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8 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商談可能合作方式,以充分...

20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April 2000 34 本期主題 1 2000 年銀行業環境風險 管理實務研討會 活動報告 2 WBCSD 2000 年春季代 表大會報告 3 WBCSD 生態效益指標 全球試行計畫總覽 4 統一超商加入本會 5 銀行業的環境風險管理 6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新聞 (2000.3.23~2000.4.18) 延誤出刊敬請見諒。 發行人 // 白培英 發行所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 台北市 103 承德路一段 7 0 - 1 號八樓之一 總編輯 // 黃正忠 執行編輯 // 劉義城‧莫冬立‧陳韻帆 // 02-25501792 // 02-25506309 // http://www.bcsd.org.tw E - m a i l // [email protected] 內政部台內社字第 8682270 號立案 中華郵政北台字弟 6950 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本刊採用再生紙》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Busi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sletter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Taiwan,ROC)會員名單 中美和石化、中國商銀、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中興紡織、太平洋崇光百貨、 永豐餘、台灣水泥、台灣永光化學、台灣 IBM、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積電、 世華銀行、宏碁電腦、東元電機、英商太古台灣分公司、英業達、南聯國 貿、建弘投信、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祐生研究基金會、環境與發展基 金會、統一企業、統一超商、電子檢驗中心、聯華電子、寶成工業(按筆劃 順序排列) 專案工作 2000 年銀行業環境風 險管理實務研討會 2000 銀行業環境風險管 理實務研討會」已於 4 1819 兩日假台灣銀行公庫部會議 廳舉行,共有來自國內銀行金 融業、民間企業、環保服務業 及學校研究單位約 70 餘人參 與。本次研討會是繼 1998 「銀行業環境風險管理研討 會」後,再次與中華民國銀行 公會及美亞環保聯盟共同主 辦,並獲環保署的大力支持, 使得本次研討會在參與者的熱 烈討論下圓滿落幕。 本次研討會除了邀請到國 內政府、銀行界及民間環保組 織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之外, 更邀請三位美國銀行環保協會 的資深工作人員擔任本研討會 的課程訓練講師,透過其豐富 的實務經驗來分享美國銀行業 在環境風險管理上的實務做 法。 本次研討會的課程主要包 括的兩個主題:一、銀行金融 業者如何成立其環境風險管理 部門;二、金融機構在實施環 境風險管理系統時的架構流 程。為了讓參加者能在實務上 有更多的體認,在課程內容的 傳遞上主要採取三個階段,首 先是由講師講解環境風險管理 系統的相關程序,並針對相關 案例進行說明;其次是將參與 者分組,並將每一組的組員分 為借貸者、銀行授信人員、銀 行環境風險管理人員及環境工 程顧問四種角色,針對一案例 進行角色扮演及討論,並分享 其討論結果;最後再由講師進

Transcript of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8 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商談可能合作方式,以充分...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April 2000 第 34期

    本期主題

    1 2000年銀行業環境風險管理實務研討會 活動報告

    2 WBCSD 2000年春季代表大會報告

    3 WBCSD生態效益指標全球試行計畫總覽

    4 統一超商加入本會

    5 銀行業的環境風險管理

    6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新聞 (2000.3.23~2000.4.18)

    延誤出刊敬請見諒。

    發行人 // 白培英

    發行所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地 址 // 台北市103承德路一段70-1號八樓之一

    總編輯 // 黃正忠 執行編輯 // 劉義城‧莫冬立‧陳韻帆 電 話 // 02-25501792 傳 真 // 02-25506309 網 址 // http://www.bcsd.org.tw

    E - m a i l // [email protected]

    內政部台內社字第 8682270號立案 中華郵政北台字弟 6950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本刊採用再生紙》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Busi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sletter

    專案工作

    2000年銀行業環境風險管理實務研討會 「2000銀行業環境風險管

    理實務研討會」已於 4月 18、19兩日假台灣銀行公庫部會議廳舉行,共有來自國內銀行金

    融業、民間企業、環保服務業

    及學校研究單位約 70 餘人參與。本次研討會是繼 1998 年「銀行業環境風險管理研討

    會」後,再次與中華民國銀行

    公會及美亞環保聯盟共同主

    辦,並獲環保署的大力支持,

    使得本次研討會在參與者的熱

    烈討論下圓滿落幕。 本次研討會除了邀請到國

    內政府、銀行界及民間環保組

    織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之外,

    更邀請三位美國銀行環保協會

    的資深工作人員擔任本研討會

    的課程訓練講師,透過其豐富

    的實務經驗來分享美國銀行業

    在環境風險管理上的實務做

    法。 本次研討會的課程主要包

    括的兩個主題:一、銀行金融

    業者如何成立其環境風險管理

    部門;二、金融機構在實施環

    境風險管理系統時的架構流

    程。為了讓參加者能在實務上

    有更多的體認,在課程內容的

    傳遞上主要採取三個階段,首

    先是由講師講解環境風險管理

    系統的相關程序,並針對相關

    案例進行說明;其次是將參與

    者分組,並將每一組的組員分

    為借貸者、銀行授信人員、銀

    行環境風險管理人員及環境工

    程顧問四種角色,針對一案例

    進行角色扮演及討論,並分享

    其討論結果;最後再由講師進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Taiwan,ROC)會員名單

    中美和石化、中國商銀、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中興紡織、太平洋崇光百貨、

    永豐餘、台灣水泥、台灣永光化學、台灣 IBM、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積電、世華銀行、宏碁電腦、東元電機、英商太古台灣分公司、英業達、南聯國

    貿、建弘投信、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祐生研究基金會、環境與發展基

    金會、統一企業、統一超商、電子檢驗中心、聯華電子、寶成工業(按筆劃順序排列)

    mailto:[email protected]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行評析及分享美國銀行業者的做法。同時在研討

    會的現場也提供了同步口譯的服務,使參與者更

    能掌握課程內容的精髓。

    本研討會在課程講師、工作人員及課程參與

    者的熱烈支持下圓滿落幕了,而會後的檢討會議

    馬上於次日早上在協會舉行,針對未來研討會的

    行模式及課程內容做了廣泛的討論,初步的結

    如下: 舉

    邀請產險公會共同主辦之後的研討會。

    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商談可能合作方式,以充分利用相關資源。

    本研討會目前的定位仍為扮演為國內銀行金融業引進環境風險管理系統的角色,雖然課程

    重點仍在於實施環境風險管理系統相關概念

    的建立,但將視需要而加重技術性課程的比

    重。 請美國銀行環保協會的講師草擬下次研討會的課程綱要,再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金融業在企業永續發展的進程中將扮演越

    來越重要的角色已是毋庸置疑了,而年初通過的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也更將顯現銀行金

    融業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責任。藉由一系列與銀

    行金融業相關的研討會,為國內銀行及金融業者

    引進先進國家因應環境議題及法令的做法,供國

    內業者及相關人士參考。

    企業領袖連報

    氣候變遷是一永續發展議題

    WBCSD與氣候變化網要公約的政府間專家小組(IPCC)之討論,IPCC 的科學家認為氣候變遷將被視為是永續發展議題,民間各種經濟發展

    可能性的預測模擬之效應,將會遠較政府政策之

    影響來得深遠。其實跨國企業大都已積極準備因

    應此挑戰,正也是這個原因,企業的進展還是比

    政府的效能快一些。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廣延觸角

    2 月份與印度 TATA 能源研究院(TERI)共同舉辦一項永續發展研討會,會後 TERI宣佈將與聯合國等組織在印度每年舉辦

    永續發展高峰會,而WBCSD將會是重要的合作組織之一。

    3月初與 The Conference Board 首度合作於紐約舉行「環保創新:為今天及明日創造永續資產」研討會。

    5月中旬與中國大陸在北京舉行一項如何建立環保化工業的研討會,這也是協助創

    立中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China BCSD)的踏腳石。

    在上述這幾個會議中,WBCSD的會員企業也都熱烈參與,不管是做為講員或是贊助、協

    辦,是會員企業建立領先地位及發揮影響力重要

    途徑。

    2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演講資源共享

    為了促進會員企業及聯盟組織之交流,益協

    助大家準備個相關議題之講稿,WBCSD在其網站中特設立了一演講文稿區,專門收集會員企業

    菁英及WBCSD的演講內容,供會員參考。 網址:http://www.wbcsd.ch/speech library

    WBCSD會員大會(企業領袖高峰會)11月 9-10日東京舉行

    2000年會員大會將於 11月 9-10日在東京舉

    辦,這是第一次在歐美以外舉行的會員大會,預

    計將會有超過 90 位跨國企業總裁及各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出席。

    WBCSD 2000年春季代表大會報告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近年來

    已成為因應全球性環保及永續發展議題最主要

    的企業組織,與聯合國、歐盟、各國政府、學生

    組織、民間環保團體及國際研究組織,均建立很

    好的合作伙伴關係。WBCSD每年的春季及秋季固定舉辦一次會員企業代表大會,11月則舉行會員企業總裁高峰會。今年春季代表大會已於 3月29日至 31日在瑞士舉行,以下即為本次大會報告,提供會員及各界參考。 一、 時間:3/29-31

