÎVIhsou/jÐ  o`  avpoqanw,nÃ  ma/llon  de.  evgerqei,jÃ  o]j  kai,  evstin 

evn dexia/| tou/ qeou/Ã o]j kai. evntugca,nei u`pe.r h`mw/nÅ

《新漢語譯本》

誰能定我們的罪呢?基督耶穌已經死了R倒應該說,他復活了,如今就在  神的右

邊,也正為我們祈求。(試譯)

《和合本》

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復活,現今在  神的右邊,也替

我們祈求。

要瞭解一篇文章的內容有多豐富,就要留意其中的實詞 1,但要理清一篇文章的氣脈,其中虛詞 2

的運用也就不可不察,所以“實字以健句,虛字以行氣”這句話,再恰當不過。雖然這話是從作者方

面着想,但對讀者(或譯者)來說,也不無關係。這節經文的兩個虛詞 m a / l l o n   d e ,“倒應該說”,是保

羅的補筆,旨在更正上文,從而強調“基督不但死了,而且復活了”的意思。這種修辭格,希臘文稱

之為 ev pi d io ,r qws ij(英文:epidiorthosis);ev pi d io ,r qws ij 是“更正”的意思,所以這種手法就是岔斷前

文所述,突接一筆,作出更正或補充,使前後二者相互映襯,造成語調的頓挫以及意義的反差,達到

強調的效果。保羅隨即在緊接的下文,以兩個平行句述說基督現在就在神的右邊,正為我們祈求,顯

出基督至高無上的權柄。這種先抑後揚的筆法,使八章31至39節那種意氣高昂的調子異常突出。

虛字以行氣R談羅馬書八章34節的翻譯

1 《現代漢語詞典》對這詞語的定義為:意義比較具體的詞。漢語的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

2 《現代漢語詞典》對這詞語的定義為: 不能單獨成句,意義比較抽象,有幫助造句作用的詞。漢語的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歎詞、象聲詞六類。

新漢語譯本

Page 3: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3

聖經中不同的經文顯示出,洗禮具有不同的涵

義。人通過洗禮,與基督成為一體(林前十二13),

從而得以成為教會的一員。通過洗禮而有分於基督祭

司的職分(彼前二5、9;啓一6,五10),受洗者可

獻上神所悅納的靈祭,並獲准參與教會的公開崇拜。

洗禮又稱為“屬靈的割禮”,這標誌着受洗者有分於

新約(西二11-12)。它也代表罪得到赦免和洗淨(徒

二十二16;林前六11;弗五26;來十22)、獲得重生

(約三5),以及聖靈的恩賜(徒二38)。洗禮的先決

條件是悔改,在基督裏的新生命以及棄絕罪R這意

味着人需要新的倫理標準(林前六9-11)。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節。西方教會主要根據羅馬書的神學,強調洗禮為有

