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臺灣校園的無毒環境。容擴展社會、產業、經濟及生活等層...

7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1 8 3 1 張祖恩主任 Profile 使21 2006 ( ) ( ) ( ) 11 成大產學合作 NO.12

Transcript of 確保臺灣校園的無毒環境。容擴展社會、產業、經濟及生活等層...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邁向國際化

由前環保署署長張祖恩教授領軍的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以環境零災害、資源零廢棄﹂為願景,服務內

容擴展社會、產業、經濟及生活等層面,其中,該中心擁有亞洲唯一的整合性實驗室廢棄物資源回收廠,

確保臺灣校園的無毒環境。

■文‧郭靜蓉

︻現

職︼成大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專長領域︼固體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環境工程,環境管理

︻專利獲證︼美國1

件,中華民國8

件,另有3

件中華民國專利申請中

︻技術授權︼共1

件,授權廠商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產學合作︼包括中鋼集團、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

張祖恩主任 Profile

人類長期過度開發使用,造成各類資源

及能源加速耗竭,此外,工業活動的急遽

增加,亦造成二氧化碳與廢棄物的激增,

並產生氣候溫暖化、暴雨集中等問題,人

類對地球造成傷害,地球也開始怒吼與反

撲,近年來,水災、土石流、水質惡化等

災害,亦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如何讓人類與地球和平共處,在生態與

經濟發展間求取平衡,同時加速綠色資源

與能源的開發利用,確保水土資源安全,

減少災害的發生、廢棄物的產生和二氧化

碳的排放等,已成為21

世紀最重要的環境

課題。

張祖恩領銜

永續中心朝國際化邁進

成大有鑒於國內環境污染相關議題日益

受到重視,於2006

年初結合﹁國際一流大

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中之﹁再生利用

、環境防災、環境資訊及管理策略等領域

研究群﹂,成立﹁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由曾任環保署長的張祖恩教授擔任中

心主任。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以成大工學院環

境土木學門為主體,結合理學院、社科學

院、醫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擬定出三

項環境重點發展議題,包括:(

一)

健康與

安全環境(

二)

綠色資源與能源(

三)

環境復

育與防災。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以此三

大議題作為核心,投入研究量能,並結合

產官學研的力量,致力於技術之應用與服

11 成大產學合作NO.12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成立:2006年成立,2013年升格為校級研

究單位,更名為「永續環境實驗所」。

■規模:目前專任研究及服務人力共63人,

包括博士級研究員13人,碩士級人員22人

,學士級22人,其他6人。

■研究設施:本所位於安南校區,佔地約一

公頃,包括研究大樓及資源回收廠,其中

研究大樓空間約3600平方公尺,實驗室約

佔其2/3空間。

■重要研發成果:

一、累計擁有20件以上專利,與產業界及

研究機構進行13項技術移轉。

二、國際論文統計共達479篇,近十年論

文總引用次數高達3502次。

三、學術性專書及專章著作數累計為4篇。

四、共有250件產官學研合作計畫案,總

金額超過8億元。

五、定期舉辦國際研討會,國際學者來訪

人次總計253人次。

■地址:70955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三段500 號

■電話:(06)3840136■Email:[email protected]■網址:http://serc.ncku.edu.tw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永續中心數個研究領域

居於領先群

事實上,由於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進

行跨領域與跨國合作,目前在數個研究領

域,已經居於世界或亞洲地區領先群中,

例如在健康安全水環境研究群就有很好的

表現。

張祖恩表示,水資源相當寶貴,21

世紀

很有可能會發生水的戰爭,永續環境科技

研究中心除了力推水質研究中心國際化之

外,並與世界一流研究團隊如U

CLA

、澳

洲水質中心、法國水質中心等合作密切。

其中,優養化水庫水質監控與處理是健

康安全水環境中值得重視且極待解決的議

題,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團隊橫跨環工

與生物領域,在藻類代謝物研究及藻類衍

生新型消毒副產物研究,有相當傑出的研

究成果,且在世界一流知名期刊(

包括

Science

、Env.Sci.Technol.

、及W

ater R

esearch

等)

已有多篇論文發表。

此外,在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研究群中,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擁有資源回收廠,

此為亞洲唯一的整合性實驗室廢棄物處理

機構,另外,在加值性資源回收技術的應

用研究及技術服務亦為台灣第一。

研究團隊中含重金屬灰渣及污泥資源化

處理的本土技術,已整合國內外研究資源,

開發前瞻性及關鍵性技術,如資源化技術

、功能性技術及環境友善資材技術等,並

獲得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的肯定。

另外,世界各國對於氣候變遷對環境的

衝擊都有進行相關研究,目前發展中科技

的水準應該區分為兩個部分來看:一為氣

候變遷的研究,著重於未來氣候可能的變化

情形,另一為區域影響及調適策略的研究。

務,期能協助建構﹁低碳、安全、零廢﹂

的永續環境與社會。

以組織架構來看,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旗下包含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

