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WEEKLY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5-11-01/008/hnrb20151101008.pdf ·...

Post on 13-Nov-2020

22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文化周刊 WEEKLY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5-11-01/008/hnrb20151101008.pdf ·...

■■■■■ ■■■■■ ■■■■■

文化周刊 作品 WEEKLY 值班主任:周华岚 主编:梁昆 美编:庄和平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A08

诗路花语wh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30号 邮编:570216 总值班: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15号 广告部:66810888 发行部:66810999 群众工作部:66810660 邮发代号:83—1 报费:每月三十元 零售每份一元 昨天开印时间2时35分 印完:5时55分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

岁月如歌wh名家翰墨wh

秋歌■ 徐良伟

十月初一,农历晨曦静物包含母亲腮边的那行热泪包含朝霞,当然也包含北部湾的渔舟唱晚包含追逐蜻蜓的幸福影子和村野袅袅炊烟当然包含父亲的肩膀,清晰可见

譬如一首童谣里那把轻巧的雨伞我穿过沙表头村那条窄窄的小巷穿过家乡扫地坡那抹若人的深绿秋歌和我,当然包含在二十四节气之中它饱满的粮食正静静地睡在一个写着“五谷丰登”字样的布袋

它当然包含春耕夏种也包含丰收在望包含一个个金黄的谷穗当然也包含从妈妈怀里苏醒过来的孩子我透过一杯香醇的米酒看见你及你飞向山岗的姿态、微笑的容颜

谁听见你停歇于一棵树上的声响?并且飞溅动人的翠鸣我透过感恩的泪水听见大地的颤音冷风来了,你不该带着潮湿的心灵回家那些被金黄示意过的城堡和错落的村庄已经在一条蛇的冬眠之前回到它的故乡

我应该庆幸这个秋天庆幸被人们的情感深深打动的天空渐入凉,你仍然看见它收紧的花朵或者看见涉世不深的孩童用卷叶制成的笛渲染这支苍老的秋歌?

夜游福州西湖(外一首)

■ 陈健春

一湖秋水画中盈,栈道环堤步夜明。浮岛临风灯有韵,仙桥映水柳生情。才听大梦松声起,又赏荷亭月影轻。玉带流芳多胜意,闲聊不觉又一程。

■ 崽崽

我小时喜欢养狗,走到哪里狗都跟着,有人想欺你得看狗,如果狗不同意呢!我在九小读书,狗跟着上学,到八灶桥就不让它走,城里对乡下的狗有危险。我希望它趴在桥边等我放学,它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狗,赶它回家,它真回家了。后来它生病,它真的很乖,病了它离家,病好回来摇摇晃晃的,眼睛特别明亮特别欢喜。母亲急了,给它一块骨头。它太饿,一口吞下,活活憋死了。母亲很后悔,我很难过,以至六十年过去,还记得这狗,黄色,身长,大尾巴……

现在的狗和过去的狗不大一样,过去的狗帮人做事,主人喂食不够,得自东寻西觅找帮补,说得上生活不易。现在的狗叫宠物。学经济学家的口腔,宠物是国家GDP达到某数值的产物。宠物狗高贵,不发单音,叫狗狗,前音高后音低,抑扬顿挫以表亲切。狗狗不吃冷饭剩菜,它们有自己的粮,得去买。供人的菜市到处有,卖狗粮的地方不好找,主人得有时间有耐心跑路。狗狗也不是可以随地方便的,如果它随地了,有修养的主人随身带有器物,蹲在路上收拾半天。一些女人富丽堂皇,让我们心生谦卑,其实不必,她手上提的可能正是狗狗遗矢。

在过去的年代,人是不平等,比如分红五类、黑五类等等。人分在黑五类里总是悲惨,地富反坏右,做什么都不顺,讨老婆都难。狗是平等的,狗都是

狗,一块钱一只或两块钱一只,大小不同而已。现在的狗大多有西方的家族谱系,说起来像葡萄一样一串串,不是狗专家,谁也说不清楚。有的狗狗血统像皇家一样,很是吓人,不是一般人能伺候得起。形状也离奇古怪,古怪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是狗吗?狗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再迷信以后,人心没有太多牵制,对很多事物是审丑的,越丑越难得越深刻,卖起来喊得起价。其实什么品牌的狗狗,都比不上我们本地狗利索。我们的土狗,头是头,脸是脸,身型好,四肢舒展;尾巴长短也是适度的,举起放下,像仪仗队长手中的剑,在欢迎来宾的仪式上特别招眼。最重要的是土狗眼睛好,明亮清澈好奇,谦卑含蓄内敛,还有一点点狡黠的闪动,瞬眼又被忠诚和坦然覆灭了;土狗热情似火,在主人进门时地上打滚动作更大更热情更真情。土狗的好处如今没人认得。阴谋论者忧心西风日烈,看看,狗