分於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浸在水中的那個動作,象徵

與基督一同死去及一同復活過來,其意是指受洗者獲

得了新生命和基督徒的身分。東方教會傾向於採用馬

可福音一章9至11節及其平行經文作為基礎。他們把

洗禮看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的事蹟的重演。福音書的

記述強調了聖靈和三一神在洗禮中的參與R聖靈的

恩賜以及聖父、聖子和聖靈同時出現於耶穌在約旦河

受洗一事中。受洗者成為天父所接納的兒子,並領受

了聖靈的膏抹。

信心既是洗禮的先決條件,也是洗禮所產生的效

果。例如,在使徒行傳二章,那些接受彼得信息的人

都受了洗。在初期教會中,加入教會的儀式也包括入

教者以問答的方式對三一上帝作出的認信。根據一些

保留了問信德的古代禮儀的傳統,這個時期是入教者

的信心得以成長的階段。為了理解洗禮的神學涵義,

基督教成人入教的儀式把成人受洗禮定為必要的條

件。那些主張嬰兒洗禮與主張信者洗禮兩者間的主要

分別,並不在於受洗者是否有信心,而在於他何時有

信心。浸信會信徒,以及更正教中其他從重洗派分出

來的基督徒羣體,都要求領受洗禮的人作出個人的認

信。在羅馬天主教的傳統中,就如基督教中許多其他

的傳統一樣,都要求受洗者的教父母和親生父母代為

作出認信。嬰兒洗禮所強調的是教會的信仰,多於表

示接納該名嬰孩入教,這顯示出教會願意藉洗禮接納

所有人加入這個信仰羣體。這也顯示出,信仰羣體的

宣道和傳福音須先於個人的認信,以及信心是上帝在

我們身上的工作,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勞。

洗禮標示着信徒彼此接納

我們要關注的應是入教儀式的一致性:洗禮、洗

禮後所受的抹油禮或堅振禮,以及聖餐。就如信仰與

法規的文件Baptism, Eucharist and Ministry所指出

的一樣,“有分於基督的死和復活的經歷,與領受聖

靈的經歷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洗禮的真正意

義就是標誌着這兩者,也是締造這兩者的”(WCC

§B14)。早在哥林多前書十章2至4節(或也包括約

翰福音十九章3至4節和約翰一書五章6節)中,洗禮

和聖餐便緊密聯繫在一起了。洗禮和聖餐都是為慶祝

同一奧秘而設立,即基督的死以及祂藉聖靈的大能得

以復活。我們只是受洗一次而已,但我們卻是經常遵

守聖餐,藉此記念基督為我們一次獻上祂自己,好使

我們得與基督聯合,並互相聯合成為基督的身體(林

前十16-17)。在聖餐中,我們作為主的身體的聯合,

既在那死而復活的基督、也在祂的身體教會中,是一

個可以重複及可見的表現。遵守聖餐的表現跟洗禮一

樣,具有同樣深遠的神學意義,二者不能分割。因為

洗禮,我們成為上帝那具有祭司職分的子民,而在聖

餐中我們便履行這祭司的職分。當這兩項聖禮都為信

徒所遵守,就像遵行成人基督徒入教的禮儀一樣,那

便最能展示這些禮儀的一致性了。

儘管我們只有一個洗禮,因為我們只有一個死

而復活的基督,我們都是受洗歸入祂名下的(弗四

4-6),但洗禮所標示的彼此接納,仍是我們這時代的

信徒追求合一的使命之一。

《神學釋經辭典》,由岑紹麟博士翻譯,預計2008年中出版。本文經編者增刪,並略去參考書目。

洗禮 / 浸禮 Baptism神學釋經辭典

Page 4: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4

所謂屬靈操練就是盡己所能領受從神而來的力

量,去作人原沒有能力作的事。我很渴望在禱告上經歷

神,便決定好好操練“禱告”。《聖經•生命陶造版》1給

禱告下的定義是:“與神對話,交流彼此的想法,討論

共同合作的事”,意即禱告使人得以與神同工。透過禱

告人會經驗生命的蛻變,因為禱告不僅是呼求神的顧

念,更能洗滌禱告者的身心靈,使我們有勇氣與自身的

軟弱、罪性捉對廝殺。這過程委實緩慢,且其中的轉變

有時甚至微小到不足為外人道,但這不正是神一筆一

畫地在改寫我們的人生、陶造我們的靈性嗎?