水質研究中心、環境研究中心、資源再生

及管理研究中心等四個中心(

四個中心亦

加盟於研究總中心下)

,旗下分設行政服

務組、研究發展組、檢測分析組、資源回

收廠、國際事務辦公室等。

目前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及

服務人力共有63

人,包括博士級研究員13

人,碩士級人員22

人,學士級22人,其他

6

人,是國內環境相關議題首屈一指的研

發單位,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後,目前已躋

身國際一流的研發機構,並通過ISO

9001

及ISO14001

兩個系統的認證。

值得一提的是,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積極朝國際化方向發展,其中,水質研究

(Australian

Water

Quality

Centre

,簡稱

AW

QC

)

、中國鋼鐵公司、國際顧問公司

AEC

OM

合設國際水質研究中心,朝國際

級的水質研究中心邁進。

此外,環境主題為歐盟科研架構10

NC

P

主題的第6

項,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

心自2009

年12

月起擔任台灣Environm

ent N

CP

,未來將持續加強與歐盟的國際合作

,參與歐盟研發平台,同時成為歐盟架構

計畫與台灣環境領域產官學研的溝通橋樑,

促使台灣科研能量與歐盟研發平台接軌。

永續中心經營範圍

涵蓋層面廣泛

張祖恩指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永續

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經營,已擴及社會、

產業、經濟及生活層面服務範疇。在社會

層面上,為衛生署及農委會提供立即性分

析服務,如鑑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成分、

分析外銷水果的農藥成分,藉以保障公共

健康與安全;另外,也執行全台灣校園實

驗室廢棄物的安全處理,確保台灣各級學

校的校園安全;同時,永續環境科技研究

中心也成為中石化場址整治及再利用之技

術與公共政策顧問,以及居民協商的平台。

在產業層面,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累

計迄今,共擁有20

件以上專利,與產業界

及研究機構進行13項技術移轉,並為中鋼

集團、奇美電子(

現已更名為群創)

等相關

廠商在空氣、廢水及廢棄物處理提供全面

性解決之研發專案,促進科技產業製程清

潔生產及資源循環;此外,亦參與整治研

發計畫,為中油、中石化進行污染場址之

再利用及發展作長期規劃;同時也提供能

資源整合研發及服務,為大型工業區的低

碳加值化提升其綠色生產力。

至於經濟及生活層面,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的環境災害預防研發,為產業及社

會產生了明顯的附加價值,藉由環境復育

促進生活品質提升、資源回收及安全保護

,進一步參與大台南市低碳城市規劃,為

綠色成長提供跨領域的專業服務。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技術服務對象

包含國內外知名廠商與機構,包括中鋼、

中油、台鹽、奇美電子(

現已更名為群創)

、台南科學園區、中石化、中聯資源公司

、工研院、芬蘭N

esteO

il

公司、美國

MW

H

公司、澳洲C

RC

WQ

T

公司、資源回

收廠商、生質能源廠商及國際組織等。

由於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服務內容已

擴展社會、產業、經濟及生活等層面,更

與多家公民營機構簽訂產學合作計畫,從

民國95

年到101

年來說,共有250

件產官學

研合作計畫案簽約執行,經費共約新台幣

8.59

億元,平均每年有36

件產學合作計畫

,每年產學合作計畫經費高達1.22

億元。

另外,從95

年至101

年,總計累計專利數

為36

件,技術轉移共13

件,技術移轉金額

為454

萬元。

成大產學合作

NO.1212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成立:2006年成立,2013年升格為校級研

究單位,更名為「永續環境實驗所」。

■規模:目前專任研究及服務人力共63人,

包括博士級研究員13人,碩士級人員22人

,學士級22人,其他6人。

■研究設施:本所位於安南校區,佔地約一

公頃,包括研究大樓及資源回收廠,其中

研究大樓空間約3600平方公尺,實驗室約

佔其2/3空間。

■重要研發成果:

一、累計擁有20件以上專利,與產業界及

研究機構進行13項技術移轉。

二、國際論文統計共達479篇,近十年論

文總引用次數高達3502次。

三、學術性專書及專章著作數累計為4篇。

四、共有250件產官學研合作計畫案,總

金額超過8億元。

五、定期舉辦國際研討會,國際學者來訪

人次總計253人次。

■地址:70955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三段500 號

■電話:(06)3840136■Email:[email protected]■網址:http://serc.ncku.edu.tw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永續中心數個研究領域

居於領先群

事實上,由於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進

行跨領域與跨國合作,目前在數個研究領

域,已經居於世界或亞洲地區領先群中,

例如在健康安全水環境研究群就有很好的

表現。

張祖恩表示,水資源相當寶貴,21

世紀

很有可能會發生水的戰爭,永續環境科技

研究中心除了力推水質研究中心國際化之

外,並與世界一流研究團隊如U

CLA

、澳

洲水質中心、法國水質中心等合作密切。

其中,優養化水庫水質監控與處理是健

康安全水環境中值得重視且極待解決的議

題,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團隊橫跨環工

與生物領域,在藻類代謝物研究及藻類衍

生新型消毒副產物研究,有相當傑出的研

究成果,且在世界一流知名期刊(

包括

Science

、Env.Sci.Technol.