都换种啦不是?现人常诟病人的冷漠,老人跌地

没人帮扶。这话对也不对,人的善心还是有的。前些年党校有一教授调动,不能带走狗狗,像刘豫州不放心阿斗忧心如焚,寻人托孤,结果找到我。我非常感动,自己竟然被认为好人。教授的入选条件高:富善心、善观察、能体验、有责任感、住房与收入都有数据要求……我头都大了,以下还有几条没听,我即表示不能接手,怕教授对我失望。事实上很多养宠物的人被宠物绑架了。宠物仙逝,夫妻俩或者加上子女数人,哭得死去活来是常有的事。这也正常,人的年寿有预期先兆,一只四面灵光小宠物怎么突然不幸了呢!一旦无常,再无法看到它可爱的身影,叫人多么失落啊!有人对宠物遗体进行冷藏。我一位朋友在冰箱里藏了他心爱的鹦鹉;一位朋友死的是狗狗,不好进冰箱,他们夫妻冷藏狗狗最后晚餐剩下的牛排,已经多年,牛排结

满晶莹的冰霜。其实,人心是越来越丰满、细腻,不是相反。人不爱人,可能人出的问题吧。人经常是自己不爱自己,不爱自己所以别人不会爱你。这个逻辑好像不通,你爱狗狗,狗真能爱你么?

一位女作家名唤丽丽,离异单身,养只男狗狗叫皮皮。一次聚会,丽丽戳一位男作家鼻梁说,你们这些男人没一个比得上我家皮皮!皮皮是一只京叭,雪白的绒毛,我见过。皮皮让丽丽感动和自豪的是它浪漫、忠诚、勇气和耐心,皮皮看上哪只小母狗,会通宵达旦趴在女狗狗主人门前不吃不喝,一心等待女狗狗出现的辉煌一刻。丽丽来劝、来骂、要打……最后只得把吃的端来;皮皮不吃,懒懒地抬头,忧郁地、求助地看着主人,把丽丽感动得眼泪汪汪,差点失态。

一天清早,电话响起,丽丽气急败坏的声音,皮皮不见了!好几个男士赶去帮忙,上街贴启事,有皮皮的大照片;有头面的人还联系报社和电视台……没有皮皮的消息!糟男人聚一起喝酒、窃笑、议论,有俩可能:其一,皮皮已经吊在狗肉铺窗橱里;更可能的是其二,皮皮携女狗狗正在私奔的路上暴走,像丽丽的前夫一样。

啊,真是的!人可能并没那么糟坏,狗狗也没那么灵光。我们远人,因为自己是人,彼此知道太深,因此爱挑毛病,彼此厌恶;狗狗与人不同类,彼此只是认识不知根底,距离产生畅想,比如可爱,比如忠诚,比如向往,比如信任等等……

旅行的意义■ 吴仪倩

从大连归来漫长的30个小时,并不十分舒适的火车硬座,车厢内弥漫着的天南地北各色人的味道,令人气闷。天公又不作美,凄迷的小雨敲在车窗上,模糊了窗外前行的风景,冷淡了火车上人们阅景的心。幸好,碰巧结识了男性朋友的女性朋友,便天南地北的胡侃。从个人基本情况到大学趣闻再到这次旅行,然而,她突然问我:

“旅行的意义在哪里?”顿时语塞词穷,道不出何为旅行的意义。

我深思:恐怕不在于它拥有的俄罗斯风情的街道和建筑;不在于悠扬美妙如春日微醺,冬日和煦的手风琴乐声;不在于夹杂着雨丝的暖阳下跟朋友一起品尝的樱花甜筒;不在于擦肩而过活泼可爱的金发男童玩耍嬉闹时吹出的折射七彩光晕的泡泡;不在于迎接我到来又欢送我的老式火车站……