半年多來的禱告操練給了我幾個發現。第一、要有

固定的禱伴,這不單是因聖經應許“你們中間有兩個人

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

就。”(太十八19)實在是禱伴能起互相砥礪的作用,當

我們信心疲軟提不起勁,禱伴的存在即可幫助我們堅持

下去。不論禱告是否蒙應允,我們總能從神那裏得到一

些亮光和安慰,禱伴間這種屬靈體驗的分享極具激勵之

效;第二、將禱告時間固定下來,固定時間代表將某個時

段標誌出來,可提醒人放下手邊事務準備禱告。人有慣

性,時間固定下來有助人建立禱告的習慣。第三、禱告的

內容從自身出發,這不是叫人把自我的需要奉為禱告的

核心(雖然先為自己着想乃人之常情),而是要我們先從

記掛的人事開始禱告。既是擱在心上的人事,自然有湧流

的熱情為此呼求神,一旦看到神在這事上動工我們便能

堅持下去。好像聖經中那位淚水濕了耶穌的腳的婦人,耶

穌說婦人的愛多所以眾罪都得赦免。我相信愛心和禱告

的關係也是如此,當我們願意去操練禱告,神必然會把

為人代禱的愛心賜下,那麼我們禱告的格局也就放大了。

基督徒的人生應該是禱告的人生,願我們每個人

一起來學習禱告、操練禱告。

操練禱告改寫人生吳美娜(編輯部同工)

靜思、默想、等候神是聖經的教導,大衞王在詩篇

六十二篇中說:“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

是從他而來。”正因大衞能在敵人環伺的處境中專心等

候神,才蒙神的大力幫助拯救。那麼我們的幫助、拯救、

盼望從何而來?也應和大衞王一樣。但我們不喜歡靜下

來。忙忙忙,是時下的風氣;快快快,是時下所推崇的。

就連基督徒讀聖經、聽神說話時也一味求快。我們坐不

下來也靜不下來,沒法等候神,所以我們生命貧乏、靈裏

貧窮。

信主十多年從未操練過“等候神”、“默想神”,也不

知這些操練對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重要。剛開始操練真不

習慣,連默想五分鐘都覺得難捱,但堅持下去後,慢慢地

能默想十五分鐘、三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原來等候

神默想祂的話語、靜思祂的慈愛佳美,那種神同在的感

覺是那麼真實,是以前從未經歷過的。神話語的光也照

進自己生命的黑暗處R生命要改變就要被神陶造。近

屬靈操練有助人瞭解自己的靈命狀態,繼而重整步伐朝着神所要我

們往赴的彼方進發。以下就是兩位姊妹實際進行屬靈操練的分享。

陶造生命是條漫長的路白耀華(編輯部同工)

來我試着用《聖經‧生命陶造版》來默想神的話語,我深

刻體認到:我們愛神,神也愛我們;我們親近祂,祂也親

近我們;我們等候神的時候;神也在等候我們。

幾個月操練下來,開始嚐到等候、默想神的甘甜。平

時我們為人處世,很自然地憑自己的知識、聰明甚或找人

商量來做決定,很少真正將決定權交託給神,更別說聆

聽神的心意了。去年我面對一個重要的決定,徬徨間又走

回老路,想憑己見、孩子的看法下決定,但突然想到自己

的操練怎麼老是不能跟生活相互結合呢?與生活脫節的

信仰是真信仰嗎?我開始思想神的心意並且等候祂,結

果神的意念真是高過我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

路。神讓我想起祂的恩典,也讓我看得更遠。哈利路亞,

我作了明智的抉擇,感謝神。

這並不表示我已得着,用《聖經‧生命陶造版》陶造

自己的生命是段漫長的路,直到見主那天方能停止。

1 《聖經‧生命陶造版》強調屬靈操練並檢視各種屬靈操練的重要性。

聖經.生命陶造版The Renovaré Spiritual Formation Bible

Page 5: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5

1 朱敬先著。《幼兒教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2 B Å   G  涅切耶娃、T. A. 馬爾柯娃主編。黃希庭、時勘編譯。《幼兒園的道德教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4。

