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首诗...

Post on 29-Aug-2019

8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听一首诗...

链接

周其霞:岁月静好听蚕语

姜炜 摄

听一首诗

FUYANG DAILY

达夫弄·文艺圈 11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 蒋立波 邮箱地址:dfl2017@126.com 版式设计 | 施锡梅

那天准时到达报社,推开办公室的门,里面安静的空气中,只有轻轻的朗读声,偶尔的讨论,也成了主旋律的伴奏。一位女子长发披肩,一袭红装,搭配了一件长款的水墨花色裙,一切都为衬托她独特的古风古韵,这应该就是今晚的读诗人了。

“一个一个的小黑点,趴伏在翠绿的桑叶上……”我侧坐聆听,声音清脆悦耳,读到有问题的地方,还不时提问,轻声,鼻音,感情基调……一切都是那样谦虚、随和、努力。“听一首诗”的主创向我介绍,这位是周其霞老师,新登贤明中学音乐老师。我恍然大悟,这声音,这气质,应该就是音乐赐予的。贤明中学我不曾去过,但“求真知修德行近贤明”这些字眼却会在看到“贤明”两个字的时候冒出来。

拿到这首诗,周其霞说她很自然地想到了春蚕与老师之间一直以来不言而喻的深层联系。诗歌里提及的种种,不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写照吗?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

周其霞出生于历史悠久的新登古镇,毕业于杭师院音乐系,毕业后从洞桥小学到三溪辅导小学,再到洞桥镇中、福光中学任教,最后落脚于贤明中学,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她的荣誉多得数不清:富阳区教坛新秀,区音乐教师五项全能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区青年教师即兴弹唱二等奖,区红歌大赛金奖,首届唱响浙江声乐大赛歌手奖……除了教育教学工作以外,周其霞还热心民生关注时政,

现为杭州市富阳区人大代表。周其霞平时的爱好自然是唱歌弹琴,音乐的世

界里,都是与世界级大师精神上的对话。她说自己平日比较宅,但节假日也喜欢出去走走。她说,站在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一种爱国情怀就激发出来了!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我们也都笑了,这就是一位无党派人士对祖国最真的热爱。

作为一名教师,周其霞说能实实在在地扎根在教学第一线,用自己的执着诠释对教育的热情,把十几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带进社区走进群众,就是她最大的愿望。世上大约有两种人,一种像水蜜桃,外皮薄,内核硬而甜;一种像椰子,外壳坚硬里面敏感似流水。看着面前的周老师,我想,她属于后者吧。

周其霞,新登贤明中学音乐老师,杭州市富阳区人大代表。

春蚕作者:川东

扫二维码,听精彩读诗

春蚕与教师之间那种不言而喻的深层联系,来自于两者之间的许多共同点: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诗歌自始至终围绕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千古名句展开,层层推进,形象地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春山/解读

一个一个的小黑点趴伏在翠绿的桑叶上舔吸着香味桑叶的味道真美轻轻掠过留下一丝细细的波纹

伴随着桑叶的味道小黑点慢慢长大变成了幼小的蚕虫一路掠过不再是细细的波纹留下了众多的斑点

伴随着桑叶的味道蚕虫快速成长变成了肥胖可爱的蚕宝宝一路爬过只剩下粗壮的茎枝

蚕宝宝充实的身体蕴藏着无数的精华吐出一根根银色的细丝环绕着肥胖的身体细丝越绕越多身体也越绕越紧耗尽全身的力气吐净身体里最后的一根细丝完成了它的使命

【诗说】

杭州民间工艺大师精品展开展

富阳6位民间工艺师参展

文化眼

□陈晓英

链接

俞尤棠:爱笑的人是好运的

姜炜 摄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波兰诗人米沃什《礼物》中的这一句,是我和俞尤棠产生共鸣,一致认为是写到心坎里的美句。

此次读诗,和尤棠有个约定,她读诗,我写她,不为别的,为我们曾经的青春留个纪念,为我们纯净如水的友谊作个见证。

尤棠和我是初中同学,她活泼聪慧、品学兼优。爱笑是她最大的特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笑点低”,一个常人看似不怎么可笑的事情她可以笑上半小时。可这样性格的人往往特别好相处,因为阳光的、乐观的个性天生就招人喜欢。

毕业二十多年了,我们的感情一直保持得很好,大概是因为她的性格和我有些相似。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她的号码我一直小心翼翼保存在通讯录里,彼此心底牵挂着对方的感觉很迷人,做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偶尔同学聚会,俩人见面会对视一下会心大笑,然后情不自禁拥抱一下,没有一丝生疏感。