我想,也许可以从大连的星海中找到答案。正值初春,空气中饱含凉意,同一个季节,家乡恐怕

早就入夏了。同是海滨,星海的海风如冰山美人偶然飘来的一丝媚眼,冰冷中透着丝丝甜蜜。西边的落日给海面镀上一抹冰的橘的色彩,一层凉一层暖。远处的摩天轮点缀,近处的家人们相互依偎,恋人们在海滩上书写爱的箴言,冷风中不寻常的感到浪漫与温馨,而海角的热浪则伴随着大海的甜腥味袭来,这座城市几乎三百六十五天都被高温炙烤。落日余晖燃烧了半边天和整片海,成片的情侣在海边与海浪嬉戏。

谈及此处,我对她展示在星海边拾得的贝壳,那个小东西,已经被一根相思针,一根相思线磨出小孔,串起来,连带着星海的温暖与浪漫锁在心口。

“我记得儿时在家乡海边拾过一次贝壳。”“只有一次?”“记忆中只有一次,稍微大些我就被送到学校寄宿,

功课太紧,一年回家两次,拾贝壳的机会几乎没有。”“离开家乡有……”“八年,作为异乡人独自在外旅行八年。”“思念家里人么?”“怎么不会思念?一开始总是哭,到后面便把对家

中人的思念藏起来,只有生病受伤时才会拿出来看看,哭一哭。”

“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遥远,不知不觉已离家千万里。此刻灯火辉煌多想与你分享,却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脚下虽有万水千山,却远不过对你的思念,看过多少,月落日出,没有相同的一天……”李健的《故乡山川》悠然在脑海中响起。

“既然思念千万里的家乡,为何还要不断地旅行?”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世界那么大,生命那么多可能,人那么渺小,虽在旅途,然而我们才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风景,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穷尽一生去探索生命的答案,人生的真谛,不断获取新事物,新感悟。或许,这便是旅行的意义。

■ 王锡均

在石壁境内万泉河中下游河段靠北岸一处浅水港中,兀自凸起一个巨大的龟形奇石。它同下游一公里处北岸河畔的石虎,上游六公里处河岸上的石壁,构成万泉河上的三个奇石景观而闻名遐迩。自古以来,它吸引多少文人墨客及其游人。凡泛舟万泉河观摩浏览石虎石壁者,决不遗漏造访石龟,并以登石触摸寿龟、神龟而得意忘形,乃至乐极而忘返。

石龟,琼海石壁位于岸田村委会龟坡村南200米沙滩下的浅水港中。它离万泉河中心河道约50米。它由两个偌大的相挨的石块组合而成,因其酷似龟形,故名。这两个巨石,其中一个形似龟身,其石呈凸长的楕图形,长约3余米,高约近2米,外观是一个完整的龟壳,有凸起的龟背,有向前后下垂的龟前壳和龟后壳。龟身下有一长条歼石贴着龟腹,像是伸出的龟掌。另一个稍小的石,则是龟脖子和龟头了。那脖子,粗大、厚实、充满张力。有意思的是那个龟头,那是在脖子的尽头长出一个粗大浑圆的头与显露的嘴。这头,从龟前壳中伸出,却歪向一边,搁于一个石块之上,像是爬行累了,在此躺着歇息似的。其形态逼真,神韵毕呈,无不令人拍手叫绝。

龟乃长寿之动物。李时珍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盖介虫之灵长者也”。在陆地上,龟有水龟、山龟、金钱龟、绿毛龟等。海中则有玳帽、海龟(王八)等。龟是灵物,古代把龟甲(龟板)同玉视为贵重物品,用作货币,也用作占卜之灵具。龟甲(龟板)、龟肉均入药,龟板性平、味咸苦、滋阴补肾、治阴虚骨蒸、劳热、崩漏、带下,腰膝无力等症。传说,龟有千年之寿。《抱朴子,对俗》中说:“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为增年”。龟是自然界中之长寿者,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然而,凡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寿龟在内,有生必有死。曹操说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万泉河中的这只石龟,却是永不死亡的寿龟。自开天辟地以来,它就出现在这里。经千万年岁月风雨的剥蚀,和流水激浪的冲刷,它却岿然不动。而且,今后随着岁月流逝,无论如何山潮水变,它还会千年万年存在下去。它是一只实实在在的寿龟。