、及W

ater R

esearch

等)

已有多篇論文發表。

此外,在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研究群中,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擁有資源回收廠,

此為亞洲唯一的整合性實驗室廢棄物處理

機構,另外,在加值性資源回收技術的應

用研究及技術服務亦為台灣第一。

研究團隊中含重金屬灰渣及污泥資源化

處理的本土技術,已整合國內外研究資源,

開發前瞻性及關鍵性技術,如資源化技術

、功能性技術及環境友善資材技術等,並

獲得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的肯定。

另外,世界各國對於氣候變遷對環境的

衝擊都有進行相關研究,目前發展中科技

的水準應該區分為兩個部分來看:一為氣

候變遷的研究,著重於未來氣候可能的變化

情形,另一為區域影響及調適策略的研究。

務,期能協助建構﹁低碳、安全、零廢﹂

的永續環境與社會。

以組織架構來看,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旗下包含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

水質研究中心、環境研究中心、資源再生

及管理研究中心等四個中心(

四個中心亦

加盟於研究總中心下)

,旗下分設行政服

務組、研究發展組、檢測分析組、資源回

收廠、國際事務辦公室等。

目前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及

服務人力共有63

人,包括博士級研究員13

人,碩士級人員22

人,學士級22

人,其他

6

人,是國內環境相關議題首屈一指的研

發單位,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後,目前已躋

身國際一流的研發機構,並通過ISO

9001

及ISO14001

兩個系統的認證。

值得一提的是,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積極朝國際化方向發展,其中,水質研究

(Australian

Water

Quality

Centre

,簡稱

AW

QC

)

、中國鋼鐵公司、國際顧問公司

AEC

OM

合設國際水質研究中心,朝國際

級的水質研究中心邁進。

此外,環境主題為歐盟科研架構10

NC

P

主題的第6

項,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

心自2009

年12

月起擔任台灣Environm

ent N

CP

,未來將持續加強與歐盟的國際合作

,參與歐盟研發平台,同時成為歐盟架構

計畫與台灣環境領域產官學研的溝通橋樑,

促使台灣科研能量與歐盟研發平台接軌。

永續中心經營範圍

涵蓋層面廣泛

張祖恩指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永續

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經營,已擴及社會、

產業、經濟及生活層面服務範疇。在社會

層面上,為衛生署及農委會提供立即性分

析服務,如鑑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成分、

分析外銷水果的農藥成分,藉以保障公共

健康與安全;另外,也執行全台灣校園實

驗室廢棄物的安全處理,確保台灣各級學

校的校園安全;同時,永續環境科技研究

中心也成為中石化場址整治及再利用之技

術與公共政策顧問,以及居民協商的平台。

在產業層面,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累

計迄今,共擁有20

件以上專利,與產業界

及研究機構進行13

項技術移轉,並為中鋼

集團、奇美電子(

現已更名為群創)

等相關

廠商在空氣、廢水及廢棄物處理提供全面

性解決之研發專案,促進科技產業製程清

潔生產及資源循環;此外,亦參與整治研

發計畫,為中油、中石化進行污染場址之

再利用及發展作長期規劃;同時也提供能

資源整合研發及服務,為大型工業區的低

碳加值化提升其綠色生產力。

至於經濟及生活層面,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的環境災害預防研發,為產業及社

會產生了明顯的附加價值,藉由環境復育

促進生活品質提升、資源回收及安全保護

,進一步參與大台南市低碳城市規劃,為

綠色成長提供跨領域的專業服務。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技術服務對象

包含國內外知名廠商與機構,包括中鋼、

中油、台鹽、奇美電子(

現已更名為群創)

、台南科學園區、中石化、中聯資源公司

、工研院、芬蘭N

esteO

il

公司、美國

MW

H

公司、澳洲C

RC

WQ

T

公司、資源回

收廠商、生質能源廠商及國際組織等。

由於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服務內容已

擴展社會、產業、經濟及生活等層面,更

與多家公民營機構簽訂產學合作計畫,從

民國95

年到101

年來說,共有250

件產官學

研合作計畫案簽約執行,經費共約新台幣

8.59

億元,平均每年有36

件產學合作計畫

,每年產學合作計畫經費高達1.22

億元。

另外,從95

年至101

年,總計累計專利數

為36

件,技術轉移共13

件,技術移轉金額

為454

萬元。

13 成大產學合作NO.12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資源回收廠流程圖

■電漿熔融設備全景

陳坤隆說,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自從

承攬該業務以來,從民國97

年到101

年止

,外銷通過數為100%

,換言之,通過中

心檢測外銷的芒果,迄今仍無被日本檢驗

官打回票的紀錄。

另外,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也為吉園

圃的安全蔬菜進行農藥檢測,同時亦通過

食品藥物管理局(TFD

A)