    二、 地點:瑞士Montreax

    三、 出席:

    今年出席會議的代表相當踴躍,包括

    WBCSD 90 家跨國集團的會員代表共 127位,17個國家的聯盟組織代表 22位,來賓

    及觀察員共 19 位,總計 168 位。其中各國聯盟組織包括了奧地利、馬來西亞、阿根

    廷、巴西、美國墨西哥灣區、墨西哥、波蘭、

    台灣、辛巴威、菲律賓、南非、蘇俄、克羅

    埃西亞等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代表。

    四、 議程:會議的結構大致如下:

    (一) 工作小組分組討論及報告 (二) 大會報告:

    金融業與永續發展 道瓊永續性投資群組指數之介紹與討論

    (三) 大會討論: 2000-2004年WBCSD工作計畫 2002 年第三屆地球高峰會之行動方案

    (四) 分組議題討論,共有下列五個議題,包括:

    同業及跨業別環境績效的比較標竿(benchmarking) 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案例展現 如何呈現公司的永續性 如何策使市場支持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的企業 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五) 晚宴: 3/28 WBCSD聯盟組織工作晚宴 3/29「市場中的永續性」工作小組晚宴 3/30大會正式晚宴

    五、 本會與會人員

    今年共有 4位來自台灣的代表,包括本會黃正忠秘書長、統一企業楊文彥協理、環

    境與發展基金會楊日昌董事長及電子檢驗

    中心陳潤明經理。

    3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六、 主要會議紀錄

    (一) WBCSD總裁 Biorn Stingson 報告

    WBCSD的永續發展推動工作,主要依循下列數項重要趨勢:

    全球化 使市場機制順暢運作 京都議定書的因應行動 創新與科技之角色 企業、政府與社會之變遷 透明化與量化的趨勢 企業實務之變革

    因此 WBCSD 據以規劃出五年的系列的工作方向,同等佐以下列問題,

    以使工作進展能具體評估其成果: 此工作為何對於企業而言是一項重要議題? 為何 WBCSD 須要投入此工作之推動? 目的為何? 預期成果為何? 應規劃的工作方案為何?

    WBCSD自今年起將更積極推動全球不同產業別的永續發展研究,且由會

    員企業主導。目前將進行的有三個產

    業,包括: 全球礦治計畫:由 Rio Tinto 主導。 全球水泥產業永續發展專案:由CIMPOR、Holderbank和 Lafarge主導。 永續運輸及交通專案(著重在汽車及能源產業)由 GM及 Shell主導。

    WBCSD今年也將推出另一個新的專案,稱為「創新、科技、社會與永續

    性」(Innov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and Sustainability),藉由科技創新的實際案例,說明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實質效

    益,目前初步將以生化、資訊科技及能

    源三個產業的案例,做為探討的基礎。

    (註:本會將參與此新成立的工作小組)。

    (二) WBCSD「虛擬大學」基金會將開始提供企業遠距教學。

    位於挪威奧斯陸的WBCSD基金會,與世界銀行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合作,即將為WBCSD會員企業的中級經理人、工程與商學院青年學

    生,提供一個遠距教學的課程,首先推

    出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目前正

    在徵詢企業界對教材的意見。虛擬大學

    的網址為http://vu.foundation.no

    (三) 金融業與永續發展

    今年春季大會的重點之一為探討

    金融業與永續發展之關聯性,特別邀請

    Dow Jones的 John Prestbo來演講,他介 紹 了 道 瓊 永 續 性 群 組 指 數

    (Sustainability Group Index, DJSGE)。該指數是 1999 年 9 月正式創立,係依據道瓊目前的工業別中,評等各公司的永

    續性,將排名前 10%的公司市場資本所計算出來的一項指數,而每個業別評等

    的依據,則是評估各公司在經濟、環境

    與社會等三方面的績效。 道瓊的這個新指數之創立,係回應

    美國共同基金許多資深投資經理人的

    需求,也被視為是進步的管理依據,而

    且反推至 1993 年 12 月以來的投資績效,甚至還優於以全球 2000 大企業為基礎的道瓊全球指數。

    4

    http://vu.foundation.no/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從道瓊永續性投資群組指數之創

    立,表示金融業在投資行為中已積極引

    進了環保的做法,雖然永續性的評等,

    不會取代傳統的評等要素,但是說明了

    企業環境績效及永續性的成果,將會在

    企業評等的架構中,日愈扮演重要的角

    色。 目前歐洲已有 12 至 15 個基金公

    司,被授權使用該指數做為投資依據。

    (四) 跨國企業對於道瓊以 19頁問卷評等企業永續性的方法,仍有疑慮。

    大會邀請道瓊及蘇黎士資產管理

    公司(SAM)就道瓊永續性投資群組指數做技術細節之說明,但未能完全說服

    代表接受目前的架構,主要在於問卷式

    的評等可能無法達到客觀比較的標

    準,反而會誤導結果。道瓊表示評等的

    架構將會逐年依產業界反應來修正。 今年 6月中旬將出版 DJSGI 2000,

    並列出被納入計算的所有企業名單。目

    前道瓊評等公司永續性的做法,是從道

    瓊全球指數的 2000 家企業中,依各公司所提供的 19 頁問卷調查資料,評選出 77 種產業別,每個業別前 10%績優的企業。參與問卷回覆的每家公司,均

    會收到 SAM評選結果的 3頁報告,每家公司也可藉此瞭解到自已公司的績

    效,在同業別比較中的定位結果。 總體而言,DJSGI提供基金經理人

    一個很有用的工具,這也代表了金融業

    正開始對企業永續發展顯示出高度的

    興趣,例如英國及瑞士的退休基金經理

    人已開始考慮這方面的投入。 有關 SAM公司協助道瓊進行公司

    永續性評等的 19 頁問卷,可從下列網址 中 , 下 載 PDF 檔 :http://www.sam-group.com 這份問卷已於今年 3月底寄達

    道瓊 2000家公司的

    總裁或投

    資人關係

    部門的主

    管。

    七、 日本公司入會踴躍

    日本企業今年度加入 WBCSD 的情況特別踴躍,新加入之公司包括 Hitachi Chemical, Asahi Glass, Taiheiyo Cement, Teijin Limited和 Mitsui Chemicals。目前日本企業共有 18家公司是 WBCSD的會員,僅次於美國的 25 家,排名第 2 位。其他公司尚包括 :Japan Atomic Power Company, Kajima, Kansai Electric, Kikkoman, Mitsubishi Corp, Mitsui and Co,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Nissan, Seiko, Sony, 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oyota和 The Yasuda Fire & Marine Insurance