这只石龟,在岁月流传中,当地人已把它神化,视为神龟。昔时,在万泉河中驶船搞客运货运的,每过其石,船家总是双手合十叩首,求其神龟保佑行船平安。在这河段捕鱼的村人,每至节期,总至石上摆供品,烧香膜拜,求得多打鱼虾。而乘船游览万泉河者,至此皆泊船登石,用手虔诚触摸神龟,每每为沾得神龟灵气,而舞之歌之。在石龟龟尾对着的那个村庄,从明代始,就取名龟坡村。村民昼夜跟神龟为伴,日饮神龟浸滛的神龟水,夜卧神龟流韵的龟坡而眠,便为吸得神龟灵气,子孙代代繁衍,活得幸福长寿而庆幸。可以说,这个石龟不仅以大自然鬼斧神工,卓而不群的自然艺术造型,成为万泉河中一个绝特的奇观而令人叹为观止。更令人感受至深的是,它以大自然造就的神化禅境,让人获得一种精神之引渡。

感谢大自然赐予万泉河中这只石龟、寿龟、神龟,为人类留下一件珍贵难得的自然瑰宝。

石龟

琼安胶园,作证!

■王昌龙

王健强

连载③

琼安胶园作证,橡胶种植禁区的国际神话已被打破,在北纬18—24度成功种植的百万亩橡胶林铸起了一座绿色的丰碑。

我们把橡胶树称为三叶树,而南美印第安人则是把它称为“会哭泣的树”。原来“哭泣”在亚马孙森林的橡胶树,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1877年开始引种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

橡胶树种植的区域似乎早有公论。《大英百科全书》曾权威认定:

“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是赤道南或北10度以内,超越这一地区,则是禁区。”印度橡胶局的会议结论更像是板上钉钉:“世界上重要的橡胶树种植地区限于赤道以南10度到赤道以北15度之间的热带雨林地区”。

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其纬度均远远地超出了国际上认可的橡胶种植的范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标准。

中国天然橡胶史上第一个胶园——琼安胶园,便是对世界权威的挑战,更是中国橡胶史上的一个创举,更是为我国华南地区发展天然橡胶提供了最有力的科学依据。

也许,何麟书先生当年并不知道国际权威的断言,他仅仅知道海南的故土与马来西亚橡胶生产的环境多有相似。

也许,何麟书先生当年已经知道国际权威的断言,但他不认这个理。他要趟趟这条河,想知道它的深浅,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琼安胶园终于看到了,我国华南地区突破了植胶禁区,大面积种植取得成功,世界橡胶史册上种植的区域从此改写——

1958年,美国的人造卫星回传了令美国人疑惑的图像:在他们曾经认定不可能生长橡胶树的华南地区,不仅种植了橡胶树,而且产出了第一批胶乳……

请记住这一天,1982年 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垦局举行特别记者招待会,赵凡局长那洪亮的声音余音绕梁——被世界橡胶界公认为在北半球只适宜在北纬17度线以南生长的巴西三叶橡胶树,已经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最高纬度到达北纬24度。这是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的奇迹。这项成果,将由

国家授予科学发明一等奖。10月 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响起,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传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华南垦殖局第一任局长叶剑英,对橡胶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表示祝贺。双方的话筒里,是一片“哈哈哈”的朗朗笑声……何康部长的思绪从刚刚放下的话筒里又回到了1951年11月粤西山区的高州。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杂草丛生的胶园里,3株胶树显得形只影单。叶剑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挽起袖子,摸了又摸胶树身上的疙瘩,大笑了起来,“这三株橡胶树说明,从这里开始,一直向南,都可以种橡胶!”

1984年8月,在法国召开的国际橡胶采胶生理及育种学术讨论会上,海南农垦局高级工程师徐广泽,向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名专家慷慨激昂地讲述了中国橡胶事业突破禁区之路的探索和希望……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徐广泽缓步沿着红地毯走下讲台。走着,走着,徐广泽仿佛从红地毯的尽头看见了一条曲曲折折的熟悉小路。那是他的科研之路,是为了大面积种植橡胶而选择高产良种的探索之路。中山大学安逸舒适的生活,他放弃了。去马来西亚继承父亲的遗产,他也放弃了。徐广泽选择了海南农垦,选择了胶种、胶苗和胶树的天然橡胶事业……从20多米高的授粉架上摔下,有惊无险。跌下路边的深沟,摸黑爬起来,赶回苗圃地时天边已露出霞光。不盲从苏联专家的意见,敢于直抒己见,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探索适合华南地区环境气候的新品种——47个抗风、耐寒、高产的橡胶良种,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橡胶选育种繁育》,是他领导的“六·五”、“七·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1986年,他病倒在全国橡胶优良品种汇评会上,为中国天然橡胶的选育种孜孜以求地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琼安胶园终于看到了,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从小到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金江农场九队135号胶园记住了这一天,1986年 10月 6日上午10时。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原农垦部首任部长王震拄着一根拐杖,第6次来到这里。这