大学毕业后的尤棠从东洲中学、郁达夫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教师职业一路走来,如今,作为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青春期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区德育教研员、区政协委员……身兼数职的尤棠活跃在她挚爱的教育领域里。她以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倾注心血在教学上,攻克了一个个教学难题,成功申报杭州市青春期教育实验基地,逐渐建构起区“金砖BRIC”德育培训系统。她在教育岗位上如同一股清泉,用心教学,心无旁骛。用她的话说,她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而现在的职业就是教师,理想和职业刚好吻合,生活和工作融为一体,那是一件非常开心和幸福的事情,想着都会笑出声来。

前些日子,尤棠突然联系我一起吃中饭,我欣然答应。一路上,她的电话不断,都是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每个电话她都耐心地一一答复,丝毫没有因为这是下班时间谈工作感到不快。每次她接电话前,都会朝我吐下舌头,笑一笑表示歉意,这神态和我们读书时一模一样,而后又乐呵呵地对付电话了。我则在一旁习以为常的样子,我知道尤棠一贯如此,好脾气,好风格。电话终于停止了,我们也入座开始午

餐了。我忍不住问她,这么多年,性格一直没变,有没有感觉到累?她以她招牌式的笑声给了我答案,热爱生活是她的理念,爱岗敬业是她的责任。虽然有时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但她都会很看得开。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和阳光般的笑容,这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相约在一个午后,陪尤棠做客富阳日报“听一首诗”。尤棠确实是枚人才,是个“比赛型”选手,录制现场就发挥了她善于应战的聪明才干。一开始几处发音和理解有些小偏差,后来经过调整,录音竟然一遍过。镁光灯从高处洒下,映在她白皙的脸庞,尽显优雅端庄。美妙的音乐响起,伴随着她从容、洒脱的女中音,声音,画面,都美。

尤棠说,一开始读这首诗的时候,觉得很普通很平淡,但越读越有味道。我跟尤棠说,这首诗的意境跟你很般配,你对事拿得起放得下,洒脱而淡定——尤棠清新的笑容,涟漪般荡漾开来。我们又一次相视而笑,眼前仿佛看见了“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爱笑的人,肯定是有好运的。

俞尤棠,富阳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德育教研员,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区政协委员。喜爱打网球、书法、篆刻等。

礼物作者:米沃什(波兰)

《礼物》的语言没有过度修饰,使得诗性不受限制地无限扩展。诗人用毫不修饰的一句“如此幸福的一天”为全诗定调,然后他对这一天做了朴实的陈述,接下来对这样的生活从心底发出了自然的感悟,直到他“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揭示了这“礼物”就是上帝赋予的生命存在。为此,他毫不掩饰地放下欲望、不幸、痛苦,将所有存在都视为礼物而心存感恩。语言丢弃了修饰,也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使得简单的语句可以无限向内向外延展,诗性意味得以无限扩充。

杨林/解读

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诗说】

□沈韬

本报讯(记者 蒋立波 通讯员 朱剑星)9 月 6日,西湖六月中·喜迎十九大“指尖上的风雅”历届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精品展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开展。

此次展览是以第五届“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评选为契机,是杭州市加强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活动是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品牌活动,每四年一届,从2003 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五届,共产生了刘小平、周体灵等“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50余人,“杭州市民间工艺师”50余人。这些工艺大师们先后为杭州市赢得代表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的“山花奖”11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精品展展品涵盖了根雕、石雕、微雕、蛋雕、剪纸、扇艺、刺绣、竹艺、金属工艺、泥塑、面塑、文房等 20 多个门类 300 余件作品,其中不乏朱炳仁、刘小平、孙亚青等大家的作品。可谓种类齐全、众彩纷呈。

据了解,富阳有 9 位民间工艺师参展,包括周国华的陶瓷画、吕解和的木船模型、高波的布艺画、金长令的金属画、郎苏华的剪纸、闻德汉与吴荣贵的纸伞、闻星根的制笔、夏良田的竹编,其中郎苏华与周国华获得本届“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称号,闻星根获“杭州市民间工艺师”称号。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2日。

杭州青少年车模队获国青赛团体第一

富阳选手董沣逸参与角逐

本报讯(记者 蒋立波 通讯员 袁发祥)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永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在永康市飞神赛车场开赛,本次比赛共有全国各地40多支代表队200多人参赛。历经几日的艰苦训练以及比赛,代表浙江一队参赛的杭州青少年车模队不负众望,圆梦永康,斩获U18综合团体第一名。

据悉,来自我区富春第七小学的董沣逸同学在本次比赛中参与了U12组1/10方程式赛车的竞逐,经过两轮预赛一轮决赛,最终夺得该项目全国赛第八名。

据了解,在7月下旬2017浙江省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上,董沣逸刚刚代表杭州市队参加了U12组1/10F1方程式赛车的角逐,并斩获浙江省该项目冠军。

·教师节特别策划

董沣逸(前一)与队友们合影