及全國認證基金

會(TAF

)

的認證,進行學校膳食計畫。

除此,永續環境科技研究心中也與台鹽

合作,進行食品與化妝品的把關,篩檢塑

化劑與防腐劑等,為產品品質提供進一步

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還擁有資源回收廠,此為亞洲唯一的整合

性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機構。張祖恩說,﹁

學校、研究機構實驗室所產生的廢棄物,

有異於一般工廠的事業廢棄物,其具有量

少、種類繁雜、且多具毒害性、可燃性、

腐蝕性及新增成份等性質,所牽涉到的處

理技術層面廣泛。﹂

以往實驗室所生產的汙染廢棄物,多以

委託代處理方式進行處理

,但因廢棄物清理法不斷

更新與加強管制,限定代

處理業者的合法處理項目

,致使廢棄物清除處理費

用大幅提高,而過高的費

用,迫使部分學校實驗室

的有毒廢棄物,在經費有

限下無法尋得合法的代處

理業者,被迫貯存於學校校

園內,對師生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而屬於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的資源回

收廠,是全台唯一同時具備實驗室廢棄物

處理能力及學術研究的機構,不僅可有效

處理各級學校所產生的廢棄物,且可逐步

開發出因應不同需求的新處理技術。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環境變遷與調

適研究群,致力於研究氣候變遷的影響程

度和因應調適對策,希望能在災害發生前

,及時提出因應對策並加以實施,盼藉此

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同時也減輕對國家

社會的衝擊。

至於綠色能源科技研發研究群,則是將

分子生物技術、生化工程技術、環境工程

技術與能源科技相結合,藉此提升環境污

染物生物處理的效率、深度與廣度,並順

應潔淨能源之國際新趨勢,開發乳化重油

技術及廢棄物醱酵產氫技術(如纖維素分

子之水解技術)

,以利於廢棄物之能源化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

刊,並具高度商業運轉潛能,且開發之技

術於亞洲及世界均居領先地位。

在國土復育再利用研究群方面,永續環

境科技研究中心更是台灣唯一整合型跨領

域研究的權威單位,研究成果已成為政府

、產業、社區在願景規劃、整治工法以及

風險溝通方面的重要參考及諮詢依據,同

時亦對我國較新的國土汙染整治及再開發

利用,提供了前導型且具體可行的策略與

技術。

在環境與健康研究群方面,張祖恩指出

,蛋白質的磷酸化與分泌性蛋白在腫瘤細

胞的侵犯與轉移行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環境毒物︵如有機金屬化合物、砷及游

離二氧化矽︶與病症︵如癌症及矽肺病︶

之效應關係數據極少,中心的團隊研究目

標明確且將集中研究資源於關鍵議題上,

在國際間環境毒物與健康風險議題中取得

領先優勢。

﹁三生﹂鏈結

為環境把關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要是將生產、

生活、生態進行﹁三生﹂鏈結,目前正朝

一級研究單位邁進,未來希望發展成為亞

太地區的研究重鎮,並同步進行跨國合作

。目前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已與越南、

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區的學校和機構有所

交流,未來則希望將經驗輸出給印尼、菲

律賓等國家,進一步擴大環境議題成果的

範疇。

張祖恩表示,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持

續國際化,以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為

例,其即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探

討都市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問題,同時目

前﹁資源循環﹂(R

esourceR

ecycling)

亦是

國際間探討的重要議題,同時亦有金屬類

與非金屬類的產學合作計畫在進行。

此外,現在環境污染多,相關的把關工

作少不得。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旗下設

立檢測分析組,成立水質檢驗室及農產品

安全檢驗實驗室,並設置多項精密儀器,

包括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譜

(AA

)

、感應偶

合電漿光譜儀(IC

POES

)

、感應偶合電漿質

譜儀(IC

P-MS

)

、汞分析儀、吹氣捕捉/

相層析質譜儀(Purge &

trap-GC

-MS

)

、X-

光螢光分析儀(X

RF

)

、離子層析儀(IC

)

熱重/

熱示差分析儀(TG

/DTA

)

、傅立葉轉

換紅外線光譜儀

(FT-IR)

、熱卡計、比表

面積分析儀

(BET

)

、元素分析儀(E

A)

、穿

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

、掃描式電子顯微

鏡(SEM)

、X-

光粉末繞射儀(X

RD

)

、水中

總有機碳檢測(T

OC

)

、雷射粒徑分析儀

(LS

)