是他1959年12月建立的橡胶高产试验田。王震一边走,一边看,然后在一株胶树旁停下,那是他当年亲自种植的胶树。轻轻地抚摸着20年不见的胶树,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年近八旬的王震喃喃自语:“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来看试验田了,我再给胶树施一次肥”……施过肥,他从胶树的胶杯架上取下一杯胶水,高高地端了起来,大声地说:“为我们取得大面积种植橡胶的成功,干杯!”王震的话音刚落,胶园里响起一片“干杯!”“干杯!”的欢呼声和掌声……今天的135号胶园里,立着一块

“王震同志橡胶试验田”的石碑。碑上,记下了农垦部老部长王震对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满满深情……

金江农场的胶园也记住了这一天,1989年 3月 27日。曾经为农垦的橡胶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原林一师政委王昌虎又“回来”了,他的骨灰撒在五指山南麓金江农场的胶园里。各级领导来了,老战友、老同事和农场的工人来了,人们脸上淌着的一串串泪珠寄托着无限的哀思,连胶树流淌的胶水也像是哀悼的泪水,胶园里的落叶随风轻轻飘起,又轻轻地落到树头下……3月7日,已经离休在广州的原海南垦殖局第4任局长王昌虎突发疾病,离去时竟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临终前,他艰难地抬起右手,颤抖地遥指南方。他的家属明白了他还来不及说出的心里话,他是要回来再看看海南的胶园,要为海南的胶园再施最后一次肥,要与海南的胶园永远在一起……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它是中国橡胶跨越发展最有力的证明。在华南农垦人时间的台历上,一页页地记着——

中国是世界唯一在北纬18—24这一纬度范围内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

2014年,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700多万亩,占世界第3位,橡胶总产量达到85.5万吨,跃居世界第5位。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橡胶树优良无性系引进试验与良种选育应用技术,使我国天然橡胶生产提前30年实现良种化。

海南、广东、云南紧锣密鼓拓展海外天然橡胶种植。云南30多家企业已在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种植橡胶140多万亩。

2011年1月7日,海南橡胶集

团公司成功鸣锣登陆中国国内A股市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华丽转身。

2014年云南全省橡胶平均亩产干胶超过100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云南西双版纳垦区110万亩胶园曾创造了连续9年干胶亩产超过121公斤的世界记录。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这是周恩来总理对在华南大面积种植橡胶中发挥了科研先行军作用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勉励和褒奖……

琼安胶园终于看到了,中国天然橡胶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

2008年12月29日,海胶集团“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项目被国务院授予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2年2月8日,海南农垦集团和海南橡胶集团联合并购了全球最大的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R1公司,收购了R1公司75%的股权。

2012年11月4日,海南橡胶林产集团锯材产品在第五届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15年7月8日,海南橡胶集团与中橡集团共同建立的“空军航空橡胶科研生产中心”自主研发的军用航空轮胎在广西桂林通过空军有关部门技术鉴定,替代了进口的1号烟片胶,标志着我国的军用航空轮胎材料全面实现国产化,军用航空轮胎等高端用胶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将一去不再复返……

“西联宝岛,南国珍珠。”1960年2月9日,周恩来总理在西联农场视察时的题词,是对西联农场的美誉,也是对华南天然橡胶事业发展最形象的咏赞……

胶树无言,胶园有声。20世纪70年代初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队演出的舞蹈《胶林晨曲》,从农场的胶园一直演到海口、湛江、广州和北京,屡获大奖。今天的胶园,每天依然还在上演着胶林晨曲,每天都在传承着昨天、前天,每天都是新的……

作证,琼安胶园!你是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源头,你见证了中国天然橡胶百余年发展的风风雨雨,你是中国天然橡胶发展的一个缩影……

琼安胶园,作证!万泉河畔,五指山下,莽莽胶林,滔滔绿海,一个个林段,一片片胶园,就是一个个方阵。方阵中的胶树,一行行,一排排,俨然是中国天然橡胶“国家队”的队伍,在新一轮农垦改革中整装进发…… (完)