    八、 心得

    (一) WBCSD擬定中長程工作方向的過程頗值得本會參考,特別是在時事與趨勢掌

    握及會員參與二部份,是確保推動工作

    能符合會員需求的做法。

    (二) 本會應繼續追蹤金融業與永續發展方面之最新動態,在簡訊中報導,或收集

    相關資料供會員參考。

    (三) 企業社會責任(CSR)議題,是WBCSD仍會繼續推動的工作,本會應儘快中譯

    WBCSD CSR報告,供我國各界參考,目前中譯已在進中。

    (四) 2002年第三屆地球高峰會,許多企業組織均已著手規劃一些宣導品的製

    作,本會亦應開始進行構思,以於明年

    開始籌製

    我國企業

    因應永續

    發展的成

    果報告。

    5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

    WBCSD生態效益指標全球試行計畫總覽

    生態效益 (Eco-efficiency)自 1992 年由

    WBCSD首創了之後,歷經 8年的發展,成為更成熟的 21 世紀新環境經營觀。發展過程中幾個重要的關鍵點,值得各界重視:

    生態效益是一套結合經濟發展與環保的經營管理概念

    生態效益的落實需要高階企業經理人充分的支持

    生態效益的達成需要藉助許多管理工具 生態效益是企業與利益相關人溝通互動的最佳方向

    生態效益必須佐以企業的財務與環境績效量化資訊及報告,才足以做為策略擬定或內

    外部溝通的基礎 生態效益的推動需要更多企業實務的成功案例

    生態效益指標主要在計算資源生產力 生態效益已被先進國家延用為綠色世紀的政府政策概念

    因為這些關鍵,故WBCSD自 2年前即開始發展量化生態效益的量制系統,希望能建立一套

    獲企業共識、評估生態效益的指標架構,且在經

    過大企業試行後,去蕪存精,並向各界推廣,而

    企業也可逐漸應用這套指標架構來計算公司的

    資源生產力,並以指標的型式,呈現在公司的環

    境或永續發展年報中。

    下圖簡要描述了生態效益在過去 8 年來的發展歷程:

    WBCSD在 1998-1999藉由生態效益量制工

    作小組發展生態效益指標的架構後,隨即在 1999年招募跨國企業參與指標的試行,測試其可行

    性,以做為修正之參考。

    1. 全球試行計畫期間:1999年 7月至 2000年3月

    2. 參與試行的企業:如下頁表一 3. 試行期間的會議共有九場:如下頁表二

    生態效益指標全球試行計畫結案會議

    1. 時間:3/27-28 2. 地點:瑞士 Nyon 3. 出席:我國有本會黃正忠祕書長、統一企業管理群協理楊文彥、工研院副院長楊日昌、

    及電子檢驗中心陳潤明博士共四人出席,共

    計有 33位人士與會,來自 25家企業,3個協會及一個研究機構。

    4. 議程:為期二天的議程基本上區分為下列數項重點: (1) 生態效益指標試行計畫的現況及過去會議之重要結論說明

    管理工具

    整合 生態效益

    概念發展

    成功企業 案例推廣 應用

    指標由企

    業測試 生態效益量制建立及指標發

    6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表一:試行公司總表 (List of Pilot Companies)

    3M Consumer Products USA BHP Mining Australia CVRD Mining Brazil

    General Motors Transportation Products USA Grupo Vitro Glass Mexico Monsanto Company Life Sciences USA Noranda Mining Canada Norsk Hydro Chemicals Norway Novartis Life Sciences Switzerland Novo Nordisk Chemicals Denmark Procter & Gamble Consumer Products USA Rio Tinto Mining UK Shell Chemicals Chemicals UK Solvay Chemicals Belgium Sonae Forest product and Retail Portugal Sony Electronics, Entertainment Europe ST Microelectronics Microelectronics France Suez Lyonnaise des Eaux Water, Energy, Waste Services France TECO Electric & Machinery Electrical Taiwan Tokyo Electric Power Utilities Japan Toyota Motors Automobiles Japan Volkswagen Automobiles Germany Weyerhaeuser Forestry USA WMC Mining Australia Taiwan Ind. Sector Assoc. Cement, Paper, Semiconductors Taiwan

    表二:生態效益指標試行計畫會議(共九場)

    時間 地點 主辦公司 會議記錄 4/26-27,1999 美國聖路易 Monsanto 本刊 1999 年 6月號 5/10-11,1999 瑞士巴賽爾 Novartis 本刊 1999 年 6月號 6/6-7,1999 英國倫敦 UBS瑞士銀行 本刊 1999 年 8月號 7/27-28,1999 美國 Cincinnati P&G 本刊 1999 年 9月號 9/28,1999 日本東京 Toyota 本刊 1999 年 10月號 10/5,1999 台灣台北 東元 本刊 1999 年 10月號 10-26-27,1999 墨西哥Montreux 本刊 1999 年 12月號 1/29-20,2000/5/31

    英國倫敦 本刊 2000 年 2月號

    3/27-28,2000 瑞士 Nyon 結案會議 本刊 2000 年 3月號

    7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2) 試行經驗報告:包括黃正忠報告的東元公司、Toyota、Tetra Pak、礦冶公司的 CVRD及 Rio Tinto等公司均簡介其公司試行之情況。

    (3) 指標跨業比較之介紹 (4) 觀念評估及數據收集應用的評析 (5) 績效報告呈現的格式 (6) 生態效益指標未來的推廣與應用

    5. 本會秘書長黃正忠於 3/27下午進行 1小時之東元試行成果報告,本案由東元、本會及南

    華大學胡憲倫博士共同執行。黃祕書長同時

    也概要說明了本會在工業局支持下所進行水

    泥、造紙及半導體三個產業生態效益指標研

    究試行的現況。 6. 主要結論:

    (1) 跨國企業仍然對於跨業別的比較及標竿(BenchmarKing )感到高度關切,因為目前的指標系統仍無法完整或正確地提供客

    觀及全面的資訊,故解讀的人反而會被誤

    導。尤其是指標所定義的項目,其基準必

    須相同才可以比較。 由於跨業比較已是全球不可擋的趨

    勢,儘管企業仍不樂見此發展,但仍應密

    切注意其演變。本會在此領域亦應扮演中

    介的角色,將最新動態資訊介紹給會員。 (2) 許多公司的個別生產線或業務單位,使用

    intensity比值(諸如每單位產品的環境負荷)仍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故WBCSD並不會企圖強力遊說公司採用生態效益

    指標,而放棄 intensity比值。 (3) WBCSD將會積極與其他世界級指標發展工作或報告專案進行互動及交流。

    (4) 試行之企業均表示生態效益指標對企業的確有長期且正面的助益,是一項重要的

    管理工具。

    (5) 參與指標試行計劃之公司的計算結果,將登錄在WBCSD的網站中,不僅率先全球成為示範案例,同時也有助於生態效益指

    標架構之宣導。

    7. 本會相對應之推動工作如下: (1) 繼續與南華大學胡憲倫博士

    合作,將東元

    之試行成果,

    充分與東元電

    機內部管理層

    進行溝通,使

    生態效益指標

    之推廣能以東

    元為一最完整之示範案例。 (2) 更新生態效益講習資料,並在 89 年下半年度開始進行第二波會員講習服務。

    (3) 與國內其他指標發展單位進行更多的互動與交流,本會已於 4/14 舉行第一次指標討論會,今年十月之指標研討會,也將

    以環境績效指標之介紹與經驗分享,為二

    大重點。 (4) 配合WBCSD試行計畫期末報告,開始編撰「生態效益推廣手冊」此手冊也是工業

    局專案工作項目之一部份。 (5) 完成工業局水泥、造紙及半導體三個產業生態效益指標架構之建立。

    (6) 翻譯及出版 OECD「生態效益」手冊 (7) 出版中文版WBCSD量化生態效益專書

    8. 試行期間由各公司所提出來,認為值得企業去發展和應用生態效益指標的理由有下列各

    點: 有助於辯識環境面與社會面的價值驅動力

    (value driver)

    8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有助於與政府主管當局建立並維持良好關係,以取得營運許可

    辨識改善成本與環境的機會 有助於公司因應全球化與透明化的需求 因應利益相關人日愈增高的要求與溝通 企業自身的環保標準愈高,未來的商機愈多 某些產業可從 3D產業(dirty, dumb &

    dangerous)提昇為 3C產業(clean, clever & careful),改善社會形象

    提供與外部利益相關人互動的工具 提供量化績效,獲取市場價值的途徑 有助於求才及留住優秀人才 做為企業管理工具 做為訂定策略的工具 續保公司經營的權益,不被市場淘汰 突顯公司在永續發展上的聲譽 重視價格競爭力是一重要關鍵,可一掃市場認為環保產品價格必高的印象