、串連式質譜儀(G

CM

S-M

S,

LC

-MS-M

S)

等精密儀器,未來將持續引

進高階質譜儀。

至於檢測項目種類包括:土水重金屬檢

測、蔬果農藥殘留檢測、材料特性分析、

有機成分分析、事業廢棄物毒性特性溶出

分析等,中藥重金屬與農藥殘留分析、產

地識別驗證與毒性化學物質分析則是未來

將延伸的檢測項目。

張祖恩說,檢測分析是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內一項很重要的服務項目,但多年

來,多以研究發展作為主軸,很少對外亮

相,實際上,其已協助政府進行不少檢測

服務。

外銷日本芒果農藥檢驗流程

農產品,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從民國97

年開始承接芒

果外銷檢測工作,研究員陳坤隆表示:﹁在夏季芒果生

產旺季時,光是檢測的項目就有110

項,中心幾乎是24

時連續不斷出農藥檢測結果報告。﹂

一旦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農藥檢測送來的芒果樣品

不通過時,台灣官方就會直接攔截該批芒果,無法外銷

到日本。縱使檢測結果合格,順利外銷到日本,在日本

的檢驗官仍會進行抽測,如抽測到不合格的芒果,照樣

會被退貨。

外銷芒果送至蒸場

農糧署於蒸熱場採樣

芒果檢體送至區域

檢驗中心檢驗農藥

24小時內出具芒果農藥

殘留檢驗數據上傳藥毒所

藥毒所出具外銷芒果

農藥殘留檢驗報告

成大產學合作

NO.1214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資源回收廠流程圖

■電漿熔融設備全景

陳坤隆說,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自從

承攬該業務以來,從民國97

年到101年止

,外銷通過數為100%

,換言之,通過中

心檢測外銷的芒果,迄今仍無被日本檢驗

官打回票的紀錄。

另外,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也為吉園

圃的安全蔬菜進行農藥檢測,同時亦通過

食品藥物管理局(TFD

A)

及全國認證基金

會(TAF

)

的認證,進行學校膳食計畫。

除此,永續環境科技研究心中也與台鹽

合作,進行食品與化妝品的把關,篩檢塑

化劑與防腐劑等,為產品品質提供進一步

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還擁有資源回收廠,此為亞洲唯一的整合

性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機構。張祖恩說,﹁

學校、研究機構實驗室所產生的廢棄物,

有異於一般工廠的事業廢棄物,其具有量

少、種類繁雜、且多具毒害性、可燃性、

腐蝕性及新增成份等性質,所牽涉到的處

理技術層面廣泛。﹂

以往實驗室所生產的汙染廢棄物,多以

委託代處理方式進行處理

,但因廢棄物清理法不斷

更新與加強管制,限定代

處理業者的合法處理項目

,致使廢棄物清除處理費

用大幅提高,而過高的費

用,迫使部分學校實驗室

的有毒廢棄物,在經費有

限下無法尋得合法的代處

理業者,被迫貯存於學校校

園內,對師生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而屬於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的資源回

收廠,是全台唯一同時具備實驗室廢棄物

處理能力及學術研究的機構,不僅可有效

處理各級學校所產生的廢棄物,且可逐步

開發出因應不同需求的新處理技術。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環境變遷與調

適研究群,致力於研究氣候變遷的影響程

度和因應調適對策,希望能在災害發生前

,及時提出因應對策並加以實施,盼藉此

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同時也減輕對國家

社會的衝擊。

至於綠色能源科技研發研究群,則是將

分子生物技術、生化工程技術、環境工程

技術與能源科技相結合,藉此提升環境污

染物生物處理的效率、深度與廣度,並順

應潔淨能源之國際新趨勢,開發乳化重油

技術及廢棄物醱酵產氫技術(

如纖維素分

子之水解技術)

,以利於廢棄物之能源化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

刊,並具高度商業運轉潛能,且開發之技

術於亞洲及世界均居領先地位。

在國土復育再利用研究群方面,永續環

境科技研究中心更是台灣唯一整合型跨領

域研究的權威單位,研究成果已成為政府

、產業、社區在願景規劃、整治工法以及

風險溝通方面的重要參考及諮詢依據,同

時亦對我國較新的國土汙染整治及再開發

利用,提供了前導型且具體可行的策略與

技術。

在環境與健康研究群方面,張祖恩指出

,蛋白質的磷酸化與分泌性蛋白在腫瘤細

胞的侵犯與轉移行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環境毒物︵如有機金屬化合物、砷及游

離二氧化矽︶與病症︵如癌症及矽肺病︶

之效應關係數據極少,中心的團隊研究目

標明確且將集中研究資源於關鍵議題上,

在國際間環境毒物與健康風險議題中取得

領先優勢。

﹁三生﹂鏈結

為環境把關

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要是將生產、

生活、生態進行﹁三生﹂鏈結,目前正朝

一級研究單位邁進,未來希望發展成為亞

太地區的研究重鎮,並同步進行跨國合作

。目前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已與越南、

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區的學校和機構有所

交流,未來則希望將經驗輸出給印尼、菲

律賓等國家,進一步擴大環境議題成果的

範疇。

張祖恩表示,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持

續國際化,以資源再生及管理研究中心為

例,其即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探

討都市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問題,同時目

前﹁資源循環﹂(R

esourceR

ecycling)