北纬禁区铸丰碑

天涯风物wh

福州三坊七巷

石径方街紫气浓,三坊七巷走幽宫。扬桥水榭诗尤在,光禄吟台韵未穷。古桂天边开鹤舞,深庭轩里见雕雄。郞官历尽多名士,衣锦还乡耀祖宗。

黎寨芳草依旧绿

(油画)

周少灵

往事并不如烟■ 黄鹤馨

人们总说往事如烟,可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在心中将往事化做云烟?那些纯美的记忆、有趣的往事,是永远也忘不了、永远也说不尽的。

在外漂泊多年后,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回到新华南,这个我童年时代生长的地方。缓缓地走过那条街,怅然若失;老街老了,可那些已显老相的房子却修葺一新,褪去旧装换上了新颜;我来回行走在这些熟悉的小巷,鞋跟叩击在水泥铺成的路上,发出铿锵的“鼓鼓”声。倏地,我依稀感知了自己脚步的厚重,古青色的石板条铺成的小巷渐渐抽象成一些雾一样的尘埃,浮在梦境之外,不再清晰。唯有新华南,仍在心里留着太多“家”的印记,不会随着我的老去而消失。

童年的我,调皮又爱玩的女孩,像影子一样跟着我小哥,那时男孩子爱玩的像爬树、打弹弓、玩风车、放风筝、掰手腕、拍皮球、捉迷藏、捉蜻蜒、扑蝴蝶、纸飞机、钓螃蟹,我都玩过,从小到大,天性爱玩的我让母亲操了不少的心。记得有一次海南日报社搞基建,堆着山一样高的沙,我和小朋友在沙堆上玩挖地道,把漂亮的塑料凉鞋埋在沙里了,不敢回家吃饭,母亲没有责骂我,拿着铁铲子到沙堆里翻个遍,还是没有找着,我就是这样忘性。幼儿园,上完课老师喊排队玩木马,别的小朋友都会去争着抢木马,我却不想跟别人抢东西,乘着午饭的时候偷偷溜到外面去玩。

老海口人应该还记得“马房”这个地方,我就常在这一带玩,看人家从井里打水、洗衣服。“马房”有几条长长的小巷,铺着青石条,往左边通东门菜市场,往右边通南门三角池。三角池里种满了莲藕,夏天一到,空气中弥漫荷花的清香。我和发小雪坚常常跑那儿玩,或是看男孩子们用石子打起水漂,盯着一个个石子在水面蹦跃的飞,划出一圈圈涟漪,由内到外的荡漾开来,直至消失。或是靠着铁栏杆,用长长的竹杆勾荷花的叶子,挑那刚结仔的花心莲蓬,金黄色的,拎在手心,好看且又香!

那时海口除了新华南、新华北、解放路、中山路、得胜沙等几条大街,其他就是小巷,七绕八绕的绕来绕去通全城。我特别好奇这些四通八达的小巷,于是,召集小朋友每天早上在宿舍门口集合,排上队,挨个拉着前一位的衣服后摆,我带队,扛着父亲做的上面写上住址门号的小三角旗,出发!开始只是走走附近的“马房”,后来胆子越来越大,把市区的小巷通通走遍了。有一次居然从东门走到解放路,再走到水巷口去三亚村,这巷子拐来拐去特别长,走着走着总没有到头,胆小的就哭了起来,我这个当头的不停地给她们打气,当然最后还是走回家了,这事儿传出来我还出了名呢,不过母亲再也不放心。走小巷挺有趣,一路上也好玩,我们挖回来各种花,太阳花、海棠花、薄荷草,回来集中种在破瓦锅里或破陶瓷杯里;或摘人家的指甲花叶子回来盅烂,学姐姐染手指甲。

新华南有个图书馆,高高的围墙里,一座三层楼,高高的、长长的台阶,楼房的柱子很高,很气派,这是一栋德式建筑。大门很宽,可以驶进一辆解放牌卡车,进了大门,里面是很大的院子,可以并排放四五辆解放牌卡车,我们常常在这里玩跳绳。大人们不知道,图书馆是我们孩子们的秘密“根据地”,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小伙伴们各自从家里端着饭碗出来,聚合在这里一起吃饭聊天,真有趣呀!百家饭吃得就是香!

然而,“生命,总是沿着它固有的轨道行驶”,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童年时代父母无尽的宠爱已成心痛的追忆,时光不再回头,我们都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