    有助於公司續保市場領先地位

    即使全球試行計畫到今年 3月已結案,但真

    正後續的推動與運用才剛要開始,故試行的公司

    提出了公司內外部未來將會持續投入的方向,綜

    合如下列各點:

    繼續完成公司內部的第一階段評估 推廣至集團內部其他部門、廠別或位於國外之工廠

    提高量化的資料收集 擴充現有的指標項目 溝通的進行

    在年度環境報告中,將生態效益指標納進來 做為決策或訂定公司目標 與公司內部資深經理人分享經驗與資訊 將密集度(intensity, 如每單位產品的耗水量)改為生態效益指標(如每單位耗水量的產量)

    將此概念整合至公司管理層的訓練計劃 員工之訓練 公司內部建立分析小組,以強化公司在此領域瞭解及應用

    整合至三重盈餘的概念(經濟、環境與社會三方面)

    藉由網路分享成果,以發揮影響力 設立一新的內部專案,具體執行 研究服務部門應如何應用 探討公司內各部生態效益表現的差異與原因

    發展易於應用與執行的工具 發展公司內部鼓勵生態效益專案的機制 強化生態效益指標與財務價值指標之結合 發展企業特殊性之指標 發展能讓人們易於瞭解及評估生態效益績效的工具

    公司內部進行標竿比較 與全球永續發展績效報告(GRI)綱領進行整合

    跨業別的資訊分享 推廣至中小企業 進行教育訓練課程 各業別逐一建立適用之指標項目

    9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新會員

    統一超商自今年起加入本會

    7-11 ~ 您方便的好鄰居,自今年起加入本

    會,成為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尖兵。統一超商一

    貫關懷社會,關心環境的企業家精神,再一次顯

    現。 統一超商於民國 67 年創立,草創初期滿佈

    艱辛,期間曾因長期虧損併回母公司,但統一超

    商並未放棄希望,憑著屢仆屢起的志氣,於 76年 6 月突破 500 店,在 84 年 4 月第 1000 家7-ELEVEN開幕,現正向 2000家邁進。

    統一超商在穩定成長中,不僅在各城鎮佈下

    綿密的據點,展現其強烈的企圖心之外,在營業

    項目、行銷方式及物流效率上,亦不斷致力於創

    新發展,追求卓越,帶動了台灣流通業發展的新

    契機。 今天,7-ELEVEN 已成為 24 小時服務產業

    的代名詞,統一超商秉持其「商品豐富、品質優

    良、衛生保證、服務親切」的經營理念,矢志成

    為最卓越的零售業者。 邁向 21 世紀,統一超商傳承其「以提供生

    活上最便利的服務為宗旨,善盡良好社會公民責

    任」的企業使命加入本會,更顯意義非凡。本會

    一方面除持續將國際永續發展趨勢、企業最佳案

    例提供會員經營管理之參考,另一方面亦會嘗試

    將會員邁向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推上國際舞

    台,展現台灣企業永續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企業永續發展論壇

    銀行業的環境風險管理 王鶴松*

    主席、金融界各位先進、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一、前言 今天中華民國企業發展協會、中華民國銀行

    公會、美亞環保聯盟和行政院環保署聯合主辦

    「二千年銀行業環境風險管理實務研討會」,邀

    請個人來參加會議,并就「中國商銀在環境風險

    管理領域過去的作法及未來走向」向在座諸位先

    進作一簡單的報告,個人感到非常榮幸。 過去我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亞銀)服務 24年

    (1971-1995 年),擔任銀行營運策略與政策工作。亞銀的主要宗旨在提供長期貸款,協助亞

    太地區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鑒於各國為了

    追求快速的經濟成長,往往對環保棄之不顧,因

    此,自 1979 年起,亞銀嚴格規定,每筆借款事先都要作環境影響評估,凡是環保評估不通過,

    也就是投資計劃不可行(not feasible),則不核准該項貸款之申請。

    1995 年 4 月個人離開亞銀返國服務,在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擔任經濟研究及產業調查工

    作,同時參加放款審議,從去年初起,我又主管

    中銀徵信工作,在徵信和授信業務方面,個人特

    別注意計畫型融資(project loan)與環保的關

    *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

    10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係,對於不利環保的申貸案件,我採取比較保留

    的態度。今天我想藉這一個機會將亞銀及中銀在

    環境風險管理方面過去的作法和將來的努力方

    向,向大家報告,敬請諸位先進不吝指教!

    二、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人類科技日新月異,然而毫無節制的投資、

    開發生產與製造,環境受到嚴重地破壞,空氣和

    水發生污染,自然資源被過度消耗。這種環境惡

    化的趨勢,除可能造成天災、意外事故外,并使

    人類的生活品質降低與企業的生存空間逐漸縮

    小,因此,政府及企業必須採取緊急補救措施,

    以防止環境繼續惡化,并改善生態環境。於是人

    們對於經濟、科技發展與環保訴求,產生了新的

    思維與評價準則,希望藉由推動「永續發展」的

    理念,確保現在與後代子孫之生存權利。因此,

    近年來各國都非常重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積

    極宣揚環保理念,並推動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期

    使環保工作落實,改善生活品質,增進國民健

    康,提高企業競爭力。

    具體而言,所謂永續發展的理念即是在追求

    經濟發展同時,亦須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前提,作

    好控制污染、改善環境品質等措施,使資源利用

    與環保能相互協調。換言之,「永續發展」理念

    不僅重視量的成長,更要追求質的改善,藉提高

    生產效益、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等作法,達到

    全面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之目的。而從企業經營角

    度來說,「永續發展」則是在顧及環境、生態、

    資源等基礎上,追求公司之永續經營。雖然從事

    環保工作,可能使成本支出增加,但企業也可能

    因認同永續發展的目標,在千禧年立於不敗之

    地。根據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投資人對環保形象

    良好的企業,投資意願較高,且銀行業也日益重

    視貸款客戶的環保績效,以降低客戶因為未能遵

    循法定污染整治責任,須賠償鉅額費用所帶來的

    財務風險。

    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要能續保競爭力的積

    極性做法,便是努力奉行以「永續發展」為目標

    的經營管理哲學,讓「永續發展」不再只是口號,

    或企業形象宣傳的外衣,而是成為一種思維和一

    種運動。它可以讓公司在國際競爭的局勢中確保

    優勢,也可以使企業具體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

    協助維持一個健康的地球村。這也是為什麼大型

    國際企業無不處心積慮地革新求變,運用本身及

    組織的力量,全力推動企業永續發展運動,冀求

    在二十一世紀綠色消費、綠色生產時代,扮演領

    先群倫的角色。

    為什麼企業認同「永續發展」的理念,並

    做好環境保護,就可以提升競爭力呢?這個轉變

    環保負擔為經營優勢的關鍵,便是「生態效益」

    (eco-efficiency)的概念。所謂「生態效益」是一種經營哲學,鼓勵企業於提高經濟效益、強化競

    爭力同時,也能負起環境保護的責任。而生態效

    益的達成,一方面要提供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

    和服務,以滿足人們需求、提高生活品質;另一

    方面則要在商品和服務的生命週期內,將其對環

    境的衝擊及天然資源的耗用,逐漸減少到地球能

    負荷的程度。而企業的經營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的

    理念,依照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標準,可以從下列七方面來認定: 1. 是否能減少商品和服務的原料密集度(原料密集度意 指生產每單位商品或服務所使用的原料數量);

    2. 是否能減少商品和服務的能源密集度(能源密集度意指生產每單位商品或服務所消耗

    的能源數量); 3. 是否能減少有毒物的擴散; 4. 是否能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 5. 是否能使可更新的資源達到最大限度的永續使用;

    6. 是否能延長產品的耐久性; 7. 是否能增加商品和服務的服務強度(服務強度意指每單位商品或服務能提供的服務效

    能)。

    11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上述的七個問題,如果是正面的答案,企業

    就能透過減少原料和能源的耗用、減少污染物的

    排放,對於環境保護有益。同時,自另一角度來

    說,產製相同產品或提供相同勞務,耗用較少原

    料和能源,表示成本得以降低;減少污染物的排

    放及擴散可以降低環境風險支出;延長產品的耐

    久性和增加服務強度,則可以提高市場占有率;