亦是

國際間探討的重要議題,同時亦有金屬類

與非金屬類的產學合作計畫在進行。

此外,現在環境污染多,相關的把關工

作少不得。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旗下設

立檢測分析組,成立水質檢驗室及農產品

安全檢驗實驗室,並設置多項精密儀器,

包括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譜

(AA

)

、感應偶

合電漿光譜儀(IC

POES

)

、感應偶合電漿質

譜儀(IC

P-MS

)

、汞分析儀、吹氣捕捉/

相層析質譜儀(Purge &

trap-GC

-MS

)

、X-

光螢光分析儀(X

RF

)

、離子層析儀(IC

)

熱重/

熱示差分析儀(TG

/DTA

)

、傅立葉轉

換紅外線光譜儀

(FT-IR)

、熱卡計、比表

面積分析儀

(BET

)

、元素分析儀(E

A)

、穿

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

、掃描式電子顯微

鏡(SEM)

、X-

光粉末繞射儀(X

RD

)

、水中

總有機碳檢測(T

OC

)

、雷射粒徑分析儀

(LS

)

、串連式質譜儀(G

CM

S-M

S,

LC

-MS-M

S)

等精密儀器,未來將持續引

進高階質譜儀。

至於檢測項目種類包括:土水重金屬檢

測、蔬果農藥殘留檢測、材料特性分析、

有機成分分析、事業廢棄物毒性特性溶出

分析等,中藥重金屬與農藥殘留分析、產

地識別驗證與毒性化學物質分析則是未來

將延伸的檢測項目。

張祖恩說,檢測分析是永續環境科技研

究中心內一項很重要的服務項目,但多年

來,多以研究發展作為主軸,很少對外亮

相,實際上,其已協助政府進行不少檢測

服務。

外銷日本芒果農藥檢驗流程

農產品,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從民國97

年開始承接芒

果外銷檢測工作,研究員陳坤隆表示:﹁在夏季芒果生

產旺季時,光是檢測的項目就有110

項,中心幾乎是24

時連續不斷出農藥檢測結果報告。﹂

一旦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農藥檢測送來的芒果樣品

不通過時,台灣官方就會直接攔截該批芒果,無法外銷

到日本。縱使檢測結果合格,順利外銷到日本,在日本

的檢驗官仍會進行抽測,如抽測到不合格的芒果,照樣

會被退貨。

外銷芒果送至蒸場

農糧署於蒸熱場採樣

芒果檢體送至區域

檢驗中心檢驗農藥

24小時內出具芒果農藥

殘留檢驗數據上傳藥毒所

藥毒所出具外銷芒果

農藥殘留檢驗報告

15 成大產學合作NO.12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臺灣發明型 I340767

︻應用情境說明︼

對於電子產業廢料中含有砷化鎵研磨粉屑回收其中鎵金屬之技術。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採用擦洗、浮選、酸溶、溶媒萃取等技術將含砷化鎵研磨粉屑的鎵金屬回收純化

成為可再利用的金屬,而有害的砷成份也經由安定化程序,轉化為無害的一般廢棄物。

︻產業價值︼

含砷化鎵的污泥或是邊料等廢棄物清運時,需要廢棄物處理費用,然而將其中高價值的

鎵金屬回收再利用,產值相當高。

︻可應用產業/

範圍︼

光電產業、資源回收業含有處理含砷化鎵廢液或廢料的處理程序所產生的污泥,以及含

鎵的下腳料

含鎵廢棄物回收鎵之方法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臺灣發明型 I371431

︻應用情境說明︼

本技術可應用於二次熔鋁業所產生的鋁渣,這些鋁渣含有大量的金屬

鋁與氧化鋁。過去熔鋁業與鋁渣回收業僅回收其中較有價值的金屬鋁

的部份,對於氧化鋁則視為廢棄物送掩埋場處理,然因其中仍含有氮

化鋁,遇水會產生臭味,所以需要安定化後,才能送掩埋場,且掩埋

費用相當高,所以本技術除可以安定化這些鋁渣,同時可以回收其中

有價值,且含量不少的氧化鋁。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先將鋁渣混料,並與鹼性藥劑反應,再經高溫焙燒與冷卻,焙