零至六歲為兒童最重要的人生初階,一般學者都

認為三至六歲是兒童學習最快的階段;奧國心理學家

弗洛依德(S. Freud)說:“人類的基本習慣,大都在

幼小時建立。”又說:“兒童在四、五歲時,其人格

大抵已完全成形。”1 現代的科學研究更指出:“從出

生至六、七歲的學前期,是個人的道德品德、意志性

格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學前期所形成的一切,對人

的一生有非常深刻的影響,甚至終生難以改變。”2 因

此,我們必須重視兒童品德的早期教育,從小開始在孩

子心靈的沃土,播下自律、社會精神和屬靈的種子。

父母須為子女培育宗教心

學前期的兒童很喜歡探索周圍環境,透過環境、

人、事、物的刺激,把觀察、模仿習得的經驗實踐於

生活中,周遭的成人正是他們模仿及學習的對象。父

母接觸兒童的時間最多,又最具影響力,足以影響兒

童的成長,故此父母是培育兒童“宗教心”的重要人

物,他們應懷有“生命教育傳承者”的使命,把聖經

傳達的道德標準融入兒童的實際生活裏,讓他們從小

體驗、學習對人對己、對上帝的正確態度,讓他們成

為可愛的兒女、良好的公民、屬上帝聖潔的子民,這

是至為重要的!

從上帝吩咐摩西向以色列民頒佈十誡開始,上

帝已將教養的重任交給父母(參申六1-9),上帝期盼

屬祂的子民成為“聖潔蒙福的族羣”!這個重要的使

命須由“家”先作起,為人父母者不單要學習敬畏上

帝,聽從遵行祂的誡命,保守他們自己的心遠離惡

行、拜偶像之事,也要殷勤教導子子孫孫畢生遵行誡

命,作個“生命的傳承者”(參申四9-31),這樣行他

們便可承受上帝所賜永生之福,進入應許美地享福並

蒙人數增多之福(參申六1-3)!

申命記六章4至9節強調要留心的聽,全心全意

愛獨一的上帝,並將祂的話存記在心上,也要隨時隨

地教導兒女遵行,經常在家中談論,把分享上帝這件

事融入生活中,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正如猶太人每日

早晚都要誦讀“恭聽篇”(申六4-9)的模式。無論工

作、外出或在任何場所,都要將上帝的話銘刻心中,

隨時隨地實行祂的教訓。要在平日生活中讓子女認

識上帝,例如講述上帝怎樣將子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

出,進入應許美地的事……敍述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過

約旦河立石為記的經過。透過這些聖經片段,使子女

信心得以跨進另一個境界!

聽聖經讀聖經一生行在主道中

以色列民的歷史告訴我們,聆聽上帝的話是如此

重要,他們從聽道而至行道的歷程中得到上帝所賜之

福。其實兒童的學習模式亦是如此,研究數據顯示從

“聽”所得來的學習效果是10%;“聽”加上“看”

圖像的學習效果為50%;而“聽”加“看”圖像、再

加上重複“做”的活動,學習效果可達90%。因此我

們針對《讀讀聖經.學學英文》、《漫畫聖經》、《耶

穌說故事》等本會出版的兒童聖經,錄製了粵╱英語

對照的聆聽版CD,《小淘氣聖經》的聆聽版亦在製作

中。盼望兒童可一邊聽聖經故事、一邊看圖畫、一邊

閱讀文字、一邊學英文,增加學習趣味、提高語言能

力和專注力,進而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聽、講、

讀、寫各方面奠下良好的基礎。

孩子是上帝賜下的寶貴產業,祂邀請所有的父母

親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同行者,以聖經R上帝的話養

育下一代,叫他們畢生活在生命的道中!我們甚願提

供更多更適切的出版,支持每個有心以聖經教養孩子

的家庭。

“ 聽 ”吳美玉(兒童聖經編寫同工)

出生命之道

Page 6: 您的同工 沈志超 - Chinese Bible · 信心是洗禮的先決條件及果效 基督教會中,有關洗禮的神學主要受到兩段經 文的影響:羅馬書六章3至4節和馬可福音一章9至11

漢語聖經協會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Ltd.

9/F., Block A,Alexandra Industrial Building,1064-1066 Tung Chau West Street,Lai Chi Kok, [email protected]: (852) 2370-9981Fax: (852) 2370-9993

漢語聖經協會(美國)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USA) Corporation

2008 Orange Street, Alhambra,CA 91803, [email protected]: (626) 284-1100Fax: (626) 284-1104

奉獻可用劃線支票或匯票,抬頭請寫

□  香港:漢語聖經協會有限公司 /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Ltd.