    均有助於提高企業財務績效。換言之,表面上看

    來企業環保成本費用會增加,然經由確實執行

    「生態效益」理念,反而能夠改善企業的盈餘,

    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競爭力。由此可知,

    「生態效益」在環保和財務之間搭起一座橋樑,

    結合兩項原來好像不能並存的目標,獲致雙贏的

    結果。

    三、亞銀與中銀的環境風險管理 亞洲開發銀行認為世界資源有限,因此自

    然資源的運用要求達成經濟效率,而生態的維持

    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亞洲開發銀行要求

    各國政府及私人企業在貸款計畫的選定、設計、

    準備、評估與執行等方面,必須注重環保,投資

    者應聘請顧問公司或環保專家進行計畫環保可

    行性的評估,并作成環境評估報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作為審核貸款的必需條件。

    一個貸款計畫對環境的影響因投資計畫不

    同而異,亞銀根據其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分成四

    類: 1. 對環境沒有重大不利影響的計畫; 2. 對環境具有重大不利影響的計畫,但是可以很容易地採取補救措施,需作初步環境評估

    及審查,力求詳盡; 3. 對環境具有重大不利影響的計畫,需要進行審慎嚴謹的環境評估;例如灌溉計畫可能影

    響下游農田水源之供應或漁業資源,加工製

    造廠可能造成空氣或河水的污染;計畫也可

    能影響景觀及野生動物習性,致影響觀光事

    業; 4. 以改善環境為主要目的的計畫,或本身就是環境計畫,在某些情況下需作環境影響評

    估,屬於這類的計畫,例如造林計畫、市區

    住宅瓦斯配銷計畫等。

    茲 以 中 國 大 陸 雲 南 思 茅 造 林 計 畫

    (Yunnam-Simao Forestation & Sustainable Wood Utilization)為例,說明亞銀對各國貸款在環保方面如何加以評估。亞銀於 1993 年接獲大陸雲南造林計劃貸款申請書,貸款主要目的在雲南省

    思茅興建一個紙漿廠,利用當地原始森林作為製

    造原料,因鑒於森林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因此決定一方面砍伐木材,另一方面進行造

    林,資源可以永續享用,生態不致受到破壞。當

    時亞銀業務部門認為該計劃將原木製成紙漿,物

    盡其用,且可增加其價值,符合環保的要求,擬

    核准貸款之申請。 個人當時在亞銀擔任資深策略與政策專

    家,特別指出紙漿廠在製造過程中會排放污水到

    瀾滄江,而瀾滄江為湄公河的上游,湄公河流經

    緬甸、寮國、泰國、及越南,這些湄公河流域國

    家依賴湄公河的河水作灌溉、發電、漁產、河運

    等,如果雲南紙漿廠排放污水到瀾滄江及湄公

    河,則這些國家的生態將遭到嚴重地破壞,沒有

    水灌溉農田,魚蝦無法生存而消失,污水損害沿

    河兩岸人民生活品質與健康。個人建議投資計劃

    應附帶設置污水處理廠,排放到瀾滄江的污水含

    毒量一定要降低,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才不致影

    響湄公河流域幾千萬居住民的生活。由於我的提

    議,亞銀遂提出設置污水處理廠作為貸款的條

    件,借款人認為增加非生產性的設備和投資,將

    使生產成本大為提高,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但是

    由於亞銀的堅持,雲南省政府最後勉強同意,亞

    銀乃於 1994年 6月 30日核給貸款 7,700萬美元。

    12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國內銀行業在環境風險管理方面將扮演日

    漸重要的角色,為了鼓勵企業採取永續經營的策

    略,並將生態效益理念整合至銀行放款決策中,

    銀行業將藉由評估企業之環保政策與執行績

    效,判斷企業永續經營能力,以供授信審核之重

    要參考。此外,部份金融業者亦看重環境保護所

    衍生的商機,陸續推出「生態貸款」的新種業務,

    以較優厚之條件提供貸款給與環境保護及資源

    回收相關的工程與計畫,包括風力發電、土壤整

    治及資源回收工廠的建造等,而對於環境污染負

    荷較高之區域,或商業活動對環境、生態有害的

    公司,或生產製造產生空氣及水污染之產業,金

    融業者則多傾向拒絕提供融資。 鑑於環境風險議題之高度重要性以及深感

    今後唯有環境風險管理良好的銀行,才能迎接二

    十一世紀金融新情勢的挑戰,獲得利潤並持續成

    長、茁壯,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在徵信及授信時,

    特別注意環境風險之管理。於受理授信案件申貸

    之初,本行即要求徵信人員於辦理各徵信個案評

    估時,必須查詢案下公司環境污染防治情形,其

    中包括企業產銷過程是否有造成環境污染之

    虞、建廠等開發行為是否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是

    否符合環保規定,取得各項環境污染排放許可

    證、國際環保認證(例如 ISO 14000)及近年是否因環境污染議題遭受抗爭、損失或處分等,且

    對借款公司未來環境污染防治計畫進行瞭解,並

    視情況需要委請專業機構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另

    在評估建築融資個案時,本行亦要求徵信人員勘

    查申貸案件之工廠是否位於地震帶、順向坡,建

    商是否做好水土保持及其所用建材有無遭受污

    染或品質不佳,如輻射鋼筋、海砂屋等,避免影

    響環境生態。倘受評公司未能善盡環保責任,本

    行將審慎衡量該等授信案件之敘做正當性與必

    要性。

    茲以本行評估之某一焚化爐建廠融資案為

    例,加以說明,本行徵信人員發現該焚化爐座落

    於人煙稠密的工業區內,且與民宅、學校相距不

    遠,其所產生之廢氣與垃圾車進出路線,均可能

    影響鄰近廠商、民眾之生活權益,以及學校之教

    學,進而引發環保爭議。本案雖經地方政府承諾

    協助排除抗爭與示威,但除成效有待觀察外,抗

    爭所致之衝突、對立亦將加重社會成本負擔,故

    本行雖有業務拓展之壓力,但仍因堅持「環保優

    先」理念,婉拒主辦該案聯貸。而此一理念之貫

    徹,亦贏得當地廠商、居民及教師對本行之好評。 此外,在貸款條件制訂上,為響應政府鼓勵

    企業採用防治污染設備之政策,多年來,本行配

    合行政院開發基金辦理「民營事業污染防治低利

    貸款」,針對企業購置污染防治設備,提供最高

    新台幣十億元之優惠融資,使企業於執行環保工

    作時,亦能享受降低資金成本負擔之好處。而在

    辦理大型開發計畫授信作業時,本行亦藉由合約

    條款之規範,要求企業確實承擔環保責任。 以本行曾主辦之某一聯貸案為例,合約明確

    訂定借款人須經主管機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

    過並取得各項許可證照後,方可向本行申請動用

    借款。同時,借款人亦須於企業體制內成立一常

    設委員會,專責從事與鄰近居民之溝通協調,避

    免借款人因不當開發的污染行為,造成環境損失

    及居民抗爭,進而提高投資計畫財務風險。我們

    相信,透過合約機制適當安排,本行不僅扮演資

    金提供者之角色,亦與政府、企業、社會大眾站

    在同一陣線,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之目標

    共同努力。

    13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四、結語 展望未來,環保議題將持續成為眾人矚目之

    焦點,尤其在聯合國諸多會員國簽訂「氣候變化

    框架公約」後,各國承諾將限制或削減二氧化碳

    的排放總量,高污染產業動向將因而成為政府、

    業界及金融機構亟須共同面對之課題。以金融機

    構從業者而言,自當配合政府所規劃之長期經濟

    發展目標,審慎評估不同產業對環境生態影響及

    環保法規下企業所應擔負之責任,並據以擬訂適

    當貸放原則。 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整治法」,該法案最主要的精神,在於確認污染