燒料再經由稀鹼浸漬溶出,經固液分離後;濾液再經中和沈澱與固液

分離,液體進行鹼液回收程序,固體部份為氫氧化鋁經高溫焙燒成為

最後產品氧化鋁。

︻產業價值︼

鋁渣中因含有氮化鋁,遇水易生臭味,一般廢棄物掩埋場不願收受,

使得該產業廢棄物出路有問題。本方法可以將其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鋁

予以回收其價值,又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與處理量,對二次熔鋁

業極具產業效益。

︻可應用產業/

範圍︼

二次熔鋁業或是鋁渣回收再利用業。

由二次熔煉鋁渣中回收氧化鋁之方法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應用情境說明︼

對農產品中檢驗國內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農藥檢項目。

且本技術經食管局( TFD

A)

及全國認證基金會( TA

F)

認可。

︻關鍵技術簡介︼

利用萃取技術,將殘留農藥由樣品萃取下來,並於質譜

儀確認農藥殘留含量。

︻產業價值︼利用可檢驗農藥殘留技術,協助產業建立正

確用藥方向。

︻可應用產業/

範圍︼

食品業、農業及環境用藥所產生用藥結果檢驗。

食品中農藥殘留檢驗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申請中

︻應用情境說明︼

冷壓再生技術主要係以安全性的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為母材

( Matrix

)

,例:B

2-3

、B3

、B4

、B6

類營建剩餘土石方、石材、石灰

污泥為母材( M

atrix)

,導入水泥化學與卜作嵐材料間材料互制特性,

配合全性的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的材料特性,藉以改善界面鍵

結性質,並基於材料基本原理(

愈緻密其強度等相關性質愈佳)

,與

複合材料的觀念開發而成。目前該技術已成功將上述B

2-3

、B3

、B4

、B6

類營建剩餘土石方、石材、石灰污泥,資源化成為符合C

NS

相關

規範的再生綠建材(

再生粒料與高壓地磚)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依據緻密配比法進行配比設計,如此方能減少水泥用量( 50

100

、200kg/m3)

,提高再生資材之使用量,其中安全性的污、淤泥

,灰渣類廢棄物使用比率約65~75%

;而根據再生綠建材評估基準其

再生材料使用比率更達100%

。本技術另一項優點係可直接處理具含

水量之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不需再經烘乾程序,因此冷壓再

生技術係一低耗能、低C

O2

排放的資源化技術,符合綠建材性能要求

。︻產業價值︼

本技術經成本與C

O2

排放量估算,冷壓再生技術其成本約為燒結技術

的1/8

;CO

2

排放量亦僅為燒結技術之1/3

。且本技術可直接處理具含

水量之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不需再經烘乾程序,故採用本技

術不僅符合再生綠建材的精神,亦可降低能源消耗與C

O2

排放所對環

境的衝擊。

︻可應用產業/

範圍︼

安全性泥、灰渣回收再利用業,水泥製品業。

冷壓再生技術於安全性泥、灰渣資源化之應用

張祖恩說,﹁資源回收廠的廢棄物係依

據安定化、資源化及無害化原則,經由物

化、焚化及熔爐等三套處理系統的運作,

將所有廢棄物的毒害性加以無害化及安定

化,並進一步進行資源回收。﹂在處理過

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的氣體、固體、液

體。

將廢棄物變黃金

永續中心影響力擴大中

張祖恩表示,﹁台灣的環境科學起步不

是太早,但進步是很快的,這幾年來,國

人的環保意識已經大幅抬頭,越來越多的

廢棄物不但轉變成黃金,甚至也有了新的

價值。﹂

在此情況下,他期許永續環境科技研究

中心能夠在亞洲地區的環境領域中,成為

頂尖研究及人才的訓練機構,同時成為國

家環境領域重要的合作單位與智庫,並提

昇成大在環境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未來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也將透過內

部組織與計劃爭取能力的強化,從目前每

年約1.2

億元的研究經費水準,未來希望

能夠提升至1.5

億以上,以達到自給自足

的目標。

張祖恩

主任‧技

成大產學合作

NO.1216

資源再生技術 學術經驗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臺灣發明型 I340767

︻應用情境說明︼

對於電子產業廢料中含有砷化鎵研磨粉屑回收其中鎵金屬之技術。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採用擦洗、浮選、酸溶、溶媒萃取等技術將含砷化鎵研磨粉屑的鎵金屬回收純化

成為可再利用的金屬,而有害的砷成份也經由安定化程序,轉化為無害的一般廢棄物。

︻產業價值︼

含砷化鎵的污泥或是邊料等廢棄物清運時,需要廢棄物處理費用,然而將其中高價值的

鎵金屬回收再利用,產值相當高。

︻可應用產業/

範圍︼

光電產業、資源回收業含有處理含砷化鎵廢液或廢料的處理程序所產生的污泥,以及含

鎵的下腳料

含鎵廢棄物回收鎵之方法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臺灣發明型 I371431

︻應用情境說明︼

本技術可應用於二次熔鋁業所產生的鋁渣,這些鋁渣含有大量的金屬

鋁與氧化鋁。過去熔鋁業與鋁渣回收業僅回收其中較有價值的金屬鋁

的部份,對於氧化鋁則視為廢棄物送掩埋場處理,然因其中仍含有氮

化鋁,遇水會產生臭味,所以需要安定化後,才能送掩埋場,且掩埋

費用相當高,所以本技術除可以安定化這些鋁渣,同時可以回收其中

有價值,且含量不少的氧化鋁。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先將鋁渣混料,並與鹼性藥劑反應,再經高溫焙燒與冷卻,焙