□  美國: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USA)Corporation

□  加拿大: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Canada)Inc.

□  台灣: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台灣辦公室開立的收據暫無法抵稅)

□  澳洲: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Australia)Inc.

奉獻者可獲本會所發奉獻收據,可在本地申請減免入息稅。

查詢:(852)3123-6906    電郵:[email protected]

讀者回應

本人對今期內容的意見

□ 本人希望收到 貴會的《事工分享》、《讀經與譯經》/ 更改地址

   / 送給我的朋友

本人願意捐獻 HK / US / CAD / NT / AU $   支持以下事工

□ 常費  □《聖經.生命陶造版》出版經費

□ 同工薪酬  □《事工分享》、《讀經與譯經》製作

□ 國際網絡事工  □ 復活節福音小冊子贈經經費

□ 其他 

□ 本人有興趣索取《新普及譯本》/NLT.新約中英對照聖經,推薦給我

服務的教會、學校,並附上郵資及信封

姓    名:   讀者編號:

地    址:

所屬教會:

聯絡電話:   電郵:

若以信用卡奉獻,請填寫以下資料,傳真或寄回漢語聖經協會

□VISA  □MASTER CARD

信用卡號碼:

信用卡有效日期至:  月   年

持卡人姓名:  總金額:

持卡人有效簽署:

奉獻新途徑

本會接受“繳費靈”奉獻。繳費電話18033(商戶編號為:9621),

請以聯絡電話作為賬戶號碼,賬單類別請選擇(1 奉獻)

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Press Ltd.

台北市104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11號2樓[email protected]: (02) 2562-0038Fax: (02) 2536-4990

漢語聖經協會(加拿大)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Canada) Inc.

505 Hood Road, Unit 25, Markham, Ontario L3R 5V6, [email protected]: (905) 513-0230Fax: (905) 513-0564

漢語聖經協會(澳洲)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Australia) Inc.

PO Box 175, Willoughby NSW 2068,[email protected]: (0412) 274-112

為支援教牧同工在釋經、宣講及牧養方面的事奉,

同時提供有志研經的平信徒進深研讀聖經的管道,我們

定期舉辦“牧者研經日營”及聖經講座、聚會,盼望藉此

引導參加者反思個人與神、人和自己的關係。我們也將

聚會內容加以整理,出版了“聖經講座系列”影音產品,

這樣不但使錯過聚會的朋友有機會聆聽講員的精彩論

述,同時也使聚會成為活動式講座,隨時隨地只要你想

研經,啓動手邊的音響設備,聖經學者即刻為你開講。

“聖經講座系列”最新的出版是中國宣道神學院院

長何傑博士主講的《雅歌》。聖經何以收錄《雅歌》這個

字裏行間滿佈激情的書卷,相信你我或多或少都有此一

問。這卷書是否與傳統猶大婚姻習俗有關?究竟雅歌的

情歌蜜語是歌頌男女神聖之愛,還是以男女之愛借喻神

人愛的契合?何傑博士透過剖析《雅歌》,展現神所賜福

的男女之愛,從而以男女的情愛,再思神人契合的親密

關係。《雅歌》精彩之處,在於說明愛情乃從自愛開始,

先孕育自身心靈的滿足才能進一步成為對方的祝福。

《雅歌》備有CD(10片光碟)、MP3(1片光碟),

同時附有講義PDF檔,可供電腦閱讀或列印成冊。除適

合作個人研經之用,亦是教會或小組舉辦聖經講座的理

想材料。

學者隨時隨地為你開講

聖經講座系列之

“聖經講座系列”已出版書卷

‧《詩篇》何傑博士主講(10CD)

‧《耶利米書》何傑博士主講(8CD / 8VCD)

‧《以賽亞書》蔡定邦博士主講(10VCD)

‧《傳統的突破R從路加著作看教會的身分與使命》

鮑維均博士主講(3CD)

‧《紛亂中的安穩R啓示錄對現代信徒的意義》

鮑維均博士主講(4VCD)

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