    者的整治責任、建立污染者付費機制及列管污染

    場址土地利用變更等。因此,於法案公告實施

    後,本行將了解客戶產銷過程是否有違反本法規

    之虞、是否須採行應變措施等,並評估此等變動

    對企業營運、財務及合約履行能力之影響,避免

    因客戶違法行為,降低銀行授信資產品質,增加

    銀行經營的風險。同時,本行亦將加強推動「生

    態貸款」相關業務,提供符合環境保護目標之投

    資計畫或企業更完善金融服務。此外,建議我國

    能參考美國立法規定,針對不動產交易,為執行

    產權之合法轉讓及登記,須先由具公信力之專業

    認證機構提出土壤無污染證明,以落實全民環保

    之義務。

    今後本行審核貸款案件,首先要了解環保有

    關法規,確保申貸案工程符合環保規定,取得政

    府的許可,如工地附近居住民有環保抗爭事件,

    投資者應加以說明,取得合作,以免妨礙施工和

    將來完工後的營運。本行深切期盼,透過與政府

    主管機關、其他銀行同業及企業的良性互動,建

    立環境保護共識,為落實環保工作,共同努力。 最後希望能透過此次研討會,讓各位銀行同

    業先進能進一步了解環境風險評估對銀行放款

    權益之重要性,也盼藉此機會與各位先進交換意

    見與經驗,謝謝各位。 References: 1. Asian Development Bank, Economic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ila, 1990. 2.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Environment

    Progra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1994. 3.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nual Report,

    1996-1998, Manila, 1996, 1997 & 1998. 4. The World Bank, Can the Environment Wait?

    Priorities for East Asia, Washington D.C., 1997.

    14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新聞

    (2000.3.23~2000.4.18)

    ~*~:..氣候變遷 ..:~*~

    英國溫室效應氣體交易有助達成京都議定書目標

    英國政府官員表示,英國溫室效應氣體排

    放交易計畫使英國已達成京都議定書中二氧

    化碳排放限額目標值百分之十一的水準。因產

    業性質不同,且各產業所能處理排放的成本具

    有極大差異,為符合京都議定書中排放限額要

    求,二氧化碳交易機制可提供能源需求較大的

    產業另一項彈性變通的辦法。

    丹麥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交易將於 2001 年元月開始

    丹麥能源環境部表示,將在 2001年開始實施國內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交易,同時呼籲北

    歐鄰國與其他歐洲國家跟進。歐盟官員

    Joergen Abildgaard 表示,丹麥將領先歐盟其他十五個會員國,首先取得歐盟執委會的許

    可,於明年一月開始進行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氣

    體排放交易。此舉將有助於丹麥國內電力公司

    達到預定目標,目前丹麥能源產業佔全國 4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美國太空總署與歐盟報導北極臭氧層變薄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歐盟的報告指出,由於人為的污染及長期寒冷冬天的孕

    釀,造成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層衰減紀

    錄。根據美國太空總署量測結果顯示,北極臭

    氧層在一到三月間減少 60%。雖然北極不似

    南極已出現臭氧層破洞,但北極臭氧層衰減顯

    示氯化物污染仍舊持續中。特定氯化物可以破

    壞大氣中的臭氧層,但只有當冬天天氣極冷與

    少許陽光存在才會發生作用,而這兩種條件在

    北極同時存在的機率很少。

    G8部長會議同意全球溫暖化協議

    G8環境部長高峰會談在日本Otsu發表會議聯合公報,重申履行先前京都議定書之協議

    的必要性,並表示大部份國家都可在 2002年提前達成目標。雖然該會議沒有討論相關二氧

    化碳排放交易與目標達成期限的問題,但至少

    能說服美國原先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立場,並為

    年底聯合國在海牙舉辦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談

    鋪路。G8 成員包括 G7 成員中美、日、德、英、法、義、加拿大等工業國與俄羅斯。

    添加細菌的新動物飼料可以減少動物排放甲烷以減緩溫室效應

    一群蘇格蘭科學家想出新的方法可以減

    少全球暖化效應。藉由餵食一種添加

    Brevibacillus parabrevis 細菌的飼料給農場家畜如牛、羊等,可以減少動物甲烷的排放。下

    個月將在法國做初次測試,預估藉由該細菌之

    作用,可減少百分之五十的動物甲烷排放量。

    如果全球皆採用此方法時,預估可減少全球百

    分之六的甲烷產出量。此外,除了可以減少甲

    烷的產出外,該細菌也能幫助牲畜消化食物。

    ~*~:..國家政策 ..:~*~

    新挪威內閣表示要讓挪威成為環保領袖國

    由於挪威前內閣因溫室效應氣體增加而

    15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反對油汽發電場的開發,導致國會院多數杯葛

    而下台。新挪威首相 Jems Stoltenbergl表示,挪威未來在主動降低全球暖化效應上的努

    力,將使挪威成為環保領袖國家。同時將致力

    解決國會與政府機構間的岐見,尋求國會對其

    環保政策的支持,包括加入世界銀行除碳基金

    以及國際性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等其他政

    策。

    英國對砂石採礦業課徵環境稅

    英國將對採石礦業者課以環境稅捐以鼓

    勵礦石原料的回收使用。英政府表示,將研擬

    以最佳方式成立「永續發展基金」,期使環境

    稅捐能專款專用,而非單只使國庫財稅收入增

    加。該稅課徵對象為對在國內使用或進口的每

    噸砂、礫石與碎岩塊收取 1.6英磅的費率,至於出口者將不課稅。

    倫敦開始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交易

    為抑制全球氣候變遷,倫敦國際石油交換

    所(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IPE)有意進入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交易市場。根據 IPE官員表示為符合國際排放限額的目標,此舉將

    可幫助「能源需求緊迫的產業」每年節省數百

    萬元。英國自 1997年京都協議後承諾將於公元2008至2012年間減少排放造成溫室效應相關六種氣體排放量為 1990 年水準的 12.5%,但英國自願將目標提高為 20%。

    聯合國反污染對談荊棘滿佈

    工業開發國家對於負擔經費給予開發中

    國家,幫助其去除食物鍊中為害環境的毒性化

    學物質,目前仍尚未有共識。在聯合國環境規

    劃署(UNEP)所召開的會議中,一百二十一國代表針對所謂「難分解有機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提出討論,內容包括DDT 與戴奧辛等十二種污染物質,目前這些污染問題在中東與非洲都非常嚴重。

    挪威渴望加入歐盟氣候變遷氣體交易

    挪威首相 Siri Bjerke表示,願意加入歐盟2005 年氣候變遷氣體交易計畫。挪威雖非歐盟會員國成員,但身為歐洲經濟區域的一員,

    挪威仍被邀請參加布魯賽爾的氣候變遷氣體

    限額交易系統的會談。該交易系統乃提供一項

    機制,可以幫助降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

    以符合京都議定書所定的各項排放限額。

    歐盟再生能源計畫藍圖即將完成

    歐盟最高能源官員宣稱,再生能源製造商

    在未來十年內應繼續受到特別待遇,以確保起

    步中的能源科技得以奠定基礎。歐盟能源委員

    會首長 Loyola de Palacio表示,在 2010年前歐盟各會員國必須製定綠色能源推廣計畫,同

    時設定該國使用各種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

    能、水力、生物能源之使用比例。同時由於歐

    盟各國熱衷遵守京都議定書之協定,更有利於

    歐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計畫。Palacio 的發言人強調此計畫仍在發展之中,但會及時於五月

    十三日的歐盟能源部長級會議前完成。

    比利時延展銷燬經戴奧辛污染產品計畫

    比利時農業部表示,對於去年五月間所發

    生的戴奧辛污染危機後,目前該國國內仍剩餘

    三萬噸被戴奧辛污染的動物飼料,及六萬噸的

    冷凍肉品。勢必要延長處理計畫的期限,目前

    該計畫主要是利用水泥廠中的高溫熔爐來銷

    燬戴奧辛污染的產品。由於水泥高爐溫度達到

    攝氏兩千度,可以確保將戴奧辛致癌物質燒

    除。

    丹麥徵收生態稅以來對於環境改善有顯著的成效

    丹麥所推行的生態稅徵收,其徵收基準包

    括了二氧化碳及硫氧化物的排放、飲用水權、

    農藥使用、污水排放、廢棄物及廢電池的棄置

    等項目。最近一項由丹麥環境部及環保署委託

    Cowi Consulting 顧問公司所做的一項研究指出,自 1970年代開始推行徵收生態稅以來,對於丹麥國內的環境改善已有顯著的成效。雖

    然此措施對低收入戶有較大的影響,但丹麥政

    府正考慮因生態稅收入增加,而降低就業稅的

    課徵,以減少對低收入戶的影響。

    16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永續產業 ..:~*~

    國際消費者團體要求標示所有基因改良食品 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英國舉行的國際會議中,美國消費者聯盟敦促科學家們誠實公佈有關基因改良