燒料再經由稀鹼浸漬溶出,經固液分離後;濾液再經中和沈澱與固液

分離,液體進行鹼液回收程序,固體部份為氫氧化鋁經高溫焙燒成為

最後產品氧化鋁。

︻產業價值︼

鋁渣中因含有氮化鋁,遇水易生臭味,一般廢棄物掩埋場不願收受,

使得該產業廢棄物出路有問題。本方法可以將其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鋁

予以回收其價值,又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與處理量,對二次熔鋁

業極具產業效益。

︻可應用產業/

範圍︼

二次熔鋁業或是鋁渣回收再利用業。

由二次熔煉鋁渣中回收氧化鋁之方法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應用情境說明︼

對農產品中檢驗國內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農藥檢項目。

且本技術經食管局( TFD

A)

及全國認證基金會( TA

F)

認可。

︻關鍵技術簡介︼

利用萃取技術,將殘留農藥由樣品萃取下來,並於質譜

儀確認農藥殘留含量。

︻產業價值︼利用可檢驗農藥殘留技術,協助產業建立正

確用藥方向。

︻可應用產業/

範圍︼

食品業、農業及環境用藥所產生用藥結果檢驗。

食品中農藥殘留檢驗

︻研發團隊︼成大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研發領域︼綠能與環境

︻技術成熟度︼可商品化

︻專利︼申請中

︻應用情境說明︼

冷壓再生技術主要係以安全性的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為母材

( Matrix

)

,例:B

2-3

、B3

、B4

、B6

類營建剩餘土石方、石材、石灰

污泥為母材( M

atrix)

,導入水泥化學與卜作嵐材料間材料互制特性,

配合全性的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的材料特性,藉以改善界面鍵

結性質,並基於材料基本原理(

愈緻密其強度等相關性質愈佳)

,與

複合材料的觀念開發而成。目前該技術已成功將上述B

2-3

、B3

、B4

、B6

類營建剩餘土石方、石材、石灰污泥,資源化成為符合C

NS

相關

規範的再生綠建材(

再生粒料與高壓地磚)

︻關鍵技術簡介︼

本技術依據緻密配比法進行配比設計,如此方能減少水泥用量( 50

100

、200kg/m3)

,提高再生資材之使用量,其中安全性的污、淤泥

,灰渣類廢棄物使用比率約65~75%

;而根據再生綠建材評估基準其

再生材料使用比率更達100%

。本技術另一項優點係可直接處理具含

水量之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不需再經烘乾程序,因此冷壓再

生技術係一低耗能、低C

O2

排放的資源化技術,符合綠建材性能要求

。︻產業價值︼

本技術經成本與C

O2

排放量估算,冷壓再生技術其成本約為燒結技術

的1/8

;CO

2

排放量亦僅為燒結技術之1/3

。且本技術可直接處理具含

水量之污、淤泥,灰渣類廢棄物,不需再經烘乾程序,故採用本技

術不僅符合再生綠建材的精神,亦可降低能源消耗與C

O2

排放所對環

境的衝擊。

︻可應用產業/

範圍︼

安全性泥、灰渣回收再利用業,水泥製品業。

冷壓再生技術於安全性泥、灰渣資源化之應用

張祖恩說,﹁資源回收廠的廢棄物係依

據安定化、資源化及無害化原則,經由物

化、焚化及熔爐等三套處理系統的運作,

將所有廢棄物的毒害性加以無害化及安定

化,並進一步進行資源回收。﹂在處理過

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的氣體、固體、液

體。

將廢棄物變黃金

永續中心影響力擴大中

張祖恩表示,﹁台灣的環境科學起步不

是太早,但進步是很快的,這幾年來,國

人的環保意識已經大幅抬頭,越來越多的

廢棄物不但轉變成黃金,甚至也有了新的

價值。﹂

在此情況下,他期許永續環境科技研究

中心能夠在亞洲地區的環境領域中,成為

頂尖研究及人才的訓練機構,同時成為國

家環境領域重要的合作單位與智庫,並提

昇成大在環境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未來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也將透過內

部組織與計劃爭取能力的強化,從目前每

年約1.2

億元的研究經費水準,未來希望

能夠提升至1.5

億以上,以達到自給自足

的目標。

張祖恩

主任‧

17 成大產學合作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