    食品尚未証實但有可能產生的危害。相較於過

    去曾經發生過的殺虫劑與核能電廠事件,基因

    改良食品是否同樣會有潛在的危害則不得而

    知。基於人類目前有太多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疑

    慮,消費者團體要求須強制標示所有基因改造

    食品,以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

    ISO 14001 在美國愈來愈普及

    ISO 14001認證在歐洲早已被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做,但在美國似乎還在紮根的階

    段。不過繼福特及通用兩家汽車大廠宣佈將要

    求約 11000家供應商亦符合 14001認證時,美國在這方面的表現應該會有爆炸性的成長。汽

    車業的專家指出,企業對於環境責任與社會大

    眾的看法愈來愈重視,同時他們也漸漸相信類

    似良好的操作訓練,可以為公司省下相當的成

    本。

    美國加州奧克蘭太平洋研究所出版 ISO 14001的發展、執行及應用潛力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檢視了ISO 14001與公共政策之關聯,分析其對環境品質影響深遠之潛力,以

    及政府、工業界及NGOs應用其來解決環境爭議之互動。該報告並提供詳細的建議,包括如

    何在兼顧社會公平及環境利益下,將 ISO 14001整合至現有的商務措施、法規架構和貿易型式。這是一個由美國環保署所資助的二年

    研究,分析的範圍包括美國境內及國際情況,

    其中並提供了三個案例說明。報告全文請查詢

    網址 http://www.pacinst.org/isoes.pdf。

    有機農場在美國廣泛分佈

    美國農業部(USDA)表示,在 1995 年至1997 年間增加近百分之五十的農場改作生產有機蔬菜、水果,草藥與飼養家畜。根據 USDA分析結果,主要原因是農人可因此賣得更高甚

    至一倍以上的價格,同時因減少農藥的使用能

    增加環境效益也是農民考慮轉作有機農作物

    的原因。目前美國去年有機產業產值已超過六

    十億美元,據估計今年將再增加百分之二十。 合生態效益措施為墨西哥中小企業帶來顯著效益

    墨西哥Monterrey技術學院環境品質中心進行一項 Jalisco地區皮革 tanning工業中小企業的生態效益輔導計畫,依據生態效益 7大項要素為遵循基礎,及資源永續使用、清潔製成

    與產品等 3項焦點為方向,希望能減少污染、節約成本與投資。9家中小企業共同參與了這個計畫,結果顯示用水可節省達 20-55%,廢水減量可達 36-70%,原料及能源成本的節省達 11-35%,平均的投資報酬率為 2-6個月。

    美國要求歐盟明確界定食品安全貿易

    繼美國與歐盟在荷爾蒙牛肉談判中挫敗

    之後,美國政府請求布魯賽爾當局澄清在未證

    實對健康的危害下進口禁令的判定準則。因荷

    爾蒙牛肉為可能致癌物質為由,禁止販售後,

    因此歐盟在上個月以其所謂「預防原則

    (precautionary)」為由提出禁止基因改造食物貿易。美國表示,模糊不清的定義使人無所適

    從且令人難以接受。聯合國預計在本月十五日

    公布國際食品安全標準,預料在基因改造作物

    議題上將有一番爭論。

    世界資源研究院(WRI)六月召開企業環境績效與永續發展 2000 BELL國際研討會

    本研討會將探討環境管理與永續發性領

    域中的三個重要趨勢:(1)日愈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互動與溝通(2)企業環境資訊披露(3)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今年的重要講員包括了來自

    企業、NGOs及研究單位。其他議題尚有金融業參與環境保護之現況、企業環境及永續發展

    17

    http://www.pacinst.org/isoes.pdf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報告的發展、環保化電子商務等。每年度由

    WRI舉辦的BELL國際研討會議,對於促進全球商學及企業管理學院教育人士深入掌握企

    業環保與永續發展議題,有卓越的貢獻。詳細

    資 訊 可 查 詢 下 列 網 址 http://www.wri.org/wri/meb/bell2000.html。

    東京穀物交易所將進行非基因改良黃豆期貨交易

    東京穀物交易所表示,日本政府應讓非基

    因改良黃豆期貨進行掛牌交易,此舉乃為世界

    首創先例。東京穀物交易所是日本最大農產品

    期貨市場,可望能通過日本農業部的同意於今

    年五月中開始掛牌交易。日本食品公司急切地

    避免被貼上使用基因改造產品的標籤,怕被貼

    上標簽將造成消費者之反感。僅管目前對於基

    因改造食品標示有強烈需求,但根據現有的科

    技仍無法加以驗證以區別是否為基因改造作

    物。

    瑞典汽車製造業抨擊歐盟汽車回收計畫

    瑞典汽車製造業者抨擊歐盟回收汽車計

    畫,該計畫預料將對瑞典汽車業造成衝擊。瑞

    典汽車公會主席 Kurt Palmgren則認為該標準過高而無法接受。瑞典汽車廠 Saab 和 Volvo預估若為符合該計畫,需要多負擔六十億瑞典

    克郎的經費。目前瑞典境內超過十年以上的汽

    車佔 55%,相較於美國的 39%,英國的 36%,德國的 27%高出很多,因此對回收的負擔也相對沉重很多。

    1999 年美國飲料鋁罐回收率平穩

    美國在 1999 年鋁罐飲料回收率為62.5%,與 1998年回收率 62.8%相較上並無多大變化。在 1999年間,美國製鋁業者付出近十億美元給鋁罐回收業者。美國每年生產超過

    一千零二十億個飲料鋁罐,也就是每年約回收

    六百三十九億個鋁罐,總重約十九億磅左右。

    全球企業發展推動組織最新資訊網路資源公開

    由美國環保署所建制、維護、更新的這一

    份網路資源,截至 4月 1日的最新資訊已可上網查詢,這套分類查詢的資料名稱為:推動全

    球企業發展、原則及最佳實務之個人、組織及

    網路資源系統。可查得的企業發展與環境、永

    續發展方面之資訊包括:國家計畫或創舉、美

    國及國際企業政策組織、企業政策諮詢計畫、

    各國企業組織、人權/民主NGOs、環保及勞工 NGOs 等 等 。 詳 情 請 查http://www.epa.gov/globalresources註:NGO其意為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促進市場永續消費的國際研討會自六月起積極展開

    由世界性公私部門及民間組織共同發起

    的「EXPO 2000全球對話—永續發展論壇」,將於 6月至 10月舉行十場一系列與企業永續發展有關的對話及研討會,每場進行三天,首

    場將於 6 月 19-21 日於德國Hanover舉行,主題為「自然資源」,其中涉及的議題包括生態

    系、水資源、能源、森林及市場等,詳情請洽

    網址: http://www.expo2000.de。另外 6月 22-23在法國巴黎將舉行促進永續消費的商業廣告

    國際研討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自1999年 1月起推動了一個「永續消費與廣告」的計畫,已促進廣告媒體多宣傳永續消費的意

    識,廣告媒體的參與,是企業界認為推動一般

    消費者採購綠色產品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在實施新制定的再生能源法後德國電力供應商成本大增

    德國電力供應商協會表示,為遵循四月一

    日再生能源法,電力公司將被迫付出二十四億

    馬克的費用來生產再生能源。自從一九九八年

    電價自由化以來,住宅區消費者的電價已平均

    調降一成,而產業界消費者也平均調降三成。

    新法實施後降低再生能源的價格已不是德國

    政府的政策,並採用高價位的固定價格方式。

    但德國電力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German

    18

    http://www.pacinst.org/isoes.pdfhttp://www.epa.gov/globa/resourceshttp://www.epa.gov/globa/resources

  • December 1999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Electricity Suppliers)Kirsche表示,一般家戶對於較高的電費別無選擇,但工業用戶認為較

    高的電力成本必需由電力公司負擔,並拒絕交

    付較高的電費。

    激進派份子要求世界銀行停止支付開發石油及天然氣等破壞環境的貸款

    激進派團體聚眾抗議,並要求世界銀行停

    止貸款給對於破壞環境有關的石油、天燃氣與

    礦產開發計畫。他們宣稱,先前世銀貸款給貧

    窮國家的石油、礦產等開發計畫,處處可見對

    環境危害的痕跡。於是建議世銀應貸款給清淨

    能源與太陽能、風力發電等計畫。最為人詬病

    的是三億六百五十萬美元的查德和喀麥隆境

    內的石油管線計畫,該計畫污染百萬人飲用水

    源,並且危及喀麥隆境內脆弱的雨林,甚至還

    使查德政府更穩固其專制的政權。

    因法律漏洞允許美國老舊電廠排放大量污染物

    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 (PIRG) 與Clear the Air一份新的研究報告譴責美國電廠,正排放出二十億噸的污染物到空氣中,導

    致煙霧、全球暖化並造成健康與環境問題。報

    告中針對美國境內 594 座污染嚴重的電廠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肇因於美國清淨空氣法案

    (Clean Air Act)中的法律漏洞,允許舊電廠(尤其是燃煤電廠)可以排放十倍於新電廠的

    氮氧化物與二氧化硫、汞與二氧化碳。於是正

    要求國會採用嚴格標準來降低電廠污染。

    生命週期評估、電腦回收應用及環保化設計資料等,網上即時服務

    自 1992年起,Carnegie Mellon大學的綠色設計專案已經完成了許多整合工程、製造以

    及建築等方面綠色設計概念的研究,現在這些

    資料全部上網了。包括線上即時的生命週期評

    估,廢棄電腦的回收處理方式以及綠色設計資

    訊等等。有包含 500 多種的生命週期評估資料,您可以在選定相關項目後數秒之後,就得

    到電腦所計算出來的解答。

    世界地球日活動中的調查顯示新、舊世代對於環境議題的看法並無太大差別

    一項由環保團體 Environmental Defense(簡稱 EDF)針對二次大戰後嬰兒潮出生者及現今網際網路新世代所作的調查顯示,超過

    一半的人認為現今的環境條件比 30 年前還糟,尤其是水及空氣的品質正持續惡化中。對

    於如何解決環境逐漸惡化的問題,兩世代都普

    遍認為「個人的行動」及「公眾的教育」是解

    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

    在網路上找尋與環境相關的資訊,且接近六成

    的人認為利用網路傳遞環保訊息對環境改善

    有正面效果。EDF 執行長表示,這個結果令他們很驚訝,因為原先預期兩世代對環境議題

    的看法及態度應有很大不同,但這也很清楚的

    顯示

    ~*~:..能源效率 ..:~*~

    石油公司要求澳洲政府給予清潔燃料稅減免

    能源產業巨擘 BP Amoco 石油公司要求澳洲政府,對於其生產之高品質汽油給予稅捐

    減免,該款汽油提前符合澳洲 2006年後之燃料油標準,因目前尚無大量需求,於是需要澳

    洲政府之減稅補助。位於澳洲布里斯本煉油廠

    所生產的清淨燃料油,耗資二億澳幣,生產具

    備高效能且低排放廢氣量的車用汽油燃料。石

    油專家指出,由於澳洲目前煉油廠數為八家,

    因產能過大各廠邊際效益過低,將來有可能會

    減少至六家或更少。

    瑞士提供家用太陽能電力

    瑞士提供太陽能給家庭用戶使用。設立在

    Nidau 一所學校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可生產每年四萬五仟千瓦小時(kWh)的電量以提供家用戶選擇使用不同能源。太陽能電價為每一千

    瓦小時 1瑞士法郎而一般用電為 0.20~0.25法郎,雖然太陽電能較貴,然一般家用戶則樂意

    用較高的價錢使用無污染的綠色能源。繼此計

    畫之後,將有較大型的太陽能計畫在進行。

    19

  • April 2000 企業永續發展簡訊

    殼牌與西門子在挪威進行綠色電廠試驗

    石油公司殼牌與西門子將在挪為成立一

    座無排放廢氣的實驗發電廠計畫。該項新科技

    運用燃料電池在高溫下燃燒氣體以降低氮氧

    化物的排放,同時包含在蒸氣中之二氧化碳,

    經由分離後將注入油井或提供其他產業使

    用。該項實驗計畫預計持續到 2005年。雖然目前該項技術目前成本太高,但將來期望可以

    有機會使用在商業用途。

    加拿大與美國進行燃料電池發電廠合作計畫

    加拿大與美國能源部表示,將結合西門子

    西屋電力公司以一千二百萬美元的基金,在加

    國安大略省首府多倫多建造世界最大固態氧

    化物燃料電池技術的電廠,可產生 250千瓦電力,其中的 225千瓦電力將併聯到安大略省的電力輸配網路。新電廠採用固態氧化燃料電池

    系統(Solid oxide fuel-cell systems)是一種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技術。此項概念可追溯到

    1830 年代,當時只是一項實驗性技術,後來卻發展成一種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科技。加拿大

    自然資源部同時期望該計畫有助於減緩全球

    溫室效應,並預計 2002年可以推廣至商業用途。

    ~*~:..清潔產品 ..:~*~

    大麥乙醇成為汽油添加物

    西班牙石油公司 Cepsa表示,自該公司推出添加大麥乙醇的汽油產品後,已使該公司成

    為西班牙第一個使用生物燃料添加物的油品

    製造商。由於MTBE(甲基三丁醚)在美國普遍被質疑在健康上危害性,因此利用乙醇取代

    MTBE是可行的方式。同時 Cepsa表示,使用生物燃料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並可

    增加大麥的種植需求,二者皆有助於減緩全球

    溫室效應。

    高效能汽車為石油危機因應之道

    面臨最近可能發生的石油危機,美國副總

    統高爾表示,推出的高效率能源汽車將可提供

    應付能源危機的解決之道。由於目前美國有百

    分之五十的石油倚賴國外進口,同時可能在

    2010 年時提高至 60%,發展高效能汽車將可減緩對進口能源的依賴。該款高效能汽車為美

    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與克萊斯勒根據高爾建

    議的概念車所研發製造而成,目標在 2004年大量生產家庭房車,一加侖可跑八十英哩。

    種植基因改良作物可以節省大量化學除草劑

    基因改良大豆的生產,可以節省除草用的

    化學藥劑每年約二億二千萬元,但此項優點卻

    往往受到忽視。目前包括美國食品、農業與製

    造業者正積極說服環保團體與消費者有關基

    因改良作物的好處。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估計今年在基因作物種植方面,玉米將減少

    8%,棉花減少 7%大豆則減少 5%。美國農業部同時組織一個生物科技顧問團,且正審慎評

    估現行相關法規的適用性問題。

    瑞典麵包烘培業使用綠色能源

    瑞典一家以斯德哥爾摩為據點的麵包店

    Iberica與電力公司簽約合作,保證使用以無污染的水力發電電能生產麵包烘培產品,預料可

    因此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銷售利潤。

    該電力公司 Swedish utility Graninge表示,這將是全球麵包烘培業的創舉,並藉由產品上的

    標示,提供消費者採購綠色產品時的參考。瑞

    典的電力大約有一半來自水力發電,其餘的一

    半則來自核能發電。

    馬自達汽車參與燃料電池車計畫

    日本馬自達汽車廠表示將在橫濱與日本

    克萊斯勒以及日本三菱石油合作發展燃料電

    池動力汽車計畫。該車的電力來源來自氫或甲

    醇,具有低污染排放與高效能的考量。馬自達

    為日本第五大汽車廠,這次是第二次參與燃料

    電池的開發,先前的合作對象是福特汽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